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血管瘤不治疗可以自己好吗?会很严重吗?


我曾经在专科医院吃了大亏,上了大当,现在把我的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给你们。

2012年2月13号,我的女儿出生,肩部有一小片青色,检查出来是血管瘤,因为孩子还小,医生让我们先观察著。但是血管瘤越来越严重,我们到处查询,在网上看到一家专门治疗血管瘤的私人专科医院,医生很多,感觉很专业。

我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这个情况不严重,肯定可以治疗好,他还给我们看了几个案例,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患头部血管瘤的孩子,他的情况特别严重,那个血管瘤戴帽子都遮不住。

医生言辞凿凿,我们感觉孩子的血管瘤肯定可以治愈,很相信医院。

但是,哎,反正大家记住一句话吧,不要把个例当成绝对。

我们是18年八月开始在这家医院治疗的,先不谈治疗效果,首先说一下费用。医院安排了十几个疗程,一疗程十天,一天两千多。

我家是普通家庭,父母给不了什么帮助,全靠我和老公自己拼搏。在小地方工资也不高,我老公一个月6k,我一个月3k,每个月省吃俭用存了一些钱。

但是在这个医院我们花了二十几万,花光了多年的积蓄。

其实医院一开始和我们说的是几个疗程就可以痊愈,我们也没有想到会做了十几个疗程。每次做完一个疗程后医生就会来劝我们坚持治疗,不然就会前功尽弃,我们也像被洗脑了一样想一直在这里治疗下去。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020年的现在,血管瘤依旧顽固生长在我孩子的肩膀上。

20年3月本来应该去做下一个疗程的,但是因为疫情我们没有去,其实我们也不想去了。

跟血管瘤抗争的路真的很难,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我和孩子爸爸还在努力,希望找到另外一条路。


严重与非主要取决于生长的位置。症状轻的草莓状血管瘤是可以自愈的。而症状重的或者是血管畸形是不能自愈的。


血管瘤是一种常发生于婴幼儿皮肤的良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成见长趋势,国外报道新生儿发病率约2%~3%,在1岁以内小儿发病率达10%。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病率更高,可达20%。血管瘤是由残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按病理发展可分为真性血管内皮瘤和血管畸形两类,前者为临床上的毛细血管型血管瘤和大局部的海绵状血管瘤;后者多为蔓状血管瘤和小局部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瘤严重还是比较严重的,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血管瘤的治疗视大小、位置、年龄及种类而定。肿瘤类血管瘤因为在头几个月变化很快又很大,所以必须密集观察。一些长在重要部位的血管瘤,例如脸面部、眼睑、口腔、肛门及生殖器等,必须及早治疗,才有理想的结果。而对于血管畸形类血管瘤,由于其发展规律是随著年龄终身发展,且年龄愈大发展速度愈快,故从该类血管瘤自身发展规律出发应尽早治疗。
血管瘤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要摆正态度。只要积极治疗配合医生是可以治愈的。血管瘤的消退期在2-3个月。


血管瘤本身并不影响个人的生长发育,但是在一些功能位置(如眼睛、鼻道口、太阳穴、口腔)等重要的位置时,应该及时做相关检查。诊断血管瘤的种类。

从前传统意义的「血管瘤」现在重新分为婴幼儿血管瘤脉管畸形,血管瘤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而脉管畸形没有这种现象,脉管畸形是血管或淋巴管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出生就有,但有时并不明显,随著小孩生长发育,才逐渐明显。婴幼儿血管瘤具有生长的特性,极少数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而脉管畸形不会自行消退,会随著患者的生长发育等比例生长

婴幼儿血管瘤目前主要分为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深部型婴幼儿血管瘤、多发性血管瘤、复合型血管瘤等。

表浅血管瘤(有几率自行消退)

深部型婴幼儿血管瘤(不可自愈)

多发性血管瘤

复合型血管瘤(不可自愈)

在我的个人主页,文章中有专门的分类介绍和视频,可以前往查看。也会定期更新血管瘤的科普知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