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动态影像AF-C性能达到「可靠」是非常新近的事情,满打满算也就短短几年。

从前的AF性能并不可靠,因此没人使用AF,因此对AF的控制界面不够完善,因此AF的可控性不佳,因此对可控性要求极高的电影拍摄一律MF,因此电影镜头和摄影机没有AF,这是完整的前因后果。

其他许多答主提到的原因其实许多都并非根本性的因素,尤其是以类似「焦点变化是创作的一部分」这个观念作为论据的。说「机器不知道自己该对谁」更是十分可笑。AF是AF,控制是控制,不要混淆。AF不等于把控制权都交给自动,自动不等于全自动。使用自动对焦更是从来都不意味著让你非得一脚踢开focus puller。

1st AC作为focus puller眼下工作时控制焦点的主要工具是跟焦器——那么把这个工具换成控制AF的其他设备,只要功能性与交互设计到位便没问题,正如传统的跟焦器在很大程度上被无线跟焦器替代一样。别忘了无线跟焦器的许多便捷功能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半自动化的体现。

目前的AF在「锁定跟踪指定目标」这个需求上的表现已经可以远远甩开所有的人类手动跟焦,这是人类的生理局限所决定的。焦点变化速度等虽然没做到完全自由的控制也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可控。而今真正的差距在于AF始终需要有一个「目标」,MF则不然。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包括但不限于「对焦保持」功能等更多的手工控制项。

事实上随著AF的性能逐渐可靠,对AF的控制界面也日益完善——尽管当下仍处于较为初步的阶段。目前而言以FX系列为例,得益于2*2 MIMO的性能,在拍摄时可以连接手机/平板,在手机/平板上以相对较低的延迟进行焦点的选择、切换、指定跟踪等操作,配合对焦保持等功能,对大部分的变化控制已经具备相当程度上的可用性。在可见的未来,如果进一步完善控制工具,同时达到AF的跟踪性能与MF的自由控制并不是什么难事。1st AC的工作性质仍然不变,他仍是依据导演与DoP的创作思想去控制焦点的人,只不过从拿著手轮变成拿著平板或新设计的专用控制器而已,且更可靠。

其他答主提到的另外一些问题甚至根本不存在。如「AF镜头的对焦行程肯定不能太长,阻尼肯定不能太大」。从来没人规定对焦环只能通过机械传动控制对焦,当然,fly-by-wire对焦环历来受人诟病,但也只是因为通常没有厂家给它做出物理限位与绝对意义上的对焦尺。但拥有这种功能的产品并非不存在,SONY E 18-110G是个很好的例子,在「AF视频镜头应该怎么做MF对焦环」这点可称珠玉在前。


看到这个问题,大后天就考研的研狗决定来吹吹水。(考前摸鱼)

这个疑惑,对于不了解影视行业的图片摄影(photography)领域的朋友们来说确实是令人费解,「都2020年了,竟然还有用手动对焦的行业?」,但对于影视行业来讲,这个问题,就像「既然E=mc^2,那为什么我们不用反物质湮灭产生的能源制作宇宙飞船让人类迈向星辰大海!……」。

个中原因,我愿意用微薄的知识在这里抛砖引玉,如有前辈指教,不胜感激。

1.相机 的自动对焦历史

相机的自动对焦历史至今也不过三四十年的时间,70年代的机皇 Nikon F2 ,曾在七八十年代推出过自动对焦系统

??长这样,F2正好我也有一台,用过上个世纪的旗舰胶片机的朋友们应该对相机有个非常直观的印象——就是重。一坨纯铜的相机,加上自动过片器,加上plus胶片仓,再加上我爸爸辈的这个硕大的自动对焦镜头,估计挂脖子上都能挂出颈椎病。当然这个系统没有商用(毕竟摄影师不是人人都举铁)

真正能用的的,消费级的自动对焦相机到90年代左右才真正出现,距今也不过三十年的历史,而对相机的消费,或者说咱们普通老百姓能轻松消费得起一台单反的历史,大概不会超过20年(估计时间还会更保守一点)。初中时我们班就两小孩儿家里有单反,甚至还都是D3100……所以普罗百姓对于相机的认知,是已经建立在已经完善(可用)的自动对焦上,你给一退休老法师现在的徕卡ma,估计对面都得摆摆手 ,「这玩意儿还要上胶片?连自动对焦都妹有,还能卖得比我1DX马克2还贵?」

所以说相机没有自动对焦,对大部分当下接触相机的人来说,是一个超验性的东西,自动对焦不仅是标配,更是平民玩家的刚需。

2.电影摄影机 对焦的历史

电影摄影(cinematography)的对焦历史,就跟电影镜头对焦行程一样长(笑)。

(没有什么要说的 电影摄影拧焦点的历史在今天还在继续)

3.为什么电影不用自动对焦呢?

为什么「不用反物质作为能量」的问题,对于电影来说,答案是——谁都想,但是做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呢?上面的答主已经做过很多有经验的阐述了,鄙人在此简单概括一下。

1)首先是可靠性的问题,正如自动对焦的历史,距今也就三十年的时间,而作为生产工具的电影摄影机 ,是不可能使用至今仍然未达到完全可靠的地步的技术的(阿莱10年才推出第一代自家的数字摄影机,到今年刚好是十周年)。

2)技术应用范围的问题,相机的自动对焦容错率非常高,并不是因为自动对焦技术的高品质,而是相机本身追求单幅画面的完美。即使我的镜头在那儿抽风箱,但只要我快门里几十张中能有几张完美的捕捉到,那相机的使命就完成了?。但这对于运动影像的电影来说,这是完全不可以?的,对于几帧虚了就要「对不起,焦虚了,再来一条」一边谢罪一边重拍的摄影组来说,是不可能用这种运行中不可控的甚至工作逻辑都不一样的技术的。

3)艺术追求。上面有位答主非常好 地总结了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赘述了。导演的意图,岂是小小AF系统能理解的?(笑)

那是不是电影 就跟自动对焦无缘了呢?

大可不必持这样的论调

瞧瞧??这个,阿莱的测距系统,工作范围120m,工作原理说直白点就是中心对焦。然而自动对焦甚至是个添头,主要作用还是来测距的,给焦点一个参考,增加可靠性。(这东西咱也没见过,咱也不敢乱说)

索尼的新一代 电影G带师镜头 也随著fx6上市了,内置对焦马达的「电影镜头」,看实拍已经达到了很可用的水平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演算法和技术在不断进步,看看iPhone12的激光雷达对焦和华为正在研发的激光雷达,可以预见,智能化和自动化是迟早会达到「可靠」的级别的。

但是焦点员的位置我认为是不可取代的,自动对焦,带来的是更加智能和精确的对焦工具和创作效率,技术让焦点从拧镜头变成了拧跟焦器。下一个革新,或许是义体插件,最终眼球对焦呢也说不定呢?(赛博朋克2077狂喜)

十一点了,给女朋友打电话去了


有,不久之前Teradek就公开了一款自动跟焦系统,设置好跟焦距离和画面数据后自行在有限范围内自动跟焦

但是没有太大意义,恐怕并不适用于复杂的大型电影或大型电视剧拍摄。第一,只能在设置好的范围内跟随目标变焦,超出固定范围后仍然需要人手跟焦。第二,一些电影镜头中虚变实的画面要求它也没办法做到,只能是程序式地跟焦。三,拍摄过程中灯光有所改变的场景用不了这种自动跟焦。四,摄影机搭载大范围移动的升降、伸缩炮等机械器材时效果有限。五,跟焦前需要时间设置跟焦范围和领域,正经八卦拍戏时不会给你这么多时间,灯光布好,机位一改,镜头换完,演员就位,马上就开拍,你挂载个WCU4无线跟焦都很赶,自动跟焦来不来得及那可要打个问号


知乎传统艺能,先问有没有,再问为什么。

电影镜头是没有自动跟焦,但无线跟焦系统有自动跟焦。最新的Preston light ranger 2就可以加自动跟焦组件,实现电影镜头的自动对焦。即可以实时看到参考对焦峰值,也可以直接撒手让机器去自动跟焦。

去年的英国名著改编小妇人在特写镜头中也用到了自动跟焦。这还是胶片摄影机拍的。

除了20000美刀的价格,这系统还有很多限制。比如弱光环境容易歇菜,人物移动太快容易跟不上,多个人物出现不知道跟哪个,set up时间太长。。。等等。

因此,也只有少数特写镜头才用的上light range的自动跟焦系统。

另外也别以为light rangrer会淘汰跟焦员,技术只会提高对跟焦员的要求,并提供他们的工作效率;而且,就算用自动跟焦,也需要一个熟练且有经验的跟焦员设置跟焦器,毕竟片场出现的状况很多,必须得有人处理。

说到底,跟焦更多是一个艺术选择,而不是技术选择。即使自动跟焦技术再成熟,也还是需要人手动跟焦。比如,一前一后双人镜头。

是对到前面,还是后面?是对焦说话的人,还是听的?如果一个人没说话,需要反应镜头了对焦到谁?

该对焦到哪儿还得人说了算,就算AI,也只能执行人赋予的任务。


一方面是有现成的跟焦员,焦点的变化更自在更方便;拍摄现场也有足够的时间来测量焦点;这些其他回答都说了。

另一方面,电影的镜头为了保证画质,都做的很重很大;同时为了对焦精确,对焦环行程也做的很长,对焦阻尼很大,所以一般的对焦马达扭矩不够带不动镜头的对焦环;而如果一定要加上能够驱动的马达,镜头的重量和体积又要上一个台阶。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电影摄影机的卡口是统一通用的PL卡口,电影镜头市场就像以前的m42螺纹卡口市场,各家镜头都是通用的,所以如果要增加自动对焦功能,就需要修改卡口标准,要平衡各方利益,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老的PL卡口是不带供电和信息传输的,如果要增加对焦模块,要么外部供电,要么也是修改卡口标准,现在新的PL卡口基本上都是带触点的了,但是受限于镜头更新速度,电子触点的使用还是有很大的限制。

PL卡口机身端

PL卡口镜头端

现在有很多电影级的机身都自带了自动对焦功能,但是只能用在自带对焦马达的小型镜头上,要应用于PL卡口的镜头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我去年拍一个短片的时候尝试过使用可以人脸识别自动对焦的机器,取消跟焦员的职位,挑战全程人脸识别自动对焦,效果没有达到完美但也差强人意;我相信自动对焦的技术会越来越先进,焦点员的工作一定是越来越少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