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級喜歡喝除了純牛奶以外的各種牛奶及乳製品,恨不得每頓飯只喝牛奶喝到飽,這樣做可行嗎,會有副作用嗎?


首先要聲明的是僅僅喝牛奶或其他液態乳製品是不足以維持機體健康的,牛奶和其他乳製品只有伴隨其他膳食一同攝入,纔有可能發揮它的健康作用並不產生副作用。至於在膳食中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液態乳製品更有益身體健康,請看如下回答:

在國內市場,除了純牛奶之外的乳製品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酸奶(包括原味酸奶和各類風味酸奶,如果粒酸奶,炭燒酸奶等) 2.各類風味乳飲料 3.煉乳 4.奶粉 5.乾酪(主要以再製乾酪為主)6.冰激凌。在這幾類乳製品中能直接用來喝的只有1.酸奶和2.各類風味乳飲料,雖然您沒有特指喝的是什麼產品,但根據您的描述,我推斷您喜好的就是這兩類產品,那麼我就在基本工藝和營養價值兩方面對這兩類產品先做一個深入的剖析,然後再提出我的個人觀點建議。

1.酸奶

酸奶主要是通過向巴氏殺菌後的純牛奶中添加活性乳酸菌,活性乳酸菌通過發酵牛乳中的乳糖產生乳酸,使乳中的pH降低至4.6左右。在此pH範圍內,乳中的酪蛋白因表面電荷消失而相互之間發生交聯和沉聚,由此形成較為鬆散的網狀結構(類似於豆腐膏的狀態),這就是酸奶的基本結構狀態。當然乳酸菌在發酵中也會產生一些胞外多糖,這些胞外多糖會增加酸奶的粘稠度,強化網狀交聯結構,企業在實際生產中也會人為地添加一些奶粉來使酸奶產品的品質更穩定,更具有粘稠的口感。

單純通過乳酸菌發酵純牛奶得到的純正酸奶其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除了保有純牛奶中原有的鈣,維生素D,蛋白質,共軛亞油酸等營養成分外,乳酸菌的發酵還會使得乳中的營養成分更容易吸收,並額外產生一些功能性成分,比如,將乳糖轉化為乳酸而避免乳糖不耐症(某些人羣,尤其是亞洲人,因為體內乳糖酶不足,喝牛奶時會因為消化系統無法充分代謝乳糖而發生腹瀉腹脹等癥狀)的發生,產生降血壓多肽,胞外多糖(功能類似纖維素,可促進腸道健康)等。活性乳酸菌本身也會改善人體健康,比如乳酸菌的攝入會刺激腸膜免疫系統增加機體免疫力,乳酸菌定植於腸道中會改善腸道菌羣,通過多種途徑和機制改善人體健康,比如,降膽固醇,降血脂等,此領域的相關研究已成為微生物學界的研究熱點。

但是,這種純正的酸奶僅在國外市場比較流行,在國內市場卻是小眾。因為純酸奶的pH在4.6左右,在這個pH條件下,酸奶的口感是非常酸的,國人很難接受。因此,企業為了迎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在市面上大多數酸奶產品(不論是風味酸牛乳,常溫酸奶還是果味酸奶)中都添加了大量的蔗糖來中和酸的口感。這種「改良」後的酸奶含糖量一般高達6%左右,其健康作用由於大量蔗糖的加入而大打折扣,長期大量食用反而會因為攝入過多的糖而產生糖尿病,脂肪肝等副作用。

還有當今在市面上大行其道的炭燒酸奶,這類產品為了增加產品的視覺感官和時尚元素,是以損耗產品的營養價值做為代價的。炭燒酸奶是將鮮牛奶先經過數個小時的低溫加熱,然後再添加益生菌發酵而成。在殺菌過程中發生美拉德反應(也稱非酶褐變反應),即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質會發生一系列複雜化學變化,由此產生炭燒的色澤和特殊的風味。在反應過程中,乳中的蛋白質含量會消耗,所以產品的營養價值會降低。而且該產品中依然有大量的蔗糖存在,在健康上依然存在負面作用。

綜上所述,市面上大多數的酸奶產品含糖量較高,站在有利於健康的角度,本人不建議長期經常性地食用,應當作零食來消費,每週消費盡量不超過2次,每次盡量不超過100g。如果想長期食用並改善健康,建議買一臺酸奶機在家自製酸奶,這樣糖的添加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酌情添加,在這裡建議不加糖或少量添加。或者可以消費一些市面上的無糖無添加劑的酸奶,比如一鳴的藏式淳酸奶,但這類產品的價格相對偏高。

2.各類風味乳飲料

這類乳製品中牛奶的成分極低,屬於飲料的範疇,其主體成分就是糖水和各種香精的混合,是真正意義上的垃圾食品。這類產品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的利潤空間,其生產就是單純地為了刺激消費者的感官,促進消費者的消費,每一滴液體都赤裸裸體現著資本逐利的本質。長期食用不僅會大大升高糖尿病,肥胖症的風險,還可能對其成癮,影響正常的膳食,造成營養不良或其他疾病。因此本人在這裡建議不消費此類產品,應盡量像戒煙一樣把其戒掉。

綜上所述,在國內液態乳製品市場,站在有利於營養健康的角度,純牛奶和無糖無化學添加劑的酸奶是最可靠的產品。不建議經常性地消費其他液態乳製品。


牛奶除了含有18種氨基酸外,也含有豐富的鈣質和維生素D,所以牛奶一直被推廣為健康食品。但值得注意的是,鈣和鎂需要在最佳比例,骨質疏鬆風險纔可以降低。牛奶含的鈣和鎂的比例是10比1,而人體需要的鈣和鎂比例是2比1。而且鈣和鎂在人體吸收過程中是互相競爭的,鈣喫多了就會確鎂,缺鎂同樣會導致骨質疏鬆,而且缺鎂會影響睡眠和各種身體健康問題。

但上面的都不是大問題,最大問題是其實很多人對牛奶的酪蛋白不耐受而自己不知道,我就是其中之一,每天風雨不改喝牛奶,出差都把常溫牛奶帶著包裏,結果是導致我腸漏的重要因素,引致慢性炎症自己都不知道,對我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下面有更詳細的一篇,有興趣多瞭解可以看看:

維他:腸漏和食物敏感檢測看:喝牛奶真的好嗎??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不可以,中國的乳製品標準是全球最低的,且配料表上明明白白的食品添加劑,身體還要多花功夫和能量去消化。純牛奶建議澳大利亞生產的OZCOW,已有一種原料就是奶,


一日三餐喝牛奶可以,但只喝牛奶肯定是不行的。希望題主可以明白:健康永遠是大於喜好的。

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嘞:

1、營養不良。牛奶能滿足機體部分的營養需要,但人每天活動及身體的基礎消耗還是靠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蛋白質雖然能提供能量,但是不經濟還會出現其他問題。牛奶中大部分都是水,提供的能量很少。能量供給不足會消耗自身肌肉及內臟組織,導致抵抗力下降,消瘦等問題。

2、加重腎臟負擔。蛋白質的最終代謝還是靠腎臟來完成,每天大量的攝入蛋白質會導致腎臟超負荷的工作,很容易讓腎臟提前出現問題。

3、便祕。蔬菜、水果等其他食物中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和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祕。牛奶幾乎不含這些,所以長此以往會導致便祕。

4、胃腸道反應。大量蛋白質攝入很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腹瀉、噁心等胃腸道反應。

所以每天的飲食一定講求的是食物多樣和適量,某一種食物不就能滿足人一天所有的營養需要,同時還會導致一些問題。所以不要依著自己喜好做事,健康纔是最重要的。


紐西蘭Mickey米奇很高興為你解答:

喫飯的目的不僅僅滿足喫飽的問題,還要滿足營養素均衡的問題!

從營養學上來看,不建議一日三餐喝牛奶,會導致營養素不均衡的現象!如果每餐500毫升牛奶,一天1500毫升計算,常量元素鈣磷每日攝入量過量,比如鈣攝入量達到1500mg,遠遠高於推薦量800mg,長期如此導致高鈣血癥、便祕、結石等;微量元素鋅鐵等攝入不足,鐵僅僅每日攝入量為4.5mg,遠遠低於推薦量,長期如此導致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缺鐵性貧血等;維生素A、維生素B等維生素攝入量不足,長期如此,暗適應能力減弱、皮膚乾燥、容易引起口腔炎等;以及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胃接受就可以


可以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每天攝入奶類300毫升。我們需要40多種營養素,牛奶中營養豐富,但並不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素,除了喝牛奶,還需要喫其他食物。


美帝很多人喜歡拿奶當水喝,結果就一個字,胖。如果你拿奶製品當飯,那營養不良是肯定的,這就很難說你會被什麼樣的疾病打倒了,也許你是那個最走運的,依然保持健康。


這道題表述與題目有偏差。

三餐都喝牛奶可以嗎?可以。只喝牛奶可以嗎?不可以。

牛奶有副作用嗎?副作用一般指藥品的多種作用中,除開治療需要的某受體作用外,其他產生影響的作用。牛奶除開對特殊人羣有過敏和乳糖不耐受之外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喝脫脂奶連脂肪含量都很低。

純牛奶以外的各種牛奶。各種牛奶指什麼?是添加各種口味的牛奶飲料嗎?聽起來好像各種奶牛產的各種奶。如果自己在家做可以控制糖量和添加劑——譬如自己做酸奶、奶昔之類,但如果外面買現成的就難免。各人身體狀況和心理接受度不一樣,有人覺得可以,有人覺得不行。

過猶不及。

我強迫症我就是進來改病句的……


適當補飲用還是有好處的。你要是一日三餐都喝牛奶,時間長了,多了吸收不了等於浪費,再者食物單一,會造成偏食,一定要營養均衡,飲食多樣化,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要不然會導致其它營養物質卻失也會引起病情的。老人常說好東西不可多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