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与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什么关系,前者属于后者还是后者属于前者?还是有交集?

BIM和CAD均不指软体


谢邀,虽然题主并没有邀我,祝他在海拉鲁大陆被猪头怪干翻。

回归正题,题主说的BIM,M是modeling,按中国惯例,指的就不是「建筑信息模型」,而是「建筑信息模型化」或者是「建筑信息模拟」,是一个动态过程。具体是怎么个动态法,请去看BIMBOX的文章,这里懒得瞎掰了。

至于CAD,不用管概念吹得多牛逼,在建筑行业,就说用电脑画图。最终成果就是输出图纸。鉴于中国BIM市场是从翻模开始的,可谓没有图纸,就没有BIM,在建筑领域,CAD是BIM的爸爸。

但跳出建筑行业,来到工业领域,CAD的成果除了图纸外,其实也包含模型及产品相关信息,用于对产品的开模、组装。可以说,CAD是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动态模拟。

所以,CAD是工业界的BIM。


CAD比BIM诞生的早,CAD应用的领域比BIM要广泛(BIM目前只适用于建筑领域),但是BIM对于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是建筑行业转型的基础型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BIM比CAD的价值更垂直深入。

在小筑教育看来,BIM在建筑领域是一定会取代CAD出图的,具体回答可参考下面的这篇:

BIM 会代替现在的 CAD 出图吗??

www.zhihu.com图标

建筑行业为什么需要BIM?

在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开展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改变了很多行业,比如制造业。制造业是与建筑业较为接近的一个行业,该行业的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产品生产的高度精细化,如特斯拉、苹果、波音等公司。

相较之下,目前我国建筑业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现行依然存在,数字化仍在低位运行,建筑企业利润率普遍较低。

要摆脱建筑业发展的窘境,就必须利用数字化手段,改变原有落后对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现阶段中国建筑企业的利润率整体偏低,成本管控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中文版)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建筑业共有11家企业上榜,中国建筑企业占据7个名额。

从营收规模来看,上榜的中国建筑企业2017年平均营收收入是外国企业的1.65倍;但在盈利能力上,中国建筑企业的年净利率为1.84%,外国建筑企业的净利率为4.68%,外国比咱中国高出接近3个百分点!

BIM技术作为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与其他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将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支撑。

【安插个福利】

现在很多人学BIM的,都是网路上找资源自学,弊端就是找的资源比较老旧且不成系统,再一个就是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没办法解决。

我们小筑教育为了让小伙伴们更好的学习BIM技术,目前已经累积为4万多名小伙伴提供了以下资料与服务:

我们想扩大知名度,所以资料与服务都分享给小伙伴们,点击下方按钮领取↓↓↓

BIM小白入门7大资料包【免费领】

码字不易,觉得有用的话记得关注+赞同+喜欢哦,同时欢迎补充评论哈~


回应钓鱼/手动狗头。

BIM的概念(来自GB/T 51235-2017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CAD的概念,只有全称计算机辅助设计,没有查到更详细的定义。百度百科的解释是:

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GB/T 17304-2009中简述了部分CAD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看出,CAD技术是有对于二维绘图与三维实体建模一体化、参数化设计以及三维产品信息模型的研究,并且在「九五」初期就已经提出数字管理一体化集成以及CAD系统的智能化、可视化和标准化概念。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CAD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衍生出了BIM技术。BIM技术传承了当初CAD技术研究中的部分内容,并且有了自己的一定的发展,而使得CAD技术更直接的面向传统平面图形技术。

两者不是包含也不是有交集,而是一种衍生及再发展的关系。


狭义的说,BIM是CAD的下一代,就像CAD是手工制图的下一代一样。

但是,广义的说,BIM觉得包含了CAD,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觉得包含了BIM。


谢邀

我个人认为BIM和CAD的最大的相同处就是 "他们同样都作为建筑数据的载体存在」

从直观上看BIM是三维模型,cad是二维图纸,bim要比cad多一维,因此很多人会粗暴的认为BIM是cad的升级,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太对的,因为作为载体并不存在高下之分,只有合适和不合适。

cad图纸中将 各面的几何数据以『点线』的形式保存,将其余材料信息以图纸中的文字、表格的形式保存,使用方法是 是通过现场专业人员的理解加工来实现信息传递。

而bim的核心理论之一就是通过加大载体的信息量,来减少这种 具有不确定性的人脑黑箱式信息加工过程,所以理论上也就减少了信息沟通的难度,比如看BIM模型就和看个茶杯一样 不需要再人工抽象成三维了,所以BIM的口号往往都是面向「业主」,因为对于已经掌握当前cad模式的从业人员 其实没有太多意义,很多人都会疑惑明明用图纸就行了,还建什么模型,事实上你们的疑惑是对的,单纯以几何抽象的角度 对从业者确实没啥用处,视觉三维模型存在的形式只是为了符合普通人类的视觉习惯而已。

当然除了上文所说的多了一维几何数据,还有建筑结构、施工信息等等,不再以图纸中的表格,而是以模型内嵌的方式存在,这也是bim和cad中的一个细节的不同,对于cad我们关注图纸里的内容,对于bim我们关心模型文件格式里藏著的内容,因为一个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个侧重与软体读取。

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本人主要将其归咎于计算机软体的发展,即使是在土木工程这种极其古老的工程学科中,计算机软体也占据著越来越多的比重,一方面软体数据处理能力越强,所以新的载体数据量会更大 在cae中从早期是简单的杆系模型 现在更多的是复杂的实体模型,早期的网格很稀,现在的网格可以更加密集,那就有更多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可实现的功能也越强大,并且功能在不断扩展之中,比如机器学习的广泛应用就需要保证数据的数量和可读性,同样图形学和硬体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在浏览器上也能轻松的渲染模型,更方便的前后端框架可以使网页平台更加容易制作,因此新的载体就需要有更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技术发展倒逼土木行业产业升级最后形成的产物就是当前的bim,现在我们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什么我并不认为 cad 和 bim间有明确的升级关系呢?

早在上世纪末 这世纪初,国内建筑行业就有过一次这样的升级,众所周知的 手绘制图-电脑绘图,也就是cad软体的起源,观察这两次产业升级的区别,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cad的发展是以生产力为导向的,即 我使用了制图软体后,我能又好又快地画更多的图,其内核没有变化 还是图,这就是计算机辅助技术。然而这次的bim是非生产力导向的,即我用了之后我的生产效益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思维模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我为什么需要用这个思维模型 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思维模式在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更加合适,因此我们可以暂时将bim定性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技术导向性升级。

这也是我认为的两者间的根本差异,就是变化了思维模型,所以我的定义是 「当前很多从业者口中的cad 和 bim 是地位同等的并行关系」,在面向从业人员交流的过程中cad占据传递优势,因为其规定了成熟完善的思维范式,在面向人机交互的过程中bim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其数据量更大,功能更多,可扩展性强。那我们在此可以类推,在面向软体交互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删除人的影响,那么bim和cad都是多余的,传递的0和1才是一切的根源。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这种并行关系并不是对立的,就像现在AR可以从图纸生成可视化模型一样,模型也能自然的导出二维格式,「他们同样都作为建筑数据的载体存在」。换一个相对朴实的说法,bim和cad都是名为「数据河流」上的两条慢行的小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