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佐佐木光次郎 邀。

众所周知,选秀权是正资产,但正资产到底正多少,这个问题就是很难解答的。

先从一些基础理论开始讲起:

一、一些基础:

选秀权通常是顺位越靠前越好。但首轮末和次轮初除外。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认为31号价值高于30甚至接近27-28,32-33约等于30的价值。

这个原因是首轮选秀权的操作没有次轮灵活。30号及30以前的选秀权要占据薪金空间,且要签下的合同基本是固定的(也有例外,如19级30号凯文.波特就签下了上下浮动的工资范围中较小的合同),而次轮不占据薪金空间也可以签下任意大小的合同(最大顶薪,最小底薪)。

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次轮秀可以签下4年底薪(不是底薪特例,是占用工资空间情况下的底薪)。在这种时候,这个次轮秀(尤其是他顺位很高时)有可能成为4年高性价比合同(参考约基奇,球队放弃了他的第四年合同选项防止他离队,否则他可能是NBA历史上最强的四年底薪球员)。

高顺位的价值并不是按序号等差排列的。如状元和榜眼差距极大,但11和12就没有特别大的差距。

一个例子是1993年选秀大会,状元韦伯换探花哈达威。结果勇士为这个2顺位的升级复出了3个首轮选秀权(最终是1个11号和两个5号,可谓是价值连城。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还在联盟里打球,那是1998年的5号秀文斯卡特)。

而乐透偏低区就完全不同次元了。2018年选秀大会上,快船用12号小布里奇斯去换黄蜂的11号吉尔吉斯-亚历山大,「只」搭上了2个次轮。而且风评是黄蜂换得还不错。

到了乐透区外的首轮又不同。2019年选秀大会,76人追求凯尔特人的20号签,最终付出的是24+33。与上段比这可不是1顺位升级,而是4顺位升级。

次轮交易的价值也有天壤之别。比如2019年76人的一笔交易:34号=57号+2个未来次轮(其中一个很可能是高顺位次轮)。

通过这几个例子,大家大致可以看出选秀权换选秀权的交易价值对比。

最后一点是,次轮末的选秀权交易价值寥寥无几。因为落选秀同样是可以被邀请试训甚至开出非保障合同的。60号选秀权的价值就是「锁定某位边缘球员,获得他的签约权」,而不是在别人之前「抢走」他。即使60号没被选(可理解为变成了61或62号),球队同样很有机会得到他。

二、选秀权的交易价值是动态的:

这个概念是两方面的,一是选秀权自己的交易价值会变化;二是选秀权换的资产,也会发生变化。

其中一也包括两个部分:

1、选秀权的价值分为大小年,每年有所波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22年可能是2合1大年(高三允许参与选秀),届时2022年的优质球员可能数量大大超过其他年份。比如2022年的15顺位,可能比2021年的10顺位还值钱。

所以2022年的选秀权价值更高。

2、近年特殊政策,新秀工资在大幅度增长:

本西蒙斯那届是占据工资帽比例最低的一届。因为2016年有特殊性。

?有一定研究的球迷都清楚,2016年是非常具有特殊性的一年。那年工资帽暴涨2400万,NBA历史第一。而新秀工资没有跟上涨幅,导致那些年的新秀工资成了比较廉价的。

如图可见,西蒙斯工资比唐斯涨了一些,但远远跟不上工资帽的涨幅。

这就导致了西蒙斯和唐斯这几届成了性价比极高的新秀合同。

而现在,这个工资帽增长红利慢慢在削减衰退。再看艾顿和锡安(图中的???)的合同,已经不那么廉价了。

至于选秀权换的资产也会变化,这个概念不难理解。

举个例子,工资空间也是一种资源,近年常有类似于选秀权+垃圾合同换空气的操作。

比如某年在大腕基本被签完后有空间的球队很少,而有腾空间(或减轻纳税压力)需求的球队很多,狼多肉少。这时选秀权换空间就很难。

而有空间的球队较多,有腾空间需求的球队较少,肉多狼少。空间换选秀权就很难。

三、一些错误观点:

某球迷朋友留言:

案例1:瞎总结

这显然是很草率粗暴的划分。即使不考虑选秀权与选秀权之间的巨大交易价值区别,只说理论。我们都清楚交易首先是合同的交易,其次才是球员的交易。保罗和沃尔都是明星球员,他们不仅换不来乐透签而且几乎要倒贴选秀权才能送出去,因为他们实力不差,但合同不佳。先发和先发也是有巨大区别的,祖巴茨这种低配先发和考文顿这种联盟顶级3D都是先发,交易价值有天壤之别。潜力新人换次轮更是滑稽了。别说拿次轮去询价塔图姆试试,就算问英格拉姆也是大门都进不去啊。

总结:思考和归纳是值得赞许的,但不要超出自己能力去胡乱做归纳总结。

案例2:典型错误认识

通常来说,首轮后半段和次轮前半段是容易出现高性价比的。乐透区尤其前五顺位的合同是非常昂贵的,他们别说打不上球,就是稍微水一点也对不起工资。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约什杰克逊。他本赛季工资高达706万,已经超过迷你中产接近全额中产了。而他攻防两端都是负价值,已经被太阳当负资产抛售换了科沃尔(随后裁掉科沃尔)。

与之相似的富尔茨好一些(受困于怪病),但他的合同更大,本赛季高达975万,相当于空间中产的2年合同大小(1年顶小洛佩斯2年工资)。

至于更菜的奥卡福,我都懒得讲了。记得前些年我说奥卡福远不如拉塞尔还有人质疑。

那么比杰克逊合同大得多的锡安(均薪超过1000万)等人,如果达不到预期,对球队而言是个挺大的负担。绝对不能说高顺位就是高性价比。

案例3,不懂装懂。把乐透和绿屋两个名词都解释错了

乐透秀是特指前14顺位。倒不是说14顺位就比15顺位强了多少,而是因为前14有机会参与抽签(2019年改为抽1-4)。

尽管后面的概率都不大,但有机会就比没机会强啊。

?至于绿屋就是一个单纯的热门新秀放置点。没有固定数量。今年小绿屋数量就比去年要多。

关于对选秀权的错误认识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了。总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长期关注交易信息才能做出一定评估的工作,并不像字面理解那么容易。????

希望知乎篮球版块还是能体现出尊重知识的本意。


没有固定的价值地位。

2010年是上一个自由人大市场,当时各家球队对选秀权的看法就是没啥用,毕竟选来还要培养,养了未来还会跑路,所以选秀权再多都不如直接裸签巨星(很多球队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被玩死了)。

然后在新版劳资协定出来之后,勇士让联盟发现了NBA船新玩法里所谓的「新秀红利」之后,连带带出了所谓「夺冠窗口期」的概念,巨星堵死薪金空间,新秀的便宜合同就是突破球队战力上限的关键,选秀权又突然变成了香饽饽。

而在未来几年,新秀合同的薪金涨上来之后,选秀权就又没有那么有价值了(目前已经是趋势了)。

总之,这个东西和买股票差不多。具体价值怎么样怎么预估,多半都交易双方靠相互猜,没有什么能完全精确概括和描述的。


看了很多回答,都觉得选秀权是风险投资。不过其实选秀权应该是一本万利。所以经常会看到超级明星的交易中会涉及到大量的选秀权。

很多人说选秀权是不确定性,的确选中的新秀打的好不好,最后能到什么水平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新秀的合同是性价比最高的。尤其是高顺位新秀。

选秀权直接意味著新秀合同。相当于企业在相同工作体量上,招两三个的实习生也比开给一个工作四五年的,基层白领划得来?

举个例子,一个乐透签,选不来一个詹姆斯库里,选一个利拉德阿德也是大赚,如果真的这哥们不争气最后没有打成mvp或者全明星,成一个卡佩拉戈登贝弗利这样的轮换要求不高吧。乐透秀可是相当于全国最好的十几个大学生球员。而卡佩拉戈登贝弗利下赛季的工资分别是1490万,1406万,1234万。要知道这已经是联盟里最物美价廉的合同了,如果再年轻几岁的话,可以参考签了4年1.06亿的奥托波特。

如果换成新秀呢?可以参考,下赛季最贵的新秀状元蔡恩威廉森也只要975万。更多的大概只要200-500万就能够搞定。这中间的差价,至少是上千万,如果算是奢侈税更要翻倍。

相比于成名的球员目前水涨船高的价格,对于球队而言,新秀如果打的好,我收获了一个廉价的超级明星,至少是未来明星。

如果打的一般,至少省了一笔钱,用一个相对便宜的价格收获了一个合格的轮换。

如果打的很次无法在联盟生存,至少球队省了一笔钱。可以用这笔钱去补强球队,或者省下来续约球队里更好的明星。

额外提下薪金空间。的确很多球队老板都有钱。愿意交奢侈税。但至少是得给争冠强队买单。一支球队能不能进步或者持续进步,很取决于能不能一直有操作空间。有空间续约,有空间签约,有空间交易。

举个例子,像火箭现在哈登威少两个人拿了6000多万,戈登卡佩拉千万塔克七八百万,。如果火箭想得到明星。没有空间签约。交易如果不送出上面这五个人,对阵容基本不会有影响。这时候操作空间就很小了,如果威少哈登不兼容,至少很难小范围补强。只能动大手术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乔治戴维斯等明星的交易中,选秀权和年轻潜力球员会左右整个交易。毕竟这是一个商业联盟,怎么花小钱办大事,才是真正好的操盘手。


选秀权是指NBA各球队拥有赛季结束后在选秀大会上挑选新秀的权力。每年每支球队自动拥有一个首轮选秀权和一个次轮选秀权。首轮选秀权是指NBA各球队拥有在选秀大会上按照之前排定的顺序在第一轮挑选新秀的权力。首轮选秀权中最重要的是状元签、榜眼签和探花签。他们分别是首轮最先、第二个和第三个挑选新秀的选秀权。

交易中的使用

球队可以利用交易从其他球队换来选秀权或者在交易中换走自己的选秀权。 但是选秀权用做交易只可以附带白送,而不能折合成薪金进行交易计算。此外,某些选秀权是受保护的。根据NBA相关规定,球队在交易过程中,不得连续送出未来两年的首轮选秀权。

顺序的获得

根据联盟规则规定,前三位的选秀权的获得(即「状元签」、「榜眼签」和「探花签」)必须抽签决定。有资格参加抽签的球队是当年未获得季后赛资格的14支球队。通常联盟会在季后赛激战正酣的时候把这个14支球队聚集起来进行选秀权抽签。抽签的时候主持人会把14个乒乓球放入一个容器中。每个乒乓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14。抽签时抽出其中的四个数字。不计11-12-13-14这四个组合与先后顺序,共有1000种排列组合。其中联盟战绩最烂的球队拥有250个排列组合抽的状元签(即25%的可能),而乐透区最好的球队则只有5%的可能,总之战绩越好,获得的排列组合越少,赢得状元签机会越低。抽签时如果谁抽到了和自己的所拥有的排列组合一样的四个球即可获得状元签。如果联盟战绩最烂的球队没有抽到状元签,则是战绩倒数第二的球队进行抽签,还没有拿到的话换成联盟战绩倒数第三的球队继续抽……以此类推,直到抽出状元签为止。

状元签抽出后,用同样的办法还将抽出榜眼签和探花签的归属。只不过已经抽的前三位选秀权中任意一个签的球队不得参加下面一轮的抽签。举例说明,如果抽到状元签的球队是联盟当年战绩倒数第三的球队,而榜眼签的球队是联盟战绩第二烂的球队,抽到探花签的球队则是联盟战绩第四烂的球队,那么这三个球队不享有按照倒序分配的选秀权,而因该在剩下的球队中按战绩倒叙分配。即战绩最烂的球队得到4号签,战绩倒数第五的球队得到5号签,战绩倒数第六的球队得到6号签,依此类推……

首轮与次轮

首轮选秀权是指NBA各球队拥有在选秀大会上按照之前排定的顺序在第一轮挑选新秀的权力。相应的,次轮选秀权则是指NBA各球队拥有在选秀大会上按照之前排定的顺序在第二轮挑选新秀的权力。次轮选秀(即第二轮选秀)程序和首轮选秀一样,只不过必须在首轮选秀进行之后才能进行,因此次轮选秀很少诞生球星。首轮选秀权中最重要的是状元签、榜眼签和探花签。他们分别是首轮最先、第二个和第三个挑选新秀的选秀权。被状元签选中的球员被称为「状元秀」,被榜眼和探花签选中的球员称为「榜眼秀」和「探花秀」。


选秀权的价值越来越高了。常识而言选秀签越高,越有可能挑到更优质的球员。基石级球员或全明星级的不说,哪怕出一个合格的轮转球员。一个首轮就是一个4年的红利合同,打不出通常可以转手让别人刮下彩票,再不行2年后球员选项可以及时止损。至于次轮秀,以目前基本无保障部分保障的合同,如果刮出来就更赚翻了,刮不出止损更简单。

争冠角度而言,按照目前的NBA工资帽构成,一只总冠军球队交税是几乎肯定的,但也是很难接受有较高的溢价合同存在的。正常来讲一个顶薪最高可以占据35%的,通常争冠需要有2-3个这种水平球员。NBA大部分的球员都是分钱分货,首发通常也要中产以上的合同,这里面就要把工资帽占得七七八八了,1支球队15人剩下的怎么办,只能考虑用新秀和底薪老将补充完整了。这里面能用最少的钱发挥最大作用的红利合同就是新秀合同。这是联盟限制死死的,你再牛逼,能做千万级别的活,也要乖乖拿完新秀那几百万的合同,熬到头才能签大合同。(多说一句真正的顶薪如詹库杜登,也是红利 ,因为他们的价值远不止35%工资帽)

有红利合同就有溢价合同,中产以上到勉强顶薪的合同就是最高溢价风险的合同。NBA里4、500号人,真正有实力签毋庸置疑的顶薪的也就那10来号人(可能还没有)。其他的球员你说他不行嘛他还有有实力的,比方德罗赞沃尔一类,作为建队核心拿总冠军是没希望,但进全明星还是没问题。你不给顶薪可能别人就给了,特别是那些小城市球队,本身有空间也吸引不来大明星。球队还是要留个招牌卖票对不对。同样的道理中产合同也适用,钱都是要花出去的,不签白白放走一名有点实力的球员是需要勇气的。而这些人如果年纪到了,或者遇上伤病了,那后面的合同可能就烂手上了,轻易找不到人接盘。特别是中产合同,通常能做的活,很多3、4年级的新秀合同球员也能做到,价格要少一半以上。

说到小城市球队就引伸到选秀权一个更大的作用,就是能否选到巨星一飞冲天。诚然大城市对巨星的吸引力是压倒性的(詹姆斯乔治小卡浓眉)。但多年培养的苦劳加上更有利的合同还有对留住巨星有一定的作用,最典型的是马刺选个邓肯纵横联盟20年。所以交易乔治浓眉的筹码,鹈鹕雷霆对普通球星毫无兴趣,不给多个未来首轮谈都不用谈。

说到底,现在不好过,但未来总得有些盼头对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