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遇到饑荒,一家子只有一袋米,主要勞動力還要進行體力勞動,吃粥好還是吃飯好?

如果吃粥更節省,結合最近喝粥的壞處,您認為是否瑕不掩瑜?

還有很疑惑的是,如果喝粥真有那麼不好,養不了脾胃反而容易讓人犯困,古人不至於沒有一點經驗總結還一直延續至今吧。


先回答你問題二,為什麼古人覺得粥是好的。

首先我覺得你能這樣想證明你有獨立思考能力,是非常好的。缺的只是一點營養學知識和換位思考。

粥,或者叫大米,本質是碳水化合物(澱粉,葡萄糖),你可以理解成是身體的最主要的來源。

這種能源少了的話,你會餓,會沒有力氣。但是多了的話會被身體儲存成脂肪留作將來使用,再多就會導致發胖,糖尿病。

所以為什麼古人認為粥是好的?

很簡單,物資匱乏。過去他們沒有條件多吃,沒有條件發胖,沒有條件得糖尿病。

而現在的城市人幾乎不用考慮饑荒問題。


為什麼古人覺得粥好吸收?這個問題也很簡單。

做菜的時候你是放鹽粉還是放鹽塊?

沒錯是鹽粉。粉末的一下鍋就化了,塊兒的等出鍋了還沒化。為什麼呢?這就是加工的問題了。

食物越加工,消化(融化)的越快。

所以消化速度來說,

米糊?熬了很久的粥?粥?米飯?生大米。

你可以理解成消化的過程在鍋里已經開始了。

如果一個人的胃腸功能弱,那麼粥確實更容易消化。不能說是壞事。

但是如果是一個正常胃腸的人,那麼他就會胖得更快,餓得更快。


第三部分我想說的是一點血糖的知識。盡量說的簡單易懂一點。

血糖可以理解為血液里的葡萄糖水平。如果你吃的是米飯,那麼相對的,消化速度慢一點,葡萄糖從食物中緩慢的釋放到血液里,血液可以把葡萄糖運送到需要的地方。

如果你吃的是粥,一下子葡萄糖全釋放了,血液里充斥著葡萄糖,身體根本來不及使用。這個時候,內臟胰腺就會釋放胰島素,將多餘的葡萄糖和成脂肪細胞儲存起來。短期的結果是會變胖,長期來看,胰島素會變得越來越弱,葡萄糖不能被儲存起來,於是葡萄糖透過血管,穿過腎臟,進入尿液,這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非常嚴重的疾病,晚期會造成暴盲,失聰,身體發炎並且傷口恢復緩慢,下肢截止(先是大腳趾,然後全部腳趾,腳掌,一條腿,整個下肢)。


那麼回到第一個問題,饑荒的時候怎麼辦?能不能吃粥?

都饑荒了肯定不怕糖尿病。。


1、在饑荒,糧食一定量的情況下,選擇喝粥更好,因為喝粥的話消化率更高,飽腹感更強。只要多吃點鹽,就能提高人的儲水量,一般每克鹽就能增加鎖住110ml的水分,這樣排泄的就沒那麼快。

2、拋開時代背景談好壞我覺得沒意義,饑荒的情況下是沒得選,而近代我們生活物質大幅度提高,我們有原則的餘地,可以去談健康,而不是活著。而且粥的營養密度低,除非是大病初癒、老年人以及胃腸道功能弱的特殊人群,正常人還是不推薦長期喝粥,久而久之容易營養不良不說,胃腸道功能還會退化。

3、人類能吃飽飯還是近百年的事,而我們能吃飽飯,還得從袁隆平說起,古人也是有錢人吃乾飯,而窮人喝粥。窮人是大多數,久而久之就延續下了這個習慣。就像東北以前物資匱乏,尤其冬天,所以養成了吃豆瓣醬等重口味食物下飯,現在有條件了,我們提倡要健康吃得清淡,那麼是不是也可以反問,為什麼他們以前還吃了那麼久?


吃饅頭和雞蛋,不容易消化。


就是如何延長飽腹感。

增加體積,增加消化難度。

具體說個古人的故事吧,經典的范仲淹劃粥的故事。

范仲淹年輕時貧寒,讀書的時候沒錢吃乾飯。好不容易搞了點米,只能熬粥。熬好後,涼成粥凍。用刀劃個十字,分成四塊。早上吃兩塊,晚上吃兩塊。

如果糧食總量固定,那就水多放點,把飯煮膨脹,給胃部神經一個錯覺:吃了好多啊!


理科生回答,根據能量守恆,要想持續更久,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減少支出,二是擴大收入。

減少支出方面,只有少運動,少活動,盡量多睡覺,這樣支出最少,只維持基本的生命活動,饑荒時,好多人就是睡覺挺過來的。

擴大收入方面,糧食摻雜其他能吃的,比如樹皮,草根,皮帶,野菜,一切能吃的,基本都能提供能量,這就是擴大收入。

還有沒什麼作用的,提高飽腹感,就是吃觀音土之類的,還有大躍進時期,發明的把一斤米用一定的方法,變成三斤米的效果,純粹心理安慰,沒有任何作用。

其實用能量守恆的方法,看東西就簡單多了,比如減肥,就是減少收入,擴大支出。

減少收入,就是少吃。擴大支出,就是多運動,俗語,管住嘴,邁開腿,就這麼簡單,其他的什麼甩脂機,貼個什麼膜,都是扯淡,當然,吃減肥藥還是有效果的,這是屬於減少收入,吃的都拉出來了,當然有效果,其他的都是扯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