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耳曼人被稱為蠻族卻能建立起比羅馬奴隸社會更先進的封建社會?


封建可能是諸多歷史概念裏含義最多最難精確定義但又最易於被人們使用的那一個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在和人討論封建這個話題之前,先得自己對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有個數。

—————————————————————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幾點值得思考的地方:

1.羅馬帝國是一個舉國一致的奴隸制生產關係佔據主導地位的社會嗎?顯著的地區差異是充分存在的。

2.中世紀西歐的封建社會裡日耳曼因素和羅馬因素是否前者比後者更重要?馬克思和他同時代的歷史學家就已經提出了綜合體的概念。

3.中世紀西歐的封建社會的生產關係是否都足夠「封建」到成為樣本?

我建議題主帶著這樣的問題去讀一讀佩裏安德森的《從古代到封建主義的過渡》,並同樣再提三個問題:

1.為什麼佩裏給古代到封建社會劃定了一個如此之長的過渡?封建生產關係的基本要素是否已經在西部帝國崩潰時期開始奠定基礎?

2.佩裏對東部帝國的觀察是否有失公允?例如那個經典的重犁使用問題(佩裏顯然忽視了地中海農業區的自然環境不適合使用重犁),又例如戴克裏先的政策是否如同他所認為的一樣持久。

3.東部帝國存在的奴隸是否比西歐社會中的農奴更具有「奴隸制生產關係」特徵?佩裏安德森武斷的將其視為「被釘在奴隸制和封建制之間」的僵化社會,是否合理?同樣的,佩裏對於「封建生產關係」的定義是否過於以西歐為範本呢?

——————————————————————

最後我想指出一個普遍誤區:中世紀是基督教世界中心轉移的一千年,簡單的將西歐與羅馬做類比,實際上忽視了地中海世界和西北歐在各方面(尤農業開發)的時空差異


我在這裡,想借這個問題談一談網上對於羅馬帝國和中世紀的兩種刻板印象

一是光明的羅馬黑暗的中世紀的二元對立論,認為羅馬帝國代表著古代歐洲文明的高峯,有一百萬人口的羅馬城,有劇院競技場各種公共建築,有繁榮自由的文化學術,然後476年中世紀來了,一切都亂糟糟的,中世紀政治、經濟、文化是什麼,問就是黑暗,比羅馬差遠了,直到1453這個精羅震怒的一年,文藝復興了,一切纔好起來(也有人是到了工業時代歐洲才超過羅馬時代)。

二是封建社會政權在任何時候都永遠優於奴隸社會政權,羅馬帝國和早期拜占庭是腐朽的奴隸社會政權,日耳曼人建立的國家一開始就是封建的,他們無論看上去多麼落後,都是優於羅馬帝國和早期拜占庭的,是更加進步的制度,所以查士丁尼奪回北非和義大利都是恢復奴隸制的倒行逆施。

這兩種說法,我要說一下

對於第一種說法,羅馬永遠強於中世紀這種論調,過去的學者,比如俄國的羅斯托夫採夫就非常認同,他研究希臘化時代和羅馬的社會經濟,蒐集了許多資料,寫的書也不錯,但結論有很大問題,他誇大了羅馬帝國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認為羅馬帝國存在資本主義經濟和資產階級,以及他們的上層建築,而三世紀危機開始,那些出身下層的軍人大肆殺害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的元老,獨斷專行,戴克裏先等東方專制君主推行農奴制,禁止改變職業,加強中央集權,壓制地方城市自治,讓羅馬發達的資本主義衰落下去。

除了羅斯托夫採夫,許多學者強調羅馬的各種繁榮發達,比如羅馬城的人口比早期近代許多歐洲大城都多,羅馬有能力建造龐大宏偉的公共建築,羅馬建立道路網、引水渠,羅馬能夠維持龐大的常備軍等等。

其實許多說的有道理,而且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確像彼得拉克、但丁、馬基雅維利等人試圖復興古典羅馬的一些制度或理念,而且無論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這些因素都推動了當時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但是認為中世紀的一千年就是落後,就是各方面不如羅馬,實在是非常有失偏頗。

羅馬帝國從五賢帝後期開始,遭遇了一系列危機,包括著名的三世紀危機,如果必須從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五階段演進來說,既是奴隸社會的危機,也是一系列複雜因素共同結合下的危機。關於奴隸社會的本身運行問題的包括羅馬軍事擴張的停滯下,奴隸大莊園缺乏奴隸來源,而長期的奴隸莊園經濟和對西亞、北非財富和糧食的依賴又阻礙了義大利等地經濟技術的提升,奴隸又缺乏生產積極性,效率低下,所以奴隸制不如過去能夠支持社會運轉。

而各種複雜因素,又包括五賢帝後期大瘟疫從非洲傳來,造成人口銳減,經濟衰弱,兵源缺乏;日耳曼人和薩珊波斯的更大規模入侵,邊防壓力巨大,損耗人力物力;羅馬人的公民意識腐化,貪圖享樂;為了進口東方的絲綢、香料等奢侈品,黃金外流,通貨膨脹;羅馬人不願從軍,蠻族軍隊比重增加。。。

然後就發生了給人以第一印象的晚期古典時期的大衰退,羅馬由於蠻族入侵、國內軍閥割據混戰等原因,那些發達的自治城市衰落,貿易受到阻礙,工商業衰退,而且原來在競技場、劇院、神廟、廣場的城市公共生活也逐漸讓位給基督教興起後的私人教會生活,許多豪強地主建立莊園,與隸農們建立人身依附關係,限制遷移自由,建立民兵武裝。那些羅馬引以為自豪的大城市、公共建築、常備軍一度消失或衰落了,這也難怪許多人會認為中世紀不如羅馬。

但是事實上中世紀的一千年裏,所謂的日耳曼人建立的封建社會,也有許多強於羅馬之處。

比如西歐的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發展,生產力提高,直接推動了社會進步。西歐在中世紀,出現了三輪作、馬耕、風車、水車等農業技術,使得許多森林被砍伐,沼澤被排幹,日耳曼封建領主、教會帶領農民們向易北河以東擴張,進行農業墾殖運動,許多荒蕪的土地得到開發,農業發展為中世紀的工商業發展和城市興起打下基礎。

比如雖然西歐許多城市沒有羅馬城人口那麼多,也沒有那麼多龐大的公共建築。但是自從中世紀盛期(11-14世紀)開始,在許多商業貿易樞紐出現了許多城市,這些城市或是依附於封建貴族或教會,或是自治。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商人、手工業者的行會出現,維護同行業者的利益。歐洲內部乃至與亞洲、非洲形成了海陸貿易網路,出現了各種集市,互通有無。城市財富的增加和技術的提升,又使得教會、君主、商人投資哥特式教堂的興建,在技術、財力上可以跟羅馬的公共建築相比各有千秋。中世紀城市產生的市民階層,又根據其利益的需要,制定了一些政治、經濟、宗教上的法律法規,比如大學的出現。可以說中世紀的城市,不僅生產性強於古典羅馬時期,而且還為之後的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一些理念和制度的基礎。

中世紀晚期(14-15世紀),黑死病席捲歐洲,一方面造成社會經濟的巨大破壞和人口銳減,另一方面又衝擊了傳統秩序,比如教會權威和農奴制度,使得許多人開始反對禁慾主義,出現人文思潮,也使得封建主熱衷徵收貨幣而不是勞役地租,農奴的人身依附關係鬆弛,西歐許多農民得以贖買自由。這一時期,英國、法國、神聖羅馬、卡斯蒂利亞等國的君主權力擴大,中央集權加強,王室領地增加,對貴族領地、自治城市削弱了自治,加強了控制,並且建立了常備軍。可以說這種早期民族國家,為後來的民族國家建立奠定了基礎。

這些都是中世紀優於羅馬帝國的方面,那種羅馬絕對光明中世紀絕對黑暗的說法很明顯是十分有失偏頗的,更何況羅馬時期,西歐、北歐、東歐許多國家像丹麥、波蘭、俄國等國還是部落狀態,而中世紀他們隨著與德意志地區和拜占庭帝國打交道,基督教與封建制度傳入,有了迅速發展,建立了國家,至少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的狀況那點不如羅馬時期差呢。

對於第二種說法,封建社會永遠優於奴隸社會論,這個也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我們肯定這個觀點,也不要忘記羅馬帝國後期發生的大衰退,社會經濟受到極大破壞,在這個廢墟上建立的日耳曼人國家,如果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看的確不如羅馬帝國盛期,我之前說的三世紀危機時期羅馬帝國城市與工商業衰退,公共生活的衰落,豪強莊園的興起,與蠻族的入侵結合了起來。

那麼日耳曼人的「封建社會政權」一直優於羅馬的「奴隸社會政權」嗎?

顯然不是,首先,在羅馬帝國的邊緣地區,比如英格蘭等地,隨著羅馬軍團的撤出,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朱特人的入侵,對社會經濟的破壞程度最大,不僅那些繁榮的城市衰落了,整個社會也倒退到豪強莊園與各個蠻族部落並存的狀態,社會失去秩序,甚至倒退到對那段時間(4-8世紀)的歷史幾乎完全缺乏歷史記載,只能通過考古來證明的程度。直到英格蘭出現七國時代,基督教和早期封建制度的確立,使得修道士修史,能夠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

這裡也說明,日耳曼人的入侵併不能一概證明歐洲進入封建社會,像英格蘭這種社會經濟破壞程度極高的地區,反而在一段時間內倒退到部落狀態,後來才慢慢形成封建國家,而七國時代的封建國家又帶有許多部落殘餘,一般認為英格蘭最終確立封建制度是1066年威廉的諾曼征服之後。

在義大利、西班牙等日耳曼蠻族對當地社會經濟破壞有限,晚期古典的社會秩序能夠不同程度地繼續運行的地區,則出現了日耳曼蠻族的部落制度與羅馬制度結合下的混合體制,這是這一地區封建化的體現。許多人看到羅馬帝國亡於日耳曼蠻族,便有了羅馬和日耳曼勢不兩立的文明野蠻對立的刻板印象。而事實上,許多日耳曼部落首領和貴族已經不同程度接受了羅馬的文明、體制和認同。比如統治義大利的東哥特國王提奧多里克不僅與羅馬貴族合作治國,還認同東羅馬的正統。在這樣的統治者治下,一方面日耳曼蠻族的部落制度向封建制演變,日耳曼部落統治者成為國王,並將土地、人口以服兵役為代價授予其他部落貴族、親兵,讓他們轉變為封建貴族、領主,日耳曼普通氏族部落成員則成為農民,或者依附於貴族、教會的佃農。另一方面羅馬晚期古典的制度被保留下來,與其並行,許多羅馬貴族繼續擁有大片莊園和隸農,並且擁有地方的政治權力,基督教會也保留下來,繼續在教育、文化、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壟斷的作用。

另外,我也要強調,歐洲的封建化,並不光是日耳曼蠻族入侵後建立的結果,而且是羅馬帝國晚期古典時期的社會變革造成的。日耳曼蠻族入侵併且向封建社會轉變,被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是「跳過奴隸社會直接進入封建社會」,除了日耳曼人,東歐的波蘭、捷克、俄國也被認為是這個過程。但現在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歐洲的封建化,不僅有日耳曼人這條線,也有羅馬後期自身的變化。

羅馬三世紀危機之後,戴克裏先進行了改革,有些改革比如禁止隸農的自由遷移,加強與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禁止手工業者改變職業,進行職業世襲,這些就有明顯的中世紀的農奴制以及行會制的特點。除了政府的行政命令推動,我之前說的社會經濟危機,也自然促使城市衰落,豪強地主與隸農的人身依附關係加強。這一段時期,主要的生產者由過去被視為私人財產的奴隸,逐漸轉化為特點是被束縛在土地上,承擔各種封建義務的隸農,也就是中世紀農奴的先驅。

到了6世紀,沒有被日耳曼人征服的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王朝,自身已經建立了封建制。

在我讀過的一些歷史讀物,包括少兒讀物《世界上下五千年》和一些歷史學通史,強調了拜占庭查士丁尼王朝是奴隸制,而貝利撒留對北非、義大利的再征服則是恢復奴隸制,是倒退的,甚至通篇用充滿否定的語言來描述查士丁尼時代,「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建立在無數奴隸的屍骨之上的」「查士丁尼的再征服舉起了奴隸制的屠刀」。這代表我國早期歷史學界在蘇聯影響下對拜占庭的認識,現在知網上很多學者已經重新認識這種觀點。

查士丁尼時代的拜占庭,一方面出現了類似中世紀的地主-農奴的關係,查士丁尼在敘利亞,試圖打破一些豪強地主的利益,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和徵稅。那些豪強地主建立大莊園,擁有大片土地,不僅生產小麥、橄欖等作物,擁有自己的手工業作坊,與許多隸農建立著人身依附關係。這些豪強地主不僅在地方政治、經濟發揮重要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與中央派遣的官僚抗衡,而且擁有軍事權力,他們豢養了大批平時務農,戰時作戰的人身依附的民兵,類似我國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部曲。這些豪強地主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看,都與我國東漢的豪強地主,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士族們並沒有太大差別。可以說這能證明,查士丁尼的拜占庭帝國已經是封建化,而不是傳統觀念認為直到希拉剋略的軍區制改革,拜占庭才完成封建化。

另一方面出現了中世紀盛行的教會封建制,拜占庭的基督教會,也就是後來的東正教會,包括埃及的科普特教會,擁有大量土地、人口和封建特權。從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將基督教合法化開始,羅馬皇帝、貴族、商人等上層和中下層信眾將土地、人口授予、賞賜、捐贈給基督教會,使得許多教堂、修道院擁有自己的地產以及為其工作的人口。到了查士丁尼時代,教會通過所擁有的大片地產聚斂財富,並且用這些財富來服務於宗教事務管理,並且履行教會在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職能,並且依附於政權,為皇帝的統治提供合法性。當羅馬帝國前期的公共生活,城市世俗精英衰落後,從婚喪嫁娶到教育、醫療、救濟、歷史記載等方面都為教會所控制,教會成為了行政管理的重要部分,而他們管理的成本就來自於教會封建地產。

這些足夠證明羅馬晚期和拜占庭早期,羅馬帝國自身也發展出了封建制,與日耳曼人部落制向封建制轉變,一同建立起歐洲的封建社會。

總之,希望大家能夠改變對於羅馬和中世紀的刻板印象,更全面地認識晚期古典時期向中世紀過渡時,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而不是片面認為羅馬一定優於中世紀,或封建的日耳曼一定優於奴隸的羅馬。


整天黑導師,不如看看導師自己怎麼說

趨於衰落的羅馬帝國的最後幾個世紀和蠻族對它的征服,使得生產力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農業衰落了,工業由於缺乏銷路而一蹶不振,商業停頓或被迫中斷,農業人口和城市人口都減少了。這些情況以及受制約的實現征服方式,在日耳曼人的軍事制度的影響下,發展了封建所有制。這種所有制像部落所有制和公社所有制一樣,也是以一種共同體為基礎的。[1]

而把歷史看作某種天堂階梯,一步一步往上走,能完成這種壯舉的只能是世界之外絕對精神的自我神祕運動。

他一定要把我關於西歐資本主義起源歷史概述徹底變成一般發展道路歷史哲學理論,一切民族,不管他們所處的歷史環境如何,都註定要走這條道路,——以便最後都達到在保證社會勞動生產力極高度發展的同時又保證人類最全面的發展的這樣一種經濟形態。但是我要請他原諒。他這樣做,會給我過多的榮譽,同時也會給我過多的侮辱。[2]

參考

  1. ^可看《德意志意識形態》
  2. ^可看《給祖國紀事編輯部的信》


主要是我國教科書那個封建社會必將取代奴隸制社會,資本主義必將取代封建社會的論斷非常生硬,但同時又沒給這幾個社會下明確定義導致的

外加我國中學歷史又創造性的發明瞭戰國時期封建地主階級奪權、資本主義萌芽等一系列概念(馬克思:我從來沒說過資本主義還帶萌芽的),導致很多人出現了困惑。

我上歷史課的時候,是這麼個邏輯:

田氏代齊、秦滅六國,是封建地主階級必將取代奴隸主階級;

荷蘭和英國先後擊敗西班牙,是資本主義必然戰勝封建主義;

英國擊敗荷蘭,是工業資本主義必然戰勝商業資本主義。

這就非常宿命論和機械決定論了,至於為啥之後荷蘭艦隊又跑到泰晤士河開趴體,我們的教材選擇無視

並出現了大秦帝國中商鞅慷慨陳詞:奴隸制,就要廢除了……等神奇台詞

還有查士丁尼是妄圖復闢奴隸制,開歷史倒車等奇怪的結論……

按照我國中學歷史的定義(可追溯到郭沫若先生的研究成果),各社會的定義如下:

奴隸制社會:土地共有(井田制)、使用奴隸為主要生產方式

封建制社會:以土地私有制和租佃關係為基礎的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以生產資料私有化和自由僱傭關係為基礎的社會(碎碎念,這個我個人認為最扯淡,資本資本,啥叫資本?資本主義,即資本本位,沒有把社會一切生產資料資本化並自由流通,僱幾個工人就叫資本主義了?沒有股權、沒有銀行,沒有金融,憑啥叫資本主義)

這套話語體系,就我有限所知,目前似乎只有我國學界採用,不能說它就不對,事實上這種分類看到了生產關係的進步,是一種在馬克思唯物史觀上試圖更進一步的產物,但它卻篡改了三個社會的原始詞義。

同時,因為這個分類實在太糙,而且被各種無腦套用,導致現在質疑的人也越來越多,譬如:

井田制或許從來就沒有存在過,西周和春秋時期也廣泛存在自耕農,周朝纔是典型的封建制(更符合封建本義)、秦朝之後我國也在大量使用奴隸在莊園中勞動,漢朝也有自由僱傭關係所以資本主義萌芽可上溯至漢朝……

這種生硬的分類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果你只學了這套分類而未進行更深一步的瞭解,那麼這種分類在你腦海中抹殺了各地社會的多樣性,強行提煉共性,忽視了歷史的漸進性,而歐洲對這套分類方式不感冒,馬克思也認為亞洲的社會階段得另作分析

歐洲語境的封建社會,就是封建采邑遍佈的中世紀,中世紀之前為古典社會、之後為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

誰說封建采邑一定比古典帝制先進的?當然也不一定就落後

羅馬也並非我們刻板印象中的「奴隸制」,從王政到西帝國滅亡綿延千年,生產方式前後必然變化巨大,且各地差異也大,就西部帝國而言:

共和國早期很像我國的井田制,公地承包給以自耕農為主體的公民,公民平時勞作,戰時為兵

中期則更類似於商鞅變法和秦始皇「黔首自實田」後的社會,土地逐漸私有化,自耕農平時勞作,戰時為兵,貴族建立大莊園,使用奴隸進行勞動,同時奴隸還充當下至僕役,上至家教和幕僚等各種職業(和我國的「奴婢」定義接近),因為自耕農分到了大量土地,戰鬥積極,吊打各路泛希臘國家,統一地中海沿岸(是不是很有秦朝內味兒)

後期和帝國早期,土地完全私有化,自耕農大量破產,國家建立常備軍,莊園開始把土地承包給隸農/農奴,皇帝通過各種方式扶持自耕農羣體,這種時候已經是我國語境中那種封建制了,這種形式一直持續到西帝國滅亡

而以此為分水嶺,東帝國有另一套發展路線,東帝國不斷扶持小農經濟,數度中興,軍區制徹底崩壞後,才開始引入西歐的封建采邑制節約軍隊維持成本,隨後進入持續的衰退期。但總不能說東帝國之前比西歐落後吧,無論經濟水平,社會治理水平,法制水平和軍隊戰鬥力都比西歐高几個層級

所以日耳曼那套生產方式先進在哪兒了呢?不過是羅馬歷史長,馬太效應下貧富分化大,日耳曼歷史短,入侵後蠻族採取公社勞動等方式把西部又帶回了共和國早期那套(羅馬原住民則還是老人老辦法),然後各種因素衝擊下迅速解體,之後采邑、農奴莊園繼續林立,生產方式回到西帝國時期。

說白了,羅馬帝國已經進入了我國語境中的「封建制」,日耳曼人直接拿來主義。但我國高中歷史必修一中為了省事兒,直接把公元前400年-公元475年的羅馬全部歸為奴隸制國家,而無視了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羅馬就已經逐步確立土地私有制和租佃關係的事實,揪著羅馬使用奴隸不放(中國到明清也使用奴隸,這事兒又被無視了……),屬於典型的自己創造概念,又把自己繞暈了

至於公民兵、采邑、常備軍作為軍制各有優劣,采邑現在被淘汰了,公民兵制度和常備軍制度在東西方歷史上都是交替出現。

大體來講,公民兵裝備和戰鬥素質沒有保障,隨著貧富分化,裝備會越來越差,但戰鬥積極(靠繳獲發財)、便宜量大;采邑制度不受貧富分化的破壞,比較穩定,但騎士很強,由農民組成的步兵戰力捉急,且指揮不統一;常備軍戰鬥力強,但軍費太高


前提是你認為封建優於奴隸(攤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