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前提條件的問題很難回答。可能是你譯本選的不對,或者是你閱讀的能力不夠,等等,這些都是原因。

但就我看來,鑒於莎士比亞是全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你提這種問題就像是來標新立異的。

這對於像我這種研究世界文學的,是最難接受的、最不願看到的一類問題。

有人已經提到了,不能用現代人眼光來審視古人,就像美國獨立戰爭,雙方打仗就是回合制,你打一槍我打一槍,看哪邊精準度高,現在看起來是不是很蠢?

這是時代背景制約了人的行為。

歷史背景的確需要考慮,莎士比亞的出身也需要考慮。但其實,如果你真的仔細去讀莎士比亞了,你就不妨對比一下他的各類劇作,能體會到莎士比亞的偉大。量不用多,就幾部戲:

《哈姆雷特》、《麥克白》、《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羅密歐與朱麗葉》、《理查二世》、《亨利四世》、《暴風雨》

你會發現莎士比亞的天才。他什麼劇都能寫。


原因分很多種主客觀因素都有。

首先來說,對他身處的時代背景我們可能很難感同身受。

今天我們的普世價值觀和過去的價值觀是不太一樣的,或者說不論身處那個時代我們都有各自的局限。我們所嚮往的所追求的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於過去,我們現在更好的。

好了,來說說莎翁。

莎士比亞,戲劇作家,英國,文藝復興高潮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

他擅長於刻畫複雜的人類內心世界,歌頌人間的仁愛和友誼,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嚴。

文藝復興是西方人文精神的第二次覺醒。人文精神具體表現為對人的生命,尊嚴和價值的高度重視。

我覺得這樣子應該對他有稍微一點點的了解。

再次,可能大家看的版本不一樣。

你要知道語言在翻譯過程中有很大的損耗,所以我一般直接看原版(如果我會的話哈哈)

不過市面上通行的版本大概是朱生豪先生翻譯的多。我覺得他翻譯的挺好的。

有一句話打動我了是朱生豪翻譯的

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一幕第二場戲中,借Benvolio的口說出的「Turn giddy,and be holp by backward turning;

  One desperate grief cures with anothers languish.」

朱生豪翻譯的版本 頭暈目眩的時候,只要轉身向後;一樁絕望的憂傷,也可以用另一樁煩惱把它驅除

不是作比較,拿出另一個名家的(說實話我並不喜歡他的版本)

轉得頭暈就掉個方面來轉,一件絕望的悲傷治好另一個苦痛 (梁實秋)

不同的譯者的理解和語言功底和風格是不一樣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看一本書,如果是經過翻譯的話,可能同時在和譯者做交流hhh。

再次,可能不同時候的境遇,讀的遍數會影響你對他的書的理解。

有的時候,你此刻不能理解的內容或許過一會兒你就會知道了呢


我覺得不一定要矯正自己的觀點,

你是自由的

你的閱讀你的理解都是基於你的一切,沒有必要求同,不同人的喜好不一樣。

但是莎翁真的,老到的文風,流暢的劇情,大量的故事,

我看了以後雖然是劇本,但是真的很好看(我初中時候看的,現在還沒再刷,)


但是如果你想要很透徹的理解他的話,

先可以了解他的背景,就讀一些名家為他寫的東西(或者讀後感也可以,但千萬不要被讀後感帶偏!要保持自己的看法)如果是譯版一定要看譯者寫在前面的話,裡面是他對作者和書的理解,這很重要,你要理解作者和譯者的出發點

然後看他的很多的書,看書順序也挺重要的,我吧,看書順序比較奇怪

我先看的是

仲夏夜之夢 (豆瓣)?

book.douban.com圖標

仲夏夜之夢,然後我在想,wow這人寫得好好(一開始為了學英語)

然後我看的是

第十二夜 (豆瓣)?

book.douban.com圖標

第十二夜

然後我看的是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 (豆瓣)?

book.douban.com圖標

十四行詩

再然後,我看了喜劇

莎士比亞喜劇悲劇集 (豆瓣)?

book.douban.com圖標

最後看了悲劇。

就看完以後,總有體會

而且對偉大的定義可能要更寬泛,你要承認他的局限性,但他也有在那個時代里許多人沒有的閃光點。說實話威尼斯商人里,我難以理解說商人是猶太人,我覺得這有點涉嫌歧視。


但在我這裡莎翁可偉大,他簡直是個造詞高手,語言毒辣但是又很有趣,故事情節構思很新穎,及時放在今天也依然很好看,他算的上是很厲害了。

另外,我對他的相關名家讀後感看的很少,所以沒有很透徹地理解他文章里的一些東西。

建議看英文版最好。(只是建議)看名家一定要看前面的內容。

人都是平凡的啦,只是時勢造英雄罷了,不要太在意人的完美啦

就這樣寫了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啦

以上


取決於讀的是英文版還是中文版。不否認莎士比亞的中譯的確有非常優秀的版本,如知名的朱生豪先生,但是有些東西比如韻律、造詞、雙關語是翻譯難以還原的。

莎士比亞的成就與歷史背景有必然的聯繫,但他本人的藝術天賦無法抹殺:

1.出身於農民之家,靠著去城裡劇院打工,寫劇本賣座翻身成劇團老闆。在英國當時對劇團的嚴格的審查下混的風生水起,既討得了王室開心,又受平民百姓的歡迎。這與他寫作的題材用詞大有聯繫,莎士比亞的戲作沒有華麗的詞藻,卻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2.莎士比亞對現代英語有卓越貢獻。他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英語國家劇作家、作者、編劇。莎士比亞喜愛造詞,許多詞沿用至今。

關於十四行詩:

想要了解十四行詩必須先去了解英文詩歌的韻律,也就是十四行詩最常用的抑揚五步格,抑揚指的是,兩個詞,語調一輕一重;五步格指的是一行詩里有十個音節,兩個一組,有五組。

就拿sonnet 18說吧,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可以找個英國演員朗誦的視頻直接感受一下。

莎士比亞對於非英語國家的人來說,的確是很難讀的。文化和時代的差異讓我們很難對他的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本人才疏學淺,無法一一細說。去年,美國舉辦了莎士比亞研究論壇,吸引眾多學者前往,莎士比亞逝世多年,但他的作品在今日依然能有新的發現。

經典的東西永遠不會過時。


莎士比亞的戲劇和詩略微看過些,我覺得不能完全以現在的視角去評價。就像現在人穿越去古代,可能那時候最好吃的菜都沒有辣條好吃。小時候看穿越時空的愛戀,穿越女主吃了古代烤鴨,難吃的一批,還教古人做烤鴨吃。所以,完全按照現代視角看,排除歷史因素,人們可能更願意電視劇、狗血小說。

記得我以前看完羅馬假日,沒啥感覺,最後女主又回去當了公主,為啥不跟記者在一起呢?結尾非常不滿意,按照瑪麗蘇劇情應該在一起過幸福快樂的日子。但後來看過影評,知道時間背景以及意義之後,才知道對待一些東西,不能僅僅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是個好電影,但就像幾千元的西餐,可能還是街邊新鮮出爐的板面吃的習慣。


不是「有很多人覺得某件事怎樣」而「你不覺得怎樣」那麼「你就是哪裡打開方式不對」啊

那個邏輯不通

首先,「偉大」是個偽命題,被捧得高高的事物,縱然它有長期保住這個高位的原因,它仍然是被人為捧上去的

讀文學作品,自己喜歡不喜歡,這就好了

偉大不偉大,看個書,又不是給古人修陵墓


1.莎士比亞的作品受制於時代背景和眼界,在幾百年後的今天,莎翁開創和發揚光大的那些橋段和手法基本上都得到了更廣泛的發展,當年的那些具有力量和深度的台詞現在幾乎已經成了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自然不會感到太驚艷。

2.莎士比亞的擁躉在過去的兩百年確確實實把他吹過頭了,尤其一些歐洲人對他詩作的吹捧,把莎翁的詩吹得秒天秒地秒人類,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要說十四行詩韻律和文采,作為漢語文化圈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細究,背李白杜甫長大的人,非要去摁著頭承認一個萬里外的外國劇作家是天下第一詩人,這也太難為自己了。

3.莎翁的地位雖然高,但在其他的文化圈也不是沒有異議的,拿破崙、托爾斯泰、錢穆讀到莎士比亞的都是一副「就這?」的黑人問號臉。


就這麼一個問題,怎麼回答?

為什麼我看了美國的F22沒覺得很先進呢?

你至少也說明一下你讀了什麼內容讀完了沒有吧

讀古典名著需要你有一顆中二之心,就是代入當時的歷史環境去理解當時的思想觀念。不然你讀奧德賽就覺得在胡扯蛋,讀卡夫卡就會覺得主人公都是慫b。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