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財賦之地,河南轉運之道

是唐廷還能苟一百餘年的關鍵。這個其實在這本書上說得差不多了,其實就是書里提到的中原防遏型和東南財源型藩鎮。

唐代藩鎮研究(書籍)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topic/21062713

唐末的農民大起義,使唐廷失去了對一直非常順從的江淮藩鎮的控制,當然,中原藩鎮也一併沒了。其實到最後,唐廷只有劍南道,山南道和關中幾塊地盤還聽指揮了。不得不說,黃巢這個千里轉進真的是神來之筆——上天要打破這種平衡。

沒了錢,你辦什麼事呢?


神策軍+藩鎮...

這兩樣是動態平衡,黃巢出來這個體制就瓦解了。


安史之亂的叛軍更加不得人心,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人心還是向著大唐的多。

經濟,百姓大多還能糊口,能餓不死,一般不會揭竿而起,如同那什麼宣言上說的「還能忍受」,中唐出了劉宴這個理財天才,江淮漕運給中晚唐的續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使唐的財政穩定,運轉正常。

還有一個因素,郭子儀兒子都是庸才,他兒子要是司馬師~司馬昭那麼厲害,也就沒唐朝什麼事了。


安史之亂是轉折,但沒有衰。

唐代宗在有能力與河朔一戰的情況下選擇了「和平解放」,有的回答說是因為設了藩鎮所以才保住國祚,顛倒了因果順序。

肅宗未雨綢繆平定了江南李璘的叛亂,代宗時期天下已經轉安,江南財政恢復,南北漕運轉接,這才是最關鍵的原因。

(有一位答主說到了漕運,是目前少有的答到點子上的,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s://www.zhihu.com/answer/1710482331)

唐朝中後期像憲宗、武宗都是大有可為之君,絲毫不弱於安史以前,唐朝真正衰落是從黃巢切斷江淮糧道開始的。


先懟答案。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唐朝能夠在安史之亂後繼續存在,是因為和河北叛鎮比較起來,唐王朝的底牌一直都在,這張底牌的名字叫做江南(長江以南)賦稅

河北叛鎮和江南地區八竿子打不著,撈不到江南賦稅的一點好處,這是唐朝在安史之亂後得以繼續延續的根本原因,但要理解為什麼江南賦稅如此重要,要從大亂後的人口流動說起。

在中古時期的唐代,人口是財富的重要指標。安史之亂以前,唐朝人口大多聚集在北方,但安史之亂後,唐朝人口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遷徙現象。

《唐大詔令集》載:「今連歲戎旅,天下凋敝,京師近甸,繁苦尤重……京畿戶口減耗大半。」

為了躲避戰亂,北方的人口開始急劇遷出,他們「不南馳吳越,便北走沙朔。」

「沙朔」指的是北方草原地帶,戰爭引起的對該地區的人口外流現象,對於唐朝廷和河北藩鎮的經濟實力對比不構成顯著影響。吳越的意思就很好理解,大致等同於我們今天說的江南地區。

安史之亂以後,人口流入最多的江南地區是蘇州

《全唐文》載:「當上元之際,中夏多難,衣冠南避。萬餘茲土,三編戶之一。」

蘇州當時有「戶七萬六千四百二十一,口六十三萬二千六百五十。」按照史書中「三編戶之一」的說法推算,可知當時「北人南遷」進入蘇州地區的人口,數量大約在20萬人左右。

20萬人看起來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蘇州一地的遷徙人口統計,並且由官方統計,考慮官方無法對戰爭中流亡的大多數人進行有效統計,遷徙蘇州的人口應該是遠多於此的。

除了蘇州,江西也是重要的人口遷入地區。根據人口史專家吳松弟統計,在「北人南遷」的133位移民樣本中,有25人定居江西,占遷移總人口的 19% 左右,僅次於江南地區的35%。

人口迅速流入南方的情況,還有其他數據支持,學者章開沅先生經過統計得出,唐憲宗元和時期荊、襄兩地的人口密度,和唐玄宗天寶時期相比,就已經分別增長了3.56 倍和2.37倍。

類似的遷入現象還出現在蜀中地區。蜀中位於長江上游,遭受戰亂較少,且靠近唐朝建都之地的關中和人口密集區河南,自然而然成了大亂之際中原人口的自發遷入地。

「廣德二年( 763),衣冠士庶,庶皮亦出城,山南、劍南道路相望,村坊市肆與蜀人雜居。」

北人南遷,為南方地區帶去了大量的農業人口和生產經驗,南方經濟變得越來越重要。值得說明的一點是,遷入南方的北方百姓,不是扛著鋤頭直接去開墾大片荒地、然後開始老婆孩子熱坑頭享清福的,他們在南方需要克服的,是國家轉折期要面臨的最艱難的人地矛盾。

北方人口大量遷往南方地區後,原來有限的土地總量無法供應極速膨脹的人口數量,水利技術和耕作技術的推廣與使用,就成了唐人尋求解決糧食危機的兩個最有效手段。

先來看水利技術

元和八年( 813 年) ,宣州修建大農陂,「驅江波六十里……辟荒梗數萬畝。」

咸通九年( 868 年) 八月,撫州因修建千金陂,從此「沿流三十餘里,灌注原田,新舊共百有餘頃。自茲田無荒者,民悉力而開耕,爾後又不可勝紀其頃畝矣。」

從元和到咸通,貫穿中晚唐的漫長時期,南方水利工程一直未停,類似的史料極多,就不羅列了。

除利用水利灌溉技術擴大耕地面積,大唐百姓還在湖泊、沼澤中「圍田」。

《全唐詩》中對民眾「圍湖造田」的記載隨處可見:「來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寒雲曉散千峰雪……且賣湖田釀春酒」「霜島樹凋猿叫夜,湖田穀熟雁來時」,說的都是圍田時的景象。

耕具革新的情況不多說了,高中歷史課本里常講的曲轅犁,就是在這時大規模推廣到南方的。

安史之亂後,唐朝控制下的南方地區,諸如此類的成就很多,如江西、湖南開始形成全國著名的糧食主產區;稻麥複種制在長江中下游成為普遍性耕作制度;茶、桑、果、漁業、紡織等行業的大力發展等等。

北人南遷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不僅帶動了唐朝國家經濟中心的變化,也塑造了新的政治空間格局,藩鎮制度在唐朝地方普及後,外放宰相常以南方節鎮為主要的任職地,南方節鎮出身的大臣也往往會成為宰相。

正如杜牧所說「今天下以江淮為國命。

有了江淮乃至南方地區的賦稅支撐,才有了安史之亂後繼續支棱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大唐。

這個問題還可以有其他角度的解釋,比如唐廷的藩鎮制度化、唐廷和河北藩鎮之關係、河北藩鎮的內部治理問題以及唐廷君臣和藩鎮將帥個人因素的情況,但這些影響個人感覺是相對次要的。


中途有三次中興,讓唐王朝得以延續。第一是766-782的唐代宗大曆建中之治,第二是786-820的德宗貞元元和之治,第三就是840-873的武宗宣宗包括懿宗的迴光返照,特別是宣宗的大中之治。


唐玄宗之子唐肅宗是一代英主,郭子儀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關隴的殘餘勢力還在,李唐王朝的功臣之後還在,這幾股勢力擰成一股繩,李唐天下還有一百多年。


首先,安史之前,唐的軍事部署是外重內輕,之後唐朝在內地安置了一些聽從於朝廷調遣的藩鎮來防禦安史餘孽(主要是河朔三鎮),西北部署藩鎮來抵抗吐蕃,此其一

其二,朝廷內部的宦官(北司)和朝臣(南衙)互相傾軋,達到平衡的同時也削弱了朝廷的統一調動能力

其三是朝廷與地方藩鎮之間的互相博弈,朝廷分化一些地盤大的藩鎮,比如淮西節度使所統的轄區,就被朝廷逐漸分解,最後乾脆撤銷了淮西節度使這個名號。 同時朝廷還在各藩鎮設立監軍院。

再有,就是朝廷掌握了東南財賦之地,加上內部的不斷改革,典型的像兩稅法

當然我這也是粗略概括來別人書中的觀點,我覺得說得還算中肯


低情商:後面幾個皇帝臉皮厚

高情商:後面的皇帝會忍辱偷生


答案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藩鎮制度。

宋代尹炳說過「夫弱唐者,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


首先,安史之亂前,大唐處在開元盛世,國家強盛,百姓生活富足,是中國歷史的巔峰時期,民眾大唐帝國的認可度高,凝聚力強。其次,大唐帝國佔據極高的道德制高點,人心所向,任何分裂、推翻唐帝國的行為,都被認為是非正義的叛亂。


家業太大,能敗一敗

安史之亂前後在我心中是兩個唐朝


大致可以這樣理解,唐王朝最終覆滅的本質正是安史之亂後仍能延續百年的原因~

根據馬克思史觀的角度理解,安史之亂爆發,使得唐由盛轉衰不完全是由安祿山等人而起,而是因為維持唐王朝前期統治根基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在盛唐鼎盛時期已經由於土地兼并漸近崩潰了,即使無安祿山,唐朝也會由盛轉衰的。為了鎮壓安史之亂,中央政府調整了財政和軍政的政策,下放了權利給地方,使得各地藩鎮逐漸成型(可理解為民國時期的地方軍閥),改組了國家形式,中央通過藉助各地節度使的軍力逐漸平息了叛亂,但是與此同時,各地藩鎮也尾大不掉~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中央並沒有奄奄一息,朝廷尚沒有虛弱到控制不住地方的地步,加之中晚唐武宗,憲宗,宣宗調整強化了中央權力,與地方形成了平衡,僅有小部分藩鎮叛亂割據,也被中央平息,直到黃巢大起義,唐中央再次遭受重創,再無力控制地方,才漸漸滅亡~

這也是五代十國形成的源頭,五代可以理解為是自朱溫篡唐形成的中央政權(當然這個中央很多地方割據是不認的,僅這樣理解)被更替了五次,十國就是由中晚唐以來形成的各地藩鎮自立為王形成的~

通俗理解~~


平王東遷還有五百年呢!大家都有實力,但都沒有碾壓的實力


安史之亂後皇帝發政令好歹還有人聽(雖然大多是名義上的),到唐朝滅亡前皇帝政令不出長安,甚至為了消滅宦官還要去求藩鎮。


明亡於萬曆,清亡於乾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算是亡於某個年代,還能再掙扎很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