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賴人傳而已,佛法就是教人怎麼出世間的法,離不開人這個主體,所以孤懸的「出世間法」對人來說沒有意義,即便在佛陀時代,信眾的多數也是未證果的凡夫,所謂「有人就有江湖」,流變是必然的,這就是「無常」。但這也不是隨意貶低的理由,末法是末法者的末法,事實上我們這個時代,由於互聯網的發達,接觸種種法義比過去方便了太多,所以對善根具足的人,根本不成困擾,反而因為閱讀範圍可以提升,未悟的凡夫比以往的出版物匱乏時代更容易把握佛法的整體面貌。

對於教內的人士,切記:末法是末法者的末法,流變不是懈怠的理由。


關於佛教,可以發表你一個只探討不帶攻擊性的觀點嗎?

出世法:

雜阿含789經」

「正見有二種:有正見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見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正見有施、有說、有齋、……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婆羅門!是名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婆羅門!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求覺、巧便、黠慧、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四聖諦,苦集滅道,出世間法,雜阿含785經說的更清楚,有興趣的師兄可以自己看: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785.htm

「只探討不帶攻擊性的觀點」

的確,這就是佛教就事論事的做事原則之一。

末學所學法門,沒排斥、對抗,純中性覺觀因緣及境界,純中性看待對待因緣及境界,身從百花過片葉不沾身,船過水無痕。

適時適量的積極努力的面對解決檢討改進自己面對的每個問題(及因緣或境界)。

漸熟練能當下覺觀五蘊的能力,漸讓自己能活在當下,越早開始練習,越能夠享受這種能力導致的較少煩惱的和諧生活方式,大半人都是不知不覺或後知後覺的方式過日子,能當下覺觀自己當下的想法、思維、感受、或行為,就漸漸能體驗體會正向的生活方式,再怎麼遲鈍的人,受了多次的踩牛糞,當下再看到牛糞時,還會再踩下去嗎?所以,有當下覺觀能力的人,覺觀自己因聽了而起情緒,而起了不良的行為,若是您自己都清楚的看著這些,會像平凡人一般的讓自己繼續被情緒牽著走嗎?會讓自己持續有情緒嗎?

能從小就漸培養當下覺觀的能力,是重點,能有這種創新教材的國家,應該能引領世界一段時間,而引導其他國家來效法做同樣的教育方式。

末學一直認為,四念處及四聖諦的熟練,是一種生活方式,漸有效率的生活方式,漸少煩惱的生活方式,熟練禪修,再加上漸覺觀得到的生活智慧,會讓社會更融合,有效率。

就如題主說的:

「只探討不帶攻擊性的觀點」

想想,如果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正向的,這世界若都是長遠的計劃,不若現在自稱民主制度的短視政見,四年上台做四年事,被下一屆的上台的人擱置相當多年,(末學住的台灣,台北市長上台時,拿大巨蛋攻擊前幾任的例子就類似)。

學習四念處,學習四聖諦,適時適量積極努力面對解決檢討改進這社會及世界,人們合作理性解決而不是對抗,這世界,可能每個人都只須一周上班三天休息四天,人人都能有足夠的食衣住行的所須(當然,要感恩科技進步,電腦、大型機具等的貢獻)。

正知正見的推廣,剛開始,很慢,很須要耐心,一旦推廣,人人都有正知見之後,那社會,就類似大同世界,能覺,不表示不知道別處社會的攻擊性,由於有覺性,就較能有自己的實力及準備,因為實力及效率,這社會,應該是不容易落入挫折的,當然,末學沒學過政治等等,無法真了解,但,任何純正思想的社會,對地方對世界都是正向的。

純希望世界往正向走,及如題主說的:

「只探討不帶攻擊性的觀點」

處理所有世界上的問題,這會是世界的福利。

若有興趣了解末學所學的禪修,這篇回答有敘述,請參考:

自在之路:沒有入佛門 但是就是覺得佛家子弟比較善良 然後我還認為學佛會讓人變得成功有錢 這樣應該怎麼調整??

www.zhihu.com圖標

祝福人人幸福快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