如果跟随自己的道德底线又要被说作,假好人,会被讨厌和孤立。如果跟随大众又觉得自己也跟他们一样冷漠,这样跟孤立别人的人有什么两样。所以这是不是自卑懦弱的表现啊?


大众的观点和道德底线一直在变化,昨天的大众观点,可能就无法满足今天的新鲜事物,所以一再跟随大众,是合适也无法做到的。

而你自己的价值观,是根据自身情况个例,经过一定时间的洗刷后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可能之后只会有些许的微调,很少有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直认为由于旧社会的风气遗留,导致所谓的要跟随大众,少数服从多数,就是最基本的道德绑架。

举个例子,淘宝马上要搞活动了,原价1000,活动价500,你身边能看到的所有媒体都在宣传这个活动优惠,大家都在买,不买的就是傻逼了,可你发现旁边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有同样的东西(相同产品,相同品质)价格只要100,你是跟随大众去买500的呢?还是去小店买100的呢?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重要!

举个栗子:

地上有坨翔,跟你没有任何原因,别人看到都不管,但你看到后却心里很别扭。吃饭时想起了、睡觉时想起了、上著班还能想起来……这样就不如一开始就把那坨翔处理了自己心里安静;

同理,地上有坨翔,跟你有直接原因,人人看到都难受,都要求你把他处理掉,但是你对那坨翔无感、对别人的指责也无感、跟那些人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联系、他们也无法影响你的生活、你日常也想不起这坨翔、也绝不会这坨翔产生愧疚感什么的,反而处理它会让你难受,那就不管它,总会有看到翔别扭的人处理它的……这样你也保持了心理上的安静……

殊途同归,主要看你求的是什么了?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希望这段话对你有帮助,我自己是很喜欢这段话。


这话好像是说大众都没有道德底线似的,符合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就会引起大众的冷眼,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你自己的道德底线到底是什么可能自己还不清楚吧?是不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再说具有深厚的道德素养及道德知识并不是个简单事儿,不是学了点口号或看了点道德法治的书就懂道德了,道德也不是挂在嘴上的,那是你在不断学习与修行中靠一举一动体现出来的。光说嘴并且对道德理解的浮浅、极端,就会被别人看不起,认为你「装」。少说多做,处处体现你是个好人,处处考虑别人,与人为善,不会被大众说三道四吧?!

人必须要有道德底线,这是与人交往的必要前提。没德性的人想顺从大众也溶不进大众的,没有人愿和缺乏基本道德素养的人交往共事的。但这个道德底线决不是自以为是的情感信条,应是传统的优秀价值取向,这是符合大众心理的。所以说,跟随大众,绝不能丢掉自己的良知善念、道德底线,更不能去跟随大众的歪风恶习,而是用自己的善心去影响别人,改变周围。


让自己活著舒服最重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