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是否可能出现过覆盖半个大西洋的飓风?


早上说的不太严谨,和气象学老师讨论了一下,飓风三要素:温暖的水域;潮湿的大气;海洋洋面上的风能够将空气变成向内旋转流。

NOAA(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认为大西洋飓风是和大规模洋流还有空气污染密切相关的。

拿今年去美国的飓风伊万卡(艾玛)来说,如果没遇到墨西哥湾-北大西洋暖流,可能也不会那么惊天动地。

同样对于巨型台风来说,如果想超过十五级到十七级。创造一切的,是洋流。

因为最强暖流墨西哥湾-北大西洋暖流的存在,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过去的确可能发生过肆虐一整个大西洋洋海岸的飓风(类似艾玛)。事实上对比1985年的5级飓风安德鲁,(应为1992年,早上资料不在身边,记成了格洛丽亚飓风)艾玛已经可以说是肆虐整个海岸了。 太平洋沿岸不太清楚 希望专业人士也说一下。

多说一句,这几年各类机构一直在加紧对沿海特大灾害的检测和分析,可能和最近的气候变化有关....或许我们这一代人有机会看到远超17级的台风。

有点跑题了,非专业人士,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题主应该说明远古是人类文明的远古还是地球的远古。如果是人类文明的远古,可能没有比现在暖很多的时期。而地球的远古那时间跨度可就太大了,地球气候本就处在冷热交替的震荡中,有时冷有时暖,距今较近的暖时期大概是白垩纪末期,那时极地冰盖完全融化,全球陆地面积萎缩。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海水自然也非常温暖,适合热带气旋的生成。当然那个时候大陆也没有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在如此巨大的海洋上形成的风暴大多数可能对陆地都没有影响。尽管如此,要形成大如今天半个大西洋的飓风也是不现实的,这个尺度将是行星尺度。而台风一个必要的条件是有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台风形成的纬度至少要4°。形成后的台风在东风带向西北移动,逐渐增强,由于没有陆地,摩擦很小,能量源源不断的供应下,可以快速增长为超强台风。但是当一个系统尺度达到一定极限的时候其规模将对整个行星的大气环流产生影响,会因为种种负反馈效应(比如风切变)而停止增长。即便是在白垩纪后期,北纬40°以上地区的海温也不可能达到27度的,因此再强的风暴到达一定纬度(对现在的风暴而言是25°以上)也会削弱。而由于地转作用,台风不向北偏移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它终将北上到高纬度,因为热量供应的不足而消散,要么就登陆,因为摩擦而消散,而不可能发育成直径达五千公里的行星尺度系统。


强行答一波,其实这个问题类似于全球变暖对于台风的影响,不知道题主说的规模是指数量还是强度。就现在的研究来看的话,主要结论是考虑全球变暖的影响,数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台风强度也就是强台风出现的概率在增加。当然如果真的全面考虑到远古时代的话,海陆分布的变化,季风系统的不同,包括洋流的改变都会对台风有影响。大气往往就是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孤立地考虑某一个因素对于某一个天气系统的作用。

个人觉得不太可能,维持台风需要的能量,和台风半径的平方正相关……

而且,台风的生成和水汽有很大关系,而大西洋诞生于三叠纪,中生代虽然温暖,但同时干燥,对台风的生成也是不利的……

不是学气象的,就想蹭蹭书记·w·……


台风(飓风,热带气旋),其生成可以粗略地认为与热带地区的深对流活动有关。当局地的热力,动力条件有利于深对流活动发生时,该地台风生成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统计研究表明,深对流活动与海表面温度(SST)之前存在著联系,当SST低于26.5℃时,对流活动发展较少乃至于不发生,而当SST超过对流的临界阈值的时候,对流活动会以非线性的形式增加。在远古气温远高于现代的情况下,对流活动发生的临界SST阈值也会相应地增加,因此尽管绝对温度增加了,但是未必对流活动会明显变多。

除此以外,台风的生成还和大气环流的背景密切相关,例如高低空的垂直风切变(当垂直风切变大的时候,台风的相当正压结构不容易得到较好地维持,因此也不利于台风发生)。在远古的气候情况下,大气环流形态也会发生相应地改变,因此也不一定能够保证利于台风产生的动力条件。

根据前述讨论并考虑到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暖的背景下并不一定能够有利于台风的发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