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直播形态,语音还是视频,直播越往后走,流量购买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所以,背后有流量支持的平台相对于那些无法低成本获得流量的平台来说具有绝对优势。因此,除了第一波已经起来的几个平台,现在再进入这个行业必然要有靠山,这一点看起来红豆Live不需要担忧,其诞生于微博控股公司之手。在这里,利益关系可以类比微博之于秒拍和一直播,不再赘述。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讲,商业的本质是要回归赚钱。强调「内容分享」、「内容变现」红豆Live并非是第一家,前面分答、知乎Live都是这个路径。产品形态的异同我们暂且不去考虑,主要说这种变现方式是否能长久的形成机制。目前来看,分答那种一上来就用明星、八卦来吸引眼球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愿意主动付费,意味著内容要具备价值,具备价值的意思是内容可以在学业、职业、社交、生活等等各种场景中提供帮助,很显然八卦不具备这样的潜质。

所以,无论红豆Live拥有多少流量,最终想从用户那里赚钱还是要看内容,从目前定位在「垂直化」的角度来看,空间是有的。

以往,人们习惯于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取一切,包括知识,但如今网路信息泛滥,在海量信息中获取知识难度变的越来越大,很多人开始愿意花钱来购买高质量的内容。这将是一个趋势,关键在于KOL们如何把这些值得付费、值得购买的东西呈现出来,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平台能够掌控的了的,还要看KOL想怎么用,如果仅仅是在形式上不用露脸,而其他东西并没有变化,那就没意义了。

直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即时发生和与交互。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语音直播,如果内容生产时做到「即时发生」和「交互」,那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东西。语音直播不但属于直播,跟过去的FM电台也是有区隔的。

红豆Live,彻底把「颜值」剔除,而换成图片/PPT/小视频作为展示要素,主页面和互动交互方式跟其他移动直播产品类似。这跟传统「自说自话」的电台是有差别的。

没有现场画面,表面上是将直播的「实时性」削弱了,但是换来的,一定的内容壁垒,避免「知识变现」异化成单纯出卖色相的「主播表演」,也不会像分答那样演变成名人的「隐私贩卖」。

(推出红豆Live的有信公司,已于2015年年底被微博战略控股)从微博转过来有信VP王瑜透露,红豆Live就是一个资源驱动型项目,红豆live的诞生,来自于仔细观察了2016年的两大行业热点后,借助有信的语音技术和微博的资源优势可以进入直播市场。

直播本质上提供了一个网红的制造和变现工具。过去网红的第一孵化平台是微博,截止到2015年底,微博专业大V达到230万,覆盖了47个行业,其中动漫、作家、股票、教育等垂直行业的内容生产者数量已经超过了明星。

网红的热点,背后有一个趋势是「垂直V的新生态」: 为什么这么来说呢?首先垂直V已经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微博16年Q1的财报中提到,12个垂直领域阅读量已经破亿,注意力经济所产生的变现潜力,是使得垂直V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原因。比如大家关注得比较多的电商网红,如张大奕,她是时尚美妆类的垂直V,这个门类因为变现效率很高,引起了行业的极大关注,据易观预测,2016年中国网红产业规模将达到528亿元人民币。而另一方面,垂直V也越来越下沉和分散,经常是一些人特别喜欢的垂直V,另外一些人则完全不认识,比如@纯银V 在产品圈很有影响力,但实际微博粉丝数只有8W,再比如说美食圈的田螺姑娘,粉丝都知道她特别擅长做早餐,我看了下她的微博,一条美食攻略最多能转发到1W多,但实际粉丝只有7W;所以随著垂直V的下沉和分散,往往一个10W粉丝的垂直V影响力可能就已经非常巨大;垂直V的新生态,使得垂直V对于工具,从制作内容到传播,到变现,都有了越来越多的诉求,红豆Live将成为一个新的传播渠道和变现渠道。

除了传播渠道和变现渠道以外,红豆Live最重要的,还是给内容型KOL降低了内容制作成本,是一个新的内容制造工具,而且非常高效低成本。

前面微博的例子,已经表面垂直V是大势所趋。所以,直播平台也将实现垂直化,至少会演变出三类直播形态,包括秀场直播,电商直播,内容直播。不同垂直V的直播形态会有很大不同,秀场直播中,美女只要对著摄像头就是内容。秀场直播兴起后,电商直播马上起来了,时尚美妆KOL跟进的速度特别快,因为她们利用视频直播可以大大降低内容制作的成本,因为化妆卸妆的全过程就是美妆KOL的内容制作全过程,穿衣摆Pose的全过程,就是展示商品的全过程。这比之前的出外景、做图、P图方便多了,不仅简单直接,对粉丝还更加真实可信,订单转化也更有效。但内容型KOL却难以利用现在的直播产品形态降低内容生产成本,毕竟内容型KOL主要工作在于策划、制作、传播制造影响力,现在直播产品形态单一的打赏、美颜设计,并不能够真正帮助到内容型KOL的高质量内容生产。其次,高质量内容的产生本身对社区属性要求很高,这也是内容型KOL及其粉丝均难以登陆当前主流直播平台的重要原因。

红豆Live结合微博垂直V生态资源,更关注的是内容直播的可能性,而直播的本质是互动,互动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内容生产成本,互动也是内容变现的基础。如果你看秀场直播,观众打赏就可以让主播给他唱首歌;你再看电商直播,观众说,「主播,你穿穿这件蓝白条纹的衣服」,这全都是互动式的内容生产啊;但到了内容直播领域,这些互动形式就不行了,我们必须要创新互动形态,比如问答,比如连麦对话,让新的互动形态降低垂直V的内容生产成本,而内容本身还得保持很高的质量。

红豆Live还打到了一个痛点,就是语音直播的切入机会,因为对很多不想露脸、更不想浪费时间去梳妆打扮的垂直V而言,比如教育、财经、科技领域,语音直播不光可以降低直播成本,还有助于让观众专注于内容本身,提升内容的品质。

不是出卖色相表演,也不是隐私贩卖,语音和直播结合可以成为新的内容型KOL直播工具。


你听过电台吗?
当然是创新了。企业进入一个行业,要获得生存,一般需要1、过硬的技术和质量;2、与行业内其他竞争者存在差异性;3、总成本最低;这三点中的任意一点。

很明显,红豆走的是第2点。如果走第1点,那么很明显前面的竞争者都太成熟而且竞争者太多了,走第3点,那么意味著没什么钱赚。


谢邀。首先抛开直播,我们来谈谈媒体,因为直播也属于媒体范畴,既然是媒体就离不开媒体的属性。内容的互动分享是所有媒体生存的本质。内容通过不同的介质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以及互动方式,同样,不同的介质也会有不同的优势。正如纸媒,以图文聚合的形式吸引受众;电视(视频)通过动态图像以及特效吸引受众;广播(音频)则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便捷的互动形式吸引受众。如何吸引受众是所有媒体面临生存时都要考虑的第一大问题。一般操作媒体,都需要考虑定位,即媒体内容要给谁看,什么样的内容会吸引这些目标受众。当然,媒体都希望能够抓住绝大多数的受众已达到影响力德效果。于是,受众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成为媒体内容定制时必须研究的课题。人是复杂的社会动物,除了对信息以及自我认同的需求以外,回避不了最基础的「性」需求,这里的「性」需求泛指可以引发一切生理需求的诱因,简单来说高颜值好身材好声音都属于可以满足人们「性」需求的内容。基于此,语音直播必然有生存空间。于是,语音直播有存在的理由和基础,但并不等同于能够生存,因为生存需要现金流。所有直播都需要现金流,除了融资渠道外,直播的现金流是一款直播应用的基础业务,这一点无需赘言。和视频直播相比,语音直播的门槛个人认为相对较高,道理很简单,视频直播有颜值有身材,就能满足人最基础的「性」需求,但对声音的幻想则是基础性需求的延伸,相对来说更加「高级」一些(这里并不是说看视频的就比较low,而是从性需求角度来说,对声音的需求要比看早颜值和身材的需求更高级,个人看法而已)。语音直播要满足对受众的需求,需要在音质、音准、思维、性格、涵养、趣味等等方面有不错综合表现,才能吸引受众。所以从绝对基数来说,语音直播的受众数量必然小于视频直播。但语音直播的优势在于陪伴性,这一点可以参照广播电台,广播是唯一可以解放眼睛的媒体。至于广播的互动方式的优势在网路时代就显得不明显了。综上所述,语音直播的问题在于「怎么活」,而不是是否成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