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手机则感觉降价很快。另一方面,身边经常有人买二手的耳机,玩一阵子,再售出,而价格基本没有多大变化。


1、HIFI耳机价格比手机、MP3之类的电子产品稳定的多~价格稳定的原因之一是hifi耳机的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而且更新换代较慢。

2、相对来说,动圈技术较十几甚至几十年前的技术革新有限,比如用现在的新旗舰HD800来pk 上世纪90年代前后的AKG K1000~虽然可能技术曲线完胜,但是谁也不敢说听感上HD800能秒杀KK~

3、玩耳机hifi也属于发烧的范畴之一,涉及到发烧就有炒作的空间。比如我2006年从朋友那差不多原价(4k5-5k)收来的KK,在后来的某个阶段曾炒作到12000以上的高价。当然,KK因为是限量生产,物以稀为贵。不过耳机厂商一般出了新旗舰后,基本会对老旗舰减产一直到慢慢停产,比如AKG701和601出产后,501就淡出视线了,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501二手的价格。其他炒作的例子,比如什么羊毛版、铜圈版的HD600之类就不胜枚举了。


耳机/音响不同于手机、CPU等产品,他们可以通过客观数据进行衡量,然而,耳机是个较主观的产品,通过仪器实现的参数测试只能刻画出耳机音质大概的轮廓,无法满足人耳的解析度要求。这就好比是一个花瓶古董,在不懂的人眼里就是瓷片,而在行家眼中这就是无价之宝。当耳机找到了合适它的主人或被众多人所认可时,它的价值就不能用上市的价格来衡量。

此外,耳机/音响不同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耳机是模拟电子产品,而非数字电子产品,数字电子产品受摩尔定律的影响——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手机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摩尔定律)顺口提一下,与主题无关,信息产业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定律:安迪比尔定律源于这句话:「Andy gives,Bill takes away.(安迪提供什么,比尔拿走什么)」Andy指的是Intel原CEO安迪格鲁夫;Bill则是微软的比尔盖茨。这句话的意思是,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罗夫一旦向市场推广了一种新型晶元产品,微软CEO比尔盖茨就会及时的升级自己的软体产品,吸收新型晶元的高性能。硬体提高的性能,很快被软体消耗掉了。(安迪比尔定律)

-----------------------------------------------------------------------------------------------------------------------------------------

补充,@郭文龙 提到了频响曲线的问题,这是一个发烧友都听说过但不一定理解的参数,我大概讲一下这其中的问题

频响曲线是在信号发生器输出扫频信号到耳机单元的同时通过模拟耳同步测量耳机发出的声压值而得到的一条横轴是频率纵轴是声压的曲线,音响和耳机产品通常使用它来测试耳机的频响参数,但从实现原理上来讲,频响曲线是在扫频信号下测试出的不同频率的声压值,这和实际听音时的信号构成不一样,就好比频响曲线测试时给耳机输入的是单一的从低频到高频的特定信号,但实际听音时耳机收到的信号在每个瞬间都是既有高频也有低频的混合复杂信号,当耳机振膜单独发出一个频率的振动时能获得很好的声压值,但一旦信号复杂时,在同一片振膜上既要有高频振动又要有低频振动,这是现有的仪器和参数无法表达的,也只有通过人耳的分辨能力才能辨别好坏,从耳机本身来讲,当一片振膜上同时发出高频和低频振动时低频震动会污染高频响应,这一点会影响到通常所说的分离度解析度,一旦污染严重就会使得声音听起来发闷,而这也是通过仪器测试不出来的情况,所以一般情况下频响曲线只会作为好音质的参考,或者说是一个基础特征,也基本上不会有厂商拿频响曲线来比较耳机性能特别是单单元的耳机。比如小米公布的活塞耳机曲线,看起来和earpod没有太大差异,可是实际声音却有目共睹。。说到底耳机的具体参数是一个解析度极高的特性,就像人眼的解析度要远高于全画幅甚至是大画幅cmos一样,对它的评价超越了机器的能力范畴,所以并不是一个很好测量的产品。我想发烧友买耳机的时候没有人会去比较频响范围、谐波失真吧?你说呢?


使用价值来说,还是电子产品保值。内存十年性能都不怎么下降,而耳机被别人带过之后就感觉脏了,二手折半也很正常。震膜线材也可能被弄坏。实际价格的话,由于电子产品技术发展快,自然降价快了。


题主提到二手,那就从二手说两句:

能成为二手(三手)的必然是具有公认品质且非低端货色的产品。耳机等音响的使用寿命长且在寿命内不会有明显的质量恶化。耳机等音响其实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最好的性能。音响系统复杂(甚至同时包含人),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所以需要尝试各种组合来体验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而且价格并不便宜(整套2000~3000算是中低端水平吧,相当于现在1000左右手机的价位,高端轻松过万),所以二手是个不错选择。

综上,耳机价值稳定,价格自然也很稳定,二手价格变化小(当然外观稀烂的也没人愿意要)

===================================

另,反对所有说音响设备没技术含量,无法量化的答案;更不要扯摩尔定律、模电数电什么的,真不是一回事!记住显示器也是数模转换;游戏都在虚拟现实,且做得很差(太假)

======================================

明明是能衡量的太多太复杂,品质难控制!就我所知的(就影响音质的而言):频率相应、频响曲线、分离度、一致性、指向性、削波失真(可能有更专业的叫法)、交越失真、互调失真、还有因为振膜的质量(惯性)和刚性不同而引起的失真(忘了啥名了)……这些都可以由仪器测得、也是耳机(音响)的基本指标。

剩下功放和音源的其他的指标林林总总的很多,由于主要说耳机,不表。而处理器等的数字电路由于指标单一,所以更容易快速发展(努力的方向明确)。其实凡是虚拟现实的都复杂而且很难做好!再如显示器,指标也是一大堆,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法欺骗眼睛(这点还不如音箱耳机之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