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152918這是我親身經歷,高原工作十多年,差點沒命了


科學討論,用數據說話吧,以下是我查到的關於高原反應的一點數據: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急性高原病的國家。早在公元前328年對高原病就有了認識。據國內報告海拔2600~2880m發生率為6.1%、3050~3790m為39.9%、4050~5180m為92.9%。Monigman等在瑞士海拔3040m、3680m、4500m進行調查,其發病率分別為13%、34%和54%。

1991年在加拿大召開的國際低氧與高原病專業會議上討論和制訂了急性高原病的命名、分型及診斷標準,將急性高原病分為急性高原病、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我國於1995年9月在西寧召開的全國高原醫學學術會上擬定為急性高原反應、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

高原腦水腫於1913年由Ranenhill首次在安第斯山高原以神經型高山病報道,隨後曾在國際上又改名為腦型或大腦型高山病,惡性高山病腦型等。1991年國際低氧與高原病專業會議和1995年中華高原醫學學術會議命名為高原腦水腫。高原腦水腫的發病率明顯低於肺水腫,而且常合併於高原肺水腫,支氣管肺炎等。

Singh在海拔3508~5490m地區調查,高原腦水腫的發病率為1.8%,高原肺水腫為15%。Hackett在海拔4300m調查了287例登山者,發現腦水腫患者5例(1.8%)。國內報道最高為4.04%、最低為0.5%,高原腦水腫多見於青年人,其發病年齡在16~66歲(平均33.5歲)者佔65.5%,男性多於女性,未見兒童發病的報告。據西藏90例報道,發病在4000m以上佔88%,多數病人發生在4500~5500m,發病最低海拔高度為3550m。

高原肺水腫的發病率取決於上山的速度、海拔高度以及到達高山後所從事體力活動的強度等因素。世界各地報告本病的發生率相差很大。一般來講高原肺水腫易發生於初入高原者,但高原久居者去平原地區短期居住後重返高原,或從一個高原轉到另一更高海拔地區時也可發病。

據統計,青年人的發病高於老年人,男性高於女性,高原世居者似乎少見。海拔高度、上山速度與高原肺水腫的發生呈正比,發病最低海拔高度國外報告為2600m,國內為2260m。Hultgren在秘魯(3730m)調查的總發病率為3.4%,其中青年人為6%,老年人為0.4%。國內報告成人最高發生率為9.9%、最低為0.15%。國內有些學者認為,再入性高原肺水腫的發生率高於初入性,但無統計學資料進行對比。

注意:以上數據為發病率,不是死亡率。


嚴重的高原反應會導致肺水腫,肺水腫治療不及時會危及生命,所以高反嚴重會死人的…


一般情況下不會,如果高反的話要及時去醫院,不能自己瞎搞,更不能逞能,嚴重的話會死。


得過一次,自己救了自己,發現及時,嚇死了


會引起其他的疾病,在內地的普通感冒如果在高原上是不容易康復的,時間會長一點,肺部疾病容易發生危險,發燒感冒容易引起肺炎或者肺水腫。


當然會的,我的本科同學就死於高原反應,我和他人進藏N多次,幾乎每次都能遇到較為嚴重的,所以千萬不要輕視。

第一次進藏,99年,路況車況都差,青藏線長途車那一趟開了40多個小時,我遭遇了這輩子第一次高原反應,很難受,在車上挺了20小時到那曲才緩過來,中間過唐古拉山口幾乎都下不來車,同行的女生在拉薩歇了2天,住院吸氧加點滴。

04年四川理塘,我和媳婦倆人喝了點點酒(平時的1/5量都不到),難受了整整一晚上沒睡覺,印象深刻。

07年在墨竹工卡,媳婦去小學裡借廁所,我和小學生踢了幾腳球,black out了幾秒,很嚇人。

之後出差去也去了很多次,每次我都千叮嚀萬囑咐和我同行的人,就這樣還有在走廊聊著天突然倒在我面前的,晚上在酒店房間讓我叫122送醫院的,第二天開會下不來床的,下了酒桌直接送醫院的,到我房間聊天吐在我浴缸里的(拉薩瑞吉,3000多一晚,滴血)等等。

最後,我遭遇不幸的同學,還是昆明本地人,從昆明參團出發,還沒到目的地,也是在四川理塘發病,很快就遇難了,這真的令我不敢相信,但很殘酷,這是真的。

以上,可以看出高原反應不一定有先兆,而且真的會危及生命,請勿輕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