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对动漫稍有点兴趣的朋友都知道新海诚这个名字,他的《你的名字》、《秒速5厘米》风靡全球。我本人也是他的粉,包括我各种社交软体的头像,用的都是《云之彼端·约定之所》里那张背靠背拉小提琴的图。

《云之彼端·约定之所》是新海诚的早期作品,同时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大长篇动画。这部作品的剧本非常好,第一次触及到「小我」和「大我」的矛盾点上,就是女主最后要不要从梦中醒来,不醒就能保住塔,但却再也见不到爱人,见不到那个约定之所。跟《最后生还者》的结局有点像,都是自然走到这里,不约而同选择了「小我」,选择坚定地在一起,非常贴合当代人的价值观。

今天创作者的思想能到这里就很难得了,毕竟大多数人都已远离那个胸怀整个国家危难,民族兴亡的牺牲「小我」的时代,所以只有一个宫崎骏,富野由悠季也只有一个。今天大家只能往个人内心深处去钻,而钻到最深处一定会碰到这种抉择,绝大部分作品都到不了这,就变成了纯粹拧巴,黑色。

很多人说新海诚是宫崎骏的接班人,尤其在吉卜力解散后,这种呼声越来越高。我个人观点,这完全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代表两种不同的思想,首先意识形态上就很难传承。

但是日本崇尚匠人精神,不管做寿司也好,动漫也好,都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死磕到底。匠人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可以传承的,新海诚身上也具备这种品质,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是技法,新海诚的作品你一看,明显有模仿宫崎骏的痕迹,像《追逐繁星的孩子》,包括他所运用的那种蓝紫色调,很有吉卜力的痕迹。

但总的来说,新海诚在叙事上还是稍逊一筹,古人说「赋比兴」,「赋」就是叙事,讲求平铺直叙,这是宫老爷子的强项;新海诚更擅长「比兴」,所以不管动植物,阳光还是雨天,包括四季更迭甚至城市景观,都成了新海诚托物言志的最佳媒介。

另外还有个区别,宫崎骏的风格整体偏「乡间童话」,新海诚算是另辟蹊径,开辟了动漫里一个全新流派,我把它叫作「城市诗歌」。一根电线杆、一只苹果,一个易拉罐等等,都是我们都市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些东西。

我自己也是美术专业,素描是基本功,东西什么样,你就得画成什么样,然后是水粉,在忠实原景基础上增加色彩,最后才是艺术创作。平常人看来,这些静物就是灰色素描,是定格不动的,但新海诚却能看到其中的色彩,听出背后的故事。

再加上他又是中文系毕业,饱读诗书,《她和她的猫》,短短5分钟,一句「我,或许还有她都应该……喜欢著这个世界」却让人记忆犹新,这就是现代白话诗词。

《言叶之庭》也一样,那些徜徉在《万叶集》中的优美辞藻,借雨天长亭、啤酒巧克力、鞋子等物的反衬,「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不就是诗歌吗?今天大多数人眼里的世界都是铅色,耳朵里充斥著各种各样的噪音,在这样一个纷杂的大环境中,新海诚秉持一颗宁静的心,不管外面怎么吵,门一关照样能诗情画意,这种心态实属难得。

新海诚最早在Falcom打工,游戏玩家应该对这家公司非常了解,当时他跟天门是同事,因公关系建立起纯粹的友谊关系。新海诚用空闲时间构思了《她和她的猫》,接著就是《星之声》,这两部作品一举奠定了新海诚的行业地位,其中天门的音乐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新海诚能有今天的成就,一半要归功于天门。

天门是真懂新海诚,当时他仔细看了《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企划,非常清楚新海诚绕这么大个圈子,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这部片子很多人看得昏昏欲睡,主要是因为太多东西想表达,导致整体节奏感没拿捏好,可能后面连新海诚自己都晕了,关键时刻天门用音乐把他拉回来,最后那段天籁力挽狂澜,拯救了整部电影。

这俩哥们在面对创作时都异常挑剔,甚至尖刻,每一个细节千锤百炼,才共同铸就了如此多细腻精致的作品。ACG圈成就了很多类似这样的黄金搭档,像宫崎骏和久石让,坂口博信和植松伸夫等,古有伯牙摔琴谢知音,常人交流叫面相向,他们就是心相印。很多时候语言并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因为人一戴上面具,说的话也跟著变了,真假你还得费劲去猜。

我觉得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一位知音,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彻底抛开功利与权谋坐到一块,一起做件事,读本书,哪怕只是聊聊天,也堪称心与心的交流。我去过不少地方,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但这么多年下来,也只结识了一位。因为工作原因,我们很少能聚到一起,几年才有那么一次,但每次碰面过后,比谈下笔大买卖还舒心。

其实大多搞艺术的人都有一颗五彩缤纷的心,属于他们自己最敏感柔软的地方。这颗心在支撑著他们,给予源源不断的动力,以致于他们不是用眼,而在用心看世界。

所以许多搞艺术的看世界的角度跟常人都不一样,《她和她的猫》就是个典型,短短5分钟,你就看著他一直在那讲猫,女主连脸都没露,但借著猫眼,你却能看到一切。我高中班主任是教语文的,毕业时她就说:「你们未来要走向社会,我没有其他什么好教的,就一个希望,希望你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一直到今天,这句话对我影响至深。

新海诚已经今非昔比,以前他窝在一个小屋子里构建大世界(宇宙、彗星),现在正好倒过来,在大世界里勾勒小屋子(爱情)。《你的名字》中有安藤雅司的加持,他曾是宫崎骏的御用作画监督。还有《她和她的猫》的TV动画化,真的是部非常好的作品,里面的女主应该是新海诚塑造的众多角色中最成功的一位,包括整个剧本的结构,细节处理都及而不过,点到为止。

可以毫不谦虚的说,新海诚代表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诉求,他的作品正好是这个时代浓缩的绘本。


新海诚的水平我一直认为可以和《大鱼海棠》来对标,尤其是《追星的孩子》这一部,拥有出色的画面(应该略输大鱼海棠但是质量稳定),散乱不知所云的剧情(同样不如大鱼海棠),浓重而盲目的对宫崎骏的「致敬」(这点比大鱼海棠倒是更加「致敬」)。天门虽然不如吉田洁,但是得益于大鱼海棠三流的音乐剪辑水平让二者的表现不相上下。

《你的名字》好就好在讲的故事比较小,所以能hold住,没有啥反思世界啥的,本质就是一个小爱情故事。这样的东西我们看一下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听到涛声》我没看),那显然完全不是一个段位的东西。说《你的名字》是《秒速五厘米》Good Ending,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说一下我看完新海诚几部作品后的感受

)个人感受啊 不是要故意说他好或不好

我昨天(因为搜错番)莫名其妙的去看完了《云之彼方,约定的地方》

我一开始因为它是一部很高级的与物理有关的电影

我觉得这很好啊……

然后看著看著…这是扯啥呀 还造飞机…莱特兄弟吗?

然后 名场面出现了!!

有点眼熟啊!

喔!我想起来了!《你的名字》

然后我才知道《约定的地方》(下简)和《君名》(下简)是一个人的作品!

新海诚啊……

其实他外界口碑不错的

但是前两年大红大紫的《君名》用的还是2004年片子的套路

我知道了就不怎么接受了

而且《约定的地方》我全程1.5倍速 丝毫没有什么剧情能让我放缓去看的

我可能比较愚昧 就完全不能get到这部片子的点在哪里 就觉得讲了个爱情故事 而且这个爱情故事也没有怎么让我很感动啊

就不知道外界口碑为什么那么好

然后今天我又去看了一下评分超高的《言叶之庭》

据说这是一部很感人的片子

那OK fine 我又打扰了

我又一次1.5倍速看完 并且又一次没有get到他的点 全程只记住了那两句诗…

真的一点点都没有什么感动的

而且剧情也没什么好看的emmm

看完这两部片子 我再联想了一下前两年的《君名》我…越想越觉得好像《君名》也没什么内容啊

感觉我越想越白痴

而且我觉得他电影似乎有一种格式 就前面都很平 到结尾突然高潮 有点猝不及防 呕

所以觉得他电影内容蛮空的(反正我是get不到)

也就不考虑去再看他的别的作品了

不过话说回来他的景还是挺棒的


矫揉造作到连优美的画面都变得矫揉造作了
新海诚的故事是给那些和故事里有同样经历的人看的,当我看完《秒速五厘米》的时候,我内心毫无波澜,因为找不到共鸣。我现在只记得《言叶之庭》里的那两句诗,内容与结局我真的忘了。《追逐繁星的孩子》与《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我看了不到十分钟就放弃,甚至觉得有些台词很糟糕,这些作品我都不会再刷第二遍了,场景很美,故事乏味。至少我觉得今敏一定能排在新海诚前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