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那这可太扯淡了~


像或者不像,抄或者不抄,除了纯靠感觉之外,还是可以理性分析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特地像重塑一样严谨地扒了两首歌,看看到底有多少重合度(只讨论音乐性,不考虑歌词和主旨)。


Red Right Hand,原曲B小调,BPM 116左右,时长6分10秒,共129小节,结构如下:

Intro 8小节

vi X 8

Verse 48小节

vi-vi-vi-vi-vi-vi-vi-vi

ii-ii-ii-ii-vi-vi-vi-vi

iii-iii-ii-ii-vi-vi-vi-vi (24小节X 2)

Instrumental 24小节

Bridge 12小节

vi-I-vi-I X2

vi X4

Verse 24小节

Instrumental 24小节

outro 13小节

vi-I-vi-I X2

vi X5

相对还是比较规整的,大体是一个AABAB的构造,然后AB段其实都是在重复一个24小节的和声走向,这个6666/6666/2222/6666/3322/6666的行进,其实就是个拉长一倍的布鲁斯12小节,熟悉布鲁斯和声行进的应该一听就能辨认出来了。每一次主歌重复24小节的最后四个小节是没有人声的,在第21和23小节第一拍会加上惊悚的音效(定音鼓)。

配器方面,鼓的话几乎听不到底鼓,只有鼓刷打击军鼓的声音,基本节奏是平八,重音在第二/四拍;贝斯的部分,正常电贝司的音色,vi和弦的时候是反复的6355326;

Red Right Hand的bassline

再上一层听著像是电钢琴的音色,点缀的位置和Pigs in the River几乎一致。然后还有一个不停反复出现的吉他单音。

电钢和弦出现的位置


Pigs in the River,A小调,BPM 120左右,时长6分43秒,一共209小节,结构要复杂很多:

Intro 4小节

Verse 16小节X2

Chorus 8小节

Bridge 8小节

Verse 32小节

Chorus 8小节

Instrumental 16小节

Verse 16小节

Instrumental 16小节X2

Outro 16小节X2

(两首歌的段落划分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如有出入很正常)

和声行进全曲都是vi-iii-vi-iii,五度一直反复横跳,所以抄和声,肯定不存在。要说抄结构..我觉得也完全不成立,不论是器乐部分的长度还是编曲多样性,都要超出Red Right Hand不少(Red Right Hand的器乐部分只有两句旋律反复),Pigs in the River速度稍快一点点,时长也更长,多出来的段落就非常多了(多了80个小节)。

配器部分,Pigs in the River的底鼓明显可以听到,军鼓的部分确实Red Right Hand一致,而且也是鼓刷。Bassline的部分,Pigs用的是合成器,音色明显不同,旋律全曲四分音符反复61317#563,也是这首歌记忆点之一。两首歌都是小调,所以贝斯感觉很接近,但是Red的bassline用的是自然小调的音阶,Pigs的#5是一个还原的七音,可以认作是和声小调,这是两者不同之处。有人可能会觉得反复出现的固定bassline也是两首歌的相似之处,但这个技巧叫做ostinado bass,巴洛克时期就已经开始用了,说不上是谁抄谁...

再往上的话,Pigs里面也有在第二拍和第三拍反拍出现的电钢和弦,和Red如出一辙,然后零星点缀著合成器的单音、失真吉他以及每八个小节会有一个带混响的清音吉他扫弦。配器上面Pigs相对略复杂一点点,电音的成分更突出(合成器/失真吉他),靠近结尾部分的节奏、配器变化都更丰富。

所以综合分析一下,两首歌的相似之处是:

  1. 小调的阴郁、神秘气氛
  2. 长度都达到了6分钟以上
  3. 比较接近的BPM
  4. 节奏型相同的军鼓和电钢和弦
  5. ostinado bass
  6. 低沉的男声主唱,旋律性较弱,反复重复
  7. 主歌和副歌的区分不明显
  8. 器乐部分比重都比较多

主要的不同之处:

  1. 曲式结构
  2. 和声行进
  3. bassline音色与使用的音阶
  4. 人声旋律和器乐solo旋律
  5. 配器的复杂程度(底鼓/合成器/吉他)
  6. 女声加入演唱

两首歌听感和气氛比较接近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最终的呈现效果确实有很多的共同点。但是如果要说创作角度的话,上面列出的不同之处才是更为关键的。因为无论是否是严谨的音乐人,需要创作与编曲的时候一定首要考虑的是曲式结构、和声行进和配器。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又不能说Pigs照搬了Red。我猜测,可能是Pigs借鉴了Red这首歌的灵感,然后按照自己的习惯、审美或者喜好,用新的结构和和声创作了一首意境和氛围比较趋同的作品(可以是致敬也可能纯粹就是像自己试试搞一个类似的),其中直接使用了Red Right Hand军鼓和电钢的基本节奏型。

个人意见,这两首歌表面很像,但骨子里不太一样。

音乐是否抄袭本来就是很难以彻底厘清的事情,但是使用相同的节奏型、相同的音阶、相同主题类型的重复肯定不能作为抄袭的依据(否则所有hard rock或者芭乐都是互相抄),就连使用相同的和弦行进也不能算抄,更何况这两首歌还不一样。当然重塑如果真的要避嫌,创作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把Pigs的气质做得和Red差异更大一些。


个人觉得子健和华东吵起来一点都不稀奇,他们就是两个极端。

讲一下原因:

华东:严谨派。通过不停的排练磨合,让表演处于一个非常满意且无比稳定的状态,然后把这个状态带到现场演出中。重塑能4个小时只排16个小节,现场演出若不出现故障,绝不即兴发挥。这两点要是让子健去做,他能当场退休。

子健:情绪派。现场vocal和吉他有多烂,有耳皆知(但这一点都不耽误人家写出好歌)。对于子健来说,现场演出,情绪最重要。通过表演,要把自己的情绪传达给大家,所以破音走调啊,弹错啊,都是小插曲,donr care。今天情绪到你砸了。

这就好比两个厨师。

一个对每道菜的原料质量,调料用量,有严格精确的要求,每次放多少盐都是拿秤称好的。你每次都能享受高质量的菜品,让你觉得物有所值,但是稳定有时也是一个缺点。

另一个随心所欲,放盐就是随手一抓,全凭感觉来。你能从他的菜里尝到他做菜时的心情。今天心情好,能好吃到想上天,心情不好可能连屎都不如。

作为付费的食客,你可以自由地选择吃谁做的菜,但是这两个厨师的做法并无对错之分。

话说回来,华东和子健的共同点是对音乐的疯狂热爱(不热爱谁tm坚持这么多年在中国做乐队啊),固执,坚持个性绝不退让,这也是矛盾的源头。热爱相同,方式截然相反。可能双方都认为,对方是垃圾。

乐夏现场,很明显子健没忍住,把事挑起来,试图当场打脸,华东立即猛烈还击,最后气得子健离场。

关于是否抄袭,b站有一个视频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这个事的前因后果,国内乐队的状况,并在视频后半段,剪了一段乐夏1中张亚东对抄袭的看法。链接在此: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A411Y7Wx?from=searchseid=3906178262841151396

总结下张亚东的看法:1.音乐是互相影响的,没有什么是原创的。2.」拔毛不能捡一只羊拔「

Nick Cave 本人对抄袭的看法,可以参考这个,链接在此:Nick Cave自己是怎么看待歌曲抄袭的?

(侵删)截取文章中关于Nick Cave本人看法,作者总结的一段:

大概意思是:他认为音乐人都是站在彼此的肩膀上,从别人的歌里获取灵感不是坏事情,当代音乐就是从这儿抓一点,从那儿抓一点。「偷」是必要的,但你要把偷来的东西变得更好,以使得别人也想来偷你的。如果你「偷」来一个灵感却搞砸了,你没有尊重你偷来的东西,没有让它更好的话,那你终究会付出代价,你的天赋是会离你而去的。

个人比较同意张亚东和Nick Cave 的观点,可以借鉴,但是你要有比原曲更好的内容,要有足够亮眼的表现,否则就老实挨骂。

最后,很多人都期望著爱奇艺放出这一段现场吵架的视频,个人觉得希望不大。到2020年的今天,非黑即白,非正即反的观众仍是大多数,如果放出视频,涉事双方及所在乐队,乃至乐队圈,都没有赢家。从乐夏1来看,这并不是一个竭泽而渔的节目组。


此处为夹带的私货,有兴趣可以看看,没兴趣可以直接跳过。

以下内容皆有特指对象

按这个趋势,乐夏1年粉很快就会和新说唱3年粉一样,成为一个贬义词。

平时不听不了解,知识全来自节目,还到处秀专业,秀优越感。

前一阵R1SE周震南、张颜齐、赵磊新歌《妈妈叫你别哭了》

整首歌就抓著草东的《大风吹》借鉴,可能他们觉得把中国乐队的领头羊薅秃了很有成就感?

但如此低劣,愚蠢,且死不要脸的借鉴,好像也就滚圈的人骂了骂。

周震南到现在跟没事人一样,在明日之子乐团季和梁龙朴树当导师,指导别人怎么组乐队,怎么搞创作。

所以重塑这个事一出来,我就很纳闷,哪来这么多「正义」「专业」的化身?

柿子得挑软的捏,骂人得挑流量少的骂。

还有一部分人:

「草东是谁」「我不知道这事啊」

那宁装什么大屁眼子来指导中国乐队该怎么创作,怎么发展?

刚出门回来,很高兴流量粉没追到这来骂,取匿了。


先摆一下立场,我不认为重塑是「纯」抄袭。

重塑第一张专辑我就买了。这次乐夏,我个人也非常喜欢猪掉河里这首歌,循环了几十遍,推荐了好几个朋友。特别是女声进来那一下,那段歌词我倒背如流,真的是太棒了!

但是!

后来我听到了RRH,我疑惑确实很像,发给3个朋友,也都认为很像。为此我上周郁闷了好几天。

答主 @Juni 扒完后说:调性不一样,bpm不一样,节数不一样,音色不一样,时长不一样,多了个别章节,所以不能说是抄。

对此我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这样的扒,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没什么逻辑的。

1、如果一个人没有听过一首歌,偏偏创作出了旋律类似的歌,分析一下旋律重合度90%,是不是抄袭?(这样的案例确实有)

2、QQ飞车跑跑卡丁车以及马里奥赛车,分析起来也是有部分元素像,但是很多元素甚至大部分元素不一样,是不是抄袭?(当然此处抄袭不是法理上的抄袭)

就算是中学生抄作文,抄得好点的都会多少做一些改动,何况是成军快二十载名声在外的乐队了。

从我的听感上来说,著两首歌确实非常像,不是旋律像不是riff像,就是这个整体很像。

Nick Cave和张亚东都提到过对抄袭的看法,我认同创作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会受到很多作品的影响。

但是去听下面链接里Nick Cave声称」偷「过的歌曲对比,听听NickCave是怎么「偷」别人的,才是真正理解Nick Cave说的话。

Nick Cave自己是怎么看待歌曲抄袭的??

mp.weixin.qq.com图标

重塑,是把RRH真的重塑了一遍:先是取了RRH的骨头,然后几乎原封不动拿了不少的肉,接著加了一些自己创作的肉,最后把猪扔到河里。

这种感觉就像是大学生写论文避免被查重一样,这儿改一点那儿加一点。(当然我不认为重塑是为了避免查重而去做的这些改动。)

重塑的动机说白了就是再创作,确实比原曲更加丰富饱满制作精良。但是不好意思,我让3个朋友听过后,一致认为真的很像。

往大了说,重塑是把RRH当成了一种风格,做了继续的探索。往小了说,重塑是把RRH这首歌做了个深度的演绎版本。

但不论如何,都不能在被质疑后回避Nick Cave,可以不主动提及,但是已经有质疑了就不应回避。所以争论点并不是重塑抄不抄袭,而是华东对待Nick Cave的方式和态度。

如果华东说,我就是根据RRH来的再创作,那这就是创作。

如果华东说,我没听过RRH,这是我们创作的,那就是抄袭。

我大学时期也做过乐队,做过很多翻唱。我们翻唱的,别说调性节拍时长小节这些全都不一样,我们只有歌词歌名是一样。。。再见杰克我们翻出的是黑暗哥特味儿。。。但我们依然自称是翻唱,至少是再创作,通常就是称为玩儿

因为我们就是基于再见杰克创作的一切,我们改了东西,加了东西,不是因为再见杰克给的灵感,而是我们的动机就是:把再见杰克改了!搞首歌出来

往后我会继续推荐这首歌,但是推荐的同时我也一定会推荐RRH。


理解了一下,觉得这事儿跟抄不抄的其实没多大关系。

子健不爽的点其实在于华东说了一堆致敬这个那个,但是偏偏最像的最该致敬的那个都没有提,有种刻意回避的感觉,是态度的问题。刺猬是多重视态度的乐队啊。

结果华东话锋一转不说音乐开始讽刺子健英语不好???


发生啥事不知道,吵一吵倒是挺好的,至少说明rocking rolling还在。说点别的吧!

有十几年不听摇滚了,这次看重塑表演觉得挺喜欢,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特别像以前买过的一张外国乐队的CD风格,半天想不起来名字。晚上逛知乎看到有人提起,对,是英国的Bauhaus乐队。他们的音乐听感就是「难听」,有戏剧性,有空间感,编排精密,完整,有逻辑。Bauhaus原本就是德国很著名的设计学院,尤其以推动世界现代建筑风格变革而闻名。Bauhaus乐队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很巧的是,我的职业正好是建筑师,虽然我不懂乐理也不深研摇滚流派发展,但作为一个既学艺术也学工科的人来说,听这一类型的音乐还是比较容易接受。没接触过本人,但华东节目中所表现出来的,这样性格外露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在国内是很容易招喷的,尤其是他那些「傲慢与偏执」的表达,加上节目剪辑处理。至于说是否抄袭,我没时间没能力去深究,但从节目介绍的情况来看,重塑堪比社畜朝九晚六的考勤打卡排练强度来说,没有抄这么勤奋的。就算是抄的,这么长时间基本上也把麦当劳抄成金拱门了。风格大感觉可能差不多,内容结构差异应该挺大的,我不相信华东这么没水平。

本来国内摇滚乐发展的大环境就不好,还有人能坚持做就不错了,看哥几个乐队一路走来分分合合基本上都是惨兮兮的,凑活听吧!吵架也行,摇滚精神不能丢,活著才有未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