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各位同修:我們大家知道,六祖禪師有一個偈子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的狀態、我們的心地本來是清靜、無分別、無對比的,也就不要把它認為有什麼煩惱,有什麼生死,有什麼不如意的。沒有你我的,離人、離我、離諸相的。如果能離人、離我、離諸相,那麼也就沒有塵埃,沒有煩惱,沒有生死了。但是,這是聖人的狀態,這是理上的。

對凡夫來講,從具體的事來講,我們的心還是有分別的,不是「無一物」,而是「有萬物」,這個萬物,就是我們分別出來的、對待出來的。有人,有我,有能,有所,產生了對待了,心裡有了分別就是塵埃。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塵埃,這些煩惱、無明、無奈、執著等等,都是由於我們的業習——貪、瞋、癡所造成。

所以佛教,既講因果,又講修行,因果,種下了苦因,活該我就承受苦果,就這麼不完了嗎?不能完,這是前半句。後半句就是來修行、來轉化。所以,人的命不完全是天註定。我們的命需要來順從自然規律,就是因緣法,因緣所決定的。

我們過去所種的惡因、善因,在一定程度來產生的善果和惡果,我們要來承受,我們要來承擔,我們不能恨天怨地,不能怨老天爺不公平,要來面對,要來接受,這是第一步。在接受、面對的過程中,我們要總結經驗,產生智慧,不能只被動的去面對、接受,要主動地去轉化、去改變,這就是修行產生的作用。對這些基本的規律、現象,佛教所產生的作用,我們不只是從字面上來理解,要從現象上、自己的親身感受上來進一步地體會。

過去所造的善、惡業,所產生的善、惡果,我們要來勇敢的面對,我們日後的修行,也要勇敢地來進行。佛教的修行,簡單地來講,就是三無漏學——戒、定、慧。第一,我們都要來持戒。

戒的精神就是來規範我們的身、口、意。先從身、口來說,最後的目的是規範的我們的意。遵守規矩的狀態是什麼呢?我們修行的氣氛就像佛法的大海,每一個人就是大海裡面的一滴水,把自己的這一滴水放到整個的大海中去,接受佛法大海的這種加持力。

把自己融化到一個整體中來,把自己比喻成佛法中的一滴水,把自己這一滴水完全的放在整個佛法的大海洋之中。在這個海洋中,來體會它的光明,體會它的能量,是共同的,是一個大整體。

持戒的前提,或者是說它所產生的後果、產生的作用,就是把自己放在整個的佛法的光明海洋之中,來體會這樣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就是我們本來無一物的心。那麼這樣的狀態就是佛法的光明、佛法的智慧。

在社會大眾的印象中,往往覺得佛教消極悲觀。之所以會這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解脫道的修行從認識到結果都偏向否定。比如無常,是對常的否定;無我,是對我的否定;說人生是苦,是對世俗快樂的否定;至於涅槃,則是對整個輪迴的否定。

有人會因此產生這樣一個疑問:如果輪迴停止了,未來是什麼?生命是否由此終止?如果這樣,人生究竟還有什麼意義?這也使得一些人對學佛產生畏懼心理。如果我們在解脫道的基礎上,再接受大乘菩薩道的思想,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就會完全改變。解脫道是偏向對負面情緒的否定,而菩薩道在否定的同時,非常重視對正向品質的開顯。

生命有兩個面向,既有魔性,也有佛性;既有根本無明,也有本來具足的智慧德相。每個生命都具備覺悟潛質,都能成佛。無明使生命充滿混亂和煩惱,不能自主。但在這個迷惑系統的背後,還蘊含著無限寶藏,那就是圓滿無缺的覺性。

在生命的某個層面,我們和佛菩薩是無二無別的。或者說,佛菩薩所具備的慈悲和智慧,也是每個眾生本來具足的。這些品質不會因為我們是凡夫就減少,也不會因為我們輪迴六道而丟失,它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去認識它、開發它。這一認識,為我們的修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心。

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大乘佛子,關鍵取決於他是否生起菩提心,是否具備「我要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生命痛苦,從迷惑走向覺醒」的崇高願望。只有具備這種願望,才能稱之為大乘行者。反過來說,如果不具備這樣的願望,不管讀多少大乘經典,修多少大乘法門,都不能算是大乘行者。

發菩提心,就是以覺性為基礎,進而建立無盡的悲願。當我們生起「盡未來際利益一切眾生」的願望後,就永遠不會失業了。菩薩的四弘誓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何等深廣的願力!

菩薩道的修行,是在利益眾生、幫助眾生走向覺醒的過程中,完成慈悲的修行。正如《普賢菩薩行願品》所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

這種慈悲不是我們平時的小慈小悲,而是觀音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其標準,就是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慈悲。如果還有一個眾生不是他慈悲的對象,這個修行就是不圓滿的。另一方面,菩薩在利益眾生的同時,也是在消除我執。

所以利他不僅可以成就慈悲,同時也可以成就智慧,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不過我們要注意,做事也很容易成就我執,成就自我的重要感、優越感、主宰欲。換言之,做事既可以成就無我,也可以成就我執,關鍵是自己的發心。只有帶著純粹利他的心做事,才能成就無我。

在菩薩道的修行中,中心的轉變非常重要。凡夫的人格,是依自我為中心建立起來的,這就必須完成生命中心的改變。將原來的以自我為中心,轉變為以三寶為中心,以眾生為中心。《普賢菩薩行願品》告訴我們:「若令眾生歡喜,則令諸佛如來歡喜。」

可見,菩薩的修行必須以眾生為中心。只有轉變中心,纔有可能弱化我執。在弱化我執的過程中,不僅能成就智慧,也能成就慈悲。所以,利他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具有不可思議的功用。


好奇,思考,行動,好奇,思考,行動,聰明人好奇心比貓還強。


沒事就想各種各樣的事,各種情況不同做法的結果怎樣,生在鄉村,家鄉們都阻止我這樣做,說只管把學習搞好,其他的不歸你想,我想,這可能就是鄉下孩子大多比較白癡肌淺的原因,從來跳不出思維的圈

啊,我裝什麼明查世故啊


科學精神吧。愛因斯坦當年聽說,有個能與上帝對話的箱子還是啥的,人進去了就會感到特別感動,他並非直接否定或下判斷,而是前往一探究竟,然後驗證了不過是有人給這個箱子微波加熱了。

就算是這麼荒唐荒謬的事情,他也帶著科學精神去求證,更別說當年意識到相對論這樣腦洞大開的假設,同樣也是想辦法去驗證,而不是用主觀臆斷,認為這腦洞很荒唐。這也應該就是為什麼愛因斯坦是愛因斯坦了吧。

所謂聰明人,就是願意不厭其煩地去探究整個世界的為什麼,然後對每個「為什麼」都做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其實還真的蠻難的。


我不知道聰明人怎麼思考

好奇,瞭解,行動,發現

我是這樣的


其實我個人覺得聰明什麼的太偏向於先天,很多時候,一個人習得的思維方式和他對待事物尋根究底的態度,使得一個人變得聰敏。

動腦這件事,首先一定要動起來,你要去發現,去觀察,去思考。最後,還需要偶來的靈感吧。


我不是,無法回答,不過我現在思考問題就一句話,籌策萬物之終始,見變化之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