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不知道真假

該博物館在當地景區排名一百多

每年財政撥款摺合人民幣8萬多(不保證撥款全部到手)

每年財政撥款不如一個球場一個月的多

修復文物靠眾籌

……

……

可以說出事只是遲早的問題。

當地多數人對待文物不關心的態度也決定了改博物館的最終結果。


這個國家是有多失敗。國家博物館裡面放的可都是無價之寶,承載民族記憶的文物,這麼重要的地方,竟然整出這幺蛾子,可想而知這個國家的社會治理水平是有多麼低下。


看到巴西國家博物館於災後徵集遊客影像資料的說法,不禁反思:為什麼大多數博物館仍然不允許遊客攝影、錄像?

2018年9月8日補充:我明白閃光燈可能對脆弱的出土文物造成的嚴重損害,所以我在(允許拍照的)博物館拍照時從不打開閃光燈。問題可能還是在於觀眾素質與館方信任之間的互動循環吧:如何讓館方願意相信絕大多數觀眾可以在拍照前自覺關閉閃光燈,從而放寬管理模式,默許文明的拍照行為,這是一場微妙的博弈。


陰謀論一下,是不是巴西版的天下糧倉?


唉,引以為戒吧,這麼多的好東西,留下來的老寶貝都燒沒了。


當2016年裏約奧運會,

錯誤百出卻又反應遲緩甚至不思悔改,

這次毀滅就已經註定了~

哪裡只是經費的問題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