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允许咱不停翻牌古装剧,不允许人家出个剧场版了!
为了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骗钱

注:这篇回答也在我的博客上发布了,回归娱乐——对知乎关于EVA新剧场版价值问题的回答,排版能比知乎上强点(???)

回归娱乐

——来自朝日新闻报在2012年对于庵野秀明的专访。

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系列的导演庵野秀明了。

其实早在2008年,庵野秀明在『「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全记录全集』中的一段访谈中就详细的谈了制作EVA新剧场版的初衷(来自S1的翻译):

——《序》似乎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从无到有充实起来的。而作为本书的趣旨,我们正尝试从多角度确认这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其目标是什么,还务必请庵野总导演对此做一下总结。首先是关于本次企划刚刚决定的那段时期,如果当时有什么契机的话,请先从这方面开始。

庵野:是啊,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决定要做《EVA新剧场版》的时候,大概是在2005年10月左右吧。书面上最早的记录文字,其日期是11月10日。

——那个最早的记录有些什么内容呢?

庵野:写了很多东西,最主要的还是以「EVA的高达化」或是说古典化为目标的内容。其中之一,就有制作类似于「Part 2」的以《福音战士》为题的新系列。我个人的理想是《G福音战士》

——您的意思是想和过去的《G高达》一样,制作一部从根本上推翻《EVA》概念的作品?

庵野:没错。先做一部还算可以的《G》,然后让《W》冲高人气,再用《X》稍微降降温,最后用《SEED》引发热潮并让系列延续下去。不过这之前还有个《V》。

——比起作品内容,原来写的是这种商业上的构想啊。

庵野:是这样。但与其说是商业,不如说我考虑的是动画业界的未来。虽然我并不喜欢称动画为「文化产品」,但在作商业上的考虑时,比起「商品」的称呼,这一说法在世间受到的误解更少所以就只好采用它。将动画作为文化产品而不是作品来考虑时,在我看来,除儿童向以外的动画的文化产品现在都陷入了停滞。

儿童向作品的话,像《面包超人》、《哆啦A梦》、《口袋妖怪》、《蜡笔小新》等等,可以举出丰富的文化产品,商品也在源源不断地更新,给人一种良好的感觉。有许多已经持续了十年以上并完全可以继续下去的作品,估计会按这个状态一直延续下去吧。然而,再回头看看我自己理念中的动画时,现在却只有《高达》这一部作品能达到这种程度,实在是令人担心。

——能够长久进行角色商品化的作品是不是太少了?这个问题我也一直都很在意。

庵野:是啊。如果一直像这样只有《高达》撑著,将来究竟会变成怎样啊。就算是被称为斜阳产业的特摄,也有《假面骑士》《奥特曼》和《超级战队》三根支柱,这已经持续了三、四十年。尤其是《超级战队》,厉害的是每年都有重制毫无断绝地持续著。《奥特曼》和《假面骑士》虽然有过空白期,但结果还是维持到了现在,走上了安定踏实的线路。

一想到这三作都属于和我们自己有关的门类,连特摄都有三根支柱而动画却只有《高达》这一根独苗。连之前一段时间准备路线化的《宇宙战舰大和号》,也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形,一直拖延到现在。

——说起路线化,《超时空要塞》不也差不多吗?

庵野:《超时空要塞》虽然也在持续著,但我认为它的影响力并没有传递到一般社会上去。而吉卜力动画虽然已经大众化了,但和迪士尼给人的感觉一样,总觉得和我所说的概念有点区别。果然,能摆在普通公司工薪族办公桌上的动画产品,也只有《高达》了。就算是别人看见了他桌上的MS,也只会有「原来这家伙喜欢《高达》啊」这样的看法而已。不仅仅是宅男宅女,而是作为社会全体共知的东西被允许存在,这就是那部作品厉害的地方。

除此之外,大众化到能够大大方方摆到职场办公桌上程度的动画,似乎没有什么了。正因如此,支撑著吉卜力、宫(崎骏)先生之外动画业界的文化产品,除了《高达》之外无论如何我也想再多增加一个。这就是主要的动机之一。《EVA》还算是勉勉强强达到了能够放在办公桌上的这条及格线。然而,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我希望新的《福音战士》还能继续下去。不是由我,而是由年轻人凭自己的想法不断创造。

——原来如此。要将《EVA》重新培育成那种作品的愿望,在《新剧场版》之前就是一个主要动机了是吧?

庵野:是这样。只要能成为支撑业界整体的文化产品之一就可以了,我的确是有这样的愿望。虽然如果有其他作品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无论是什么我都无所谓,但从客观上来讲《福音战士》这一文化产品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也不用在意原作权这种麻烦的事情,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

——这次采用的不是「REMAKE」而是「REBUILD」的方法论,这也是和那个愿望一起产生的想法吗?

庵野:不,那是既定计划。我记得,要自己成立公司的决定的确是在《EVA新剧场版》的企划之前,但是制作《EVA》Part 2这件事本身,在《蓝宝石之谜》DVD-BOX(2001年)的时候就已经提过了。

——啊,应该是夏天的时候,在King Records的工作室里编集摩砂雪先生的特典的时候,和大月先生几个人进行了杂谈,提及了「像《高达》《大和号》一样制作续篇延续下去」。

庵野:没错,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趁热打铁,将《福音战士》作为文化产业扩大,毕竟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在那之后向各种各样的人搭过话「制作《EVA》的Part 2吧」,但果然全部都是「《福音战士》的话有点……」这样的反应,结果谁也没来做(笑)。

——「制作《G EVA》」也就是说不是直接的续篇也可以,不如说是完全不相关的作品这样的话,我记得好像在那个《蓝宝石之谜》的杂谈时就已经提出了。

庵野:是这样。「《G EVA》就行了干不干?」虽然向大家提了这个建议,但还是不行。果然不先做个《V》的话就不行啊(笑)。「既然这样的话,也就只能自己先做一部《V》出来……」。如果做出一个样本,让大家觉得「这样的《福音战士》也没关系」的话,或许其他人也就比较容易随意摆弄、制作《EVA》。为了这个目的,自己果然还是不得不以这个题目再做一次。

总结一下,庵野秀明想把《EVA》变成像《高达》系列那种植根亚文化圈子,最后可以登堂入室的文化产品,回归大众主流娱乐。换句话讲,就是《EVA》系列还不够成功,还不是能够将日本动画带领到更广阔世界的作品。

如果了解日本的OTAKU文化圈的演变和边缘化的过程,以及OTAKU文化圈的自由发展和相对封闭的现状的话,就会明白庵野秀明对于《EVA》系列作品的厚望了,所以新剧场版对于庵野秀明而言,是一个中年男人对世界的承诺和对自我的交代。

而且他为了这些责任,几乎要把自己逼死了。

开始提到的朝日新闻的采访,时间是2012年中旬,《Q》上映前的几个月。2012年底《Q》正式上映之后,庵野秀明罹患抑郁症,一度想要轻生。

——来自《EVA新剧场版》官网2015年4月1日新闻

题主提到新剧场版的价值,我其实没法给一个公允而准确的回答。对于一个作品,价值是因人而异的,于我而言,新剧场版是一部难得的动画作品,是一部意义非凡的佳作;于市场而言,是摇钱树,是聚宝盆;于导演而言,是外人无法言明的责任和羁绊;于我妈而言,什么都不是……所以这一切都源于受众。

所以,于你而言,它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旧的EVA对于痞子来说是一个割舍不掉的但是又不完美的作品

一开始新EVA是痞子心中的EVA

只不过战线太长了……现在搞不好已经放弃了当初的想法。


人类圈钱计划
EVA手机

EVA牙刷

EVA巧克力EVA……我觉得EVA下一步计划可能是派杀老师去月球画个巨大的logo帮存在感彰显到极致的同时开发登月参观渚薰躺的地方的活动,啊如果你自己要躺上去得加钱啊。
确实相当成功,然而,我真的还想再看500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