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张艺兴说了,他唱的是一首诗/一篇古文。希望大家多从音乐本身评价《爱莲说》。


第三次被某站reaction博主抄袭搬运,我累了。恳请各位自己拿自己东西做视频不好吗?暂退了。

写在前面:说这首歌是自嘲的,可能是没文化;说这首歌是回应黑的,可能是眼界窄;说这首歌很一般的,那可能你当年在《天天向上》也觉得张艺兴那段爵士即兴很一般?

一、《爱莲说》的独特编曲

RB鼓点和trap编排方式进行结合,人声vocal有作为编曲元素垫底,古筝引入,童音作为轻拍垫音,他又一次像《少年行》一样大幅度切换了节奏布鲁斯的基本音乐元素,但是这首歌更应该叫国风嘻哈?因为少年真的单纯节奏布鲁斯或者说偏跳跃布鲁斯,但这首歌吧,RB和trap都有。(对不起,真没有人像他这么做的,我姑且叫他国风嘻哈)这首歌制作水平来说真的刘海砍樵高一个纬度。

这首歌的编曲很有意思,一般来说,国风元素的歌,不管是侠义电音还是黑泡,很少有让轨道丰富而饱满的,但这个轨道真的满,甚至复杂程度不亚于《NAMANANA》(对不起,MV解析没倒出空,还得等)。满到什么程度呢,满到可以做trible house。但他满得恰到好处,没有乱也没有打架,就好像烧开的一壶水,泡泡都能看到冒起来,可是它就是不掉。

这也是他在《少年行》之后的一种进步和尝试,《少年行》是在一种音乐风格――节奏布鲁斯上动手,大刀阔斧将节奏布鲁斯轨道中的萨克斯大胆替换成南萧。这次的《爱莲说》是首先沿用了张艺兴第三张专辑的mix风格,将RB和trap进行了融合,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国风的改变构思,比如将trap基本的鼓点引入变换为古筝拨弦引入,萨克斯本来位置又一次换成萧。

用浅显一点的道理来解释难度就是,少年行是张艺兴试著用牛排包饺子,爱莲说就是张艺兴试著把牛排和炸鸡变成一种馅料包饺子。

真的就是很前无古人的轨道,当然,这个轨道非要挑意见那就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有点短,可能因为留给他写歌的时间太仓促,这个轨道结束的有些戛然而止,在意境最深的地方,结束了,但我真心地认为这样才有一个好处就是意犹未尽,吊著你。这个感觉才舒服啊,引著你去反复听,就有种磕药磕差最后一口被抢走,这个感觉最抓耳挠心的。能做到这种让你欲罢不能还不会觉得歌曲完整度不够的,真的很厉害了。

二、歌词和旋律

这歌词真的不是自嘲吧?自嘲的歌怎么会这么悲悯?上一次的《joker》悲悯在轨道里,这一次的《爱莲说》悲悯在旋律里。其实这首歌最有意思的,不正是这一丝悲悯吗?有一个小笑话,是这样的:蚊子问佛,你为什么不打我呢?佛说:因为我觉得你可怜。他真的没在自嘲啊,他只是在说,我真的就是莲,是白莲,不与万花争艳,不与淤泥同污,花自独开清自留。

很多人觉得都叫《爱莲说》了,为什么不怼得狠一点,这点在《joker》里我已经分析了,他不会歇斯底里。更因为莲,质本高洁,他更多的反应是无可奈何和哑然失笑,这个旋律里的悲悯感才能赋予莲神圣感,所以说太平的我虽然理解你什么意思,但我真的不赞同,过于愤慨激昂,那就不是那个温柔坚韧的张艺兴了。

我以前回答过,他像是娱乐圈的阿飞。过于纯粹所以看似特立独行,过于痴迷所以显得不曾了悟。但是因著纯粹和痴迷,他的梦想成为了最大的双刃剑,把他保护得一尘不染也让他割得遍体鳞伤。所以,他剖析自己的轨道里,都有一丝悲悯在。

我一定要强调一句,音乐人的作品,是在讲述他自己,尤其是张艺兴这种专注于意识流音乐的制作人。

张艺兴这首歌的旋律没有和旋模板,玩了一首文邹邹的trap,这也是mix的一点,文绉绉的trap,我在《芭蕉树》乐评处科普过trap,所以能把这种鼓点,配上萧音,再叠加这种软国风旋律,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巧思和对旋律的精准认知,才能做到轨道和旋律不脱节。

三、《爱莲说》歌词小亮点解析(我暂时想到这些,剩下的待补充吧)

青竹刻武功,醉倒灶台中。

【竹简,刚好在湖南长沙有重要文物出土。秦汉魏晋时期的重要书写工具。魏晋名士自风流,蓬莱文章建安骨,秦汉魏晋时期的名士文化刚正不阿,自有风骨。

这句词个人认为是在借嵇康典故抒发自我,竹林七贤中的嵇康,练丹饮酒,饮酒大醉,卧于药灶,留下《酒会诗》

嵇康此人,音乐,文学皆为精通。很有主见,不愿委屈求全,坚韧而勇敢,我行我素,而最绝也最纯粹的一点,是他对于作品的虔诚。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担心的不是死亡,而是自己的作品《广陵散》能否亘古流传。这是张艺兴借这段故事在抒发自己的感想,争议都会过去,只有作品才会永久流传。】

桃花迷惑英雄,隔年抛东风

【桃李莫相妒,天资元不同。乱花总欲迷人眼,又有几人能逃开?世人都晓神仙好,偏却太多舍不了。英雄难过欲望关,唯有莲花质洁还。既然所谓的他人凭借力的「东风」不与「兴郎」便,那不要这东风也无妨。】

红梅下酒,江湖行走,大侠总风流,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古龙先生在《流星蝴蝶剑》中有这样一句话,孟星魂说优秀的剑客总是孤独的,因为担心不合时宜受到世人猜忌。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那么我一个人就是我自己的江湖。】

黄菊入喉,陶潜不愁,诗人争消瘦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总有像李寻欢一样隐于市的侠客,留下一段传奇和神话,然后悠然自得,太多人因著失望与绝望,选择了归隐或是退出纷扰。但,那不会是他。】

谁也见过,万种花色,却独陷泥塘爱莲荷

【这句话其实很悲悯地自傲,花自飘零水自流,我自独倚此洲头。尤其是前文用了四种植物衬托对比,是他在连成一个故事,代指了几种人。

竹虽然清正不阿但刚直则折,如嵇康自傲反引人妒忌。

桃虽然明耀动人但执意争春,如周郎终自食狭隘之果。

菊虽然淡雅高洁但秋风自飒,如陶潜只能大隐隐于市。

梅虽然凌寒傲岸但只堪独开,如杜甫有抱负但无人懂。

他在拉踩百花突出莲的不同。告诉所有人,我有刚直但我不自傲,我有野心但我不妒忌,我有淡然清冷但我不逃避疏离,我有抱负傲骨但我绝不隔离于世。】

无花同舞,无草独处,世上热闹都被辜负。

不贪,不嗔,不痴,不怨,不憎,不惑

【佛教将贪痴嗔称为三火,三火害人,令人陷入永世轮回是恶的根源。贪:执著于喜欢内心喜好的外物。痴:不明事理的实相。嗔:执著于内心厌恶的外相。正是这里,我更否认你们说这是自嘲,这是自爱和悲悯的讽刺,讽刺那些离不开贪痴嗔的人,为了贪,不惜痴,因而嗔。】换成不这么骚文学的直白词,这词的意思就是,你们这些人因为爱一个人所以蒙蔽自己然后去恨另一个人,诶,悲悯地看著你们这些愚人,陷入恶的根源而不自知,拿什么拯救你呢。

我江湖走过许多年,看尽了万花我只爱一朵莲

【这里很直抒胸臆了,予独爱莲,就这么高洁傲岸,还能怎么样?】

不能酿美酒,不能饰窗口,清白走。

【未曾有拿莲入酒,更未曾做艳的装饰,质本洁来还洁去,自淤泥中盛开,也将凋零于清澈的水面,再回归尘土。赤裸而来,赤裸而去。人们笑我太无用,岂不知,是我不屑,只可远观】

年少丛中游,爱花因风流

【这句词,几乎是将无可奈何的笑摆上了台面。大浪褪去才知道谁是裸泳人群,谁年轻的时候不曾瞎眼被莺莺燕燕夺取了目光?可时间,会给我们最后的答案。】

悠悠百花瘦,唯它不藏袖

难相守,不长留,莲子苦入喉

【莲花难折,难养,难活,只能任其根扎在土里,花开放在水上,总是想私藏,却发现,藏了它,让自己愧疚,折一只下来,却发现,莲只能里凡尘远一点,再远一点,不被玷污才好看,把玩在手里,反而没有了那丝神性和高洁。】

莲之爱,怪人爱,世人不分青红皂白也难怪

【这句其实是很直接开麦表达自己态度了】

四、张艺兴本人创作能力

不用多言,真的,《honey》《贝壳女孩》(英文版)《joker》《爱莲说》你拿给随便的人听,真的不太相信一个人做出来的,他的风格真的太多变了,这个一定要说,真的respect,他还有很多惊喜是不被人知道的。或许张艺兴致力于用m―pop融汇所有音乐风格呢。

多嘴一句觉得不如joker惊艳的,因为joker是trap轨道啊,它真的就是重鼓点,自然砸得很嗨很重,尤其是沉闷轨道里的trance风格,再加上戏剧性演绎,所以听感和视感才有冲击。


继Joker绚炸的Trap风之后,张艺兴的这首《爱莲说》,让世人看到了他在国风RB创作方面,相当不俗的水平。他有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呢?

首先说风格是比较典型的当代RB,偏pop。节奏律动十分优秀。旋律演唱方面并未有传统RB常见的转音,也是RB的一个流行趋势。和声与callresponse算是常规操作。第一听的感觉十分舒服,仔细听几遍, 会不由得惊叹,他是如何把如此多的细思,放在2分58秒里。

(1) 律动

首先说一下节奏。

从艺兴第一张专辑Lose Control里面就能够看出来他对节奏律动的很多思索。他的歌曲一个很有特色的点,是底鼓不打在拍子上。常规4/4拍音乐伴奏来说,会遵循底鼓-军鼓-底鼓-军鼓的基本套路。而艺兴这首爱莲说的节奏,三拍的底鼓几乎很少敲在三拍上。会前后错位半拍。给歌曲加了一层有趣的律动。

这种做法在他非常多的歌曲里面都出现过。从较早期的Relax到I need you,到Honey新专,也是很有个人特色的一点。

(2) 曲式结构:

艺兴的歌曲,很多曲式结构非常复杂。一专二专就很明显。现在这种风格又开始强势回归,比以前的技法更加纯熟有趣。

开篇古筝弹奏,吟唱,水声过后是童声朗诵,主歌-副歌。

可以单独拿主歌歌词来分析:

青竹刻武功,醉倒灶台中

桃花迷惑英雄,隔年抛东风

-------------------------------------------

红梅下酒,江湖行走,大侠总风流

黄菊入喉,陶潜不愁,诗人争消瘦。

------------------------------------

谁也见过,万种花色,却独陷泥塘爱莲荷

无花同伍,无草同处,世上热闹都被辜负。

-------------------------------------------

不贪,不嗔,不痴,不怨。

可以看到,每两句歌词的字数都不同,同时演唱的节奏就不同,通过逐渐增加字数来加快速度,达到EDM舞曲中常使用逐渐build up的效果。

而最精彩之处在不贪,不嗔,不痴,不怨这四个词。是在Build up到drop之间空出的一拍。这种手段在EDM中也非常常用。把你的情绪推上顶峰,然后空白一小段,等待著高潮的降临。

艺兴这几个词加入了佛法的色彩,一切皆空,也成功的成为了连接主歌和副歌的桥梁。

再仔细分析一下, 为了每两句之间转换不太突兀,他保留了前两句的节奏的一部分。

比如「红梅下酒,江湖行走,大侠总风流」这句,「大侠总风流「和前两句的「隔年抛东风」字数相同。那么从字数上来分析,是这样的:

5,5

6,5

4,4,5

4,4,5

4,4,8

4,4,8

控制一个变数,来改变另一个变数,循序渐进的歌词结构也是很有趣了。

更奇妙的是什么?

是第二段主歌完全没有复制第一段的结构。从歌词到律动都是新的。

这种手法和他一专的lose control几乎相同,只是更加熟练。(还真是异乎寻常的坚持自己的风格呢。。。

(3)编曲:

这次重心更多在演唱,所以编曲是压的相对简练的。提几点有趣的地方吧:最开始古筝独奏的时候铺垫的背景pad非常棒;话筒开了之后有噪音;

底鼓一如既往的性感无敌,既有中国大鼓的沉稳,也有静夜波涛浩渺的壮阔。浑厚的底鼓出场搭配的是孩童稚嫩的颂诗之声。这种思路简直要把我感动哭了,非常独特美好。(一瞬间想起侏罗纪公园是怎么回事。。。。

艺兴的每一首歌,底鼓都相当的有想法。每一首歌几乎从底鼓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把我征服了。(这里再多说一句,808底鼓轰鸣的先声夺人,是trap音乐的一大特色。每一个音乐人都会穷尽脑汁找到有自己特色的底鼓。)

从歌曲开始,底部便铺了一层国风乐器的pad,低音的时候圆润的有点像葫芦丝,高八度时又有点像笛子。电子音乐的特色是音色非常有趣,很多合成出来的音色,和真实乐器相似,又不完全相同。

(4)风格:

这首歌扑面而来的RB,让我也想起了艺兴前一段发布的那首《少年行》。当你觉得他要做纯血中国风的时候,他来了国风RB。但是两首歌的思路非常类似。和更加中国风的《霸王别姬》与《麻婆豆腐》又不尽相同。减少了国风的味道,加重了西式RB的手法。整体路线倒是很像最初的《刘海砍樵》,但是各种技法杂合的技巧比以前强了非常多。国风和RB融合的极为漂亮和纯熟。


民乐爱好者来答!

张艺兴竟然会以这样的创作演绎《爱莲说》!在听歌前,我完全没有想到国风还能有这样的打开方式。无论如何,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张艺兴的风格很明显,依旧节奏主导,主编曲弱旋律,旋律初听觉得平平无奇,但随即出现的变化又让你觉得,还能这样!RB的曲风,用民乐作配器入编曲,开头由古筝引入,悲调开篇的旋律带著一抹神秘色彩,正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莲,颗粒感强而悠扬的筝声又似雨声,同时加入水滴滑落声,仿佛看到莲出水挺立的高洁之姿,开篇便勾勒出莲「洁」「静」的意境。随后童声朗诵,是今人对莲的歌颂与传扬,至此,景与人、古与今辉映成趣,也让听感更加丰富。

歌曲上半篇,相对比较平淡,亮点在律动,是很国风的RB,感觉和《少年行》异曲同工,很别出心裁地用中国古典乐器替代了西方流行乐器成为了节奏布鲁斯中的编曲元素和鼓点相结合了,很新,很突然,以前没这个类型的音乐,所以第一次听会有点陌生的感觉。

加入trap的设计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段词写得很一般,有些词不达意,不看字幕确实是听不太清在唱什么。词曲还需要磨合。


更!是我没有get词,歌词分析见高赞分析,大大写得很好。

七十二峰青自然:如何评价张艺兴在《我是唱作人2》第二期以《爱莲说》为背景的作品??

www.zhihu.com图标

真香!熟悉了词后听这一段越听越上头~连续4次move节奏的变化,俏皮灵动,trap和文言改变的歌词混搭,让这首《爱莲说》多了些江湖气,少了些孤高不忿,不羁洒脱之下是自己不变的坚守,纵使世间热闹,我看尽万花仍只爱一朵莲。另,此处trap的旋律也五声调式诶!

编曲使用的人声和萧声的和声旋律好评,特别喜欢喜欢「莲子苦入喉,woo~」。有点遗憾就是我并没有再听到古筝的声音,不知是不是音响的原因,期待音源吧。(更:是有古筝的轨道的!细听「世人不分青红皂白也难怪,污泥不染半分花照开」,可以听到有古筝清亮的和声。)

这部分我最喜欢的一段,「不贪,不嗔,不痴,不怨,不憎,不惑」,可以说是点睛之笔!这是莲的高洁与淡泊,也是歌者的心声与感言,贪嗔痴怨皆为欲而起,世人如此,我却不与之趋同,世人误解我、伤害我,我亦不去憎恨,有内心的信仰和追求,不惑于心,不困于情。这也是《爱莲说》的核心。

再多感慨一句,这句真的很好听啊!旋律16161636很国风,五声音阶特别击中我!

有负评说这首歌不好听,将编曲斥为花里胡哨,且不辨是否以有色眼镜观之,诚然,这首歌旋律不是大开大合,但是听感意外的灵动,低吟浅唱也有韵味。再者,编曲和制作水平是客观的,诚意和水准就在那,何况,为何要把编曲和旋律割裂?轻易断言「花里胡哨」是不负责任的评判。至于主观评判好听不好听,那我要说,最后的hook部分旋律太太太好听了吧。

总结:是一个很新颖的国际+国风尝试,也能比较好的传达出爱莲说的内涵,制作得可以说很真诚也花了心思。但成也新颖败也新颖,因为太新的写法对于听众可能会很不习惯(没听过这种风格的会觉得不太顺耳),无法迅速get到这首歌,而且时长太短,猝不及防的结束让我又听了几遍,每一次听都能不断发现到编曲新意和小惊喜。不过时长短在比赛里真的挺吃亏的,在高潮戛然而止,个人私心希望有一个减慢的收尾,真的没听够呀~

最后,张艺兴在舞台上真的像一个精灵。

这首歌也是张艺兴对自己几年来演艺经历争议感慨与回应,也是他对自己的期许,艺兴一直都活得很明白。我曾以为这是怼黑之作,当他唱到这里我就明白,张艺兴的格局远比我想像的大。

他就这样安静地在台上唱著自己的心,温柔不失坚定,不为外界杂音而移。「不憎,不惑」就是他对非议的回应。好与不好交给市场评判,尊重每个人的发声,希望他能够享受舞台!


轻描淡写地说著找回童年读课文的感觉

M-pop很明显了

RB、hip-hop和中国风的结合

打破了对莲的固有认知

不是那种清远悠扬的意境

不是做一朵「孤独」的莲,出世不入世的莲

少了些莲不与其他花争艳的味道

反而偏要争得帝王宠爱,得到眷顾

不是为了急著流于俗世

更像是为莲正名

在自己的世界里悠然自得、随性洒脱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依旧坚守心中的道义

中低音区的琴声

让我联想到莲生长的环境

莲生长的环境有些压抑 甚至古筝那部分听起来有些沉闷

张艺兴在古筝泛音那儿出来我觉得恰到好处

水滴入莲池后就是小孩颂诗

这一段小孩的颂诗为看莲人出场作铺垫

伴随著兴式鼓点

把这个画面推向一种少年感

无论是江湖大侠 还是武功英雄

看尽了万花

可只愿寻得一抹莲色

不贪 不嗔 不痴 不怨 不憎 不惑

或许唯有如此 才更美得超凡脱俗

柔媚却也坚强

这么一位可人的仙子 一身白西装 温柔可人

唱出来的却多了一份个性 游刃有余

美得正直 美得刚正

香得不腻 传得久远

善良的人心里会有他们的身影

时代终会赋予他们该有的美名


唉 上一期还没觉得 这期看完了是真的明白为什么张艺兴要专门发微博跟粉丝说输赢不重要 这场下来 坦白说我也不服

这首歌其实不太适合竞演节目 很吃亏 看似古风的词曲却配了流行的编曲 乍一听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风格 但是它很耐听 循环几遍就能品出味道来了 所以我说它不适合竞演 因为听众不会去反复听细琢磨

当然这首歌立意很好 整体舞美也是像莲花一样仙气高雅 开头的古筝配著三句爱莲说原文 听众能意识到是古风 但紧接著就大变样 小孩子们的说唱?还是单纯念词的设计有意思 可惜声音太小 后期唱歌时我基本上没听到他们的声音 甚至有怀疑这几个小孩其实就是配合搭个景|?ω?`) 歌词有自己的想法 就像艺兴本人说的 很多课文是长大了才会懂 这首歌的歌词就是结合了成年人的经历 在讲述莲花 哪怕被冠上「白莲花」这样的词去歪曲误解 它也「不贪不嗔不痴不怨不憎不惑」所以它是君子 自污泥中诞生 却不染半分尘埃 不过这首歌又是不长 结尾突然就没了 我还想在回味一下就发现结束了 看其他唱作人也有说觉得短的 不知道艺兴接下来的歌曲是不是都属于这种短小精悍类型的 那我就要努力适应了

虽然不适合竞演 但唱作人这个节目 我觉得要评价 你就得唱和作都要考虑进去 从唱来说艺兴这首歌和陈粒那首都比较平 陈粒那首很好听 但demo时我就觉得怎么那么熟悉 脑海里转了转想到了梁静茹过去的情歌 霍尊说这首歌有成为金曲的可能 金不金曲我不敢说 但它确实是完整在套路里的 也是大众爱听的曲风 但论编曲和设计 我不认为张艺兴会是输的一方 最起码他是真的在突破有思考敢搞新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