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今天看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关于二战这一章节的珍珠港事件的描述后,产生了疑问。课本上是这么说的,说是美国雷达检测到有飞机但是美国长官确说是友军的飞机并不在意,然后日军偷袭珍珠港。此次事件美国舰队伤亡3000余人,损失200多架飞机,五艘母舰被击沉,而日本仅仅损失了29架飞机。

题主的疑问如下1.这位美国军官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请给题主科普一下他的资料

2.伤亡数据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那么具体的数据是什么?


  1. 存在。该雷达站为Opana radar station。当时雷达站的值班人员为Private Joseph L. Lockard 和Private George E. Elliott, Jr。他们在早上7:02侦测到飞机,之后给Ft Shafter(夏夫特堡)打电话确认;打电话的是Private Joseph L. McDonald,他向Lieutenant Kermit Arthur Tyler确认情况;在Tyler认为此为从本土飞来的6架B17后雷达站继续追踪并于7:40丢失目标;约8:00雷达站人员出去吃早饭并知道珍珠港被袭击。相关人员中唯一的军官Lt. Kermit A. Tyler于1913年4月13日在爱荷华州奥尔温出生,2010年1月23日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去世;此人1936年成为陆军飞行学员,袭击珍珠港时为78th Pursuit Squadron(Interceptor)(第78驱逐机中队(截击机),主要装备P-40B)的XO(Executive Officer,执行官),担任当天的Officer in charge(值星管);在珍珠港后于1942年8月接受海军调查委员会调查,没有处罚;1961年以Lieutenant Colonel(中校)身份退役,退役后得到商业学位并成为地产经纪人。
  2. 大致准确。具体伤亡如下:

资料来源:

Opana Radar Station?

en.wikipedia.org

Kermit A. Tyler?

en.wikipedia.org

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 Dec 7 1941?

www.navsource.org

Attack On Pearl Harbor?

en.wikipedia.org


剩下两个士兵的资料如下:

Joseph L. Lockard:

1922年10月30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莱康明县,2012年11月2日死于宾夕法尼亚州道芬县。1940年8月进入美国陆军,袭击珍珠港时为Signal Company, Aircraft Warning, Hawaii的雷达操作员;1942年3月被升职为Staff Sergeant(上士)并返回美国进入候补军官学院;从候补军官学院毕业后被授予2nd Lt(少尉),后调往阿留申直至终战,以1st Lt(中尉)退役;退役后先后在宾夕法尼亚铁路(Pennsylvania Railroad)、喜万年电气(Sylvania Electric Products)、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原名AMP,Aircraft Marine Products),于1986年退休。

George Elmer Elliott, Jr:

1918年2月7日出生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库克县,2003年12月20日死于佛罗里达州夏洛特县。1940-1945年在美国陆军服役,珍珠港事件后被送往候补军官学院;退役后在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工作。

资料来源:

Joseph L. Lockard?

www.findagrave.com

George Elmer Elliott, Jr?

www.findagrave.com

George Elmer Elliott, Jr?

www.legacy.com


从你的提问看,问题在于你看到的资料太少。建议去找一些严禁的权威的战史书籍来看,而不是在网上问。虽然贵乎算是最良心学术气氛最好的网站了。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人云亦云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问题下面就有很著名的阴谋论回答。但事实上还是经不起推敲,更是缺乏确凿证据。

简单谈谈。严谨的数据资料需要去查书。

一、罗斯福没必要以如此惨痛的损失来获得介入二战的机会。美帝始终是孤立主义盛行,正所谓闷声发大财。所以主动介入,主动宣战,在41年的美帝仍然是阻力重重,美帝的政治体制感兴趣可以去查,不是罗斯福一个人说了算的,要宣战必须要国会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罗斯福要搞阴谋,隐瞒联合舰队来袭的情报,那他没必要把整个太平洋舰队的主力都放在珍珠港。(有人已经列出珍珠港前后日美双方的兵力对比和损失对比)美军的8艘bb至少可以撤出来5到6艘,并提前装上防鱼雷网。(大型舰船都是被鱼雷机击沉的)这样不至于开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军在太平洋都无主力舰队可用,在损失列夫人、大黄蜂和约克城后以及萨拉托架大修等情况下,陷入只剩下企业一艘cv面对整个日本海军的危险境地。(当然大E vs日本海军的神话又是另外一回事)认真研究太平洋战争,其实美帝在太平洋舰队的实力远远小于日本海军的时候就敢于开始反攻了。中途岛的时候也是日本海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美军完全是靠更优秀的航空兵力和更优秀的情报能力打赢太平洋战争的,(运气也很重要)而不是靠后期24艘饺子级埃塞克斯全部下水才洗过去的。

二、日本在遭受石油禁运后,整个石油储备仅够维持一年半,而他们估计要解决「支那事变」至少3年(另一个方面凸显我国英勇顽强的抗战)。为了解决石油危机,日本一直在谋求和美国的谈判,当然高傲的美帝肯定不会理睬「黄皮猴子」。所以日军突袭珍珠港并不是一开始就拟定的计划,而是一次极为冒险的、困兽犹斗的、并始终在期盼最后一次和美国谈判结果的计划。联合舰队虽然已经在路上,好像走到一半了吧,具体到哪忘记了,但是始终在等待国内最后的命令。为了保密,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消息始终对自己的大使隐瞒。直到日美谈判破裂后,日最高层直接对联合舰队发出正式突袭的命令。换句话说日军正式发出突袭珍珠港的命令时,联合舰队已经离珍珠港只有不到24个小时的距离了。

这种情况下,罗斯福怎么可能搞出阴谋论呢?

有关珍珠港阴谋论事件在历史上也是热门话题,但目前没有确凿证据来证明。随著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了。

尽管历史上阴谋很多,但不代表珍珠港事件也是一次阴谋。


您好,我认为历史书中所说的是较为真是的,但不得不说也是较为片面的,它只是记载了日军特混舰队袭击了珍珠港但并没有说明政治背景,军力对比以及两国政策计划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认为历史书上只是较为客观的讲述了有这么一件事而已。


一种讲罗斯福故意让日本偷袭成功,作为借口参战,否则其航母那天竞未损失,报告后故意未理会。另一种讲是不知情,日本宣战时间与美国时间不同,这也是日本所谓的正常攻击,并非偷袭,大使馆方面一直未接到通知,导致悲剧发生。

第一个问题

很抱歉历史没有记住这两个二等兵的名字,不过课本上说这俩人误认为是友军的飞机,事实上这两个二等兵根本就没有上报。

第二个问题

左美右日

wiki百科中的数据

补充


肯定对 你不这样答就没分拿

所以 忍著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