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如何把對遊戲的專註力轉移到學習上?


謝邀。直接上文。

閑則生困,喜則亢奮的底層邏輯咱們誰都經歷過無聊的課程,會議,電影電視時的那個困呀 。 相反,當我們做我們喜歡做的工作,興趣愛好,和閨蜜在一起說別人壞話的時候就精神抖擻,精力充沛,即使原本在無聊的會議中的不可抵抗的困勁兒也被一口氣吹的灰飛煙滅。 那麼大家有沒有考慮過為什…5 贊同 · 0 評論查看完整文章


一上課就犯困,一下課就來精神。

一上班就渾身沒勁,一下班生龍活虎。

命里犯困,五行缺覺,上班沒精神,做事哈欠連天, 每天都處於一個昏昏欲睡的狀態當中。

產生這種現象無非就是心理和「身理」上的事。

心理來講,主要是沒有興趣和激情,沒有讓你繼續的慾望,導致人犯困。

學習犯困時想著上次打團哪些精彩操作,想著之後吃什麼好吃的,慢慢就不會有困意。

從「身理」來講,是因為在學習或者做一些類似的工作時,無形中給你創造一種想睡覺的環境。

學習大多數是在擠滿學生的教室,工作大多數是在人靠人的辦公室。為什麼老師總是愛說下課了開創,走一走活動一下。工作時自己總愛不自覺的走一走,去廁所抽根煙,或者吃一吃零食。

大多數的辦公樓和教室內空氣不流通,容易造成大腦慢性缺氧,導致經常性犯困。

所以一上課就困也不是我們自己願意的啊哈哈哈,要怪就怪教室不透風,就怪老師講課無趣,就怪辦公樓構造不人性化,就怪老闆不為員工作後加餐。

平時多鍛煉鍛煉,吃些水果,爭取別做個「課睡蟲」吧。


謝謝邀請!

因為學習對於你來說是一個比較枯燥乏味的過程,需要你不斷的探索和思考,摸索前進。打遊戲對於大多數人都是一個享受的過程,打遊戲闖關升級,有一種莫名的獲得感,而且遊戲畫面對於人的視覺有一定的刺激性。


你喜歡的事物,大腦會處於亢奮狀態,再加上激素分泌增的影響,不困是正常的;不喜歡的事物,潛意識是拒絕的,不管你意識層面怎麼努力,但是給身體做主的是潛意識,所以身體的反應就會以注意力無法集中,睏倦的形式展現。

————————

補充一點:怎麼讓提升自己對事物的熱情和主動性呢?

1.找到事物最能吸引你的部分,這個其實跟一個人過往經歷和認知有關,如果一件事本身就對你毫無吸引力,而你又完全無法避開,比方說小孩子不愛看書,這就要人為地去建立興趣了,從最有意思的內容先切入,先養愛好,再深入,人都是這樣慢慢展開並且豐富的。

2.擴充對該領域的基礎認識,豐富自己的思維框架,好讓塊狀知識更好地嵌入進去,這可以想像成蓋房子,有了框架,木板才好搭進去,這種方式會使我們在學習中少遇到一些挫折,能夠幫助我們維護好內心的信心和自戀。

3.提高自己的控制感和權利空間,舉個例子吧,一位小女孩喜歡彈鋼琴,但是你要求她每天5小時,管制,脅迫,批評一套下來,她會很快喪失該興趣,讓她隨心隨性,給她充分自由度,是興趣不喪失的前提。

4.建立正反饋機制,任何深入學習的東西都會存在枯燥的部分,給予階段性的褒獎,鼓勵以及對階段成果的認可是可以增進學習動力的,這個正反饋可以是來自自己內心,也可以來自周圍或體系。

看都看完了還不關注?


遊戲能激起你的勝負欲和成就感,而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