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精神分析七八次了,感覺還沒有啥效果。自己沒有要解決的具體目標,主要是人格問題。本來沒耐心了,看網上都說精神分析要做幾十次才能有比較明顯的效果,而且是能達到治本的效果。所以決定在並不寬裕的情況下繼續做下去,不然錢不就打水漂了嗎。

這麼想,是否沒有足夠財力去做長程的人,一開始就不應該選擇精神分析流派的諮詢師?如果做個不到十次就結束了,這樣的結局只會兩敗俱傷,來訪者覺得還沒有效果,錢浪費了甚至感到憤怒,諮詢師也會感到很惋惜?


1.不要輕信「別人」的觀點,精神分析≠長程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每個人希望達到的目標不同,每個人對「有效果」的定義也不同,所以如果聽一個人說,「精神分析做幾十次才能有效果」,首先要搞清楚,他所謂的效果究竟是什麼?一開始的預期是什麼?

總結:小馬過河的道理,相信大家都理解。不要問河水深不深,而是要問河水究竟幾米深。

2.心理諮詢不存在所謂的「治標治本」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心理健康不等於生理健康。生理健康有一系列關鍵指標,例如血壓心率白細胞等,但心理健康實際上並沒有清晰的指標,重點在於來訪者自己是否能夠適應環境。既然沒有「標」,也就沒有所謂的「本」。

比如我有些恐高,我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大不了以後再也不去遊樂場了,這對我來說就不構成心理問題;而相反,我覺得我就要改掉這個問題,它就成了心理問題。

很多人談論精神動力學取向治本,認知行為取向治標,這也許是精神動力學諮詢師在體驗無所不能。因為所謂的「標本」,其實是來訪者界定的,無論是討論潛意識衝突,還是習慣性的行為模式,還是改變了圖式,都可以稱之為「本」。

總結:相信自己的感覺,你覺得好就是好。

3.精神分析為何要做長程?

名字已經清清楚楚的告訴你了——我們做的是【分析】,不是【諮詢】,不是【治療】。既然是對一個人人格的分析,那自然是近乎無窮的。但同時還有【精神分析取向的諮詢(治療)】,這就是一個某確切目標的工作,時間一般會短很多。

這就好比你看《紅樓夢》,如果你要統計裡面的人物關係,雖然複雜,但它也有一個確切的目標;但如果你要分析這本書,無論從歷史、作者、文學性、詩詞、菜譜各個角度,都可以各種分析。

再比如,你想要鑒定一尊文物,如果你想要確定它的年代,你會得到一個相對確切的答案,花不了太長的時間;但如果你要分析它的意義,通過花紋看當時人的信仰、價值觀、與西方的貿易、背後的故事等等,也許可以寫出幾本書。

總結:要明確自己的目標,選擇精神分析,或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諮詢(治療)。當然,這就意味著你需要選擇一名能夠理解你需求的諮詢師。

4.沒有財力怎麼辦?

這是個硬傷了,不知道所謂的「沒有財力」具體指的是什麼。不過最健康的財產分配方式,是從每個月的收入中,額外拿出一部分來當做諮詢費,比如我每個月計劃存款2000元,我把這筆錢拿出來接受諮詢去(平均每周1次,1次500元,這個價格可以了),最近幾個月就不存款了。

不太推薦的方法是,我本來有幾萬的存款,然後我把它們拿出來去做諮詢。這樣往往會形成一個天然的諮詢限制,在面對限制的時候,大家都會很焦慮,這就給諮詢帶來了額外的壓力,反而不易發揮。

總結:即便到今天,心理諮詢仍然不是大眾消費品(雖然這麼說挺殘酷),因為諮詢師培訓價格居高不下,場地成本依然高昂。只有在部分醫院的心理諮詢和高校的心理諮詢,價格才比較好接受

5.精神分析的使用方法

如果已經接受了精神分析或精分取向的諮詢,那麼可以好好使用它,其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想到什麼說什麼!是的,就是這麼簡單,但真的能做到的人並不多。

精分取向的工作,會關注到一個人的自由聯想,關注此時此刻的感受,關注來訪者與諮詢師之間的情感互動(也就是移情部分),但是來訪者若不表達,諮詢師也不能「猜到」來訪者內心的感受。所以在精分取向工作的前幾次(甚至十幾次),諮詢師都需要協助來訪者學會自由表達。

這個過程每個人不同,有些人幾十分鐘就能適應,有些人則一直做不到。

這其實也是挑選來訪者的過程,你越是擅長自由表達,精分取向的工作就越適合你。

總結:各理論都有適合的對象,如果找准了,效果翻倍~


最後請允許我打個廣告,趕快來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心理小廚plus


從我做諮詢的經驗來看,大部分人的心理問題都不需要做太長的時間,我做的最長的諮詢是21次,最短的諮詢僅僅只有1次。

需要諮詢次數比較多的,一般是原生家庭以及性格問題,由於從小的生活環境比較艱苦,加上父母離異、出軌、家暴等困擾,造成長大以後認知以及社會功能的不適應。像這種困擾自身問題許久,來訪者本身的需求是個人成長,做諮詢相對來說就要花的時間長一些。

如果說問題不是很嚴重,問題的性質單一,僅僅是某個事件造成的情緒不適,比如在公司里上班,非個人原因被老闆辭退了,情緒很糟糕想要宣洩,像這種諮詢就不需要花太長的次數。

有些來訪者來做諮詢,僅僅只是為了宣洩心中的悶氣而已,宣洩完了,出了諮詢室以後心情調節過後,就會繼續找工作,這樣的諮詢,很多時候一次就結束了,並不需要做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諮詢。

關於財力的問題,諮詢費用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高,大多數諮詢師的收費費用是300-600元之間。諮詢前期可能會一周一次,但是後期諮詢目標解決了,也沒太多問題,快到結束階段,那麼諮詢的頻率就會降低,諮詢師會有兩周一次或者一月一次的安排出現,到那時做諮詢也不一定要花太多的錢。

這個跟諮詢師所用的技術有很大關係。

在這裡我可以大家一個經驗,就是作為來訪者,在做初次諮詢的時候,一定要和諮詢師達成良好的諮詢關係,先評估自己的癥狀,看看是什麼樣的問題,然後確定一個合適的諮詢目標。評估做好了,諮詢會更有效率。

不管是要解決具體的實際目標,還是比較寬泛的個人成長類的目標,總之有個框架去諮詢是最好的,它能讓你諮詢不會漫無目的,另外花錢做諮詢,心裡也會覺得值得,不會覺得「沒有財力做長程,諮詢就沒有效果」的這種想法存在。

還有,關於精神分析不一定只是長程哦,最近我在看一本書,名字叫做短程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實踐指南,裡面有些技術過於深奧,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希望能結合自己所學的認知行為以及人本主義的技術提供一些參考經驗,看了以後才發現動力取向的諮詢操作確實很難,不是那麼容易。

所以,精神分析有沒有必要,具體還是要看個體的情況,看自己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對於諮詢效果又有哪些期待,明確好了諮詢就不會感覺迷茫。


我覺得是。

精神分析的長程,坊間流傳100次以上才叫長程,以「年」為諮詢單位。十來次諮詢,對精神分析來說,「開胃」都不算。

如果真是想要改變人格,與精神分析無關,哪個流派改變人格都會是較長時間,基本50次諮詢以上。財力有限,建議聚焦改變具體的,人格影響較大的行為或工作、人際等實際困擾。

祝好!


這個吧…………………作為知乎上dis精分超凶,自己又做過不止一段精分長程還會繼續做的,來說幾句…………

1。有些問題是需要長程的。比如BPD,做國內很少諮詢師會的DBT療法也至少要一年,更何況漫無目的聊天的精分。

2。當然超花錢。財力這件事,怎麼說呢……當花錢之後解決了問題,提高了生活品質神清氣爽,工作效率也變高,那我覺得蠻值。

3。但是,目前現狀是國內合格的諮詢師少,能對症的諮詢師就更少了。花大量時間和金錢在尋找和篩選匹配的諮詢師上,我覺得不值,也不必要。還不如買本書自己看。

4。要不是年齡太大了對找工作有阻礙我就考個碩士來入門了。讀書的錢花起來其實比不怎麼合適的長程要值。

5。我個人對裹腳布一般長而效果不顯著的精分的心理預期價格比其他療法低。那種某培訓某學院資歷但能力不夠(寫東西邏輯不夠顯得分析能力不行,引文獻連基本格式都不懂顯得研究上肯定不過關,而且態度傲慢又浮躁)還敢700人民幣一個session的精分,我確實替ta來訪覺得悲哀。這價格已經比我美帝20年經驗的治療師還高了,水平…就不用說了吧……。比較下,我自然會看不起國內某些培訓和組織,這也是很自然的事。

6。還有就是,國內對咨客沒有保障。花錢太多最後發現被坑,比較慘。所以如果實在沒把握怎麼選諮詢師,找10次見效的認知類肯定是更有把握,兩個月你怎麼都知道錢花的值不值了。


謝邀!

精神分析或者心理動力學療法在北美及發達國家早已經不是主流心理治療方法。據韋恩的研究,不足24%的心理諮詢師還在使用它。

從人格上的改變,不一定需要心理諮詢或治療,長期的讀書、寫日記、像榜樣學習、制定目標並一步步實現都可以帶來人格上的改變。

不清楚你的具體情況是什麼,只能說這麼多了。

祝早日康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