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念佛總是會有雜念,不知道該怎麼辦?各位是怎麼做到專心致志,心無雜念的?


印光大師開示: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

  如或猶涌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凈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

  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註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增廣文鈔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善男子。云何菩薩成就不離如如來所許念佛者。

菩薩若在阿練若處。或在樹下。或在曠野。或在露處。以得定力故 能攝心不著諸緣。以不散亂心善攝所念。以行相觀如來。

成就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莊嚴其身 取一一相貌。為成就己身故。心向一切智地。於如來身。憶念放鬘網光明。

菩薩以得解悕望 觀如來身。滿一由旬 二由旬。三四五十由旬。乃至百由旬。

若過百由旬。以得解悕望。觀坐道場。或見轉法輪。或見現種種威儀說法 調伏眾生。

或見於一佛世界施作佛事。或五佛世界。或十 二十 三十 四十 五十。或百佛世界 施作佛事。乃至百千無量世界 施作佛事。得解悕望 觀自見隨意。

若聽法 若供養 給侍諸佛世尊。於餘威儀 隨意自在。

菩薩如是觀如來色身已 憶念佛功德。

或觀戒。或觀定。或觀慧。或觀解脫。或觀解脫知見。或觀力無所畏。或觀佛不共法。或觀菩薩本行。或觀成就佛地。

普憶念如來成就功德已。憶念如來業。

何等相貌 云何造業。

身造耶。口造耶。意造耶。威儀造耶。可見耶。不可見耶。可說耶。不可說耶。何國造耶。幾種身造耶。

如是種種憶念勝業。成就不可思議諸善根已。觀如來法。

諸佛世尊以法身故 名為如來。不以色身。

彼菩薩

不見色是如來。不見相是如來。

不見種性是如來。不見陰界諸入是如來。

不見威儀是如來。不見過去未來現在世是如來。

不見因是如來。不見緣是如來。不見所以是如來。不見和合是如來。

不見有是如來。不見無是如來。不見成就是如來。不見敗壞是如來。

不見彼有如來。不見此有如來。不見如來在何所。

不見如來。不恃如來。不分別如來。不得如來。

喻如虛空無有陰界入名。非不利益眾生。諸佛世尊。無有陰界入名。亦非不利益眾生。

善男子。是為菩薩不離如如來所許念佛。


護法居士:正法:【如來功德】 如來身?

zhuanlan.zhihu.com圖標護法居士:正法:【觀察五蘊】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楞嚴經》第五卷,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的是在楞嚴會上,釋迦牟尼佛詢問諸大菩薩進入禪定、獲得開悟的方法,大勢至菩薩說他以念佛方法修學成功,其關鍵在於"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集中心思,憶佛念佛,維持凈念,相續不斷。

所以說,念佛是禪觀的一種方式。指以念佛為觀想內容之一種禪定。

具體如何操作呢?

一,初學者在念佛時最好要選擇安靜之處。

二,有條件者,最好打坐,調息。

三,不打坐,也最好正襟危坐,端正坐姿,使氣息通暢。

四,不調息,也一定要深呼吸。要用鼻子吸氣吸得飽滿,這是得定的關鍵,而得定也是發慧的關鍵。

五,一口氣一口氣地念。等這口氣念完了,閉起嘴巴,等一會兒,由鼻子吸氣,待氣吸滿了再念。

六,可以大聲念,小聲念,默念,但最好是金剛念,即嘴唇不過很輕微地動,牙齒不動,只有舌頭在彈著,氣由體內發出,嘴在念「阿彌陀佛」,字字清清楚楚。

七,耳聽得到,眼睛也要看得到。可以看著佛像,也可以閉起眼睛,把你所念的佛的形象觀想出來。念「阿彌陀佛」,就把阿彌陀佛觀想出來。

八,念到後來,佛號一起,腦子裡馬上呈現佛的形象。

九,只管念,不要盼著念夠多少遍能往生凈土,念夠多少天,可以十方諸佛皆在前立。要念到沒有其他妄想雜念,念到一心不亂,念到一念不生,念不生則止,心不動則定。

 此後,更需勤加練習,愈練習愈好。到後來連自己身體都忘記了,甚至,突然間念佛念停了,念不起來了,你再想念,還是提不起來。

另外,可以手搓念珠,但不需計數。


讀《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


念久了就好了,能夠做到,一聲聲佛號,想起就念,念則清凈歡喜。

就這樣一聲聲,再大的痛苦煩惱,也可以不停息。

世間也許會有許多痛苦煩惱,但唯獨佛菩薩的慈悲,可以照徹你的身心。

只那心心向佛


雜念不要緊的,你只管把你的所有的專註力全放在這一句佛號上面,然後自己要知道自己念的每一個字。?

念的時間久了、練習的時間長了自然雜念沒了然後上坐之時只知道一句佛號。

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佛號上,此為修止

自己知道自己念出的每一個字,明明白白,不做分辨,此為修觀。

如是念佛名為「止觀雙運」、「定慧等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