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一趟博物館,發現很多人都在裝作對文物啥的這方面很懂,比如說總有人會對同行的人介紹一些大家都懂的東西或者轉述那些文物下面牌子上的介紹以證明自己真的很有學問的感覺,而且這種人還很多,另外還有很多人靠的文物特別近然後看特別久假裝自己在研究,但結果就是拍了幾張照片發朋友圈(博物館宣傳照拍的比你拍的好看多了)然後5分鐘之內就忘光了,WTF?,

PS:不要在這個問題下面回答如參觀博物館的意義的那種東西,請仔細審題


人家跟同行的人介紹文物~只要不是高聲喧嘩,關你什麼事(゜ロ゜)???

人家在喜歡的文物跟前觀賞,拍照只要不違規,關你什麼事(゜ロ゜)???

人家就喜歡觀察文物,我還有一次一件文物看一個小時呢。發現很多細節。圖錄,博物館的圖片真的沒那麼清晰,沒那麼多角度。

博物館沒規定參觀時不能說話,不能慢慢走,不能交流。所以說~

管好你自己(?▽?)!


很有意思的問題,博物館專業相關,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問題一:為什麼很多人喜歡介紹文物以證明自己真的很有學問的感覺?

答:首先反對高票答案說博物館裡面的文物認知門檻低。中國大多數博物館且最熱門的是歷史類博物館,歷史類博物館展品大多為考古發掘物品或流傳藝術品。相關專業會系統學習考古學,但即使碩博畢業也可能對這些發掘物品的某個方向或某個區域比較瞭解。除此之外還是各種類別的博物館。說認知門檻低的怕不是井底之蛙。所以我個人的觀點相反,恰恰是因為博物館是空中樓閣,很多人看不懂博物館的文物,所以一些人隨便講一些稗官野史就可以博得別人的叫好,這是一件不用負太多責任又成就感滿滿的事情,說錯了正常,因為本來就沒什麼人知道。也正是因為博物館本身的屬性(包羅萬象,包含人類智慧的結晶),能在博物館裡講出一番道理的自然也很有可能是個大家。就心理學來說,還是成就感的收穫。就像小孩子問爸爸:"這個是什麼?"的時候,爸爸能頭頭是道的講清楚,爸爸在孩子眼裡的形象也自然高大了起來,父親也會收穫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滿足感。

問題二:為什麼說完了拍幾張照片就忘光了,問什麼不用博物館裡面的照片?

答:首先博物館確確實實是個學習的場所,拍了照會不會忘我真的不好斷言,因人而異,題主也不必帶著有色眼鏡猜測觀眾。其次是為什麼要拍照?不用博物館裡的照片。我個人的觀點是自己拍的照片和博物館館方拍的照片雖然是同一件文物,但意義不一樣。同類對比可參考旅遊景點的網上照片和自己拍的旅遊景點照片。博物館學界其實有很多觀眾拍照的相關研究,但我個人感覺其實很多觀眾的拍照動機可以和旅遊景觀的拍照動機類比:通過自己的雙手留下自己喜歡或欣賞的一個事物。換言之,這件你留下的事物照片是有屬於你自己的印記的。

問題三:為什麼用學者的語氣說話和走路?

答:首先看答主怎麼定義"學者的語氣和走路方式"。是不是有一種自己的思維定勢。其次,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通過實物增進自己知識面和視野的場所,每件文物細細看本就沒錯,且不分學者與非學者。造成答主的這一想法的原因個人猜測是2008年起國有博物館的免費開放,更多的人開始湧入了博物館去學習和放鬆。

最後想說幾句:首先是對答主對博物館觀眾的關注很感興趣,因為博物館是以物為中心,只有博物館業內人員才逐漸強調以人為中心。作為觀眾便開始關注博物館"人"的發展難能可貴。其次是想說答主似乎是帶著一種對博物館觀眾的固有認知,在博物館觀眾裏,怎麼定義和檢驗你說的"似乎有學問","假裝自己在研究""拍幾張照片發朋友圈""學者般的語氣說話"。萬一這些人沒有假裝呢?就是學者呢?所以貌似答主有些先入為主了。最後博物館早就不是僅僅開放給研究人員的場所了,所有的觀眾可以說享有同等的權力參觀博物館,學習相關知識。"有教無類"在上千年前被孔子提出,博物館的教育為何一定要劃分三六九等呢?


這樣的走路姿勢不是很正常嗎……一般人去博物館都是走馬觀花的啊……

我逛博物館就是能多快就多快,找到要看的展品再仔細看,書畫類的我不瞭解就走馬觀花看看

別人只要不大聲喧嘩,幹你啥事?真不懂裝懂又如何?影響你了嗎?抖音快手只要不外放你愛怎麼看怎麼看,博物館裡別吵到人你愛怎麼吹怎麼吹。我還喜歡看古屍乾屍真人解刨標本呢,礙著你了?我又沒有強迫把你拉來把頭按玻璃板上看福爾馬林裏開膛破肚的屍體和擺好的器官。我愛看什麼就看什麼,我盯著乾屍的眼眶三十釐米距離仔細觀察體會歷史滄桑,盯的不是你我盯誰不行?


那是可能那個人還沒有到達那個境界,用裝學問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吧。一旦真正地掌握了一門學問,不用裝,無意間你就能感受到。博物館實在是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好地方!


因為缺少了知識構架體系!!!

如今,知識獲取方式過於簡單,並且獲取的知識也是淺顯的快知識!這樣在遇到某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彈出來的就是它。

首先要思考,

藝術是什麼 ?

有些人懂得欣賞女人的裙子,他們不必知道裙子是什麼材質的,就像欣賞樹不必知道這是板栗樹一樣。藝術家可能把喜歡的船畫下來,但他並沒有像水手那樣對航行知識感興趣。他如其所見地畫下來,他看到了這條船的美感,他要捕捉下這種美感。女人的衣服可能精美、罕見、貴重、特殊材質,但對藝術家而言,裙子只是女人身上的一部分。

藝術 是任何人都會涉及的領域。

藝術關乎平衡、秩序、事物相對價值的判斷力、生長的法則、以及生活的節制有度,所有人都嚮往這些美好的事物。

當某一個知識輸出的時候希望展示一個真實的歷史,閱讀的人就會認為歷史即是如此。

其實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這是一個歷史發展問題,每個年齡段的人羣有著不一樣的知識結構和內容。

因此,他們在博物館表達的,就是他們在訴說著自己生活和博物館的一種結合!!表達的是自己生活中博物館內容相遇的一個碰撞,訴說的是自己生活!!

聽起來很抽象,是不是?咱們舉個例子。

如果開一個的歷史文化展,我們能夠想像展覽中都會有什麼吧,比如:

主題解讀大唐女子妝容——脂澤粉黛

展覽裏都會有什麼呢?

永泰公主墓壁畫

彩繪女立俑

彩繪女立俑

永泰公主墓壁畫

唐代女立

是不是感覺到了枯燥?!這都說了個啥?!

但!


當你看過這個文章後呢?


長安十二時辰·卯時的週末美妝

長安十二時辰中,卯時(05:00-07:00),這段時間太陽冉冉升起,古時官署開始辦公之時,故又稱點卯,女性也在此時開始梳洗打扮。此時,髮髻高聳,左手持鏡,右手伸指妝點,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梳妝!!!

這個週末,給大家畫一個唐朝美妝筆記 ,請大家準備好你的化妝包,坐到梳妝鏡前,我們開始美妝課咯~一看就會化妝步驟!零起步!滿滿乾貨!

需要準備:粉底、眉筆、腮紅、口紅

1?? NO.1 第一步是粉底(敷鉛粉)

鉛粉最初用於婦女妝面還未經過脫水處理,所以多呈糊狀,由於近日天氣炎熱,唐代我們的服裝多有袒露肌膚,為整體美白,要塗粉於皮膚袒露處,塗好後,是這樣噠~

2?? NO.2 第二部是腮紅(摸胭脂)

摸胭脂,相當於塗腮紅。如今流行的趨勢是塗抹腮紅的時候,要依顏色深淺、範圍大小變化多樣,有時染在雙頰,有時幾乎滿面塗,有時更是兼暈眉眼,從而達到自己臉部濃者嬌艷,淡者優雅,這樣超級可以吸引目光哦,讓人目不暇接呢!畫好了,是這樣的,是不是很有氣色,青春洋溢呀~

3?? NO.3 畫眉毛(畫黛眉)

都說「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首先這裡畫的眉毛並不是柳葉眉,我們要打破侷限,積極創新,有長眉、短眉、娥眉、豆眉、闊眉、等等,引領妝容新潮流!劃重點啦!女孩子的眉毛對面部妝容真的是重中之重!唐代畫眉也是歷代中最盛的,因此出現了多種多樣的眉形,不少於十五種,爭奇鬥豔,無所不有。這裡我們畫眉毛用的是以黛以及煙墨為主,儘可能的畫濃、黑,要捨得下手!那麼在眾多的眉形中大家幫我選一下吧~

這就是我的畫眉神器:

那麼我麼就選擇拂雲眉吧,畫好了,就是這樣~

4?? NO.4 貼花鈿

大家發現了嗎?剛剛在我畫眉毛的時候,在眉間偷偷的多了一點兒紅色小裝飾,這就是花鈿,有沒有妝容很出眾。

花鈿材料以金箔、色紙、魚鰓骨、魚鱗、雲母片、螺鈿殼、茶油花子等材質剪鏤成各種花樣。大家不要害怕白天活動的時候貼上花鈿會容易脫落,花鈿的膠是一種很方便的呵膠,所謂呵膠,就是一經呵氣蘸少量唾液便發黏,粘合力很強,可以用來粘箭羽,脫妝是不存在的呢!

但不要害怕不好卸妝,卸妝時只要用熱水一敷,便可揭下。我搜集了一下花鈿樣式,供大家美妝參考選擇,如下~

5?? NO.5 修容(點面靨·描斜紅)

盛唐的面靨不拘泥於嘴角兩側,也有描在鼻翼兩側的。斜紅,是面頰上的一種妝容,臉部繪有兩道紅色的月牙形妝飾,恩,畫好了~

6?? NO.6 塗口紅(塗脣脂)

唐時已經慢慢出現棒式口紅 的條狀紅脂,漢唐以前以盒貯,呈粘稠狀的口脂幾乎不再使用了。

脣脂的畫法一般是先塗白粉,將天然的脣形掩蓋,再畫出自己喜愛的樣式,哈,整個妝容就完成嘍~~

這樣,之前的枯燥的圖片,是不是就連成線,有了框架了!並且你都記住了呢

大唐週末最in妝容!

這種方式還有很多,比如:

荷蘭 國立博物館

博物館| 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慾望之火。我的靈魂。?

mp.weixin.qq.com圖標

巴塞羅那 高迪建築

高迪建築元素 | 假如高迪做你的室內設計師,還會有極簡風、ins、風格嗎??

mp.weixin.qq.com圖標

羅紅攝影藝術展https://mp.weixin.qq.com/s/t12JLMH0iHj5sI2UJL30iw


生活本質上就是在大劇場,人在不同劇組之間來回穿梭,扮演不同的角色。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林小宅的筆記(linxiaozhaidebiji)

http://weixin.qq.com/r/dEy9peHEgbz_raXG9xlm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