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理歪说。

黄飞鸿有一部电影,在紫禁城外决斗。

当时黄飞鸿吊打了洋人,但是洋人攻破了紫禁城,黄飞鸿再能打,也不过刺杀了洋人一个小头头而已。没有挡住洋人进入紫禁城。

抗日神剧这么打那么打,你可以发现,也不过是消灭某些县城里的一个日军治安司令。

听著名头挺唬人的,实际手下也不过几百人,还要算上伪军。

这样的日军头目,日本人那里有好多。

芬兰消灭了21万苏军,自己也被放干了血。

白色死神狙杀了500人以上,也没有能拯救芬兰割地赔款的结局。

最重要的是,这些抗日神剧里的英雄最要命的设定是,没他不行。

这就有问题了,日军占领了这么多地方,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这样超神的英雄。

于是大侠们后方打日本打的爽,前线日军猪突猛进。

郭靖武功已经出神入化了,夫妇还是在襄阳殉国了。

所以神剧拍就是拍个乐呵,不是今天的特产,鲁迅先生就对这种神剧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评。

神剧导演再能编,也还是有个下限的,他们也知道,如果把这些大侠送上前线,肯定就被炸的他妈都不认识了。

所以就成了敌后英雄,也符合大家普遍错误认知,治安日军不如野战日军。

于不合理中,还有一点合理的东西。

导演想像力还是太匮乏。

抗日神剧和美国超级英雄中间只差一个特效而已。

你用看超级英雄片的心态去看抗日神剧,你就会发现

还是超级英雄好看。


就是因为抗日战争打了足足十四年,日本人把坏事儿干尽了,所以杀小鬼子才那么爽!抗日神剧才有那么大市场!


美国队长那么厉害,美国也不见得能统一宇宙不是。


几个事实:

  1. 抗日战争打了14年,因此没有那种将战争时间大大缩短的抗战神剧(尤其是基于第二个事实);
  2. 战争以我们的胜利宣告结束(我们如果没赢,是不会出现抗战神剧的;而倘若还在打,虽然又抗战神剧,但那只是幻想,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乐观信念);
  3. 日本军国主义思潮没死绝,欧美思想又在国内大行其道,两岸关系变化(这就证明,不会再出现那种全盘否定国民党抗战贡献的抗战影视剧,而且不会再出现那种强调穷苦民众如何与日军应用作战的抗战影视剧)

基于前面三点事实(特别是第二点),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 拍抗战神剧的人,是搞人血馒头(以为这样做,能治好民众们的「痨病」);
  2. 开历史倒车
  3. 洗钱

人血馒头这件事,其实就是像华老栓那样的,对革命者的愚昧无知,只知道和著死刑犯鲜血的馒头可以治疗华小栓的痨病。

这种做法,还打著一些光鲜亮丽的旗号,那么这就更有问题了。

在近视眼看来,这种利用革命先烈事迹的行为,也是一种让英雄们「牺牲得有价值」、「为后人发光发热」,其实呢?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不知道过去的中国人是怎么描写那种以「怕死的弱虫」这种形象出现的日军,可能的,他们就像《亮剑》里头孔捷所说的,是什么少爷兵、听见枪声就吓尿裤子、钻进睡袋往外打机枪吧?!

或许的,日军在这些人笔下,也像中国军民在日本笔部队笔下那样,毫无战斗力、总是一触即溃,连个拿锄头的农民都打不过,就像下图这样的:

此图来自于原侵华日军老兵斋藤邦雄的漫画《陆军步兵漫话物语》。

如果在抗战时期做这种事,还有点幻想、乐观精神的话,那么今日的这种现象就不能再说是幻想、乐观主义之类的。

与那些将日军写成「怕死的弱虫」、「喝血的猛兽」一样,在茅盾老先生看来,都不能算是一种教育。

既然说日军是怕死的弱虫,为何现实中却存在「喝血的猛兽」?既然说日军是喝血的猛兽,为何也存在著「怕死的弱虫」?

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人总是存在。

没人会看妖魔化的日军(所以,像日俄加三国联合制作的《第一小队》这样的动漫作品,是不会有中国版的),没人会看《鬼子来了》那种贬低民众的抗战影片。

正如速食面一样,它就是一种造出来消遣的,指望它具有教育意义,那还是看抗战题材的纪实片吧!

而开历史倒车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像过去人那样,不注重思想教育只图名利,算是一种开历史倒车。

其次就是不知不觉地也走上跟过去人一样的错误道路。

旧中国是什么情况?某些山村里的村民穿著明代服饰,1929年才知道变天,抗战时期还有人以为抗日是反对皇上。

这样看来,似乎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可是,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却真实地发生在战乱年代!这样的桃源固然令人向往,但却出现一个可悲的时代。

在那些大城市里头,那些能够上得起大学的人又是什么情况呢?有的人不知道老蒋是最高领袖,有的人对于抗战的对错问题,不是认为错误就是说无所谓,另有一些人不知道日本人是我们的仇敌的。

而在当年局部抗战时期,大刀队扬名后,什么虚假报道都有:

此战过后,日军指挥官命令与大刀队对峙的日本士兵在脖子上套上特制的铁护圈,以防脑袋被砍掉;晚上因忌惮大刀队夜袭,睡觉时也不敢取下。

还有这样:

我们喜峰口的英雄是光著脚、露著头,使著中古时代的大刀,……抢回了山,夺回了岭,收回了喜峰口,俘虏了几千个日本人,收到了几千枝日本枪,捉住了许多辆日本坦克,抬回来许多架日本开山炮。这个故事,岂不比(法军守卫)凡尔登的故事还威武!还壮烈!还光荣!还灿烂!(出自天津《益事报》)

而在民国著名军事学家杨杰笔所著的《国防新论》,就更不用说,新兵没见过毒气也就罢了,见过的老兵由于缺乏文化知识,以讹传讹,将烟幕弹理解为毒气;由于驾驶员不够多,虽然缴获了日军汽车却不能开走;一架日机因故障被迫降落在某地,当地人从没见过飞机,只得一脸懵逼地看著人家把飞机修好再扬长而去。

此外,在那个年代,由于揭不开锅,所以产生了大批汉奸、伪军(这一点不同于欧洲)。

由于认知上的缺失、思想上的单纯,日本人给点小恩小惠就说日本人好,不认为日本人该打;日本人跟你称兄道弟拜把子,就说日本人多么讲义气云云;日本人告诉你他也信上帝耶稣圣母玛利亚安拉佛祖观音,就说日本人和你一样,犯不著打他;日本人告诉你真正的敌人是苏俄共产主义、英美自由主义,所以就要信这套鬼话被人卖了还替他数钱!

而抗战神剧呢?

自己的祖先吃了没文化的亏,已经够惨的了!可是,如今我们有些人不知不觉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他们穷得念不起书(甚至出现日本人给些米就去跟人家学日语写日文的情况),我们呢?有能耐吃饱了,谁都可以有书读,但结果呢?

他《海上孟府》,谢尔曼M1坦克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箭在弦上》,出现拐弯的箭,又是怎么一回事?

手撕鬼子、裤裆雷、包子雷、17毫米的炮层出不穷。

怎能不让人想起那个屈辱的年代?!

如果在近现代史,摇笔杆的先生们胡思乱想些天马行空的东西,就比如说像《新纪元》里头的潜水艇、水变火分离器、追魂砂、水上步行器、炭气、电话等等,属于说希望有朝一日中国军队有此般强大的话,那么现今某些国人的做法又说明什么呢?

将一个已经被打败的敌人从坟墓里拉出来,打扮一下再打败,有意思吗?

所以我现在反复在问:

日本人与美国人之间,哪个更厉害?我只听到这样一句回答:

日本人杀了我们几千万人,所以日本人比美国人强。

死于日军屠刀之下的同胞要是知道这个结论,我都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

虽然说历史是个任人摆布的木偶,谁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虽然说文艺出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说我本人就是个写小说的。

有些人就是没有勇气承认《论持久战》里的这些话(或者说以一种口是心非的态度看待):

(一○)日本方面:第一,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这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就建立在这个日本国家的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上面。然而第二,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内外矛盾,不但使得它不得不举行空前大规模的冒险战争,而且使得它临到最后崩溃的前夜。从社会行程说来,日本已不是兴旺的国家,战争不能达到日本统治阶级所期求的兴旺,而将达到它所期求的反面——日本帝国主义的死亡。这就是所谓日本战争的退步性。跟著这个退步性,加上日本又是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一特点,就产生了它的战争的特殊的野蛮性。这样就要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还不止此,第三,日本战争虽是在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同时又是在其先天不足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之量的方面不足。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从战争中解决这个困难问题,但同样,将达到其所期求的反面,这就是说,它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最后,第四,日本虽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却又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这后一种力量将逐渐地增长,终究不但将把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并将施其压力于日本自身。这是失道寡助的规律,是从日本战争的本性产生出来的。总起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

(一一)中国方面:第一,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直至北伐战争,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的或改良的运动,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因此依然保留下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我们依然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战争之不可避免和中国之不能速胜,又在这个方面有其基础。然而第二,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各种内外反对力量虽给了解放运动以严重挫折,同时却锻炼了中国人民。今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中国今天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这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没落状态恰是相反的对照。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第三,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最后,第四,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

出自《论持久战》

在这些人看来,日本不仅失道寡助,而且战争力量也弱。

但战争力量弱的日本存在于哪个历史时期?就是现在。

现在的日本什么样?虽然存在自卫队,但兵员质量可想而知,指望一群没当兵前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找老婆的死宅发挥出昔日「昭和男儿」那样的战斗力是不切实际的(尽管说抗战时期日军方面不是没有像斋藤邦雄这样的人)。

「一个让人民为国去死的国家,就让它灭亡好了」,这是15年前NHK进行终战纪念日相关采访时一个日本青年说的。

但以现在的日本去理解二次大战时期的日本,我觉得这是历史唯心主义(虽然那是影视剧而不是历史)。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抗战神剧里的日军,是一群穿著昭和时代军装的平成死宅或令和死宅。

让八爷(八路军)、四爷(新四军)们打这样的敌人不好吗?

从文艺上看,这是将日军——反派——理想化了(我说的理想化就是朝著战斗力五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进行美化),但硬伤却很明显。

由于强调文艺,军事、政治的成分缩水,抗日军民无限子弹还百发百中、日军这边夕阳红枪法与子弹打一发少一发,因此打日本人在这里显得不重要的,就像游戏里虽然主线是打各路大怪小怪,但我们有权利不走主线,我们可以去刷支线、打打之前已经失败的敌人(以大皇帝这个网页游戏为例,我们的主线任务就是打服各地区的角色,也可以不玩主线,改为打土匪之类)。那么,不打鬼子可以干嘛?

当然是和女角们腻歪了!国产战争影视剧,不,是国产电视剧永远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把男女爱情放第一位。无论是和平剧(相对于战争剧而言,就是说这类电视剧,是发生在和平时期的)还是战争片,男主一定要和某个女角色腻歪才行。

一个女人都没有的国产战争影视剧,我想就是《士兵突击》,军旅题材以外的国产电视剧中有没有哪部电视剧也是没女人的,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倒不是歧视妇女同志,请妇女同志们见谅)。

这种爱情戏多于军事戏、政治戏的存在,实在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比如说总是出现所谓的「英雄救美」。

而且,这样做,虽然体现了男主有感情的一面,但却是个人英雄主义!尽管说战争剧里不能排除浪漫主义,战争领域也不能不允许出现战斗英雄。

由此可见,这样几点问题:

  1. 鬼子战五渣
  2. 男主因为鬼子战五渣而有时间与女主腻歪
  3. 因为男主与女主腻歪,所以在抗战神剧中,给人一种鬼子被打了八年才从中国撤退回国的感觉

至于说那些将鬼子写得脱离实际的,比如说《亮剑》里的山本特工队、《雪豹》里的竹下突击队。

这本来就没史实支撑(我不是说像挺进杀人队这样的),当时特种部队面临一个问题,因为可能要穿敌国军服,因此这就存在身份不明确的问题,而且你说特种部队会流行,那也是冷战开始的事情,二次大战之前只能作为一种试验存在(历史可能不像试验者希望的那样)。

再一个就是日军特种部队,光一个日军不重视冲锋枪的问题,我觉得就可以判定为不符合史实(再说了,出现美国的冲锋枪还不是汤姆森,而是M3冲锋枪),而这一点,连日本人自己都吐槽,美军是被打了4年才赢了太平洋战争。

还需要说明的是:

  1. 美化日本人是不许可的(抗战时期或许存在著那种对待中国民众友好的日本人,但这种友好却值得商榷)
  2. 战术上重视敌人也是一样

第一点我不必多说,自抗战影视剧出现以来,将日本人善良的一面展现出来的抗战影视剧是没有的(但抗战时期却也有那种将日军官兵写得「令人同情」的抗战小说),因为这样会触怒那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比如说像一点资讯的那个田海平)。

第二点,涉及一个历史虚无主义问题。就是说如果将认知到日军也有值得抗日军民学习的一面这些东西抖落出来,会被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以此发明历史。这一点,我与我的几个朋友讨论过。

从这两点出发,再结合前面所谈,我们的答案似乎是这样:

  1. 抗战神剧是基于我们花了14年才答应这一基本史实讲述的
  2. 美化或让观众同情日本鬼子是不许可的
  3. 承认日军在战术上有值得抗日军民学习的一面是不许可的
  4. 两岸关系变化
  5. 欧美文化的入境
  6. 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基于前七点,就是说抗战神剧非得这样演不可。

至于人们总说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还有后半句话:

却又脱离不了生活

我是觉得许多人拿「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为抗战神剧开脱的时候,忘记了这句话。

为什么说脱离不了生活?

一个例子:

一个伟大人物来自于人民群众中间,他与其他人有著与众不同的地方,能不能说这个人就与其他人毫不相干呢?不能!能不能说他就没有所有人都有的特点?不能!

抗战神剧是基于抗战小说去拍摄的,小说又是根据历史事实加以创作的,如果说某部抗战神剧是基于某部小说改编的,那么它对历史史实肯定是进行了筛选,我画了个图:

这是三者关系,而且还是平面的,如果换成立体就是这样的:

如果更为确切一点说明为什么不能脱离生活,那么是这样的:

(举例来说就是某本小说里,1931-1945年里日本没有入侵中国,这能允许的吗?)

(不完全脱离历史史实的抗战神剧或抗战小说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立足点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但仍然存在脱离历史史实的地方;当然还存在另一种方向,就是确实有抗日战争,但最终结局是我们战败了,这后一种是不被允许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恐怕抗战神剧终结之日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余孽无一例外承认自己祖先的战争罪行之时吧?


人人都把笑川桑称为天皇,为什么令和天皇还窃据帝位,不大政奉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