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帳下能和漢初三傑相比都有哪幾個


從能力上來看諸葛亮更像蕭何,後勤部長。韓信獨當一面我覺得在荊州的關羽和在漢中的魏延都比較像,但還是關羽更像吧我覺得。張良運籌帷幄的人選我認為有兩個吧但兩個有都不太符合,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法正諸葛亮的戰略眼光和張良一樣但個人覺得他更適合治理。法正的風格更接近於陳平。


劉備活著的時候,諸葛亮同時扮演過蕭何與張良的角色,至於韓信,不好意思,劉備活著的時候沒有人能勝任......

劉禪在位的時候,諸葛亮捨棄了張良和蕭何的角色,開始客串韓信的職責,只是功績就沒法相提並論了......

詳細解釋一下:

首先清楚蕭何、張良、韓信三人的角色分工,

蕭何——國事大總管,內務總理,不參與軍事進攻,主管領域內的治理工作,戰爭時期穩定後方,組織生產及物資調度,為前線提供物資支持;

張良——近臣、謀士、軍師、參謀長,為國家的戰爭行為提供戰略規劃,組織前線戰爭人員調度,更牛的是在局部戰爭中還能提供戰術指導;

韓信——大將軍、統帥,以高超的大兵團指揮管理藝術及鬼神莫測的戰術能力,統率軍隊攻城拔寨,摧枯拉朽,軍事進攻的實際執行人;

這樣就很清晰了,在劉備剛得到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扮演的是張良的角色,為劉備出謀劃策,提供戰略與戰術上的支持,三分天下、博望坡伏擊、火燒新野、草船借箭、搶佔荊州,一次次幫劉備化險為夷。

在劉備得到荊州後,尤其是劉備攻蜀前期(龐統死前)和功漢中過程中,諸葛亮扮演蕭何的角色,鎮守後方,支援前線。這時候,龐統和法正先後扮演張良的角色。

而劉備死後,劉禪即位,諸葛亮開始領兵出征,扮演韓信的角色,先攻南蠻,再北上伐魏,與司馬懿展開戰術層面的攻防。

至於劉禪時期的蕭何及張良,難道是李嚴和黃皓(手動滑稽下)......


諸葛亮像蕭何,後勤大隊長。

法正像張良,能出出主意,但是不如張良。

沒人像韓信,韓信太牛逼了,給點雜兵就能從中國西邊打到最東邊,能制定總體戰略的同時還能迅速打開局面,一邊攻城略地還一邊大口奶隊友,如果真有韓信,劉備就同一中國了。


逆賊背盟,白衣渡江,漢潮忽落,痛我壯繆。

雒城落鳳,法正追逝,黃權北渡,失我智囊。

唯我丞相,承眾烈志,鞠躬盡瘁,遠越蕭何。

時不欲我炎漢重興!此人乎?天乎?


瀉藥,劉備活著的時候蕭何是諸葛亮,張良人選很多,韓信就是劉備自己。劉備死後三個全是諸葛亮。

漢初三傑史料描述為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按這個描述,蕭何明顯是諸葛亮,按其本傳描述,還算輕鬆。

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而從楊洪傳來看,諸葛亮為了供給劉備在外作戰,幾乎是榨乾蜀地民力

先主爭漢中,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但在這個情況下,諸葛亮卻一直收到蜀地人民愛戴

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

所以說諸葛亮作為蕭何,是合格的。

然後張良,張良戰略戰術都有規劃,是劉備主要謀臣,那規劃隆中對的諸葛亮肯定有競爭機會,為入川和漢中之戰出謀劃策的法正算一個。

先主曰:「以明將軍之英才……猶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與璋會涪。北至葭萌,南還取璋。

正說先主曰:「曹操一舉而降張魯……時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諸將進兵漢中,正亦從行。二十四年,先主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山]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正曰:「可擊矣。」先主命黃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曹公西征,聞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法正還有明確優秀謀主評價

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

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漢中之戰夷陵之戰黃權的表現也可以算上

權進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先主以權為護軍,率諸將迎魯,魯已還南鄭,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朴胡,殺夏候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

劉巴則是有明確運籌帷幄評價

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至於韓信的位置,肯定得季漢軍事能力第一的人坐。諸葛亮雖然是實際上的第一,但劉備在世時一直沒有展現過,在外領主力軍團作戰的一直是劉備。

至於關羽,他雖然是劉備在世時第一統兵大將,但畢竟戰功不如劉備。不像韓信和劉邦,韓信一路滅了四國,打到自己的軍力都比劉項加起來還強了,戰功遠高於劉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