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太空旅客》、《星球大戰》等電影,都有從密集行星帶穿過的情節,讓人覺得真實(意思是感覺這樣的情況應該在「太空」發生,而且很平常),為什麼會這樣,僅僅是因為對太空不了解嗎?


這是一個心理學問題,先入為主和習以為常的思維關慣性導致的,我曾經也很愛科幻思維是科幻的那套意識但我現在已經扭轉了那些潛意識。

另外現實世界裡其實還是可能找到科幻里密集的小行星帶景象的,只不過你得跑的更遠去土星,土星環里的物質可能足夠密集讓你體驗科幻里小行星帶的滋味。其他太陽系已知天體的星環例如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和某些小行星的星環太稀薄不像土星環那麼密集就無法有那種體驗了。


影視作品不必當真。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整個地球就你一個人,你會覺得地球人口密度高嗎?而小行星的密度遠遠比整個地球只有1個人誇張!

可以簡單計算一下,有的數據很容易查到,已知小行星數量56萬顆左右,分布在2.0-3.5AU半徑的環形區域內。為了簡化可以近似認為它們分布在同一平面內,可算出2.9x10^17平方公里範圍內分布著56萬顆小行星。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麼呢?形象點說就是每顆小行星分得的面積大約是1015個地球的面積!從天文尺度看確實密度高。從視覺上看,密度高?如果未來導演真能去小行星帶實地拍攝,他會發現打死也沒辦法拍到兩塊石頭同框。把密度再提高10萬倍,就是地球人造衛星的密度,不人為操作想拍到兩顆人造衛星同框也難啊!


駕駛員緊張的穿梭在密集的小行星帶:真實。

駕駛員緊張的穿梭在疏鬆的小行星帶:虛假。駕駛員輕鬆的前進著,別人提醒他小心,他說沒事。突然一顆小行星飛來,他趕緊極限操作險險擦邊:真實。

賓語變化時,主語要根據賓語與謂語的結合來伴隨變化,而不能只變賓語、不變主語。


在太陽繫心系是它算密的。對人類來說那空間就很大了。


先說結論:電影是為了保證刺激好看,營造出來的緊張帶入感。實際上小行星帶真的很空曠的。而且質量排名前五的天體又佔去了小行星帶總質量的將近一半,真正大的像電影里表現的那樣密集的沒幾顆。

位於火土軌道之間,小行星密集的區間,被稱為主小行星帶。之所以在小行星帶前加了一個「主」字,是因為再後來,在更遠距離的空間陸續發現了很多的小行星,包括土星和天王星之間的半人馬小行星群,海王星外圍的柯伊伯帶,以及更遠的奧爾特星雲等。一直還有人猜測水星軌道內也有一個小行星群(無證據),因此,將火木之間的小行星帶加上「主」以示區別。

主小行星帶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距離太陽3.4億到4.9億千米範圍內。它被認為是受到木星的引力干擾而不能凝聚成型的天體,是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的物質。

主小行星帶包含成千上萬,甚至數百萬顆直徑超過一公里的小天體。即使這樣,估計主小行星帶的總質量也不會超過地球的千分之一。儘管包含的天體眾多,但是主小行星帶是非常空曠的,太空船經常飛越這個區域,未曾發生任何撞擊事件

小行星是至今發現數量最多的太陽系天體,截至2018年底,太陽系內已有約79萬顆小行星被確認(包含海王星外太陽系小天體)。儘管至今已發現了數量相當龐大的小行星,但是當中只有極少數的直徑大於100公里

灶神星 穀神星 月亮

主流的觀點認為,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過程中沒有形成行星的殘留物質。木星在太陽系形成時的質量增長最快,它的巨大引力防止了現在主小行星帶地區形成另一顆行星。在主小行星帶地區的小行星軌道受到木星的干擾,它們不斷碰撞和破碎,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介紹幾個「有名」的小行星,原本在今天被刪掉的文章中……

1802年,小行星智神星被發現。

作為第二顆被發現的小行星,智神星以希臘神話中的帕拉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別稱)命名。中文名意譯而來,大致通佛教中的文殊菩薩。

雅典娜

智神星的直徑大約是544千米,估計質量是小行星帶的7%,是主小行星帶中第二重的小行星(如計算矮行星則後移一位)。它可能是太陽系行星形成時殘餘的原行星。

智神星在發現時曾被認為是行星,後被排除。目前還不清楚智神星的具體形態,只能推測它的表面似乎是由硅酸鹽組成。

智神星可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不規則天體(非球體或非橢球體),如果更多的觀測數據判定它是一個表面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天體,智神星將會被劃入矮行星行列。

再一年,婚神星被發現。婚神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小行星之一,是由較重的石質組成的小行星。質量約佔整個小行星帶的1%

婚神星的表面含有球粒隕石的成分,以及普通的石隕石中都有的含鐵硅酸鹽,比如橄欖石和輝石等,可能是球粒隕石的來源之一。

婚神星被命名為羅馬神話中位階較高的婚姻之神——朱諾。中文名意譯而來,大致通道教體系中的月老。

1807年,灶神星被發現。它被用羅馬神話中家和壁爐的女神薇斯塔命名。中文名意譯而來,大致通道教體系中的灶王奶奶。

灶君夫人和她老公

灶神星平均直徑約525千米,是除矮行星穀神星以外,質量最大的主小行星帶天體,佔有主小行星帶總質量的9%。也是從地球可以看見的最亮的小行星。

1807年發現灶神星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裡再未發現其他的小行星。在這段期間,太陽系被認為有11顆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谷智婚灶)。

灶神星的形狀接近橢球體,但是在南極有巨大的凹陷和突起。灶神星尚未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因此不是矮行星。

灶神星被認為有個直徑214-226千米的鐵鎳核心,外面覆蓋著橄欖石的地幔,表面是厚度大約10千米的地殼。

灶神星表面最突出的地形是兩個巨大的撞擊坑穴,靠近南極的中心,直徑500千米寬(灶神星直徑的95%)的雷亞希爾維亞坑;和直徑400千米寬的維納尼亞坑。

其中雷亞希爾維亞坑深約19千米,中央峰從坑底部最低處隆起23公里,坑穴邊緣最高處則比底部高31公里。

再38年,義神星被發現。它的平均直徑大約119千米,組成成分可能是鎳-鐵與硅酸鎂及硅酸鐵的混合物。

義神星使用希臘神話中的正義女神阿斯特莉亞命名,是主神宙斯和忒彌斯的女兒。忒彌斯是天父烏拉的女兒,宙斯的姑媽,也是宙斯的第二任妻子,阿斯特莉亞管她叫媽,也可以叫姑奶(真亂……)。中文名意譯而來,大致通道教體系中的關二哥。

再7年,司琴星被發現。司琴星的西文名翻譯成中文應該是巴黎的古稱,但是被錯譯為掌管詩琴的女神。所以,司琴星是中西名稱文不對意的典型代表。

司琴星的直徑大約是100千米,在黎明號接近灶神星之前,曾是太空船近距離觀察過的最大的小行星。司琴星大部分是由金屬組成,但表面呈現的金屬成分並不是很多。司琴星的自轉軸和天王星類似,是「躺」在公轉軌道上自轉的。

艾女星在1884年被發現,名字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一位低級別女神。中文名取西文名第一個發音「艾」音譯而來。

艾女星的平均直徑為31.4千米,呈不規則、橢長形的形狀,明顯由兩個大物體連接而成,形如牛角麵包。它是太陽系中表面隕石坑最多的星體之一,也是第一顆人們發現擁有衛星的小行星。

伽利略號於1993年拍攝到的艾女星與其衛星

艾女星的表面布滿了灰色的撞擊坑,一層厚厚的表岩屑,覆蓋著下面的岩石層。表岩屑由碎石組成,厚度約為50米至100米。這些碎石是在與其它天體撞擊時產生的,並由地質過程重新分布至表面各處。

艾女星的引力場非常之弱,太空人可以從艾女星的一端起跳,在另一端落地。

好了,就介紹這麼幾顆,多了我也沒有了。不是我不努力,是因為人類對小行星的探索還處在初級階段哦……


1.角度問題,從不同角度看密集程度會不一樣,像兩個攝影師拍疫情期間的人與人間隔1米排隊,一個人從隊伍前面拍就顯得人多,另一個人從側面拍就顯得人少。

2.代入感問題,大家都沒有身臨其境的穿越小行星帶,都是通過天文望遠鏡拍攝的鏡頭再加入點藝術修飾的電影來看的小行星帶,電影設定是什麼樣,人們就按照這個標準去幻想。

3.效果問題,現在的特效做的越來越逼真,觀看體驗也真實了很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