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Nanjing was Chinas capital. 这里可以理解为南京曾是中国首都,暗示现在不是,但前提是我们了解中国的国家历史。如果是一个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看到这句,会如何理解呢?

又比如 下列这些句子,到底有没有表示或暗示现在的情况与过去的情形相反呢?

He was my friend.

She was a billionaire.

I lived in Beijing.

是否是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才能准确判断?


一般过去时强调的就是过去发生但现在已经结束了的动作。比如:do you like her? I did. 不多多说,对方就会理解现在不喜欢她了。

从动作是否延续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与过去时相反的,因为过去的动作终止了。


这是「义」与「意」的区别,正如单词的「词义」在语境中成了「词意」,这些句子也不能孤立地看,理解要结合语境,有了语境就能确定是陈述事实还是另有暗示了。


首先,问题问得不错,很深奥。

我觉得是理解问题吧,可能作者目的并不在暗示什么,而我们脑补了所谓的暗示。用过去时有可能只是在叙述这件事情是在过去发生的。如果添加个人情感的话,也就是说有相关语境的话,当然可以理解为暗示现今情况不同。


这不是英语题目,这是逻辑题目。

和英语语法关系不大,用中文也能解决。(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 他是我的朋友=hes a friend of mine
  • 他曾是我的朋友=he was a friend of mine
  • 杰西是个男人=Jessie is a man
  • 杰西曾是个女人=Jessie was a woman
  • 显然,如果一个人是朋友/男人/女人/敌人,这个人一定现在也是朋友/敌人/男人/女人,所以不能用过去时啊。
  • 如果用了过去时,摆明就是说现在不是了,这不是暗指,这是直接说了出来。

同样,现在的南京是中国首都吗?不是啊!因此只能用过去时啊!如果一座城市是首都,那么这座城市现在就是首都。如果一座城市曾是首都,那么这座城市一定不是首都。如果一个国家曾叫苏联,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不是苏联。如果一个国家叫加利福尼亚,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加利福尼亚。(狗头)

如果硬要扯语法

某某+be+某某——没有状语的非被动语态的主系表结构的英语句子。

其中表语是用来表特征或状态的——如高矮肥瘦、喜怒哀乐、富贵贫穷、美丑好坏、、、、长宽高深、红橙黄绿青蓝紫、圆的方的、软的硬的、、、、、

状态啊!特征啊!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没有「曾是」的啊!如果「曾是」就一定「不是」了啊!(仅限英语)

如:Bejing was the capital city of Great Qing.——大清早灭了,当然用过去时。现在的北京不是大清首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至于其他的过去时态的句子则不一定喽

如:I got 100 points in the game. ——我曾在比赛中取得一百点。——那我现在有没取得一百点呢?不清楚。

如:the company was established by Abraham in 1999 ——这家公司是亚伯拉罕在1999年创立的。——那现在这家公司是不是亚伯拉罕创立的呢?是。

总结规律:1.主系表;2.没有状语和被动语态或过去进行时;3.主语和表语一定是形容词或名词或从句。

(非相关专业,理工男,有误请直接指正!)


我觉得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比如在清代Beijing就是中国的首都。我们会说Beijing was the Capital of China in Qing dynasty。这句话暗示了现在北京就不是了吗?没有吧。现在北京也还是首都。


要先理解一般过去时的概念,它就是「纯粹描述一个发生过的动作和事情」,没有其他含义。

所以不一定是说明与现在情况相反,但肯定是说跟目前的没有关系。

只能说曾经是首都,目前不是了,曾经住过,目前不住了。

这个含义要搞清楚,经常在学习现在完成时的时候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分标志。


一个was就代表了这个含义:「过去是,以前是」,我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不需要上下文就表示了南京以前是,现在不是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