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結束了三次精分治療,針對親密關係障礙(極端容易脫離親密關係),正準備介入一段認知行為治療。但是我對心理學的一知半解多是精分領域。所以對於cbt治療十分好奇。聽了 @Dr.M 老師的live,有如下問題想要諮詢各位知乎專業的心理諮詢大神:

——問題具體包括如下子問題,您可以選擇您感興趣或者擅長的一個或者幾個問題回答,我就十分感謝啦——

1.cbt重點四元素是情緒,行為,認知和環境。其流程是強化對於特定情景的認知信念,並通過不斷練習強化該信念。這種情況是否適合我的癥狀?——畢竟我不能時時刻刻為了練習創造親密關係並加以練習(哪兒有那麼多戀愛給我談 ),沒有了環境,cbt療法是否可以奏效?諸如行為暴露療法和脫敏療法,是否因為沒法找到暴露環境而對我無效?

2. @Dr.M 說,cbt極端強調理智的作用。之前的諮詢師也說過我過分理智,理智到理性可以掩蓋情緒。cbt是更適合我還是不適合我?畢竟我的情緒都是由極端合理的理智產生的。想用理智改變何其困難,畢竟參與辯論賽七年市級國家級冠軍拿過無數的法學 並不是很容易被別人說服的哈哈哈哈哈。(我之前的諮詢師也承認,我的這些不良情緒,似乎都是由極端合理的理由產生的,他也覺得產生這些不良情緒好像是有道理的)

3.當cbt諮詢師自稱找到了認知問題(我也承認這個認知),他告訴我應該建立新的認知,但是我覺得新認知無法建立、新的認知不合邏輯。此時諮詢師如果說我缺乏改變動機,究竟是我來訪不合格,還是諮詢師技術不到家?

4.我即將進入的諮詢很奇特,是一個公益諮詢。現場有四五個諮詢師觀摩,一次諮詢一個半小時,分別由現場的兩位諮詢師完成。這樣的諮詢設置是否是反倫理的,它對我的諮詢有什麼優勢或者劣勢?哈哈哈哈我知道這種諮詢有點把我當小白鼠,督導在現場要監督並且事後對他們進行教學的。畢竟窮人沒錢吃進口葯只能去當志願者呀

5.如何評價一個cbt諮詢師的優劣?——如果cbt僅僅是找出錯誤信念,並且告訴什麼信念是對的。那對我來說錯誤信念就是在親密關係中過於容易對對方產生厭惡並放棄,那正確信念就是給彼此機會病繼續下去?nani?如果是這樣也太沒有技術含量了吧?這種我在知乎或者和哥們喝酒也能獲得的答案,需要去諮詢?評價精分的標準中,究竟有哪些標準依然適用於評價cbt諮詢師?來訪者覺得安全,被諮詢師愛和對諮詢師產生依賴和喜歡(信任)是否依然是重要的評價標準?

感謝每一個回答者~


總的來說,我和這裡很多答者持同樣觀點:CBT不是萬能的,而且遠不是萬能的,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療法和治療師。


針對具體的問題我快速回答一下:

第一,如果沒有親密關係的環境,那麼CBT是否會有用?

要看具體情況。如果說主要的問題是只在親密關係之中,然後當下沒有親密關係,又不是想要親密關係就可以馬上有,這樣的情況不理想,沒有辦法做暴露做實驗,沒有辦法驗證和挑戰認知、改變行為,沒地方收集數據。

但是,一般來說人際關係的問題不大可能只在親密關係之中出現,在生活其他方面也會有,比如說生活中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和自己的關係。可以重點放在導致親密關係問題的原因上,比如說某人容易產生認知偏差(對自己或對他人)、容易體驗某類負面情緒、容易進行某些問題行為,這些都是可以在親密關係外進行工作的。

要看現在主要的癥狀在哪裡,再決定。


第二,針對太過於理智的人,CBT會不會有效?

要分開來看,的確有些人的癥狀本來就來源於過度理智,一般來說對於傳統強調理智的CBT來說,效果不那麼好。

但是CBT的另一個宗旨是「平衡」,我們所追求的是,認知(廣義上也包括情緒和行為)可以符合客觀事實,同時認知可以做到平衡,不走極端。

所以我們可以借用「過度理智」這樣的特徵,使用理智去讓認知更加平衡,相比本身完全不理智的人來說,可能CBT上手更快。而且針對過度理智這樣的情況,可以很容易去做暴露,降低自己的標準、減少事前的準備、多進行自然、突發、沒有控制的活動,這些都是一些策略。

使用理智最終目標是做到「有效」,在有的情況下,我們過度理智,反而後果不是那麼有效。在這樣情況下,如何做到更智慧,在「理智」和「自然」、「自發」間找到平衡,是首要目標。


第三,不認同新的認知,沒有動力去實踐新的認知。

新的認知,或者說更客觀、更平衡的認知,不是治療師提供的,而是來訪者自己意識到並提出來的。

如果是來自於治療師,而來訪者自己並不相信、不接受,那自然沒有用。

有這樣幾個想法:

  1. 新的認知應該會減少痛苦、讓人更有效地去面對問題,從而會形成正向循環,所以新的認知本身就會得到來自環境的強化。或者說不接受新的認知,就沒有辦法走出目前的困境。
  2. 我們在使用工作表時,會問你有多相信這個新的認知,我一般會問來訪者「does this pass your bullshit test?」,也就是說這個新認知不可以是像「狗屎」一樣沒有任何可信度。
  3. 新的認知不可能在一開始就會有很高的可信度(比如百分之八十,這不可能),但是經過慢慢練習、收集數據、做行為實驗,是可以慢慢提高的。
  4. 如果是核心信念(core belief),單純的認知做功沒有太大的效果,多做行為實驗、每天做記錄收集數據比較好。要做功的認知最好不要太廣泛,越具體的認知越好改變,不然會非常無力感。
  5. 不能找到可信的新認知,哪怕可以削弱產生負面後果的舊認知,也是積極的變化。

第四,諮詢設置,有兩位諮詢師,還有現場觀摩,有怎樣的好處和壞處?

這個難說了,可能大家不太能夠放得開,還有就是兩個諮詢師同時也不一定是最有效(萬一有不同意見啥的,我個人會很難集中注意力)。

我更關注,這樣的諮詢安排下,能不能保證治療的連貫性。能不能做完一個完整的療程,每次是否是同樣的諮詢師,一開始有沒有做一個診斷/個案概念化,一開始有沒有識別好治療的目標/如何跟蹤測量,能不能保持固定頻率(一周一次或兩周一次),有沒有布置功課,有沒有循序漸進展開治療。

這些要素更重要,我覺得哈。


第五,如何評價CBT治療師的優劣?

如果在治療前就識別清楚了干預目標,並且確立了一個可靠、相對準確的方式去測量相應的癥狀,那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治療有效果的就是好的治療師。

比如說如果是廣泛性焦慮症,這位來訪者可能每天花兩個小時制定、回顧、檢查計劃,那我們的目標就是把這個時間降低到一個比較實際的範圍內,比如每天半小時。

比如說如果是社交恐懼症,這位來訪者可能完全逃避朋友聚會,或者去了聚會呆上十五分鐘就走人,那我們的目標可能是可以去朋友聚會,甚至做到一兩周一次,可以呆到活動結束,並且焦慮值可以從百分之九十降到百分之三十。

當然咨訪關係也很重要,可以信任、有安全感、覺得舒服,這些都是衡量治療師的重要標準,但是在此之上,同樣重要的是癥狀的下降,還有能夠實現干預目標。

我覺得吧,用自己的常識來判斷,如果說在一兩節之後,治療師可以給出一個你認為有道理、靠譜的個案概念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癥狀、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並維持著這些癥狀、從哪裡入手去做改變),那就挺靠譜的了。如果再做了三到六節,可以見到明顯的效果,那就是理想情況了。


如果我個人來看的話,我會注重(不分先後):

  1. 咨訪關係,個人的舒服、信任、安全感
  2. 個案概念化靠不靠譜
  3. 治療有結構性
  4. 治療過程循序漸進
  5. 採取實證治療(儘管都叫做CBT,不同病症對不同技巧反應不同,CBT太寬泛了)
  6. 一早制定治療目標,並不斷跟蹤測量(針對癥狀)
  7. 布置作業,強化作業完成,回顧作業
  8. 治療師不能過於死板僵硬、只專註於技能,能夠很好地處理人際互動、情緒體驗(process issues),收放自如,有彈性、比較平衡


題主的問題可以拆成三個面向:

  • 專家和同行如何評估一位CBT治療師?
  • 來訪者可以如何評估一位CBT治療師?
  • 來訪者如何評估一段CBT心理諮詢?

非常幸運,CBT因為其循證實踐的特點,回答以上三個問題要比其他理論取向更加容易,而且可以採用量化的方式來進行評估。

1.專家和同行如何評估一位CBT治療師?

專家和同行評估一位CBT治療師的勝任力,按照Roth和Pilling的認知行為治療勝任力模型可以建立五個指標:

  • 一般治療能力:指所有理論取向通用的心理治療和會談基本功,比如建立治療同盟等
  • 基本CBT能力:主要是知識層面,能夠遵循CBT的治療要求,能夠向來訪者講解CBT知識
  • 具體的CBT技術:掌握CBT特有的核心技術
  • 針對具體問題的能力:針對特定心理障礙、心理問題,採用特異性技術進行干預
  • 元能力:超越前面四種,治療師從整體和全面的角度反思和靈活運用能力的能力

比如在福建醫科大學的CBT課程開設之後,我們會採用心理諮詢能力自我評估量表來評估一般治療能力,採用CBT-KQ測驗來評估基本CBT能力,讓學生拍下治療的錄像,專家通過CTS-R量表來評估針對具體問題的能力。(針對具體問題的能力和元能力超出CBT新手的培訓大綱,沒有納入評估體系)

2.來訪者可以如何評估一位CBT治療師?

來訪者一般不具備專家那樣的評估能力,但有一條捷徑,就是直接觀察CBT治療師對CBT的遵循度,特別是對CBT會談結構化的遵循度,可以從一個側面來評估一位CBT治療師

比如在我的教學中,都會要求學生和新手治療師儘力遵守以上的典型單次會談結構(50分鐘),可能有些老資格的CBT治療師會嫌這個結構過於死板,不過整個中國CBT專業組織基礎培訓項目備課組都認為對於新手入門來說,遵循上面這個相對死板的結構對於新手來說非常重要,議程設置的能力也可以預測CBT治療的效果。

如果一位CBT治療師總是超時、總是不進行議程設置、從來沒有布置作業和回顧作業,那麼就算這位治療師使用的是CBT技術,也很難說是一位合格的CBT治療師。

3.來訪者如何評估一段CBT心理諮詢?

如果一位CBT治療師按照CBT的會談結構,每周都做量化的心境檢查(比如0-10分來表示你這周的感受),那麼就可以很容易地把每周的數據繪成一條曲線。

ORS量表顯示在9次會談後,21分上升到了30分,顯示出此段CBT的治療成果

比如我採用ORS量表來進行每周的心境檢查,並繪製出變化曲線。如果治療師沒有採用此項技術,來訪者都可以使用坐標紙來對自己進行每周的心境檢查,並繪製曲線,用來評估此段CBT心理諮詢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也許國內的很多CBT治療師並不能完全遵循以上的標準來進行治療,但是CBT的精神是歡迎檢驗,特別歡迎來訪者參與到對CBT治療的評估和反饋中來,這恰恰是CBT成為最可靠的心理治療理論取向的重要原因。


另外和題主有一段共同的際遇,我加入大學辯論隊20年,擔任13年的辯論隊教練,辯論隊訓練幫助我成為更開放地接受他人意見,更容易和他人溝通的 一個人,幫助我成為一名CBT治療師。

比起20年前,CBT治療師更少說「理智or不理智」,而更多會說「功能好的or失功能的」。

因為治療師並沒有資格評判來訪者的想法或者性格是理智還是不理智的,而更多是和來訪者討論他們的認知和行為是不是在趨利避害?如果來訪者的認知和行為都是幫助來訪者在趨利避害,這個就是功能好的,如果來訪者的認知和行為在阻礙來訪者趨利避害,這個就是失功能的。CBT對人性是比較樂觀的,認為所有人只要掌握了認知和行為的技能(CBT技能),就能更好地幫助自己去趨利避害。

舉例來說,題主在親密關係問題中,只要一部分認知和行為會阻礙自己趨利避害,那麼這個問題就一定在CBT可以有效提供幫助的範圍以內,一定可以從CBT工具箱中找到解決問題的工具。


作為CBT流派的諮詢師,我這裡說句客觀的話,這個流派的技術並不是萬能的,剛開始做諮詢的時候感覺可能還會很不錯,比較舒適,諮詢師設置以及評估過程里會比較順暢,但是到了核心階段,去進行認知調整以及情緒面對時,會十分痛苦,尤其是核心信念矯正的階段,會有些煎熬。

許多來訪者做CBT認知行為調整,往往是到了這個階段就開始脫落了,要麼中止,很難堅持下去,不願意配合諮詢師繼續下去。誠然這裡面會有諮詢師技術使用不當、諮詢關係尚未完全建立等各種緣由,也有認知行為療法「結構性」本身帶來的特點。

認知行為療法,本身是一種「結構化」的療法,無論是何種診斷或處於哪個諮詢階段,在每次會談中都會遵循一個特定的結構可以使諮詢的效率和效果最大化,這個結構包括一個「引入」部分。比如,簡要回顧上周諮詢的情況,共同設定會談議程確定諮詢目標、複習家庭作業、布置新的家庭作業、對結果進行反饋等。

這個「引入」模式,可以使來訪者更好地理解諮詢過程,增加諮詢結束後進行自助調整的可能性,但是反過來說,也會容易造成「刻板」、「教條」以及「難以面對」的局面。

這裡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認知調整中,通常會有認知、行為、情緒上的調整和面對。比如:

誘發事件A:我的丈夫這幾天總是不理我,給他發微信都不回。

認知B:他在外面有別的女生了,他一定不愛我,對我有意見,是我不好他才和別的女生在一起的。

情緒C:悲傷、痛苦、委屈、難受。

此時諮詢師他在諮詢裡面跟你說,假設你的認知B的想法時絕對化思維,是錯的,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面對?你內心會覺得:我不知道啊!哪裡錯了,我這個認知「他一定不愛我,對我有意見,是我不好才和別的女生在一起的」,這個有問題嗎?我就是這麼覺得的。

要是諮詢師引導你,讓你去進行調整,用其它的認知方式去進行調整,把認知B他一定不愛我換個方式去思考,來訪者你怎麼思考?你肯定還是難理解,這個「他一定不愛我,對我有意見」哪裡不合理。

其實,作為旁人可以明白,「丈夫不理我,發微信不回,他一定不愛我,對我有意見,在外面有別的女生」,這是一個以偏概全的認知,是不合理的,發微信他沒回,就是出軌嗎,和別的女生在一起,你得有證據,譬如在他手機上看到有這樣的過程,確認了這個事實,你有這個想法才是合理的。

要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一個主觀感受,就說「他不回我微信,就是不愛我了」,然後把這種認知給確定,這就會給你造成困擾了。

除非你能把這種認知變成「他不回我微信,估計最近挺忙的,工作很累,回我微信比較慢,等他忙完這段時間,他就會聯繫我的」。

可是,做得到嗎?如果能做到,就不需要諮詢了,就是因為做不到,所以才需要諮詢的。核心信念的調整非常難,這不是簡單說我能做到、去調整認知就好了,有時候認知就是沒法改變。

為什麼沒法改變?原因很複雜。比如丈夫的性格愛撒謊,曾經被發現過,跟他發微信,他說自己在忙,結果卻在酒吧和朋友一起喝酒,後來再出現這樣的局面,就會想起過往的經歷,從此不再信任丈夫對自己有感情。

所以從這裡來講,光調整認知,在認知行為療法裡面是遠遠不夠的,儘管比如說像蘇格拉底式的提問這樣的認知策略是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術,但是面對不同的來訪者,其感受不同,產生問題的原因不一樣,諮詢的技術和方法都要進行改變。

不能千篇一律按認知調整的策略去進行諮詢,要是諮詢師經過1-2次諮詢,發現來訪者在認知中存在較難程度的理解,或者感受不舒服,就要馬上調整諮詢策略和方案,要麼改變諮詢方法,要麼和來訪者再次協商諮詢目標,用別的方式來和來訪者進行會談。

另外,我要講一下認知行為療法的特點,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是「認知」+「行為」,既然是認知行為療法,那麼在調整的過程里,是需要結合起來的,比如強迫行為,主要就是靠認知調整和行為暴露。

發生強迫行為,諮詢師會和諮詢師討論認知如何面對,與此同時,還會布置暴露練習,通過行為的指導,在情境里進行練習,設置焦慮等級,並監控焦慮的水平,並在詳盡的監控表裡面進行完成,從而最終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

調整認知,是其中一個方面,但還不夠,畢竟認知的調整屬於理性層面的思考,光靠會談是無法讓來訪者感受到認知改變的過程,如果這裡面加「行為」方面的指導,有更深的情景體驗,在這裡面有更多感受,配合認知調整的步驟去面對,效果才會更好,否則光靠調整認知,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就像針對親密關係的問題,極端容易脫離親密關係,問題是「無法長久維持親密關係,或者是一旦建立親密關係就會中止」,那麼諮詢師的諮詢目標,可以圍繞「如何讓來訪者明白或者理解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來進行布置。

譬如現場諮詢時,諮詢師可以搞角色扮演,讓來訪者在扮演學習的過程里,練習社交方面的技能,在這裡面感受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溝通和情境,如何培養關懷和共情態度。或者是設計一個團體親密關係的課題,讓來訪者參與其中,親身領悟,加深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和感受。

這些諮詢目標,不是光靠會談,在諮詢室裡面通過對話的形式來面對,各式各樣的行為方面的調整同樣十分重要,通過「認知」+「行為」的同步進行和面對,諮詢的效果會更快。

綜上所述,認知行為療法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技術療法,不僅在理性層面需要去調整面對,個人感受上面也十分重要,要想完整感受到認知行為療法所帶來的功效,還有諮詢師的水平,得在面對面諮詢時才能夠完全體會,這裡面諮詢師可以使用的諮詢技術是非常多的,會有很多非會談式的諮詢模式。

如果只是網路諮詢,那麼來訪者感受到的認知行為療法,也僅僅只是其中的「認知」環節而已,相當於諮詢師技術只使用了50%的成分,還不是完整的療法過程,有些技術網路是用不了的,例如我剛才所說的暴露技術,這個只能面對面才能發揮作用。

至於評價認知行為諮詢師的優劣,從來訪者的角度來說,感受到三點就可以了:

一是諮詢設置是否規範。比如認知行為裡面是否有布置家庭作業,還有諮詢效果的評估,另外諮詢師能不能隨時跟來訪者協商諮詢目標,在出現瓶頸時能否虛心接納來訪者的意見,對諮詢方法進行調整。要是諮詢師能夠面對,接納自己的不足,就是比較好的諮詢。

二是諮詢師不強行灌輸自己的認知給來訪者。這點跟你所說的第三點比較像,當來訪者和諮詢師都意識到認知出現問題時,來訪者如何面對?這不是動機問題,也不是不願意改變,而是這裡面還需要一些感受和其它諮詢方法,去讓來訪者理解認知調整的過程。

這裡就需要諮詢師多費點心了,根據來訪者的情況進行調整,千萬不能固執己見說「你缺乏主觀意識改變,是你的問題、缺乏改變動機」,這種甩鍋的做法不是諮詢師說的。來訪者很難改變,諮詢師就盡量配合來訪者即可,必要時再根據合適的時機去面對。

三是以諮詢關係作為解決問題的核心,隨時進行諮詢效果評估。在心理諮詢中,諮詢關係比諮詢技術更重要,很多時候諮詢的技術往往還沒法解決問題,反而某次討論諮詢目標或者確立問題時,反而還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這時候就很考驗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的關係了。

諮詢關係融洽,出現問題的時候都可以充分討論,在諮詢裡面可以去交流、討論,把問題開誠布公地說出來,效果會比較突出。


評估一個CBT諮詢師有很多維度。

首先,他的CBT工具夠不夠多,能不能根據來訪者呈現的問題對應地給予幫助。認知處理上如果一般的認知調節走不通,DBT的全然接納和ACT的認知解離能不能作為有效工具講清楚;行為上如果缺乏主動改變,BA(行為激活)能不能有效整合進治療計劃里;情緒感受上如果有問題,DBT的痛苦耐受/情緒調節技巧和ACT的觀察性自我能不能對應地傳遞到來訪作為干預手段。

其次,他的治療目標和個案概念化是不是明確,每一個單元都要有一個推進目標和工作方向:社交焦慮在治療階段初期的話那我們這次就來設定暴露場景和進行想像聯繫最後推動逐級暴露,社交階段中後期我們就來反饋暴露結果強化積極信念;CBT-I前期我們就做睡眠限定和睡眠衛生教育,後期我們就基於改變結果進行積極信念強化,減少對於睡眠場景的憂慮和擔心。

最後,CBT絕對不是說不value一個諮詢關係,或者不建立一個治療聯盟的諮詢理論。對我來說,我相信的是,除了諮詢關係外,一個諮詢還應該有其他的療愈因子(therapeutic factor)。但是,諮詢師的底層能力依然是重要的:共情,傾聽,穩定,無條件接納,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的最後,插一句總結,CBT並不是萬能的,它只是在產生之後就一直不斷的通過嚴謹的科學方法和研究手段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不斷的吸收不同的概念和治療手段擴展自己,僅此而已。任何的治療手段和治療師都有局限,找到自己合適的最重要。


"容易討厭自己的戀愛對象",這當然不是CBT里要糾正的錯誤信念,只是表現在外的你的行為反應之一罷了,離核心信念還有十萬八千里。

不出我在你的上個提問下所料,是親密關係問題。可能是受早年創傷經歷的影響,是一些缺少彈性且不適應當下環境需求的人際模式所致。厭惡也許來自過去的經歷,它的產生過程肯定是合乎邏輯的,只是不利於你馬上實現找女朋友的目標。也可能是你的圈子或社交方法所限,先前遇到的人確實不適合你。不談戀愛是病得治嗎?也許只是忠於自己的擇偶標準,不肯遷就,至多是某種人格特質。總之,親密關係問題可能有錯綜複雜的原因,需要具體分析。

題主不必在意自己是辯論隊選手。心理諮詢不是辯論,談戀愛也不是,你的特長在人際關係里未必有用武之地。術業有專攻,如果沒有正規系統地學習過相關知識,曲解誤用CBT技術也是自然,不是邏輯好就能什麼知識都知道。

任何療法都不是一架機器,不是螺絲螺母部件的機械組裝;會展示各種零碎的CBT技術不等於能用好CBT,這就好比用切開的人體解剖標本拼不出一個活人。任何心理療法都需要通過使用者(諮詢師)的善行、敏銳洞察和靈活運用來為它注入生命。而在碎片化的知識傳播中,曲解不可避免,有關CBT的錯誤說法解釋數不勝數。中國沒有廣泛開展系統完整的心理諮詢專業學歷教育。北大北師大的碩士項目也才開展數年。社會上的培訓大部分只是賺錢工具。所以,想找到技術好的正規CBT治療師不容易。諮詢師們對CBT的部分常見錯誤表述有:

1.CBT極端依靠邏輯理性,是用理性壓抑情緒。

說法錯誤。感性情緒是比理性邏輯更底層的精神力量,每一種循證有效的療法都不可能忽略它。當今CBT越來越多地加入了各種調節管理情緒的技術,此外提問技術也可以千變萬化,捕捉情緒,兼容各種不同的療法。做CBT千萬別只知道"挑戰錯誤核心信念"。就算只看核心信念,不會找的諮詢師大有人在。

2. 由於CBT結構化的特點,框架太強使得過程按部就班,生硬死板,容易引起來訪者不適。

錯誤。如果過程生硬死板,只能說是諮詢師的水平問題,而不是療法本身的問題。我有機會觀摩體驗過不少澳洲CBT治療師的工作,或沉穩溫和,或機敏幽默,儘管個人風格各異,但都同樣的循循善誘,專家們的諮詢過程更是行雲流水般順暢。當今的CBT療法奉行以人為本,以來訪者為中心,雖然結構是既定的,每一個環節里所用的技術和節奏,都要根據來訪者個人特點和接受度來選擇。如果生搬硬套,那是水平不過關的表現。

3. CBT治療強迫症,重複暴露技術一定要面詢才好實施?

已有多國健康衛生部門推出了針對青少年強迫症的線上干預項目,界面做得像遊戲一樣漂亮好玩兒。

4.線上E-CBT的效果一定不如面詢嗎?

在國外的循證研究文獻中,E-CBT的干預抑鬱症的效果和CBT沒有顯著差異。我的實踐體驗是線上線下各有利弊。

好的CBT諮詢師當然不可能只會最基本的CBT技術,正念技術,創傷干預,敘事,IPT,身體工作,催眠等都需要不同程度地掌握,統統可以納入CBT的框架。其實我覺得IPT人際歷程療法也適合你。你現在沒有女朋友來做練習也沒關係,CBT諮詢師可以藉助IPT從咨訪互動的過程中找出你的人際模式。戀愛關係也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種,與人際模式息息相關。如果到時你認為自己確實需要改變,再有針對性地訓練吧。

"天天玩知乎,學問不如豬" - 從博士群里聽來的玩笑。怎樣才是真正的CBT療法、怎樣選擇適合的心理療法、心理治療的效果怎麼評估,這三個話題可以分別寫很厚的書。等你花幾年真的搞清楚了,自己也可以當諮詢師了。

想提高碰到靠譜諮詢師的幾率,不浪費時間,請優先看學歷。找本碩專業都名校且和臨床諮詢緊密相關的科班諮詢師,課程里必須有50小時以上臨床實踐督導,學歷碩士起步。非科班不是沒有好的諮詢師,但這是概率,和大公司校招優選名校生是一個道理。牌照上優先找有海外執業執照的,以及在中國CPS臨床系統內的督導師。另外,還有一個很簡單的辨別方法:專業諮詢師不會提供收費的電話、音頻、圖片文字諮詢,免費公益危機熱線除外。這是因為只有面對面和視頻諮詢才能符合正式心理諮詢所需的專業設置,保證諮詢效果和私密性。公益心理熱線是在緊急情況下臨時措施,只是一個權宜之計。凡是提供圖文、純音頻、電話收費諮詢的諮詢師,統統可以直接判定不專業。最後,好的服務成本不低,一定不是最便宜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