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阅读欧美文学小说,像红与黑,麦田里的守望者,漂亮朋友,百年孤独,等等等,发现欧美文学小说里最著名的往往都是一些出轨文学,宣扬到处啪啪啪的思想毒药,我不知道这种作品怎么能被人传颂。大部分男性作家以写 女性出轨小鲜肉,各种乱x,花式出轨 为主轴,情节恶心至极。女性作家以谈情说爱,男猪脚疯狂迷恋女主为线索。。这么low的情节,弱智到不堪入目。除了莎士比亚能写点正常的人间爱恨,比如罗密欧茱莉亚,哈姆雷特。大家也都有这种感受吗?


这首先是人的本性,现实中这样的事很多,小说家只不过是在记录或者夸大现象。其实中国这种世俗小说也很多,比如三言二拍这类,到最后一定要添两笔说教。这种小说先是把乱性用让人目眩神迷的笔法写出来,再在最后来一些判词,天道轮回报应不爽,这样的手法其实是和一些现代小说不谋而合的,只不过后来人(或者西方作家)把判词写成了情节。

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正确面对自己的欲望才是应当的。小说本来就不承担文教之职,何况有些情况下,能做一些「越轨」的事是很美好,很难得的。比如《西厢记》说的是违抗母亲意愿的偷情,《桃花扇》说的是青楼间的民族气节,《红楼梦》说的是「世间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没有一个是当时的主流正统价值观。

反观你列出来的这些小说,里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违抗精神。或批判某阶层的腐败生活,或述说底层的上升欲望,或在情欲和物质之间游走,最终都是一个个沉沦悲剧,绝不是歌颂×交这么简单的。作者用那么细腻的笔触才能写出读者需求的真实性,才能刻画故事最后的悲剧性,题主却怪其过于真实。看世情小说,一定会有很多细节可以读出作者立场,特别是发人深省的这些名著,不要把他们想太简单了。

ps:莎士比亚的作品也不是都那么「正经」,奥赛罗杀妻,罗密欧婚前试爱,拉山德换妻。某些方面后人描述的,其实前人早就想过写过做过,把握作品整体内涵才是关键。


中国的出轨也不少哇,潘金莲,西门庆,潘巧云大和尚,贾琏尤二姐。买的没有偷的香,人就是占便宜。


首先你的结论就非常有问题。

什么叫出轨文学,你说的清吗,又根据什么断定出轨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主流。

我负责地告诉你,中国文学有很多写性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其实,从文体的角度看,小说并不是中国文学的强项,中国文学优于诗歌。

诗,写这方面的内容的可能较少。但词很多,词是艳科,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到男女情爱。当然,以诗词文体写性爱存在天然弊端,所以你就觉得中国这方面的作品少。其实,明代的黄色小说是很发达的。你可能就知道一个《金瓶梅》,其实,《金瓶梅》写性爱真不算什么,那是大主题作品。有些作品除了啪啪啪,基本没别的。

不过,我主要想说的还不是这些。我主要想说的是出轨。

说到出轨,就必须要先确定「轨」在哪,你说的清吗。在中国,逛窑子可不叫出轨。

我说知道的古代著名的出轨事件,就是龚自珍的丁香花公案,不知道详情去百度。

按你的意思,结婚就是轨,但这个轨一定合理吗,未必吧。

你再去看看聊斋吧,你觉得那叫出轨吗。

所以,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出轨,而在于判断轨究竟该在哪。


谢邀

其实这个事情吧,还是分看问题的方式。

性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作家们往往通过这种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反映出一些内涵性的东西。

人的各种情绪,喜怒哀乐,全部能通过性爱这一件事情表达出来。

所以就有了种种类似的东西,但是终究要明白的,还是作家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什么?

而且本能这个东西,反映出太多东西了。


说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质疑,不如说题主本质上还是对人类社会规则本身的疑惑,我们人类究竟应当以哪种方式组织和实现社会结构?我们的目的究竟为何?

至少对于文学作家来说,尽管分歧很大,但很多方面是形成共识的,或者说,对他们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在性爱关系这一方面,或者说,人类社会的关系上,就有这样的共识:1.婚姻是男性奴役女性的工具,是经济政治关系对爱情本身的异化产物2.人具备对自我的所有权,拥有不受任何社会关系束缚的性自由这两点不是那么容易总结出来的,也是难以令人接受的。从题主叙述来说,我冒昧猜测应当是一位不谙世事的年轻女生,尝试从西方文学中寻求文明和秩序,但很遗憾,文学本身是叛逆的,有必要的话会用最尖锐的描写来砸烂现实规则的狗头,特别是当这样的文明和秩序本质是虚伪的、奴役的时候。提及的书都是很久以前的东西了,但很遗憾,书的内容仍然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大多数人服从规则,也遭受规则的迫害,被迫接受他们不喜欢的婚姻,被迫与爱情分隔。我们所建立的规则应当让我们活得更快乐,但实际却让人活得更像行尸走肉。总之,题主对这样的「出轨文学」的厌恶是可理解的,也是合理的,因为他们恰恰是对题主这样的卫道士发起的叛逆。最后提一个忠告,不要去关注书的某个侧面,而要去关注他的全貌。假如无法体会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渴望,看不到人物生活的社会自然条件,而只是拿著放大镜找寻行为污点,不愿去理解背后的动机和缘由,那就太不值得了。
西方文化决定的。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罗马文学。

古希腊神话里,宙斯就是出轨的典型。

中国本来也是,诗经虽然经过儒家的选择和维护。但是,郑声淫是抹不掉的。后来出了一个人叫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婚礼和一夫一妻制,这就是周公之礼,敦伦的来历。中国的出轨就成为不能容忍的了。其实西方也不合社会规范,不过容忍度比中国高。而且主要是文艺复兴以后人性解放才容忍度高了。再说,你问题也有问题。出轨是人性的一种表现,中外都有。不过近世中国和西方相比大多持有批判的态度罢了。比如明情色小说。

我倒觉得,我们千年以来都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带来的风习反而是责备贤者,越是不肯乱来的人家,越要他正经。文学作品却不比人家正经,秦楼楚馆,舞姬相公,载酒寻欢,扬州一梦,皆作文人韵事看,还写的少吗?


那说明你没有真正读懂他们。首先,从思想上文学是自由的,这些作品宣扬的也不你所谓的啪啪啪,而是这是一种意识形态,所宣扬的是自由的爱情,当然这些也是有条件的,纯粹是个花入个眼。这些作品中所表达的那些反讽与对于纸醉金迷生活的讽刺,对上流社会生活的批判题主并没有读到。而且,建议题主在阅读文学作品是可以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剥离出来,能够更加直观、客观的看待这些文学作品。要知道的有的「放浪于形骸之外」并不等于放荡。现今社会已经开放了,只要不伤害任何的道德与法律,基本上都OK的。8012年了都。


出轨是世界文学主流。


一句话总结吧:

「文学和艺术得以跨越时代流传,成为经典,是因为反映了社会的隐痛」。

从文艺复兴起,尤其是19世纪的西方名著里,很多都涉及婚外情or偷情情节

01 为什么名著里流行偷情?

在东方文化体系里,婚外情或偷情行为通常被认为「有伤风化」;但文艺复兴时期,这些行为在西方被认为是符合风化的。

所以,在近代的西方名著中,情妇这个概念似乎是司空见惯。

14-16世纪,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教会的禁锢,涌现出大量艺术作品。

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十日谈》想必inker们在课本上都见过这本书的意义。

小印也是最近才认真看了里面的内容,细细盘算了其中的56个爱情故事,竟有大多数是在写偷情

彼得请求神父把自己的老婆变做一匹母马,正当神父念念有词,替母马装尾巴时,彼得在旁边喊道:「我不要装尾巴!」法术就此破坏。*详见原文某天故事十

从其中这个小故事,就可以看出《十日谈》中心思想:反教会、反对禁欲、性解放。

嗯!很符合文艺复兴的主题。

当时男人们更盛行一种风气,争相夸耀妻子或情妇如何美丽,所用语言奔放大胆。

大胆到什么程度呢?

除了语言,更变态的是要让客人目睹自己妻子或情妇横陈之玉体,他们往往在自己妻子或情妇梳妆、出浴、睡觉时,请客人前来观看。

啧啧啧,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另一个写婚外情文学作品的高峰期,集中在19世纪。

这个时期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高歌猛进不同,更多了现实的关照和批判。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描绘婚外情的文学作品俯拾皆是。

《包法利夫人》

取材于一个乡村医生夫人的服毒案。

爱玛接受过贵族教育,充满爱情的幻想,却先后被两个男人所骗,最终走投无路,但欺骗爱玛的两人却仍然前程似锦。

《一生》

雅娜生活在风俗败坏的诺曼底农村:这里不仅贵族阶层,而且农民中也两性关系紊乱,女子往往未婚先孕,有钱人家的使女与男主人有染的情况司空见惯。

《红与黑》

于连凭借市长夫人勾搭成奸,进了神学院。后经神学院院长举荐,得到侯爵的赏识,又与侯爵的女儿有了私情,最终事情败露被送上法庭。

《漂亮朋友》

下级军官杜洛瓦来到巴黎,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悦女人的手段,专门勾引上流社会的女子,并以此为跳板,飞黄腾达。

这个时代的名著中,婚外情总是伴随著女性的头破血流与男性的谋夺权利,资产阶级的侵略性,已取代教会成为作家和大众的抨击对象。

浪漫的法国热衷各种爱情的情节,而保守的英国竟直接产出一部大尺度的禁书。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因大量情爱描写,在英美及中国被长期禁止发行,后被多次改编为电影解放出来。

在我们熟悉的《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隐瞒了已婚的事实,与简·爱发生爱情。《傲慢与偏见》《爱玛》中常见私奔的桥段,私奔的姑娘在婚恋中会损伤家族的荣誉,受到唾弃。

俄国的作品中,《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在知名度上是不需要赘述的。

《复活》中贵族少爷毁了农奴少女的一生后,通过真诚的忏悔,获得原谅和新生。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在看穿丈夫的虚伪和情人的自私后,只能走上卧轨的道路。

婚外情中男女的不同结局,无论社会风气放纵还是拘谨,男女的不平等一直贯彻始终。

所以,在看到《红字》中对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讴歌和救赎,在性平等的发展上是可喜的变化,可以看到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

02 风流世纪的情妇文化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资本主义扩张时期,文学艺术蓬勃发展。

17—至18世纪,在这个过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是空白的?

或许是因为现实世界远比文学想像更加精彩!这是欧洲君主专制的时代,被称作「 风流世纪」

这是君主专制的回光返照,社会上出现一个专有名词:皇家情妇

皇家情妇是国王炫耀用的附属品,甚至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皇家情妇的衣服,首饰排场要高于宫里所有的妇女,甚至包括皇后。

历史上留名的风流韵事数不胜数,而凡尔赛宫更是最能代表那个时代的八卦的中心产地。

凡尔赛宫坐落法国巴黎,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

1624年,路易十三再此建立狩猎行宫,太阳王路易十四扩建凡尔赛宫,并下令贵族全部来到巴黎,集中于凡尔赛宫大开舞会,从此成为御用宫廷。

贵族们围绕在国王身边,无法对领地实现控制,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一方面贵族被奢华的生活腐化,开始追求时尚、媚上

带妻子、女儿来到宫廷,以引荐给国王获得宠幸为荣,这也是混乱的男女关系的开端。

路易十四最著名的情妇叫蒙特斯潘侯爵夫人,为她在凡尔赛宫里修了特里亚农宫。后来,一本正经的曼特侬夫人又获得了宠爱,她也拥有了专用的金色小教堂。

路易十五,更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享乐派,但他的情人蓬皮杜夫人却是在艺术史上留名的女人。

她经常举办艺术沙龙,兴建宫廷、编撰图书、资助艺术家,当时的大艺术家伏尔泰、弗朗索瓦?布歇都为她献上过作品,推动洛可可风格的流行。

弗拉戈纳尔最著名的代表作《秋千》,就体现了鲜明的洛可可风格。作品描绘的是贵族和情人夫妇在茂密的丛林中游玩戏耍。

贵族坐卧在画的左下角,欣赏情妇裙摆下的双腿。情妇的丈夫在画的隐蔽处推秋千,笑盈盈地看著自己的妻子荡秋千。虽然轻佻俗艳,广受当时贵族的追捧。

作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人,蓬皮杜夫人的回忆录上写著:

围绕在国王身边的男人都想把最美的女人送给国王以取悦国王,而国王本人也很容易陷入爱河。

可见当时皇家情妇文化的前仆后继,成为攫取权力和利益的手段。

路易十六,凡尔赛宫最后一位国王,但更著名的却是他的妻子玛丽皇后。

这位来自奥地利的公主,代表了两国和平,却醉心赌博、打扮和时尚,更流行的是她对下层民众饥寒交迫的处境说出的那句「为什么不吃蛋糕呢」?

后世以她为原型的作品,《凡尔赛玫瑰》或是《绝代艳后》,她和瑞典贵族菲尔逊的爱情都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法国大革命时期菲尔逊也确实冒著危险帮助路易十六一家逃亡。

当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凡尔赛宫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资本主义的时代到来了。

03 婚外风流的成因

历经几个时代,为什么婚外情一直活跃在流行的前列?

首先,这与基督教统治下的婚姻制度有很大关系。在上层社会,婚姻经常存在政治意义,和家族利益紧密相关。

同时,基督教对于婚姻的观念主要来自宗教经典圣经与教会法。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吸收罗马法中有利于巩固基督教统治地位的条款,最终定型,主要体现在确立一夫一妻制度和慎重婚姻解除等方面。

换句话说,不管你有多大权力,都无法随心所欲地结婚和离婚。

其次,文艺复兴反对禁欲,当时的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的特性,就是人物生机勃勃,充满情与欲,并对纵情任性鼓励且赞扬。

自然而然,无论是出于爱情的角度,还是欲望的目的,为包养情妇的行为,打开了道德上的枷锁。

另外,这与当时的社会风化息息相关。

社会风化通常是当时的统治阶级所宣示的道德、所主张的观念。君主专制下,为腐化贵族,形成了鼓励派对和舞会的文化。

上层社会炫耀情人,上行下效,下层社会的民众逐渐都认可、追慕这种行为,从而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君主专制时代,除了上层社会堂而皇之地炫耀情妇,从名著《一生》中,也可以看到农村男女关系的混乱。

女主角雅娜的父亲有外遇不是一次两次,雅娜的母亲同样有情人,甚至将情人写给她的情书保留至死,不时还拿出来欣赏和怀念一番。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力量极大增强,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世界潮流。英法美俄等国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但社会风气并没有改变,从19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只看到代表新资产阶级新贵族,在欺骗和侵占女性方面,并没有克制,如同殖民一般,只会更深入的攫取剩余价值,成为进身之阶。

从始至终,性自由只是统治阶级热闹的喜剧,现实中总是以女性的悲剧收场。

文学和艺术得以跨越时代流传,成为经典,是因为反映了社会的隐痛。

文艺复兴初期对性肯定,鼓励各种爱情;风流世纪情妇制度在宫廷中翩翩起舞;资产阶级兴起过程中,对婚外情的现实思考。

这样的变迁,可以看到婚外情在艺术处理和思想传达上的变化。

当看到《飘》斯嘉丽的坚强,《简爱》中对插足婚姻的拒绝,《红字》中最终的审判……

同样的题材,映射出不同的风景,也是隽永的趣味。

阅读更多↓

为什么日本近代史上很多著名作家都自杀身亡?与社会文化有关吗??

www.zhihu.com图标印客美学:川端康成笔下的危情少女和风情熟女?

zhuanlan.zhihu.com图标为什么网路上聊武侠的那么多,但是武侠却没落了??

www.zhihu.com图标

谢邀~

西方的价值观和我们东方是不一样的,要想评判西方的价值,必要站在西方的角度,若是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上,大概就只剩下批判和不解了吧。

西方对性的态度很开放,认识不久的人想上床就上床,是很正常的。我们现在不也有约炮这一说吗?既然是你情我愿的事,又没有如嫖娼一样被法律禁止,那么存在即合理。

至于说为什么经常会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看见不为东方人所提倡、接受的性价值观,除了干脆就是写三流作品的(我们国家也有),还有别的情况。

一种情况就是反应现实。而且,人类现实既是如此,我们的生活中本就充斥著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乱伦,有跨物种性交,有强奸,有出轨……只是中国人羞于言性,人们既不会说也不会乱打听,大家不知道罢了。

另一种情况就是讽刺。讽刺的作品,被讽刺的人物大多落个啼笑皆非的下场。要分清什么是赞扬,什么是讽刺,其实也非易事。

但是,说出「性」这个字,表达「性」的情感、思考,直言不讳,讲出自己的欲望,难道不比偷偷摸摸行苟且之事而表面上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好太多吗?而且你所能看到的翻译小说,都过了我国层层筛查,既然已经过了检查,看看又有何不可?


谐耀。

文化特色?

(文化:你才特色。)


文学作品只是自由创作出来的东西,在西方来说由于文化的不同,所以不会太多的社会道德的制约,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可以用于吸收其精华,弃其糟粕,所以对于这类型的文学作品其实也不是说这么严重,毕竟西方人跟我们的价值观等很多方面都不同,所以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只是可以去欣赏,当然也可以批判,没什么的。


《百年孤独》是拉美文学。在历经儒家文化千年洗礼的中国,尚且有轻度啪啪啪的《红楼梦》,重度啪啪啪的《金瓶梅》,而且还备受推崇,已经说明那些描写是有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在于以什么角度去描写,又以什么角度去阅读。


你所说的「出轨文学」是根据书中角色的行为和他/她的下场做出的分类,属于道德判断。我猜你困惑的是「凭什么这种冇眼睇的内容也能叫世界名著」。——因为这些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理解】而不是【判断】。(顺便,道德是用来规范现实社会中的人的,不是用来审判虚拟角色的。不能因为角色人格不完美,就判断这本书不值得读。)

「道德判断是个非黑即白的极端概念,一个行为要么正确要么不正确,但是在黑与白之间还存在著宽广的灰色区域,人性便栖居于此。」(by给我上美学课的陈海静老师)

现实中不会存在100%完美好人,也不会有完全邪恶的坏人。我们面对诱惑会动摇,会本能地回避痛苦,会心生苟且。写给人看的文学作品里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完美好人或完全恶人。「面临两难抉择时的人」是人文艺术的一个重要主题。

然后随著社会发展,道德规则也一直在改变。曾经社会认为夫妻离婚是不合法不道德的,后来无所谓了。曾经社会认为女人只能依附家庭依附丈夫,好女人必须贞洁必须对性懵懂无知,现在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放屁。

但你要明白这些看法不是全人类哪天一拍脑门突然改变的,文学艺术在其中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让读者站在这些「背德的」角色的立场上思考,然后读者发现,原来这种「背德的」抉择也属于人性的一种。

上面是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对个人来说,这些文学作品让读者(身在一个安全的距离外)体验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格和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普及度最广的虚拟现实设备。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有些人在交配的季节看到万物繁衍的庄严肃穆,有些人就只看到啪啪啪。

有些人在文学作品里看到人性的复杂,时代的残酷,亘古不变的迷茫与挣扎,有些人就只看到啪啪啪。

不过全程纯爱的傲慢与偏见倒是让我觉得过于理想的恋爱和男主角破坏了整部小说的智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