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個人覺得不是,這兩句是李白在長安被排擠賜金放還後,對前途迷茫而作的三首《行路難》其一。這兩句詩是借「掛雲帆長風破浪,以濟滄海」表達了李白對自己理想抱負的期待和未來的暢想,和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異曲同工。

這是借喻事物隱晦的表達自己的理想抱負,因此不能算直抒胸臆。李白真正的直抒胸臆則是著名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兩句實際等於把連同皇帝在內權貴們都算得罪上了。你想啊,剛從唐玄宗那裡被賜金離開,轉頭你就說你不開心你摧眉折腰,這是明著抱怨埋汰皇帝啊。當時幸好沒有文字獄,但不得不服,李太白真是敢寫哪!


對,縱使前路坎坷,仍會乘風破浪


自我安慰的一句詩,但是李白的安慰是內在的強大的自信所支撐,所以是直抒胸臆,對的


這是化用典故,借古人自比(借典抒情),屬於間接抒情的一種,表達作者高遠的志向和努力拚搏的精神。

[典故]

宗愨字元干,南陽涅陽人也。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愨年少,問其所志,愨答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少文曰:「汝若不富貴,必破我門戶。」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與劫相拒,十餘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義為業,少文既高尚,諸子群從皆愛好墳典,而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知。


不對的話,他就不會流傳千古了。華夏歷史幾千年,有幾個人能寫出如此豪邁大氣的詩句?


其實,如果你細品李白的生平,以及這首詩的出處,你可以看到,按照當時的環境,李白對於一些話是不能明著說的,心中的委屈,不平,也只能夠採用借喻的手法委婉表達!


雖然實現不了,但是表達了願望


對。更準確地說是借典故直抒胸臆。


我覺得是懷才不遇時的自我安慰。


這是我最喜歡的李白的兩句詩了。不愧是詩仙,「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直抒胸臆說的太恰當了,沒有什麼不對,還有其它什麼選項嗎?


你要想得分,就說對!


急急急,說對還是不對就行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