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俗人,覺得他寫的故事也忒俗,戀愛啊,殺人啊,吵架啊,色情和鮮血,插科打諢啊,發瘋啊,大傢伙都愛看唄。


莎士比亞的作品究竟好在哪裡,我簡明概括一下

莎劇把故事縫合得絲絲入扣高潮迭起,把人類的種種行為加以濃縮,把人類的情感誇張到無限大,造成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極其強烈的藝術震撼力。

這是簡明概括。你可以看看雨果評莎士比亞的文章《莎士比亞的天賦》(收錄於微信讀書上《活著為了飛翔》),這樣就能全面瞭解了


我也是個俗人,但這與俗不俗無關,我就隨便說兩句。

說實話,莎士比亞的作品我並不是很喜歡,不對胃口,但無法否認他很厲害。

為什麼

我這麼說吧,你現在看到的網文套路,都是人家莎翁玩爛了的梗。

關鍵人家還是幾百年前的人。


莎士比亞之所以偉大 其實這個問題太大了 他的戲劇 詩自古就被人們所盛譽 所以這裡就單說一點

就是莎翁戲劇中悲劇意蘊與喜劇意蘊所涵蓋的主題 莎翁基本都是在討論人類自身和社會層面的母題 就是關於人類死亡,復仇,權鬥,嫉妒,貪婪,背叛,愛情,財富等永恆的話題展開的。

後世的戲劇和文學基本都能從其中找到影子 可能現在的宮廷劇 愛情戲看起來更加感人 更加跌宕起伏 但是深剖之下 你會發現這些主題 都在莎翁的作品中出現過 這種典型環境中具有典型性格的典型人物 就好像是一棵樹的根部 可能不會有樹冠 花朵和果實那樣絢麗 但卻是養分供給的基礎 可能不太恰當 但這就好像圖靈架構對於現代電子晶元的作用

而且莎翁也是在各大世界性的文學家排行榜上穩居第一


因為是中國人吧,我個人對國外的戲劇就欣賞不來,審美趣向和觀念真的有差別,中國向來推崇的是詩文,說實話,戲劇在中國傳統文學裡是不入流的。

就算是小說,對國外的那股翻譯腔也是欣賞不來,畢竟,中國人不這樣說話……


具體好在哪裡,我也不清楚,講真的我沒有讀過莎士比亞的作品,做個俗人,貪財好色


首先,莎翁寫的東西是劇本,不是小說,不是詩歌。劇本只有在戲劇表演中,有觀演狀態下才完整。如果你只看了文字狀態的劇本,大多數人可能沒機會坐劇院裏看戲,那你應該至少看看拍出來的大多數人覺得拍得可以的電影(原聲)。

如果看了電影之後你還是有題目中的疑問,那是大概你的共情敏感度不高。沒事,這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看自己喜歡看的就好。戲劇本來就是給人看的,看能讓自己心靈愉悅的,這對個人而言纔是最好的標準。


因為有神性,看起來劇情兜兜轉轉,王位陰謀,實際上是每個思考的人都要面臨的困境。


說實話我也有點感受不到……可能是把作品翻譯過來後會折損掉其原本的文字美感,從而使我們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了劇情上吧?而這些劇情在21世紀的我們看來已經有點俗套了,所以就會覺得乏味無聊。等我英語足夠好的那天再去看看英文原版說不定會get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