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了近幾十本中外名著,發現這些作品大多是描寫苦難,而不甘於苦難,或是自我救贖,或是救他人於水火。


因為人大多能從苦難中有所體悟和成長,而在順境中不太懂得珍惜,慾望作祟吧,就好比一個失去雙腿的人,能體會到雙腿的珍貴,而一個健康的人卻很難體會這一點。

文學作品要引起讀者共鳴,共情,自然是苦難的救贖之旅讀者面更廣。


因為人們普遍膚淺地認為,描寫苦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可能只有痛苦才能讓人感同身受吧

可能是現實中 你我苦難很難得到救贖

所以書中人物的勇氣與際遇才能讓我備受鼓舞吧

少見的才能激起人們想要的慾望!


因為你只看到了苦難


不跌宕曲折,哪有精彩可言


說明你挑書只在一個圈子裡挑。要麼就是只認識「戰勝苦難」這四個字。就拿三毛,四大名著,余華,安娜卡列尼娜,簡愛,太宰治,村上春樹,羅生門,這些是你說的那種類型?開玩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