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个最大的疑惑,我们需要这么多的渠道吗?

举个例子,你会办理七八十来个手机号码和好友沟通吗?

终于会有一天,只有路,而没有了行人,然后路上再次长满了杂草。

求折叠。
1、信息获取效率首先要搞清楚驱使我们去这类网站的因素,个人觉得能从上面的消息里面获取我想要的信息是驱使我们去这类网站的原动力。在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快速得到我感兴趣的信息应该最重要吧。随著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垃圾信息太多,我们总是不断的浏览各种消息,然后从中获取少的可怜的对我有用的信息。举个例子,我新浪微博有两百个关注对象,这样消息的更新速度就很快,但是我不可能浏览每一条信息,这样我就会漏掉很多对我有用的信息。如果我同时用facebook、微博、人人,花费的时间更多,获取到的感兴趣的信息却没有什么变化,那样其实对我没有任何帮助,反而降低了我获取信息的效率。因此我觉得目前虽然有如此多的分享信息的场景和渠道,但随著市场的成熟,用户选择的场景和渠道会变得更加稳定,说得简单明了点,如果我是用户,我一旦发现微博比其它渠道更能高效地得到我要的信息,我可能会只用微博。现在sns市场的争夺很激烈,但随著市场的成熟,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应该会比较稳定的。说到这顺便分享个我的想法,我觉得随著搜索技术的发展和开放平台的完善,搜索技术可能会对这类sns公司的发展很重要,搜索应该是很好解决信息获取效率低的方式。

2、平台定位

知乎的定位是什么?哪类人群经常会泡知乎?我来知乎不是为了娱乐,想必没人会觉得知乎的娱乐性很强。不管你facebook也好、微博也好,如果我找不到我想要的信息,我来你这干嘛!我用qq空间、facebook、人人不因为别的,因为我有大把的时间很无聊,等车坐车无聊、上课无聊、下课后还是无聊、上班无聊、晚上回家还是无聊。我来知乎是因为我need 知识。

关键还是人,圈子,才到网站用户体验。但是网站用户体验好的话,一般不会缺乏人。除非没有进行推广,以及各种脉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

QQ空间的功能和用户体验,在社交网路上我觉得比较差劲,但是它汇聚了人,在这一先决条件下,它依然很滋润。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吧,

1.用户现实关系网

facebook是最大的社交网站,但是因为我在上面没认识几个人,所以我都没有几条信息在上面 ,而在QQ空间,因为大部分都是认识的用户,总有那么一些信息会忍不住去分享、交互。2.产品的某些特性微博很少用,因为信息流太快了,但是用G+却经常分享,两个产品同样都没几个认识的人,但是因为G+上有更多容易引起自己共鸣的东西,自然也会去分享。纯属个人见解,抛砖引玉


取决于信息的形式和长度 就像现实中多种沟通形式一样固话 移动话 简讯 一对一面谈 会议等等不同的形式和长度(字数, 图片大小)决定了你想表达的内容,亦即决定了你表达的受众人以群分,不同的受众会聚集在不同的平台/场景

所以本质上, 非死不可推特flicker和QQ空间等, 就是由不同信息组织形式的而衍生的,它们都在做同一件事 聚合


这些社交类应用(网站)针对的用户需求差异化还是挺大的,从Facebook的社交网路到Pinterest的兴趣图谱,还有Path的私密联系人圈子,都反映了用户在使用社交类应用的不同需求,比如我有一篇装逼的文章我当然是希望越多人看越好(Facebook、微博),但是如果我有一张很恶搞的自拍那肯定还是只在关系好的朋友间流传就好了(Path)
其实这些都是差不多的,有的做的比较好,但是公司看见别人做社交有利可赚,所以社交网站越来越多。这些社交网站说不定哪天就淘汰了,以前博客火,现在微博火,国外的发展更是快,这个时代信息是瞬息万变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