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正在拯救還是毀滅藝術?


縱觀藝術史,你會發現,藝術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發展。

技術革新帶給藝術新的生命力。比如,傳言油畫大師維米爾用「小孔成像」原理打形,所以他的形很准。

維米爾是誰呢,就是畫下面這副畫的人——

所以說啊,對於藝術來說,技術是很香的啊。

如果沒有對色彩科學的理論研究,就沒有印象派,如果沒有工業文明的發展,就沒有高技派,包豪斯。


高技派

這一藝術設計流派,推崇高新技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築蓬巴杜藝術中心,把技術美推向高潮。

技術不僅對所謂純藝術的發展有推動作用,對於當代設計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藝術設計中有一條重要的審美標準,叫「技術美」,可見,技術是具備審美屬性的。

新技術帶來的新材料,貫穿在藝術的發展脈絡中,比如油畫顏料的改進、雕塑材料的豐富等等,也催生了許許多多新的表現手法。

所以啊,藝術妹妹和技術哥哥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長大的。

當然,在藝術發展過程中,也有部分人反技術。

比如

工藝美術運動

那時候工業迅猛發展,導致商業化流水線生產的商品過於粗製濫造,人們又無法解決工業化帶來的問題,企圖逃避現實,所以它否定大工業化與機械生產。

也正是因為對工業化的絕對批判,導致它沒有可能成為領導潮流的主要風格。

後來的新藝術運動就學聰明了。

新藝術運動

這時候,人們知道工業發展是社會發展潮流趨勢,不能避免,於是新藝術運動順其自然,主張技術於藝術統一,這種折中的、中庸的思想風靡一時。

從這條線上我們也可以看到,人們總是推崇技術,又反對技術過於張揚,然後再推崇技術與藝術結合,反反覆復,技術於藝術互相牽制,互相助長,共同發展。

所以,我認為,技術既推動藝術的發展,也在破滅藝術中過時的思想,同時藝術的發展也使得技術進行自我反思。


談不上毀滅也談不上拯救

而是從整個藝術史角度看,是在擴充藝術的廣度,深度與探索

固然有的藝術形式會式微,但同時有更多的嘗試冒了出來。

具體的例子我會拿『浮世繪』中藍紫色顏料在畫面中的應用來舉例,等我拍點素材。


其實這是一個可以深入討論的很好的話題,與其說技術是拯救還是毀滅藝術,不如換一種表達,那就是廣義上技術與藝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是依存關係,那為什麼是依存關係呢?怎樣的依存關係?

我們首先把這個「技術」限定在能導致新材料和新的表現方式誕生的推動力上來,也就是促使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發生變化的力量。

拿繪畫為例,這裡所談的技術不是造型能力,不是具體使用材料和繪畫方法的「技能」。是從生產方式上產生改變的技術發展,比如工業生產能力之於裝置藝術,拍攝、編輯和展示方面技術的進步之於新媒體藝術。

我們目前理解的「藝術」實際上是個西方的概念。這個「藝術」一開始就有工匠的手工技能含義。我舉個現在依然很鮮活的例子,德語中間表示畫家的「Maler」一詞,詞根是「mal」,畫畫的意思,加上動詞詞尾「malen」就是畫畫的動詞,而這個詞語在生活中鮮活的意義實際上是指的油漆匠,刮膩子的人就是這個稱呼。

技術與藝術的關係中,涉及到作品的內容構思以及實現手段上來說,至少有兩個前提。

1. 技術的更新從物質上為藝術帶來新的材料和表現方式,技術不斷更新,所以藝術的形態始終發展,這個過程是單向的。

在這方面,新媒體/數字媒體藝術受數字技術的變革影響較大。因為這類藝術完全依託於技術產生,而本身的內容和表達方式則完全依託於數字媒體技術的實現。所以任何數字媒體技術方面的變化都會快速的反映在這類藝術的創作上。正是因為過強的技術依賴,使得這類藝術的創作有泛技術化的問題,在表達的過程中,創作者容易迷失在各種表面技術上。相比於藝術表達的初心,往往被技術牽著鼻子走,所謂的創作淪為在各種可以實現的技術中做選擇題。自我的創作變成了進行選擇的過程。

1.1 藝術儘管關乎於抽象的精神世界,但它依賴於用具體的表現方式把抽象內容具現化。藝術是表達的一種,人們表達想法和相互之間的交流需要感官和語言作為承載抽象思維的媒介。用來表達抽象思維的方式--即藝術的表現手段,則深受技術發展的影響。

人的意識是非邏輯,非線性的,往往天馬行空與一瞬萬里,沒有限制的意識能夠自由翱翔,光怪陸離。與之對應的身體則因為存在於現實的自然界中,受到客觀的自然法則限制,無法像在意識世界裡那樣自由遊動。身體即是意識的容器,又是限制意識的牢籠,還是相互交往與表達的媒介。

藝術與技術的關係就像是意識與身體的關係。

  1. 藝術表達的內容本來可以像意識世界一樣天馬行空,不受現實客觀自然界的限制。但是藝術的內容需要通過技術的手段具現化之後,才能達到相互理解的目的。這時候從意識世界的抽象內容轉化為藝術的過程就是在建立一種可相互理解的邏輯。
  2. 之所以要建立邏輯(此處的邏輯即是指,通過某種手段和承載媒介把創作者的思維內容固化成其他人可以相互理解意圖與內涵事物的過程)的原因是因為,沒有邏輯人們相互之間無法理解彼此。

例如一個人說話如果顛三倒四的話,旁人無法理解他在說什麼。但有可能他的意識世界裡本來就是顛三倒四而非邏輯性的,這不意味著不對,只是我們如果要理解彼此,非要通過能夠相互理解的邏輯來傳達想法不可。這個說話顛三倒四的人的問題在於缺乏建立邏輯的方法很能力,而我們說話就是在表達一種線性的邏輯,對方才能理解。

3. 我們需要用適合的表達手段把非邏輯的意識世界的內容加以邏輯化,再表達給別人。技術正是起了建立這種邏輯的作用。這是藝術需要技術手段來表達的本質原因。

因為人類客觀存在的功能限制,人類意識世界的內容需要通過各種手段轉化具現,變成人們易於相互理解的形式之後,才能進行交流。如果人類依靠的不是感官和語言進行交流,比如可以直接進行腦海之間觀念的交往,那麼藝術則是另外一種形式,或者還有沒有藝術則不可知。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表達愛意需要說「我愛你」,那是因為這份「我愛你」的情誼不通過各種對方能理解的手段表達出來,對方就無法理解,那麼這份愛意的交流是中斷的。

藝術的表達則是把抽象的意識內容轉化成人們相互之間可理解內容的獨特方式。每一種藝術門類在轉化過程中都有一定的側重。

  • 比如繪畫是靜止的畫面,有物質性(構成繪畫的材料和技能),側重於視覺。那麼繪畫的表達則不能像文學一樣長篇大論,從前往後的系統表述,某種意義上這種表達的殘缺又是繪畫的獨特魅力。正是因為繪畫表達的局限性,不能期望一件繪畫作品有大量的信息,反而給繪畫增添了浪漫。
  • 文學的側重點在於文字所固定下來的思想部分,直接進行觀念的傳達。沒有視覺上的限制,讀者可以根據內容自由想像畫面,同樣的內容和看電影又是不一樣的感受。
  • 戲劇則是在綜合的刺激各類感官,傳遞信息,引發聯想,對特定的部分進行誇張化的表達。
  • 建築不光是設計師本人觀念的表達,還是社會思潮,經濟水平,政治傾向,行業協作等等方面的集合體。
  • 遊戲則是完全依託於數碼技術而誕生,但是遊戲內容的建立不是完全憑空誕生,所有的內容來自於現實世界各種事物和經驗。

2.技術的更新導致社會生產方式和生產力發生變化,進而引發人們觀念上的更新和社會思潮的變化(或者後者導致前者產生變化,相互促進),這股觀念上的更新和社會思潮的變化進一步反映在藝術創作上面,拓寬藝術在內容表達上的廣度。

這部分有時間再更。


之間沒有直接矛盾,但是兩者結合下會帶拓展性的影響。

當技術被發展出來,它有可能會帶來產業的革新,但是這項技術能不能成為日常人們能看見的物質,需要依靠設計與藝術的語言將其可視化。否則技術只是技術的名詞,沒有能被現實拓展可能性的前途。

當技術被設計與藝術的語言挖掘出可能性,它可能會受到市場的歡迎,也可能不會。如果是前者,大量的生產,將帶來環境的影響,因為資源有限,除非是可再生的技術,環境的影響將引發人們對生態的考慮,進而產生人們對商品選擇的態度改變,也就是技術與設計可視化的相輔相成,在這時候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可以參考塑料的歷史發展;如果是後者,其實是技術與藝術和設計相互提供了創意的可能性。

這幾年,裡面有些語言來自BBC的紀錄片,加上了自己對紀錄片之於這個問題的理解和思考。


一切藝術形式的發展都逃離不開生產力的發展。從岩畫到蛋彩畫到油畫到板繪;從威倫道夫的維納斯到大衛、拉奧孔到3D建模;從雕版印刷到活版印刷到版畫到激光列印。它們都是生產力讓藝術技術逐漸向更多人普適的過程,一如古人無法理解現代的視頻通話,我們回到古代也不必了解老爺是在絹本設色還是紙本設色,安心站在旁邊研墨即可。

現代藝術的發展受益於工業化,但具備一條其它工種很難具備的屬性,就是既可以捲入大工廠流水線當美工,也可以脫離工業化回歸文人畫般的自然返璞。如果學習板繪、建模、設計的目的僅僅是對接商業,我想多少有些偏頗。

同樣是為了熟練使用工具而進行大量無情的重複訓練,像藝術行業這樣可以最終保留住自己的勞動成果並且擁有高增值預期的屬實不多。

為什麼很多高等級公務員害怕退休,因為退位後會跑步失去曾經攫取的勞動成果;藝術生倒是最容易實現人生價值和勞動價值的正同步的,所以早年吃苦歸吃苦,注意方式,就像深蹲要練,但是姿勢要對。

個人知識不夠、技力不足、跟不上信息化時代的節奏,絕不能怪技術的進步。工具終究是工具,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表達方向,但是不妨礙每個方向都會出現佼佼者。

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當個卷王;技術迭代毀得了飯碗,毀不了藝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