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无论人口还是历史文化都远超欧美,为什么网上都说「下辈子美利坚」?


从公司/行业好不好的角度推导个人职业生涯好不好的模式全都大错特错。因为只要是给人打工,公司赚钱顶多给了一个你也赚钱的基础,而同等条件之下,真正影响你赚没赚到钱的就已经不再是这个了。

那关键因素是什么?是员工还能不能保留议价能力。

公司赚钱 = 公司有能力给员工分钱 ≠ 真的给员工分钱。拿银行和券商这两个例子来说,银行赚了更多钱,但从员工激励层面来说,银行几乎注定弱于券商。为什么?因为所谓公司好(银行好) = 公司体量大模式成熟 = 员工角色固定 = 公司不依赖单个员工掌握的资源,员工也无法形成归属于自己、带的走的资源 = 员工没有任何议价的能力,因为员工没有独占资源可以叫板 。

这是很多行业基层甚至中层员工的困境,因为大部分人,脱离当前公司平台环境,基本无法再创造价值和利润,也就丧失了议价的可能。你因为公司不分钱而叫屈,而公司还觉得你今天有这个收入纯粹沾了公司的光呢。更何况银行的超额利润中,牌照带来的半垄断性质产生的经济租,这部分贡献可能才是主导的。

券商的部分岗位对很多人的吸引力的本质来源是,人的影响因素要大的多,同时整个人力资源市场化的多。研究所为例,好的有影响力的首席分析师或者研究员背后直接有带的走的佣金收入的,基金公司的买方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更多是认人不认公司的。以及很多券商看重的是重量级分析师的带来的声望加成,这更是绑定到个人身上的独占价值。由于人力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人员跳来跳去水涨船高造就了过去十几年的卖方繁华。印象里姜首席拿千万年薪都得是好多年前了吧,任泽平17年离开券商去恒大的年薪是1500万,这几年某泰、某风的大佬的明面收入也都是搜得到的。

有意思的是,研究所赚钱吗?恰恰是最不赚钱的。没有哪家券商是指望研究所盈利的,因为赚的佣金收入几乎全给分光了,但中小券商砸锅卖铁还要倒贴钱挖人要搞研究所的早不是一两例了。讽刺吗?合理吗?不合理又合理,合理之处就在于我所说的能不能保留议价能力以及是不是足够市场化。

而投行历来是最高光环的(近两三年可能差点意思)。但内部来看,承销和承做哪个赚钱?恰恰出力更多的承做赚的更少。因为我们的人口红利不缺能做事情的人。因为市场不是按劳分配的,而是按供需分配的,而供需最终定价在哪个位置,本质上取决于双方的相对议价能力。

实际上这种环境造就的是券商前台岗位均值还说得过去、但尾部高收入夸张的收入分布形式。对比而言,银行温吞水,心气高的名校学子看不上也正常。

扯得多一点,按某些经济学里面长期合同理论,劳动者签稳定的长期合同里面实际上隐含了一项保险。但保险是要交保费的,而劳动合同里这个保费是隐性的,即为了减少失业的可能,而导致了议价权的削弱和更低的工资收入。

不过如果你前面这些读明白了,会发现撇开岗位看银行还是券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扯淡。银行里面的客户经理和券商营业部的经纪人,处境可能差不多。而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或者这两年刚开始火的理财子公司,我觉得也没哪个傻子会不掂量掂量就无脑选券商。

更多的时候问题是,你想要薪资市场化,就要面对公司对人力选择的市场化,就要面对成为「一将功成万骨枯」中「万骨」的可能。每年有多少清北硕考回国开、口行之类的政策行省分行?现在甚至很多所谓高光环的人才回流到高中当老师也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

金融街陆家嘴和福田CBD的一级狗二级狗们会笑话他们吗?不会。上了贼船又回头无岸心态的人也不在少数。毕竟没人和铁饭碗过不去,毕竟并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一遍遍的去证明自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