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亭長時,違背秦令,私放戍卒,在其職不忠於職守,隨後又起義造反背叛秦朝,此其一;

劉邦為沛公時,投靠景駒,後期卻坐觀項梁攻殺景駒,還投奔了項梁,此其二;

劉邦為項氏將,在項梁死後,又去投靠楚懷王,背叛項氏,此其三。

楚懷王最後也被劉邦背叛了,但劉邦之前有那麼多劣跡,為什麼還認為劉邦是「寬厚長者」,可以做為依靠,還把攻秦的好處給他。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嗎?劉邦當時展現的軍事能力也有限,三攻豐不下。拉幫結派的政治能力更應該忌諱呀,怎麼還大用的,有什麼必要性嗎?


大家要正視歷史,作為一名鐵杆邦粉,大家竟然懷疑我是黑劉邦的,我很痛心。一個人本來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有所失有所得是很正常的。

在秦末戰爭中,有多少人因為類似劉邦的事迹被幹掉,抄家滅族了。

人有上變事告楚王信謀反,韓信被擒被殺。

韓王信因三罪被柴武斬殺。

彭越因為有人告他謀反,被擒被碾為肉醬。

陳平因為事三主而被誣告。

盧綰被懷疑謀反而逃亡。

魏豹、丁公、項羽、李良、英布。因為在不同的程度上的背叛而身死。

作為同時代的人,劉邦也不應該例外,為什麼楚懷王會這麼放心的重用他呢?


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隱王陳涉、魏安釐王、齊緡王、趙悼襄王皆絕無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五家。」

平心而論,楚懷王對劉邦可以說的上不錯的了,劉邦也是借義帝的名義來聯合諸侯,打敗項羽,為什麼給幾個和他沒有太大牽扯的人祭祀而不祭祀楚懷王啊?(容齋隨筆)


題主這什麼三觀啊,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1、釋放驪山徒,起兵反秦。劉邦本來就是六國遺民,他可以選擇當亭長混口飯吃,但有義務必須效忠暴秦?必須執行暴秦的任務去殘害同胞?這是義舉。

2、投奔景駒只是為了借兵,然而景駒不僅對劉邦沒有幫助,反要依靠劉邦,而且景駒自立楚王合法性不足,劉邦也沒陷害他,問題不大。

3、加盟項梁,然而項氏不是劉邦的君,楚懷王才是,他沒必要效忠項氏。無論項梁生前死後,他都應該聽懷王的安排。何況在鴻門宴之前談不上有什麼得罪項氏的舉動。

4、最後背叛懷王?是項羽殺了義帝,劉邦為義帝報了仇,謝謝。如果非要硬摳劉邦對懷王有什麼虧欠的地方,那大概就是實力不足,鴻門宴上屈服於楚國逆臣項羽。


我覺得這部分就是劉邦或者後人瞎編的。

《高祖本紀》:

趙數請救,懷王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救趙。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願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強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強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

這段邏輯是有問題的。既命令劉邦入關,又和諸將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為王,那這個約定還有意義嗎?何況宋義也是熊心一手提拔的,宋義統帥最多兵力,去對抗秦主力,然後劉邦為王,宋義沒有意見?

而且劉邦入秦,並沒有獲得熊心的兵力支持,如果只是口頭上讓他向西,這和其他一般將領有什麼區別?劉邦入關破秦也不是順風順水,一個趙賁就讓他兩次改變路線,一次開封一次洛陽。

我認為「先入定關中者王」,確有其事。因為有其他地方可以印證。

《項羽本紀》:

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留》:

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

至於熊心一開始就屬意劉邦為秦王,這除了熊心自己,恐怕沒人知道。


按照你的提問分三個部分論述一下:

第一部分,關於劉邦的「背主」問題,應該充分考慮當時的情況,你看到的是劉邦「背主」,而當時起兵的諸侯看到的是一個值得拉攏的實力派,所以諸侯對劉邦的投靠欣然接受。按照當時的社會倫理遠沒到今人理解的封建君臣觀,如果你參照現在那些高級打工者看待劉邦,就可以理解劉邦這些當時的豪傑完全有主動選擇權,請不要自覺地跳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錯誤邏輯中。

第二部分,具體說一下你所說的「背主」:

1.對於反秦:可以說是秦末這個時間,正是有千千萬萬個劉邦共同起義才推翻了秦王朝,他們當中有為了復國、有的為了野心,更多為了生存,秦朝統治失敗才是亡國的根本原因,一個劉邦可以說是造反,那麼多劉邦就稱之為起義。對於關東地區的居民來說,反抗暴秦統治是當時的政治正確,因此諸侯們才認為劉邦是自己人。

2.關於陣營轉換:我在第一部分已經提過,是劉邦集團選擇依附對象,而不是天然對所依附對象有道德義務,劉邦投靠景駒是為了奪回豐邑根據地,後來歸附項梁也是這個目的,劉邦集團的所作為為有自己的目的和邏輯。另外,整箇舊楚國誰都沒有正當的法統,之前陳勝首倡義旗佔了名分,等到陳王戰死後,誰為楚王完全靠實力靠手腕,何況劉邦很可能是魏國人,對舊楚這些貴族沒有歸屬感,誰實力強大+對己方有力才是劉邦的選擇依據。多提一句,你的第三點並不成立,楚懷王就算是項梁立的傀儡,那也是佔據名分的主君,項梁死後,楚國貴族們還是自然把楚懷王當成政治中心,直到巨鹿之戰項羽殺死宋義奪權,並最終弒殺義帝,這也給了劉邦巨大的道義優勢。

第三部分,關於劉邦「寬厚長者」的評論。前面已經說過,既然轉換陣營不是什麼道德瑕疵,那麼劉邦得到這種美譽大概和做人有直接關係,讀《史記》給我的感覺是,劉邦誠然有「無賴」屬性,但其籠絡人心、團結內外、豁達大度是很突出的,在時人眼中,比起年紀輕輕、脾氣暴躁、殺伐無度的項羽,與始皇差三歲的劉邦自然是「寬厚長者」。

回到最後的問題,你看史書記載,這次劉邦伐秦其實是一路偏師,楚國諸將一致不看好西征前景,有意把鍋甩給劉邦,一邊是以「誠得長者往」為由把領軍差事推給沛公,另一邊還是認同劉邦的能力,希望劉邦這一路偏師能創造奇蹟。

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願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彊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阬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彊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總結,我們國家上下幾千年,不是一句封建時代就可以概況的,每個時代有其自有的道德倫理,不要「拿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評價一個人要儘可能貼合時代,少些主觀為宜。


因為楚懷王別無選擇,他只能選擇一個相比項羽而言較為寬厚一點的劉邦,記住是和項羽比,而不是和天下人比。

當時楚懷王上位時,他麾下的勢力無非就是那三支:

沛公、項羽方攻陳留,聞梁死,士卒恐,乃與將軍呂臣引兵而東,徙懷王自盱台都彭城。呂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漢書·高帝紀》

如上所示,在項梁部覆滅之後,楚國的剩餘兵力基本上就掌握在劉邦、項羽和呂臣三人手中。

當然楚懷王應該也有一部分軍隊,只是肯定沒他們三人多,所以對於楚懷王而言,他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選擇。

其中項羽的問題不言而喻,楚懷為從盱台抵達彭城就是為了奪項氏的權,所以怎麼可能重用項家人呢?

其次呂臣,他是已故張楚王陳勝的心腹大將,之前在陳勝敗亡之後還為陳勝效忠數月,所以對於楚懷王來說,他怎麼都不會太過信任這個效忠別王的人,哪怕那個王已經不在了。

因此楚懷王對於劉、項、呂三大軍頭分別進行了不一樣的安排:

後九月,懷王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以沛公為碭郡長,封武安侯,將碭郡兵。以羽為魯公,封長安侯。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漢書·高帝紀》

其中呂臣和項羽的軍隊被楚懷王直接兼并,但呂臣和其父親呂青則是以明升暗降的方式留在了中樞,算是對於張楚王陳勝舊部的尊重。而對於項羽,則幾乎是完全架空,就只是封了一個魯公。

最後就是只保留了劉邦的軍隊,並升遷劉邦為碭郡長和武安侯,由此一舉奠定了劉邦作為楚懷王麾下第一實權大將的地位。

單從對於這三人的安排來說,楚懷王確實做得沒多大問題,因為如果直接把三個大將全部架空,則勢必會引起嘩變。可如果分化瓦解,沒有劉邦的協助,同時呂臣又是高升,那麼只有一個項羽便是孤木難支,所以也就讓楚懷王初步掌握了整個楚國的實權。

至於說楚懷王真的就那麼信任劉邦嗎?

恐怕也不見得,因為最終作為援趙楚軍主力的大將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宋義,而且還是空降的,無疑宋義才是楚懷王真正的心腹。

至於劉邦,雖然楚懷王說了一句「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但這也是為了和項羽的「所過無不殘滅」的做法進行對比,所以並不能證明楚懷王更信任劉邦,只是相比項羽而言,楚懷王只能選擇劉邦。

另外其實怎麼說呢,劉邦最初的行動也不單單是為了西進,而是為北上楚軍主力打開通道,也就是楚懷王所謂的「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事實上劉邦一直都是作為一支偏師而存在的,但這一點恰恰又是項羽所期盼的。

因為對於項羽來說,只要拿到了軍隊自主權,他就有機會無限擴大自己的勢力。而這一點楚懷王偏偏又是看的最清楚的,所以他就偏不給項羽軍隊自主權。

因此楚懷王對於劉邦所謂的重用,從始至終都是為了通過劉邦挾制項羽,並不是真的特別重用他。

最後再說劉邦背主的問題,這一點我覺得很多人矯枉過正了,劉邦是很偉大,但劉邦曾經多次背主也是事實,這並不矛盾,沒必要為了美化劉邦就掩蓋很多既有事實。

比如劉邦背叛新楚王景駒的問題,很多人還說劉邦沒有因為景駒得到過什麼好處,那麼請問下面的記載是什麼:

東陽甯君、秦嘉立景駒為楚王,在留。沛公往從之,道得張良,遂與俱見景駒,請兵以攻豐。時章邯從陳,別將司馬將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碭。東陽甯君、沛公引兵西,與戰蕭西,不利,還收兵聚留。二月,攻碭,三日拔之。收碭兵,得六千人,與故合九千人。《漢書·高帝紀》

東陽甯君和秦嘉共同擁立景駒為新楚王,然後劉邦率部加入景駒麾下,接著在東陽甯君的協助下南下擊敗秦軍,而後攻入碭縣,由此劉邦一舉擴軍六千人,再合計之前部屬總計九千人。

足足六千人的軍隊,難道不是天大的好處嗎?

雖然這也勉強算是劉邦自己打下的,可如果沒有東陽甯君的協助,劉邦能這麼順利拿下碭縣嗎?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難不成劉邦和東陽甯君一起行軍的時候還是打著兩個旗號嗎?不還是打著新楚王景駒的旗號?

因此我可以明確的說,劉邦在某一段時間裡就是新楚王景駒的下屬,而且劉邦通過加入新楚王景駒麾下還獲得了極大的成長。

但也正因為劉邦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才讓他進入了項氏的目光之中,於是伴隨著項氏「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將十人」,劉邦作壁上觀新楚王景駒和項氏的戰爭,於是導致了新楚王景駒因為勢單力薄而被滅。

雖然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項氏和劉邦的交易,但現在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之前幾天還是新楚王景駒的部屬,之後就莫名其妙接受了和新楚王景駒為敵的項氏的軍隊呢?同時為何劉邦完全沒有參與新楚王景駒和項氏的戰爭?這難道都是巧合嗎?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劉邦的崛起確實是非常不易的,但也正因為不易所以他只能不斷通過改換門庭來擴張自己的勢力,如此這才是歷史上那個雄才偉略的漢太祖高皇帝。

多餘的我就不說了,總之劉邦改換門庭多次背主一事是很正常的,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包括之後劉邦聯合項羽背叛楚懷王也是一樣的,在絕對的實力和巨大的利益面前,一味地愚忠只是婦人之見,更是書生之見,毫無意義。


下面的兩篇文章是劉邦從沛縣起義到投靠項氏期間的一段歷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相信能讓大家對於劉邦崛起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

秦末戰爭第四篇:沛縣起義之鳳凰涅槃中的劉邦?

zhuanlan.zhihu.com圖標秦末戰爭第五篇:碭縣之戰與楚國內戰?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因為楚懷王熊心沒有選擇。

項梁死後,呂臣的軍隊在彭城西,項羽的軍隊在彭城西,楚懷王到彭城收了他們的軍隊,英布、蒲將軍的軍隊也去了彭城,這些去彭城的軍隊都被楚懷王收了兵權。

只有劉邦除外,劉邦沒有去彭城,劉邦帶著軍隊去了自己的老窩碭郡。

讓別人西進去攻秦,楚懷王需要把兵權還給他們,他們才能帶人去攻秦。

楚懷王好不容易收上來的兵權,自然不肯還回去,於是讓劉邦西進去攻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