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畫堂晨起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

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我是在讀唐圭章版的《全宋詞》的時候發現的這首詞,它在《全宋詞》中這首詞署名為袁綯。正好大三啦學校要求寫課程論文練手,正好就拿來開題了嘿嘿。

如果大家覺得太多太啰嗦可以直接看加粗的黑體字~

首先,這首詞首次收錄於《尊前集》。對於《尊前集》的具體成書年代,眾說紛紜。今人考證為北宋雍熙年間編成,但成書後誤入一部分詞作。研究發現《尊前集》訛誤甚多。其所收錄的唐玄宗李隆基所作《好時光》,因「這首詞的韻腳相隔太遠,非但不能產生於盛唐,甚至不能產生於五代。看它所用的語言,大約是南宋以後的偽作」,已經被證實為偽作;又署名李白的《菩薩蠻》(遊人盡道江南好),系韋莊詞割裂而成。可見今人所見《尊前集》不甚嚴密,且在明代重新勘定的過程中誤入了許多偽詞,這不能不使《尊前集》的信度大大降低。

其次,在研究了《全唐五代詞》收錄的唐前期詞之後,可以得出唐前期詞的特點為以下幾點:

1.齊言詞數量佔據主導地位

2.用韻、格律或不拘,或與近體詩基本相同

下面試從這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1、齊言詞數量佔據主導地位

除李白詞外,《全唐五代詞》共收入李白前期及同期作品共50首,僅5首為散言,其中李隆基《好時光》已被證明為偽作;而且除去偽作,餘下的四十九首詞,全部為單片詞。可見在李白所生活的時代,由於詞作剛剛興起,一是詩人主動作詞的意識並不高,二是詩也就是律詩、絕句與詞的分界並不明晰。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李白作出形制完整的散言、雙片詞的幾率有多高呢?可以說沒有。

而且這一時期,唱和同調詞方興未艾,有《回波樂》(即《回波詞》)、《踏歌詞》等。劉長卿曾摹寫過李白詞《秋風清》,雖用仄韻,但其字句與李白詞同。雖然沒有後人仿寫不能證明這首詞的不存在,然而眾所周知,一個事物的發展需要由量變發展成為質變,一個新的文學體裁的成熟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同樣是盛唐時期出現的《憶江南》詞作,首次見於史冊為明皇年間,後為謝良輔、鮑防等十二人唱和,一直到白居易作《憶江南》(三首),經歷了七十多年、整個唐朝四分之一的時間才趨於成熟。而在詞作剛剛萌芽的階段,出現了一個如此成熟,如此突兀的作品,實在有些格格不入。

2、用韻、格律或不拘,或與近體詩基本相同。

下面分析與近體詩相同的情況。

(1)用韻。據王兆鵬《唐代科舉考試詩賦研究》,唐代「為方便科舉考試用韻,《廣韻》卷首總目和每卷韻目逐一標明了『獨用』、『同用』」,且「《廣韻》所標明的『同用』『獨用』,在開元五年丁巳(717年)就已確定,並開始用於科舉考試之中。」那麼,《廣韻》所標明的「獨用」「同用」對於研究唐人用韻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在《廣韻》中,本詞的韻腳分屬於去聲五寘與去聲十八隊;而在《廣韻》所標註的「同用」中,去聲五寘與六志同用,而十八隊與十九代同用,不存在五寘與十八隊同用的情況。即使是在平水韻中,本詞的韻腳也分屬於四寘與十一隊,這兩個韻腳相距甚遠,不存在通韻的情況。因此可以確定,《清平樂·畫堂晨起》不符合唐人用韻的要求。但在以宋人的用韻習慣編撰而成的韻書《詞林正韻》中,去聲四寘與十一隊通用。據此我們可以確定,《清平樂·畫堂晨起》的成詞年代絕不會在唐朝時期。

(2)格律。首先,我們應當明確的是,由於詞這一文學形式剛剛出現,它的格律還沒有定式,此時並不存在「詞律」一說。詞人作詞,多與近體詩格律相似。因為《清平樂·畫堂晨起》下闕是四個整齊的六字句,所以我們著重分析初唐盛唐詞中的六字句。下面我們來看張說《舞馬詞》(其三):

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可以發現,六言詞的格律與六言絕句的格律基本相同。再研究同時期的其他詞作,可以發現詞作中不存在完全脫離詩律的情況,下面我們來看《清平樂·畫堂晨起》的格律。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可以發現,本詞的五個六字句,不僅完全不符合六言絕句的組合詩律,而且只有一句符合六言詩的基本格式。詞作的平仄與格律詩的格律相距甚遠,這在唐中前期詞中是難以想像的。

但通過郭錫良主編的《古代漢語(修訂本)》可以知道,六字句的格律有「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以及有一種很常見的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但這種格式和「仄平平仄」一樣,是詞特有的格式。對比發現,「畫堂晨起」以及「皓色遠迷庭砌」「亂把白雲揉碎」的平仄是一種詞特有的格式。

《清平樂·畫堂晨起》不符合通行的《清平樂》詞調的格律。它的格律不符合唐中前期詞作格律的特點,卻與宋朝已經基本定型的平仄組合方式不謀而合。所以《清平樂·畫堂晨起》非但不可能產生於盛唐,也不可能產生於五代,它的成作時間應在北宋以後。

最後是分析這首詞的藝術特色。

此詞的起句是「畫堂晨起,來報雪花追」,「畫堂」指華麗的屋舍,「來報」則很容易讓人想起李清照的名詞「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指明這是有童僕奴婢的照料。從「畫堂」到婢僕,可以看出作者非富即貴,而且非常自得於這種俗世的快樂。李白對這種「富貴」是如何看待的呢?他曾表示:「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江上吟》),也寫下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將進酒》)等詩句,可以看出李白絲毫沒有沉溺在富貴生活的驕奢淫逸中。李白嚮往的是「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是「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夢遊天姥吟留別》),是「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台」(《古風·其十五》),而非蝸居在「畫堂」之中自得於「非所願」的腐朽生活中。後世晏殊在點評「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一句時言:「此乃乞兒相,未嘗諳富貴者」(《青箱雜記》)。「畫堂」「來報」本質上與「金書」「玉篆」並無差別,有富貴景象而無富貴氣象。須知富貴並不在金玉錦繡之論,而在於獨具一格的審美情趣,超脫本體的清醒,甚至是第三視角的慨嘆賞鑒。「畫堂」「來報」的富貴,是最低級的富貴。

「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此句中的「佳瑞」一詞,是唐人絕少使用的一詞。除本詞外,最早見於《唐元次山文集》中,在唐代一共只出現了兩次,但卻被廣泛用在宋人文章中。從句意看,「高捲簾櫳」看雪景,卻只看到了「庭砌」,格局僅僅局限在這個庭院當中,過於狹小。李白的作品空間時間無比闊大,河流、海洋、高山、宇宙皆囊括於中,怎會局限於小小花草庭院之中?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盛氣如何「光引」爐煙呢?這個「光」作何理解?從上下句看,「光引」好似只為下句「寒生」相對而言捏造出來的,非常生硬,膠柱鼓瑟。而下句本就已經是「素草」,而又讓其貼上幾點「玉佩」,沒有絲毫的色彩對比之美。這兩句水平非常拙劣,雕琢空洞而乏味。李白主張「清真」「天然」,他的詩學觀顯示出在蘊含與特質上道家任自然、任天真為美的審美理想;他主張「文質相炳煥」(《古風·其一》),而《清平樂·畫堂晨起》中的這兩句詞,卻是「錯采鏤金」(鍾嶸《詩品》)的下乘作品。

最後「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一句,「應是」一詞氣勢不足,遠遠不如李清照「知否?知否?」。至於「亂把白雲揉碎」應寫雪勢之大,與全詞意境格格不入。

綜此及以上,《清平樂·畫堂晨起》一詞非但並非李白所作,而且筆力萎靡,語言庸俗。而往往有急功近利之徒賣弄文采,為此詞境界之高超搖旗吶喊,極力頌揚,認為此詞「奇特瑰麗、高雅冰潔,是詩人以狂墨賦醉詩的典型例子,體現了李白浪漫主義的風格」,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參考文獻:

[1] 鄒尊興.論李白詩學觀的儒道兼融特色[J].北方論叢,1999(1).

[2] 阮佩銘.《尊前集》研究[D].台灣:國立中央大學,2008.

徐擁軍.李白詞真偽考論[J].中國文學研究,2012(2).

第一次寫論文,雖然寫的很用心,不過導師評價不是很高,以至於我都不好意思去問導師到底哪裡不好。如果知乎大佬能看到這個問題給我指出就好啦。


我基本贊同 @河祾 的見解,有小部分有個人想法。

雪花「墜」這一字與後面的「白雲揉碎」非常不搭,因為雪花既然是墜下的,那說明又大又重,這個比喻本身顯然是用力過猛的。

何況,後面又突然改口說像是揉碎的白雲,那照作者描述,應該如同柳絮一般是輕飄飄的散雪,碎散而繁多的輕雪,和「墜」這種又大又重的雪(我甚至認為是冰雹)相衝。

這麼問吧,有誰會認為白雲是非常沉重的,何況是揉得碎散的白雲呢?

結合 @河祾 對唐人宋人用韻格律的分析,可得這是後人託名李白的偽作。


與李白風格明顯不搭,從行文到心性,你說他是柳三變寫的我可能會信,雖然比起柳三變這水平次了點,但是李白,,,


根本不是,絕對偽作,寫的很呆板,一點都沒有詩仙清新飄逸的氣質,這水平也就個中等水平,後人託名寫的,每次看見這首詞就想吐,媚俗,矯揉造作


普通的唐詩愛好者,水平很低,所以我的回答只算是拋磚引玉。

首先給結論:不是。

這首詞所有的出處都指向《尊前集》一書,也就是說沒有《尊前集》我們今天是看不到這首詞的。

《尊前集》專門收錄唐朝至五代時期的詞作,作者不詳,我們可以推測應該是北宋初年成書。

至於說這本書所載不可靠,原因有二:

第一,《清平樂.畫堂晨起》這首詞作在《尊前集》之前任何一本李白詩詞集錄中都沒有出現過,如果說李白同時代或者稍晚時代的人都沒有提過此詞,那麼兩百年以後的宋人是從哪裡得知的呢?

其次,即便如此,原版《尊前集》也並沒有註明此詞乃李白所作,根據施蟄存的考證,很可能是明代中後期的某個版本裡面,把這首詞的作者改為李白。

明代中期弘治、正德年間,文壇領袖是以李東陽為首的七人組成的所謂「前七子」,他們號召文人寫詩學習盛唐氣象,帶動了整個文壇風氣。當時的出版行業非常發達,很可能有出版商動了歪腦筋,修改《尊前集》,以圖帶動銷量。

以上是從源流上質疑此詞,但不能完全確定此詞非李白作品,下面從此詞內容和風格上談談。

首先應當說,包括《清平樂.禁庭春晝》在內的五首《清平樂》詞作,是否為李白所寫都很可疑,後人很可能是因為李白寫過《清平調》三首,因此錯把《清平樂》也當做李白的作品了。即便如此,《畫堂晨起》和其它四首《清平樂》也不像是一個作者所寫。其它四首《清平樂》,上下闋壓不同的轍韻,《畫堂晨起》卻上下闋壓同一轍韻。其他四首《清平樂》寫宮廷生活,《畫堂晨起》寫雪景,題材也不相同。

其次是水平問題。《畫堂晨起》最後兩句看似狂放,但是與全詞整體意境不合。前面描寫的雪景非常靜謐,最後兩句卻給人以鬧哄哄亂糟糟之感。「應是」,「亂把」語言累贅不精練,有湊字數的嫌疑。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李白筆下的神仙,從來不是狂放不羈,撒酒瘋的樣子。李白一心想修道成仙,他眼中的神仙代表了盡善盡美的形象,是不會把神仙描寫成「狂醉」,「揉碎」這樣癲狂無狀的樣子的。反倒是後世文人,在想像神仙時,經常把神仙想像成李太白的形象。

總之,《清平樂.畫堂晨起》一詞,源流上非常可疑,從體裁上非常牽強,從藝術風格上和李白其它作品不合,從水平上與李白的水準相差非常遠。現代研究李白的學者,似乎沒有人贊同此詞為李白所做。


我感覺其實還好吧,沒有說特別水平一般,整首作品也中規中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這樣的篇幅出現了更加不能說稱之為一般水平了吧,作者創作的心境肯定不會是雷同一類,總會有感觸不一的時候


這就好像在問,韋德的父母是不是小丑殺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