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閱讀歐美文學小說,像紅與黑,麥田裡的守望者,漂亮朋友,百年孤獨,等等等,發現歐美文學小說里最著名的往往都是一些出軌文學,宣揚到處啪啪啪的思想毒藥,我不知道這種作品怎麼能被人傳頌。大部分男性作家以寫 女性出軌小鮮肉,各種亂x,花式出軌 為主軸,情節噁心至極。女性作家以談情說愛,男豬腳瘋狂迷戀女主為線索。。這麼low的情節,弱智到不堪入目。除了莎士比亞能寫點正常的人間愛恨,比如羅密歐茱莉亞,哈姆雷特。大家也都有這種感受嗎?


這首先是人的本性,現實中這樣的事很多,小說家只不過是在記錄或者誇大現象。其實中國這種世俗小說也很多,比如三言二拍這類,到最後一定要添兩筆說教。這種小說先是把亂性用讓人目眩神迷的筆法寫出來,再在最後來一些判詞,天道輪迴報應不爽,這樣的手法其實是和一些現代小說不謀而合的,只不過後來人(或者西方作家)把判詞寫成了情節。

所謂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正確面對自己的慾望才是應當的。小說本來就不承擔文教之職,何況有些情況下,能做一些「越軌」的事是很美好,很難得的。比如《西廂記》說的是違抗母親意願的偷情,《桃花扇》說的是青樓間的民族氣節,《紅樓夢》說的是「世間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沒有一個是當時的主流正統價值觀。

反觀你列出來的這些小說,裡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違抗精神。或批判某階層的腐敗生活,或述說底層的上升慾望,或在情慾和物質之間遊走,最終都是一個個沉淪悲劇,絕不是歌頌×交這麼簡單的。作者用那麼細膩的筆觸才能寫出讀者需求的真實性,才能刻畫故事最後的悲劇性,題主卻怪其過於真實。看世情小說,一定會有很多細節可以讀出作者立場,特別是發人深省的這些名著,不要把他們想太簡單了。

ps:莎士比亞的作品也不是都那麼「正經」,奧賽羅殺妻,羅密歐婚前試愛,拉山德換妻。某些方面後人描述的,其實前人早就想過寫過做過,把握作品整體內涵才是關鍵。


中國的出軌也不少哇,潘金蓮,西門慶,潘巧雲大和尚,賈璉尤二姐。買的沒有偷的香,人就是佔便宜。


首先你的結論就非常有問題。

什麼叫出軌文學,你說的清嗎,又根據什麼斷定出軌文學是西方文學的主流。

我負責地告訴你,中國文學有很多寫性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其實,從文體的角度看,小說並不是中國文學的強項,中國文學優於詩歌。

詩,寫這方面的內容的可能較少。但詞很多,詞是艷科,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到男女情愛。當然,以詩詞文體寫性愛存在天然弊端,所以你就覺得中國這方面的作品少。其實,明代的黃色小說是很發達的。你可能就知道一個《金瓶梅》,其實,《金瓶梅》寫性愛真不算什麼,那是大主題作品。有些作品除了啪啪啪,基本沒別的。

不過,我主要想說的還不是這些。我主要想說的是出軌。

說到出軌,就必須要先確定「軌」在哪,你說的清嗎。在中國,逛窯子可不叫出軌。

我說知道的古代著名的出軌事件,就是龔自珍的丁香花公案,不知道詳情去百度。

按你的意思,結婚就是軌,但這個軌一定合理嗎,未必吧。

你再去看看聊齋吧,你覺得那叫出軌嗎。

所以,關鍵的問題不在於出軌,而在於判斷軌究竟該在哪。


謝邀

其實這個事情吧,還是分看問題的方式。

性愛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作家們往往通過這種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反映出一些內涵性的東西。

人的各種情緒,喜怒哀樂,全部能通過性愛這一件事情表達出來。

所以就有了種種類似的東西,但是終究要明白的,還是作家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什麼?

而且本能這個東西,反映出太多東西了。


說是對於文學作品的質疑,不如說題主本質上還是對人類社會規則本身的疑惑,我們人類究竟應當以哪種方式組織和實現社會結構?我們的目的究竟為何?

至少對於文學作家來說,儘管分歧很大,但很多方面是形成共識的,或者說,對他們來說是不言而喻的。

在性愛關係這一方面,或者說,人類社會的關係上,就有這樣的共識:1.婚姻是男性奴役女性的工具,是經濟政治關係對愛情本身的異化產物2.人具備對自我的所有權,擁有不受任何社會關係束縛的性自由這兩點不是那麼容易總結出來的,也是難以令人接受的。從題主敘述來說,我冒昧猜測應當是一位不諳世事的年輕女生,嘗試從西方文學中尋求文明和秩序,但很遺憾,文學本身是叛逆的,有必要的話會用最尖銳的描寫來砸爛現實規則的狗頭,特別是當這樣的文明和秩序本質是虛偽的、奴役的時候。提及的書都是很久以前的東西了,但很遺憾,書的內容仍然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大多數人服從規則,也遭受規則的迫害,被迫接受他們不喜歡的婚姻,被迫與愛情分隔。我們所建立的規則應當讓我們活得更快樂,但實際卻讓人活得更像行屍走肉。總之,題主對這樣的「出軌文學」的厭惡是可理解的,也是合理的,因為他們恰恰是對題主這樣的衛道士發起的叛逆。最後提一個忠告,不要去關注書的某個側面,而要去關注他的全貌。假如無法體會人物內心的痛苦和渴望,看不到人物生活的社會自然條件,而只是拿著放大鏡找尋行為污點,不願去理解背後的動機和緣由,那就太不值得了。
西方文化決定的。西方文化的源頭是古希臘羅馬文學。

古希臘神話里,宙斯就是出軌的典型。

中國本來也是,詩經雖然經過儒家的選擇和維護。但是,鄭聲淫是抹不掉的。後來出了一個人叫周公,制禮作樂。規定了婚禮和一夫一妻制,這就是周公之禮,敦倫的來歷。中國的出軌就成為不能容忍的了。其實西方也不合社會規範,不過容忍度比中國高。而且主要是文藝復興以後人性解放才容忍度高了。再說,你問題也有問題。出軌是人性的一種表現,中外都有。不過近世中國和西方相比大多持有批判的態度罷了。比如明情色小說。

我倒覺得,我們千年以來都是父母包辦的婚姻,帶來的風習反而是責備賢者,越是不肯亂來的人家,越要他正經。文學作品卻不比人家正經,秦樓楚館,舞姬相公,載酒尋歡,揚州一夢,皆作文人韻事看,還寫的少嗎?


那說明你沒有真正讀懂他們。首先,從思想上文學是自由的,這些作品宣揚的也不你所謂的啪啪啪,而是這是一種意識形態,所宣揚的是自由的愛情,當然這些也是有條件的,純粹是個花入個眼。這些作品中所表達的那些反諷與對於紙醉金迷生活的諷刺,對上流社會生活的批判題主並沒有讀到。而且,建議題主在閱讀文學作品是可以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剝離出來,能夠更加直觀、客觀的看待這些文學作品。要知道的有的「放浪於形骸之外」並不等於放蕩。現今社會已經開放了,只要不傷害任何的道德與法律,基本上都OK的。8012年了都。


出軌是世界文學主流。


一句話總結吧:

「文學和藝術得以跨越時代流傳,成為經典,是因為反映了社會的隱痛」。

從文藝復興起,尤其是19世紀的西方名著里,很多都涉及婚外情or偷情情節

01 為什麼名著里流行偷情?

在東方文化體系里,婚外情或偷情行為通常被認為「有傷風化」;但文藝復興時期,這些行為在西方被認為是符合風化的。

所以,在近代的西方名著中,情婦這個概念似乎是司空見慣。

14-16世紀,文藝復興打破了中世紀教會的禁錮,湧現出大量藝術作品。

薄伽丘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十日談》想必inker們在課本上都見過這本書的意義。

小印也是最近才認真看了裡面的內容,細細盤算了其中的56個愛情故事,竟有大多數是在寫偷情

彼得請求神父把自己的老婆變做一匹母馬,正當神父念念有詞,替母馬裝尾巴時,彼得在旁邊喊道:「我不要裝尾巴!」法術就此破壞。*詳見原文某天故事十

從其中這個小故事,就可以看出《十日談》中心思想:反教會、反對禁慾、性解放。

嗯!很符合文藝復興的主題。

當時男人們更盛行一種風氣,爭相誇耀妻子或情婦如何美麗,所用語言奔放大膽。

大膽到什麼程度呢?

除了語言,更變態的是要讓客人目睹自己妻子或情婦橫陳之玉體,他們往往在自己妻子或情婦梳妝、出浴、睡覺時,請客人前來觀看。

嘖嘖嘖,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另一個寫婚外情文學作品的高峰期,集中在19世紀。

這個時期的作品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高歌猛進不同,更多了現實的關照和批判。以浪漫著稱的法國,描繪婚外情的文學作品俯拾皆是。

《包法利夫人》

取材於一個鄉村醫生夫人的服毒案。

愛瑪接受過貴族教育,充滿愛情的幻想,卻先後被兩個男人所騙,最終走投無路,但欺騙愛瑪的兩人卻仍然前程似錦。

《一生》

雅娜生活在風俗敗壞的諾曼底農村:這裡不僅貴族階層,而且農民中也兩性關係紊亂,女子往往未婚先孕,有錢人家的使女與男主人有染的情況司空見慣。

《紅與黑》

於連憑藉市長夫人勾搭成奸,進了神學院。後經神學院院長舉薦,得到侯爵的賞識,又與侯爵的女兒有了私情,最終事情敗露被送上法庭。

《漂亮朋友》

下級軍官杜洛瓦來到巴黎,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悅女人的手段,專門勾引上流社會的女子,並以此為跳板,飛黃騰達。

這個時代的名著中,婚外情總是伴隨著女性的頭破血流與男性的謀奪權利,資產階級的侵略性,已取代教會成為作家和大眾的抨擊對象。

浪漫的法國熱衷各種愛情的情節,而保守的英國竟直接產出一部大尺度的禁書。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因大量情愛描寫,在英美及中國被長期禁止發行,後被多次改編為電影解放出來。

在我們熟悉的《簡愛》中,羅切斯特先生隱瞞了已婚的事實,與簡·愛發生愛情。《傲慢與偏見》《愛瑪》中常見私奔的橋段,私奔的姑娘在婚戀中會損傷家族的榮譽,受到唾棄。

俄國的作品中,《復活》和《安娜卡列尼娜》在知名度上是不需要贅述的。

《復活》中貴族少爺毀了農奴少女的一生後,通過真誠的懺悔,獲得原諒和新生。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在看穿丈夫的虛偽和情人的自私後,只能走上卧軌的道路。

婚外情中男女的不同結局,無論社會風氣放縱還是拘謹,男女的不平等一直貫徹始終。

所以,在看到《紅字》中對女主人公海絲特·白蘭的謳歌和救贖,在性平等的發展上是可喜的變化,可以看到一個不斷進階的過程。

02 風流世紀的情婦文化

14—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19世紀資本主義擴張時期,文學藝術蓬勃發展。

17—至18世紀,在這個過渡的歷史階段,為什麼是空白的?

或許是因為現實世界遠比文學想像更加精彩!這是歐洲君主專制的時代,被稱作「 風流世紀」

這是君主專制的迴光返照,社會上出現一個專有名詞:皇家情婦

皇家情婦是國王炫耀用的附屬品,甚至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皇家情婦的衣服,首飾排場要高於宮裡所有的婦女,甚至包括皇后。

歷史上留名的風流韻事數不勝數,而凡爾賽宮更是最能代表那個時代的八卦的中心產地。

凡爾賽宮坐落法國巴黎,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凡爾賽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

1624年,路易十三再此建立狩獵行宮,太陽王路易十四擴建凡爾賽宮,並下令貴族全部來到巴黎,集中於凡爾賽宮大開舞會,從此成為御用宮廷。

貴族們圍繞在國王身邊,無法對領地實現控制,一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一方面貴族被奢華的生活腐化,開始追求時尚、媚上

帶妻子、女兒來到宮廷,以引薦給國王獲得寵幸為榮,這也是混亂的男女關係的開端。

路易十四最著名的情婦叫蒙特斯潘侯爵夫人,為她在凡爾賽宮裡修了特里亞農宮。後來,一本正經的曼特儂夫人又獲得了寵愛,她也擁有了專用的金色小教堂。

路易十五,更是「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享樂派,但他的情人蓬皮杜夫人卻是在藝術史上留名的女人。

她經常舉辦藝術沙龍,興建宮廷、編撰圖書、資助藝術家,當時的大藝術家伏爾泰、弗朗索瓦?布歇都為她獻上過作品,推動洛可可風格的流行。

弗拉戈納爾最著名的代表作《鞦韆》,就體現了鮮明的洛可可風格。作品描繪的是貴族和情人夫婦在茂密的叢林中遊玩戲耍。

貴族坐卧在畫的左下角,欣賞情婦裙擺下的雙腿。情婦的丈夫在畫的隱蔽處推鞦韆,笑盈盈地看著自己的妻子盪鞦韆。雖然輕佻俗艷,廣受當時貴族的追捧。

作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人,蓬皮杜夫人的回憶錄上寫著:

圍繞在國王身邊的男人都想把最美的女人送給國王以取悅國王,而國王本人也很容易陷入愛河。

可見當時皇家情婦文化的前仆後繼,成為攫取權力和利益的手段。

路易十六,凡爾賽宮最後一位國王,但更著名的卻是他的妻子瑪麗皇后。

這位來自奧地利的公主,代表了兩國和平,卻醉心賭博、打扮和時尚,更流行的是她對下層民眾饑寒交迫的處境說出的那句「為什麼不吃蛋糕呢」?

後世以她為原型的作品,《凡爾賽玫瑰》或是《絕代艷后》,她和瑞典貴族菲爾遜的愛情都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來法國大革命時期菲爾遜也確實冒著危險幫助路易十六一家逃亡。

當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凡爾賽宮徹底退出了政治舞台,資本主義的時代到來了。

03 婚外風流的成因

歷經幾個時代,為什麼婚外情一直活躍在流行的前列?

首先,這與基督教統治下的婚姻制度有很大關係。在上層社會,婚姻經常存在政治意義,和家族利益緊密相關。

同時,基督教對於婚姻的觀念主要來自宗教經典聖經與教會法。

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又不斷吸收羅馬法中有利於鞏固基督教統治地位的條款,最終定型,主要體現在確立一夫一妻制度和慎重婚姻解除等方面。

換句話說,不管你有多大權力,都無法隨心所欲地結婚和離婚。

其次,文藝復興反對禁慾,當時的作品充滿了人文主義精神。人文主義的特性,就是人物生機勃勃,充滿情與欲,並對縱情任性鼓勵且讚揚。

自然而然,無論是出於愛情的角度,還是慾望的目的,為包養情婦的行為,打開了道德上的枷鎖。

另外,這與當時的社會風化息息相關。

社會風化通常是當時的統治階級所宣示的道德、所主張的觀念。君主專制下,為腐化貴族,形成了鼓勵派對和舞會的文化。

上層社會炫耀情人,上行下效,下層社會的民眾逐漸都認可、追慕這種行為,從而形成一種社會風氣。

君主專制時代,除了上層社會堂而皇之地炫耀情婦,從名著《一生》中,也可以看到農村男女關係的混亂。

女主角雅娜的父親有外遇不是一次兩次,雅娜的母親同樣有情人,甚至將情人寫給她的情書保留至死,不時還拿出來欣賞和懷念一番。

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產階級力量極大增強,出現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世界潮流。英法美俄等國完善了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但社會風氣並沒有改變,從19世紀的文學作品中,只看到代表新資產階級新貴族,在欺騙和侵佔女性方面,並沒有克制,如同殖民一般,只會更深入的攫取剩餘價值,成為進身之階。

從始至終,性自由只是統治階級熱鬧的喜劇,現實中總是以女性的悲劇收場。

文學和藝術得以跨越時代流傳,成為經典,是因為反映了社會的隱痛。

文藝復興初期對性肯定,鼓勵各種愛情;風流世紀情婦制度在宮廷中翩翩起舞;資產階級興起過程中,對婚外情的現實思考。

這樣的變遷,可以看到婚外情在藝術處理和思想傳達上的變化。

當看到《飄》斯嘉麗的堅強,《簡愛》中對插足婚姻的拒絕,《紅字》中最終的審判……

同樣的題材,映射出不同的風景,也是雋永的趣味。

閱讀更多↓

為什麼日本近代史上很多著名作家都自殺身亡?與社會文化有關嗎??

www.zhihu.com圖標印客美學:川端康成筆下的危情少女和風情熟女?

zhuanlan.zhihu.com圖標為什麼網路上聊武俠的那麼多,但是武俠卻沒落了??

www.zhihu.com圖標

謝邀~

西方的價值觀和我們東方是不一樣的,要想評判西方的價值,必要站在西方的角度,若是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上,大概就只剩下批判和不解了吧。

西方對性的態度很開放,認識不久的人想上床就上床,是很正常的。我們現在不也有約炮這一說嗎?既然是你情我願的事,又沒有如嫖娼一樣被法律禁止,那麼存在即合理。

至於說為什麼經常會在西方文學作品中看見不為東方人所提倡、接受的性價值觀,除了乾脆就是寫三流作品的(我們國家也有),還有別的情況。

一種情況就是反應現實。而且,人類現實既是如此,我們的生活中本就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亂倫,有跨物種性交,有強姦,有出軌……只是中國人羞於言性,人們既不會說也不會亂打聽,大家不知道罷了。

另一種情況就是諷刺。諷刺的作品,被諷刺的人物大多落個啼笑皆非的下場。要分清什麼是讚揚,什麼是諷刺,其實也非易事。

但是,說出「性」這個字,表達「性」的情感、思考,直言不諱,講出自己的慾望,難道不比偷偷摸摸行苟且之事而表面上裝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好太多嗎?而且你所能看到的翻譯小說,都過了我國層層篩查,既然已經過了檢查,看看又有何不可?


諧耀。

文化特色?

(文化:你才特色。)


文學作品只是自由創作出來的東西,在西方來說由於文化的不同,所以不會太多的社會道德的制約,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可以用於吸收其精華,棄其糟粕,所以對於這類型的文學作品其實也不是說這麼嚴重,畢竟西方人跟我們的價值觀等很多方面都不同,所以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只是可以去欣賞,當然也可以批判,沒什麼的。


《百年孤獨》是拉美文學。在歷經儒家文化千年洗禮的中國,尚且有輕度啪啪啪的《紅樓夢》,重度啪啪啪的《金瓶梅》,而且還備受推崇,已經說明那些描寫是有存在合理性的,問題在於以什麼角度去描寫,又以什麼角度去閱讀。


你所說的「出軌文學」是根據書中角色的行為和他/她的下場做出的分類,屬於道德判斷。我猜你困惑的是「憑什麼這種冇眼睇的內容也能叫世界名著」。——因為這些作品的可貴之處在於【理解】而不是【判斷】。(順便,道德是用來規範現實社會中的人的,不是用來審判虛擬角色的。不能因為角色人格不完美,就判斷這本書不值得讀。)

「道德判斷是個非黑即白的極端概念,一個行為要麼正確要麼不正確,但是在黑與白之間還存在著寬廣的灰色區域,人性便棲居於此。」(by給我上美學課的陳海靜老師)

現實中不會存在100%完美好人,也不會有完全邪惡的壞人。我們面對誘惑會動搖,會本能地迴避痛苦,會心生苟且。寫給人看的文學作品裡當然也不可能出現完美好人或完全惡人。「面臨兩難抉擇時的人」是人文藝術的一個重要主題。

然後隨著社會發展,道德規則也一直在改變。曾經社會認為夫妻離婚是不合法不道德的,後來無所謂了。曾經社會認為女人只能依附家庭依附丈夫,好女人必須貞潔必須對性懵懂無知,現在我們知道這些都是放屁。

但你要明白這些看法不是全人類哪天一拍腦門突然改變的,文學藝術在其中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它讓讀者站在這些「背德的」角色的立場上思考,然後讀者發現,原來這種「背德的」抉擇也屬於人性的一種。

上面是文學對社會的影響。對個人來說,這些文學作品讓讀者(身在一個安全的距離外)體驗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格和思維方式,可以說是普及度最廣的虛擬現實設備。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有些人在交配的季節看到萬物繁衍的莊嚴肅穆,有些人就只看到啪啪啪。

有些人在文學作品裡看到人性的複雜,時代的殘酷,亘古不變的迷茫與掙扎,有些人就只看到啪啪啪。

不過全程純愛的傲慢與偏見倒是讓我覺得過於理想的戀愛和男主角破壞了整部小說的智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