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記載定三秦是韓信統帥的,為什麼都把定三秦算韓信頭上?

明明就是高祖統帥打下來的啊。


首先劉邦並不願去巴蜀漢中,甚至不惜和項羽拚命,要不是被蕭何勸住,還真有可能直接幹上了。

既然去巴蜀漢中,那劉邦不可能不做好一些將來出三秦的準備和安排。

比如漢元年4月戲下諸侯各自歸國之前,酈商部就率先攻打拿下漢中。

同樣章邯也率先搞起了動作,即搞定了蜀守。

也就是說雖然劉邦被封在巴蜀漢中,實際無論是漢中還是巴蜀,實際都是靠武力拿下的。

章邯和劉邦都是互相叫著勁呢。雙方都在爭分奪秒。

劉邦10萬軍隊,去巴蜀的實際只有三萬,剩餘七萬人,有的各自有歸屬,如魏將皇欣,魏申徒武蒲,估計歸魏了,韓申徒張良送到半路回韓國了,王陵應該回南陽了,柴將軍陳武,游擊將軍陳豨,梅涓也走了,呂釋之回豐沛了,等等。

這些沒入漢的七萬部隊,劉邦不可能不做任何安排和準備。

比如守住關中一些重要地方,讓董翳和司馬欣無法輕易掌控封地,或牽制了董翳和司馬欣一定兵力,幫助劉邦一夥反出三秦。

劉邦10萬軍隊

劉邦三萬入漢,

關中仰慕追隨者過萬。項羽給了一萬卒運糧。(淮陰信估計在這一萬人里)

這關中仰慕追隨者和一萬卒不知算沒算進三萬人里,說明劉邦有可能入漢數量是三到五萬人之多。

再加上先行入漢的酈商部,加秦守軍呂不韋的封地在洛陽,有十萬戶之多。呂不韋被免官後,這十萬戶就被遷往巴蜀了,再加上長信侯嫪毐門客罪重者四千餘人也被遷蜀。這巴蜀之地,隨便也能搞搞也能有兩三萬人。這樣劉邦部保守估計就有七八萬人了,沒入漢的陳武,陳豨,王陵,張蒼,呂釋之等幾萬人馬。一北一南,牽制了董翳和司馬欣。兵力上已經足夠對付三秦王。當時有四條道通往關中,燒掉一條還有三條,好比王者榮耀里上中下三條道。

無論章邯重兵把守哪條道,劉邦都可以打另兩條兵力薄弱的道,主動權和選擇權在進攻方手裡。

如果章邯兵力平均分散把守,呢么哪一條都擋不住漢軍主力進攻,

章邯唯一能做的就是按攻守難易按需分配兵力,易守的,兵力配置少些,難守的兵力配置多些,再留一支機動部隊,哪裡兵力吃緊支援哪裡。

換句話說無論哪一條道,章邯都做好了最佳兵力配置。特別是雍兵塞陳,章邯在陳倉道的兵力配置足夠多,藉助地利優勢,讓劉邦差點放棄。要不是趙衍指了他道繞出,這仗沒得打。但即便從他道繞出後攻陳倉,仍然打的異常艱難,劉邦戰死了兩個功侯。所以無論是傳檄而定,還是突襲陳倉,韓信的所謂計策都沒起到作用。

能起到作用的實際還是兵力數,和士氣。

兵力數劉邦軍團占絕對優勢,導致章邯每條道都擋不住漢軍進攻。而士氣就如同韓王信說的,劉邦軍團大部分都是關東六國人,人人思東歸。

漢元年四月離開戲下,走到漢中就要一個月,元年五月到南鄭,稍做停留五月就回頭開打。且南鄭的後方蜀地被章邯麾下的蜀守把守。蕭何的漢中對里是要收巴蜀兵的。要收巴蜀兵還得武力拿下蜀守。

可以想像當時,時間有多緊張,如果奪不回蜀地,收不了巴蜀兵,那一萬運糧卒半路跑了,加上其中間諜煽動下,思鄉的士兵逃亡,章邯再背後偷襲,僅靠剩下那些兵力,劉邦就很可能被困死在了南鄭。

所以就要燒棧道,一來避免背後遭章邯襲擊,二來強留住那一萬運糧卒,和因思鄉而被煽動下選擇逃跑的逃兵。也避免了間諜直接回頭報信。

就因為棧道被燒,不能直接回頭逃跑,要回去還得繞其他道,所以很多人只能被迫跟隨著去南鄭。

雖然暫時留住了人,但只要走到分岔路口,可以繞道的地方,這些人還是會跑。所以留住人的第二步,是要留住人心。

而沒殺坐法當斬的淮陰信,還提拔他,很大原因可能就是為了達到千金買骨,收買人心的作用,讓他們知道跟我劉邦一夥前途光明,封賞豐厚。

所以即便沒有淮陰信,也有可能提拔其他人。


首先明確一點, 定三秦之戰是劉邦自己打的, 和韓信沒任何關係,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元曲給韓信加的戲。 韓信頂多提了個暗度陳倉想法被劉邦採納了, 但是暗度陳倉根本沒有起到作用, 章邯在陳倉布下了重兵等劉邦。

那麼劉邦會打關中嗎? 很明顯是肯定的, 因為早就在入蜀前, 韓王信就建議劉邦要快點反攻關東, 劉邦認同韓王信的看法(注意韓王信不是淮陰侯韓信, 和淮陰侯韓信同名同姓)


自古以來,對劉邦用韓信一事的分析就局限在軍事方面。後來對此的衍生思考,大多也流於文人騷客的悶騷心態,雖有緣故,不免無聊。

如果深入考察漢初登壇拜將、還定三秦的歷史,會發現劉邦重用韓信的原因並不完全出於純粹軍事原因。

有一個事例可以作為參照。

劉邦組建諸侯聯盟,聯合攻滅了西楚。項羽率領軍隊反擊,大破聯軍。劉邦重整防線,在滎陽敖倉一帶穩定了局勢。此後,大量騎兵離開項羽陣營前來投奔劉邦。劉邦方面開始考慮組建騎兵軍團。對此也有人分析說,通過彭城之戰,劉邦方面認識到了騎兵戰法的威力,所以才開始組建強大騎兵軍團。這兩方面原因大概是相互作用的。總之,漢軍開始組建強大的騎兵力量。在這個過程中,眾人推舉李必、駱甲作為騎將。兩人提出,他們都是秦人,恐怕不能服眾。建議由漢王劉邦的親信來擔任騎將。於是最終決定任命灌嬰為騎將,李必、駱甲為校尉[1]

漢軍立騎將時,出發點固然是內外軍事條件成熟,但是在最終決策時,依據的主要條件還是政治條件(這裡有個細節,灌嬰在與楚軍作戰時曾經殲滅了一批樓煩將。這透露出,項羽凍著發動各種騎兵突擊作戰,在「史記」上聲勢顯赫的原因之一,是他手中有大量的樓煩騎兵。這應該是巨鹿之戰後發生的重大軍事改變,但是史書失載)。

那麼,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時,也不當單純視為軍事事件。

重要將領的任命從來都是要充分考慮政治條件的。很多人考慮韓信拜將問題都是從純軍事角度出發,很容易導致片面和極端的結論。

比如說,我經常看到有人講,拜韓信為大將是因為韓信戰無不勝、將兵多多益善。這就倒果為因了。韓信戰無不勝是拜將以後的事情,劉邦拜將的時候還沒有辦法看到以後的歷史。倒果為因帶來的問題就是錯誤估計了韓信軍事能力在拜將一事上的影響力。

在拜將問題上,軍事條件肯定是基礎條件之一,韓信一定是展示了自己在組織協調、分析決策上的突出能力,才被認為具備統率大軍的能力。

與一般人所想像的不同,挑選軍事統帥時,初選時固然要適當考慮是否軍事基礎知識,但是越過初選階段之後,在進一步遴選時,考慮的就是組織協調和分析決策能力。

那麼,身為治粟都尉的韓信當然也通過了複試。

在此之後,進入最後階段的終審面試階段,考慮的就是政治因素。

在歷史記載中,蕭何說:

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在此後拜將過程中,劉邦出人意料地拜韓信為大將,史稱「一軍皆驚」(三國志也是這樣記載魏延的。稱「一軍盡驚」。只可惜後來事情的發展迥異)。

比「一軍皆驚」更加重要的是,拜將時劉邦韓信二人的問對內容,並非是軍事分析,而是政治分析。

信拜禮畢,上坐。

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謝,因問王曰:「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賀曰:

「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彊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阬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

大王之入武關,秋豪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

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史記 卷九十二 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在《史記》自己的記載中,韓信也不是在談軍事,而是在談政治。

政治條件成熟,於是軍事條件成熟。

這在歷史資料中是清楚明白的事情。只是包括司馬遷在內,很多分析都聚焦於純軍事方面。古人說史官不通軍事,卻也是對事實的正確總結。

劉邦用韓信,在政治上有很多有利因素。

第一,政治號召力強。

韓信身份特殊。

韓信是執戟郎中,項羽身邊的衛士。雖然韓信在項羽軍中職權不大,但是近在霸王身側、「侍中」,政治影響力強。

韓信在項羽軍中只不過是執戟郎中,可是在劉邦軍中卻位高權重。這樣鮮明的對比,可以產生強大的政治吸引力。

因此,任命韓信為大將,就等於向全軍表態:

即便是楚軍過來的人才,我劉邦一樣信任!

無論是哪裡的人才,只有我劉邦才能重用。

那麼這就會為爭取各路人才、瓦解西楚勢力提供極大幫助。

可以說,任命韓信為大將,本身就是一場重要的政治攻勢。

用今天的話講,這就是「統一戰線」。

第二,政治凝聚力強。

任命大將,這樣重大的軍事人員變動,意味著漢軍即將採取重大軍事行動。原本失去目標、紛紛東歸的漢軍將士,會從中解讀出不一樣的政治風向。那麼漢軍就會在短期內保持穩定。

同時,韓信是從項羽軍中逃歸劉邦、追隨入川的人。這樣一個人出現在大家面前,就意味著漢軍在楚地依舊有著很強的政治影響。漢軍因此會加大信心。這又一次用到了韓信的特殊身份,可謂是一魚兩吃。

第三,政治可靠性強。

剛才的分析都是集中於大的政治方面。在較小的政治領域中,韓信的政治可靠性也很強。

韓信沒有班底。韓信是從項羽軍中逃歸劉邦的人才。他在項羽軍中地位不高,在漢軍的地位一開始也很低。劉邦給他什麼,他才有什麼,不給就沒有。即便韓信被拜為大將,他旗下的將領也不能憑空變出來,說到底還是劉邦的人。比如說曹參等劉邦親信將領,就長期在韓信帳下效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劉邦隨時可以奪取韓信的軍隊、遷移韓信的封地乃至輕易抓獲韓信。因為韓信的手下將領幾乎全都是劉邦的人。既然中層幹部全是劉邦的人,韓信怎麼跳,也跳不出劉邦的五指山,那麼自然在政治上就非常可靠了。

孤立易制,這就是韓信對於劉邦的優點,這就是政治可靠性強。

從這三個方面分析,政治上韓信是大將的上佳人選。

有軍事能力,有協調能力,有政治分析能力,在政治上有充分優勢,所以韓信成為大將。

那麼,回到問題上來,如果沒有韓信,劉邦怎麼辦?那就找張信、王信出來。這個人可以不完全具備韓信的諸多特質,但是總會發揮一些積極作用。即便劉邦的統一進程會遲滯一些,最壞的情況,也就是題主所問的,能不能在有生之年打敗項羽。最差其實就是南北朝、東西魏。從彭城之戰前後的操作來看,劉邦之前能夠從政治上建立圍剿項羽的政治聯盟,之後能夠從軍事上建立打擊項羽的騎兵力量,即便沒有韓信,他也一樣可以消滅項羽。就是在滅了項羽之後,還要去剿滅諸侯罷了。那不過就是歷史上掃平異姓王的事件重演。儘管異姓王比原先存在時間長了一點,可是他們內部的矛盾也沒有清除、反而更加尖銳,所以難度有可能稍微提升、也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差別其實並不大。

君主的責任就是挑人,就跟找對象似的。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可好找多了。

參考

  1. ^西收兵,軍於滎陽。楚騎來眾,漢王乃擇軍中可為騎將者,皆推故秦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習騎兵,今為校尉,可為騎將。漢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軍不信臣,臣原得大王左右善騎者傅之。」灌嬰雖少,然數力戰,乃拜灌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受詔別擊楚軍後,絕其餉道,起陽武至襄邑。擊項羽之將項冠於魯下,破之,所將卒斬右司馬、騎將各一人。擊破柘公王武,軍於燕西,所將卒斬樓煩將五人,連尹一人。擊王武別將桓嬰白馬下,破之,所將卒斬都尉一人。以騎渡河南,送漢王到雒陽,使北迎相國韓信軍於邯鄲。還至敖倉,嬰遷為御史大夫。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sjj/102.htm


其實劉邦需要的不是韓信那樣的軍事天才,只要有一個自己同水平的統帥就夠了。

劉邦面臨的主要問題不是正面作戰,而是兩線作戰。韓信是偏師,任務是蠶食諸侯。項羽的主力始終在和劉邦正面對決。劉邦獨力難支,就得再加上彭越的牽制才行。

要與項羽爭勝負,必須兩線出擊。可惜的是,劉邦手頭沒有能夠勝任方面統帥的人才。不論是威名赫赫的曹參、灌嬰,還是只在年表裡面露臉的孔、費等諸將,事實證明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他們是斗將,執行戰鬥命令則可,指揮方面事務則亂,不是大將。

別看西漢開國將星耀眼,其實大多只是樊噲之流,也就指揮一個團的水平。這一點,劉邦自己也清楚。他手裡無人堪用,沒法實現分兵的戰略構想。

但如果沒有韓信,也不代表沒辦法了。蕭何未始不能親自頂上去,儘管大後方也至關重要。張良也許也有這個素質。曹參鍛煉一番也許也能勝任。呂澤、酈商等等,都可以用。只是可能沒有韓信打得那麼出色罷了。

而且韓信沒有根基,沒有班底,要奪營把印章搶過來就完事。資歷淺能力強,簡直是完美的職業經理人,不像那些帶股入伙的老油條。不然打著打著,打出一個鼎足三分來,那就不好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