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区分,就好像讲故事说「小明」总好过「那个谁」或者「有个人」~~除名一方面是造成特大灾害后会让人「心有余悸」,另一方面就好像我们说起「奥巴马」就总会想起美国总统而不是其他人,因为人影响力在那摆著~~所以我们不加区别地谈起「龙王」台风,就应该是最厉害的那个~~
台风委员会成员基于以下情形可能会提交申请,在年度台风委员会大会上通过即可除名。
  1. 重大灾情,人员伤亡(例如2013年台风海燕)或经济损失特大(例如2013年台风菲特)。
  2. 位置特殊(例如2001年画眉登陆马来西亚柔佛州、侵袭新加坡)。
  3. 命名不恰当(例如有争议的翰文或太通俗的婷婷)。
  4. 造成恐慌(马来西亚人认为清松原文Sonamu音似tsunami)。
  5. 与东太平洋命名重复(韦森特)。


跟NBA球衣退役差不多


最常见的是,造成重大灾祸的台风,将被除名,那个名字就永远从属于那场大台风了。

以后提到那个名字,基本上也就专指那场台风。

另外,如果造成重大灾害的台风不除名,下次再用这个名字给其他台风命名,一来上次的受灾者会因为心理阴影产生不必要的负面情绪,一来也不太吉利吧……

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讨个彩头……


来造成唯一区分啊,就像龙王和海燕还有菲特,在某一年造成了非常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就把它们除名了。除名以后有了替代名就不会再用到原来这些名字,当人们提到菲特,指的就是1323号台风,几年之前可能也有菲特但造成危害很小也就没有太多研究意义,但13年就不同了,避免以后再出现菲特而和13年这个重名混淆(比方说如果不换,几年后又出现菲特还造成很大危害,那两个台风就必须加上年份来区分,就显得麻烦了),就把它提替换成了别的名字。
避免下次再次提及时联想到上次的大台风。

首先,我们需要先搞明白台风的命名规则。

原来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命名是在二十世纪之初的澳大利亚的一个电视广播员,他用自己不太喜欢的政治人物给台风命名,然后从一九四五年开始,正式地使用人名给台风命名,最开始使用的都是女性的名字,后面因为女权主义者的抗议,从一九七九年开始,男性的名字和女性的名字开始交替使用了。

一九九七年,亚太经社/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三十次年度会议认为,为了避免名字使用的混乱,建议设定一个共同认可的命名制度,提高警告效用。

二零零零年一月一日,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表正式启用。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命名权力不是在中央气象台手上,而是在日本气象厅手中。

台风委员会的十四个国家,每一个国家提供十个的台风名字,一共一百四十个名字循环地使用,如果某一个台风因为某一些原因而需要除名的话,可以提出来除名,然后由命名的国家重新提出来新的名字。

一共至今有五十一个台风的名字被除名,其中有五个台风的替补名也被除名。下面是我的列表。

被除名的台风(自二零零零年起):

柬埔寨:莎莉嘉—翠丝、宝霞—安比

中国:龙王—海葵、玉兔、海马—木兰、海燕—白鹿

朝鲜:凤仙—红霞、鸣蝉—彩虹—舒力基、清松—云雀

中国香港:欣欣—白海豚、婷婷—狮子山、启德—鸳鸯

日本:巨爵—小熊、北冕—?、天秤—小犬、天鹰—天鸽—山猫

寮国:洛坦—轩岚诺、凯萨娜—蔷琵、巴蓬—?、麦莎—帕卡、法茜—?、象神—丽琵

中国澳门:芭玛—烟花、珍珠—三巴、画眉—琵琶

马来西亚:茉莉—查帕卡、鹿莎—鹦鹉、莫兰蒂—妮亚图、温比亚—普拉桑

密克罗尼西亚:菲特—木恩、云娜—凡亚比—雷伊、苏迪罗—沙德尔

菲律宾:碧利斯—马力斯、伊布都—莫拉菲、海贝思—?

韩国:苏特—银河、彩蝶—杜苏芮

泰国:翰文(未用)—莫拉克—艾莎尼、威马逊—博罗依、榴梿—山竹—山陀儿

美国:韦森特—兰恩、库都(未用)—艾利、查特安—麦德姆、尤特—百里嘉

越南:利奇马—?、桑美—山神

被除名的原因大概就是:

一、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最为主要的原因)

二、名字的不恰当(翰文、库都、彩蝶)

三、地理位置特殊(画眉)

四、造成恐慌(清松)

五、名字没有代表性(婷婷、欣欣)

六、与其他洋区的名字类似或者是相同(韦森特)

除名的原因具有主观性,只要想提都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台风委员会的全体会员国同意,而取名的话只是需要没有不好的含义就是可以的了。

命名的要求包括了:

每个名称不能超过九个英文字母,以避免发布预警信息时单词过于复杂;

  易于发音;

  不能在各成员使用的语言、宗教、习俗中带有不良含义;

  不涉及商业命名;

  得到台风委员会全体成员认可。

以非人类的名字以及一小部分的人名为主。所以这一百四十个名字一直是使用到了被全部剔除的为止,然后再度重新使用一百四十个全新的名字。


如果一个台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或有其他特殊原因),就可以将其除名,由提出这个名字的国家或地区再提供一个替代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