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家治鬧肚子的有個中藥藥方,叫四磨湯,主要材料就有檳榔,還有烏葯、人蔘、沉香這些,聽老一輩人說是從古時候就傳下來的,說是主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小時候鬧肚子喝下去也很是管用,後來長大了還在藥店買過四磨湯口服液。所以從小我就對對檳榔比較有好感,對檳榔入葯也比較認可,這次檳榔能入選抗「疫」中藥藥方感覺還是有點小激動的,畢竟咱們傳承幾千年的中醫、中藥派上了大用場,可以算得上是小小地「揚眉吐氣」了一把。


有句話說的好,檳榔配煙,法力無邊。為什麼抽煙的人喜歡嚼檳榔,大部分長時間吸煙的人,都有咽炎,嗓子有痰咳不出來,很不爽,但是檳榔可以快速的生津化痰,點上一根煙,嚼上檳榔,咳痰咳的不要太爽,感覺整個氣管和肺部都清清涼涼的,不要太爽好不好。

從病逝的新冠患者的肺部得到的信息,感染者就屬於那種有痰咳不出來的狀態,所以加檳榔挺正常的。

不過奉勸各位吸煙的人少吃檳榔,對口腔損害太大了,一天一包吃半個月,嘴裡面就吃不了辣的了,吃點辣的就疼得受不了,吃的在久一點,口腔內的皮膚你用舌頭舔就是那種麻麻賴賴的感覺,不是正常的濕滑圓潤的感覺了,所以推薦把檳榔換成梨膏糖,效果和檳榔差不多,不過你得好好刷牙,畢竟糖吃了不刷牙,容易蛀牙,而且我發現梨膏糖吃慣了之後,再吃檳榔就一點都不好吃了,我現在已經完全把檳榔戒掉了,戒掉檳榔從我做起,口嚼檳榔真不是檳榔的正確使用方式。筆芯


中醫在我國流傳了千年,入葯也是從古代就開始的,那個時候中醫大多還停留在固本培元、正本清源的階段,很多疫症往往只能保守治療,而檳榔的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功效,就已被廣泛採用。


檳榔可以驅蟲用,我南方人,小時候家裡就是用檳榔煎水喝下去,這招對蟯蟲、蛔蟲、鉤蟲都有用。吃檳榔也能解決腸胃消化問題,據說檳榔在醫學界被稱為「洗瘴丹」,嚼著吃下去,能消食下氣,促進腸胃吸收,增強腸道收縮能力,通俗點來說就是可以潤腸通便,防治便秘。總而言之可別小看檳榔,檳榔的功效還是很多的。


檳榔有一個藥用作用是可以「驅蟲」,這是因為檳榔中含有的檳榔鹼,有擬膽鹼作用,能麻痹豬肉絛蟲的全體,對牛肉絛蟲能麻痹頭部和未成熟節片。對蛔蟲、蟯蟲、鉤蟲、鞭蟲、薑片蟲等也有驅殺作用。


爺爺懂點中醫,小時候就老講體內有濕氣可以用檳榔泡水喝。家裡人耳濡目染,我爸遇到濕氣重,渾身不清爽,頭暈痰多的時候就會喝點檳榔泡的水。這次新冠肺炎,中醫認為是「濕邪疫毒」入侵人體,檳榔可以除濕禦寒、降氣行滯,應該就因為這樣才被選進抗疫藥方的吧


提起來檳榔,國內最早種植檳榔的地方是西安。《史記》有記載說,漢武帝兵征南越,以檳榔解軍中瘴癘,功成後建扶荔宮於西安,廣種南木,檳榔入列。當然,歷史上愛檳榔的人也不少,南朝劉穆之就是檳榔的狂熱粉,李白詩里「何時黃金盤,一斛薦檳榔」說的就是他。齊梁豫章王蕭嶷的遺言里更是寫道,他死後的祭品只要「香火、槃水、乾飯、酒脯、檳榔而已」。清朝的乾隆、嘉慶也都是檳榔愛好者,嘉慶甚至還在摺子上跟大臣安利檳榔:「朕常服食檳榔,汝可隨時具進」。檳榔一直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中藥,最早出現在漢末的《名醫別錄》,後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編著的《本草經集注》、唐代的本草(《唐本草》)也都有對檳榔入葯有所提及,現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也有檳榔的詞條。可以說,檳榔從古至今都是被權威認定的中藥材。就連我們家裡常用的葯好多都有加入檳榔,比如健胃消食片、木香檳榔丸等


看了一篇人民網的專訪視頻,採訪的是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劉清泉。他也說了中藥的治療在抗「疫」中發揮了很大作用,這次疫情(中藥治療)跟明朝吳又可《瘟疫論》所講的首方達原飲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它裡面草果、檳榔都是有利於透邪化濕的核心藥物,使「邪氣」能夠從裡面透出來,通過驅邪化濕,來達到治療效果。可見不管是先人還是現代醫學,都印證了檳榔抗「疫」方面的藥用價值。相信結合了現代醫學,能用更有效的方法幫人類儘快戰勝疫情。


檳榔是殺蟲藥,蟲子都殺得死,當然可以殺死肉眼都看不見的新冠病毒了。吳又可治療瘟疫的名方達原飲裡面就有檳榔。


事實上,檳榔可不只是零食那麼簡單,就是因為功效多多,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才成為中醫藥材的一種的。

檳榔入葯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煎水用來驅蟲。檳榔里含有的檳榔鹼,對常見的絛蟲、蛔蟲、蟯蟲等一些寄生蟲,可以讓蟲體的神經系統麻痹,從而起到驅蟲作用。例如《檳榔煎》、《檳榔南瓜子煎》、《檳榔石榴根皮煎》、《檳榔散》等藥方都能治療蟲引起的肚子疼等癥狀。

在民間的一些偏方還有專業的中醫藥方中,檳榔還能治療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和由此引起的脾胃兩虛、食不消化、腹脹腹痛等癥狀,以及寒實結胸、氣塞不通等。例如《木香檳榔丸》、《檳榔順氣湯》、《檳榔丸》、《檳榔散》都是經過臨床驗證有效果的藥方。這些藥方都含有檳榔。

另外我還查到,檳榔鹼的作用與毛果芸香鹼作用相似,可興奮M—膽鹼受體引起腺體分泌增加,瞳孔縮小,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血管擴張,血壓下降。除此之外檳榔還有抗病毒、抗真菌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對部分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現在很多人都只把檳榔當成零食,嚼著提神醒腦。但其實中醫一直有葯食同源的說法,很多食物本身就可當做藥物。像我國海南、台灣、湖南那邊大面積種植檳榔,都不僅僅是用來生產零食的,檳榔也有藥用的產業鏈。很多中成藥藥方中都有檳榔,檳榔也是因此才被認定是四大南葯之首。這次被用到抗「疫」的藥方裡面,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據診療方案的參與者張忠德院長介紹,檳榔的主要作用在於行氣,將檳榔加入藥方中,可以破氣,達到祛濕行氣的效果。檳榔在中醫配方中一直都有很高的醫用價值,有「四大南葯之首」的稱號。


檳榔入葯並不奇怪。檳榔在潮濕煙瘴氣多的地區應用很廣泛,就是因為它的藥用價值。「合檳榔食之,可辟瘴氣」。在湖南、海南、台灣、廣州這些地方,檳榔被拿來用藥,也當作休閑食品食用。民間也經常用檳榔來潤腸通便、緩解便秘,驅蟲,辟瘴等等,而且檳榔里還含有十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多開發檳榔的藥用價值,提取檳榔的有益物質,也能創造非常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檳榔通常都是作為零食在人們生活中出現的,有的人喜歡,有的人敬而遠之。但不可否認的是,檳榔這種植物中蘊藏著很大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國內目前有超過兩百種常用藥中含有檳榔成分,例如檳榔四消丸、木香順氣丸,還有我們小時候常吃的肥兒丸,都含有檳榔。檳榔藥用有著很長的歷史和很廣的範圍。

而且,檳榔在海南、台灣、湖南等地方都是重要的產業,檳榔甚至是海南中東部地區230萬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現在各檳榔種植地區的政府和市場都希望開發檳榔更多的價值,將檳榔用到更多地方,發揮更大作用,個人感覺檳榔入葯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