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被一个逆行骑电动三轮车的撞了,撞人的是个大妈,完了之后这个大妈下来就骂,一点都不觉得是自己问题。事后去医院检查。也不配合,不愿意出钱。朋友最后没办法,就上诉了。上诉之后才知道,这个大妈离婚了,儿子因欠赌债,儿媳妇也和她儿子离婚了。现在自己带著两个孙子。

当我知道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大妈挺可怜的,我朋友还是要坚持对方赔偿。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宽以待人呢? 我觉得我朋友做的没错。但是我就是觉得那个大妈可怜?我是不是有点同情心泛滥?


首先先纠正一点,上诉的意思是起诉后不服从一审判决,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行为。你说的上诉,其实应该是起诉。

以下正文。

其实应该先分来看看,可能会更清晰一点,当然,以下分析都是基于题主给的信息,至于具体情况如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这里其实是两件事情,一件是大妈逆行撞到了题主的朋友,并且拒不认错。另一件事情是大妈离异,儿子因欠赌债也离婚了,生了两个孩子由大妈带,生活较为艰难。

那么我们分开来讲。先说第一件,大妈逆行已经是有错在先,撞人后更是拒不道歉,题主的朋友走正常流程,获取应得的赔偿自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件,大妈因为各种缘故,生活需要自理,没有依靠,还需要照顾两个孩子。确实较为困难,值得同情。题主因此而心生善意,再正常不过。

两件事结合起来分析,首先,我觉得大妈应该是知道自己错了的,毕竟是逆行,当然也不排除大妈不懂,不过可能性不大。但是大妈坚持不承认错误,那么目的就是为了不赔偿或者尽量少赔偿。

结合大妈的生活条件,这个动机也很明显,就是生活所迫,或许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钱可能是一个月的开销,或者一次旅游的花费。可是对于大妈来说,这个可能是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甚至是学费。

其实我们都说贫穷不是盗窃的理由,可是真到了一些极限,我们可能也会做出一些我们嗤之以鼻的事情。比如我小时候,当我生活费够的时候,食堂阿姨少刷了我五毛钱,我会跟阿姨说,阿姨少刷了,让阿姨再刷一下,阿姨把我当做诚实的好孩子。但是当我生活费快用完的时候,我食堂阿姨给了我食物,问我还要不要。我却以为阿姨以为我刷过钱了,就准备直接走了。然后被阿姨叫住了,还说了我一顿。

其实说这些,不是要为这些行为正名,只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可能并不会懂得很多很深的道理。更多的是生活所迫,做一些符合自身利益的行为。套用一句贼道三痴小说里的一句话,世上大多都是普通人,行善作恶全看机缘。

大妈这样做不对,但是我觉得以她的情况看,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些帮助无可厚非。如果力不从心,不帮也不用心怀内疚。毕竟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发生著不幸,如果因为这些不幸存在,就一定要去帮助的话,那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没有办法进行了。


愿你的善良都带点锋芒


人的一切,因时、因地、因人而变。

孔子云:贞而不谅。


你若真善良 你就帮大妈垫钱吧! 别为难你朋友


收获这个世界善意的人会一直善良下去,直到他看到了社会满满的恶意。


在题主的问题下面,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回答。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道德绑架,你若是真的善良,就…………,这句话的潜在台词是——你不这样做,那你就不是真的善良,你的善良只是伪善。是的,我承认你说的没错,但若是对待善良的态度非要这么较真,那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善良的。

你想要怎样做就怎样做吧,不必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如果是我,我不会帮助那个大妈,因为我的这种善良大概率不会传达给她,只会被认为傻,我要自私的保护自己的善良,留存到这辈子终了的那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