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患上腺癌做了基因检测后结果是:「没有检查到特定的突变基因」。这就真的非常奇怪,我也查过资料知道,癌症都是基于基因突变。(如果错了希望大家纠正 )那为什么检查机构会给出这样的结果,基因检测结果费用也比较昂贵并且也不纳入医保范围。非常的令人费解,并且在询问医生后,这样的情况出现通常在医生所遇到的病人中,做第二次基因检测就有结果了,就能检查出突变基因了。嗯????


谢邀。

首先,影响基因检测结果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检测样本类型(组织样本检测灵敏度高于血液样本)、检测基因范围(检测基因数越少,越可能漏检突变基因)、检测样本的保存情况、样本的取材(可能没有取到肿瘤组织,如果检测前没有做病理质控的话就不会发现)、肿瘤的异质性(同一块组织,不同位置的基因突变情况可能不一样)、检测方法(NGS、PCR、一代测序等在检测灵敏度上差别较大,且同一种方法学的检测性能也受具体参数影响)等等。因为这些方面题目均未涉及,因此没法进行展开分析。

其次,就算以上所有都没有问题,你送检的是组织样本、取材完美、样本保存没问题、NGS高深度检测、检测范围覆盖99%可能发生突变的基因、质控良好,也同样有可能是阴性结果。

原因就在于肿瘤的发生非常复杂,不是一句「癌症都是基于基因突变」就能解释的清的,涉及到比较多的信号通路,很多信号通路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完全清楚。当然这个方面也看具体的肿瘤类型。如果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肺腺癌,研究就非常清晰,其他肿瘤还差得远。

就是肺腺癌来说,驱动基因还没有完全清晰:

以上是中国人群非小细胞肺癌(左)和不吸烟的肺腺癌(右)人群的驱动基因突变发生频率。可以看到Unkown部分分别是31.2%和6.7%,这部分就属于研究还没有清楚的部分。结合其他研究,肺腺癌大约有10%的驱动基因是未知的。也就是说,如果检测肺腺癌样本,在取材没问题、检测基因覆盖较为全面且检测性能良好的情况下,检测阴性率还约有10%

问题涉及的「腺癌」不知道是不是「肺腺癌」,因为腺癌也可能是其他器官/组织,如果是其他肿瘤,阴性率就更高了,甚至超过50%。

所以到底是不是机构的错,你可以根据以上信息自己判断。就我了解,如果是较为知名的公司,检测基因数没有问题,肺腺癌检测阳性率能达到85%以上。

其他涉及广告的回答就不用参考了。


这里应该有一些地方出了问题。因为癌症这个疾病是一定存在基因突变的,没有基因突变不会导致癌症这个疾病的发生。但问题是为什么测的时候没有测到呢?

  1. 检测的基因数量太少了,因为有时候会让只测有药的,NCCN指南推荐的那些基因。EGFR,ALK等。但是问题是那些基因突变频率加起来不等于100%,大概是70%,还有一些是罕见一点的突变,但是没有药物。但是测到了话,也知道后面不用去盲试靶向药物了,也有意义。所以肺腺癌,就那么珍贵的组织样本,一定不能测几个基因。再说也便宜不了。癌度APP的基因检测选拔中,我们著重看重性价比,对于肺癌也是推荐一次性测50个基因或86个基因,基本上都够了,但是价格只有六七千。而不是有的公司的那种接近2万。所以肺腺癌,比较推荐的基因检测套餐是,几十个基因的检测产品。多了没有必要,少了不够,容易漏检。
  2. 取样的问题,可能样本穿刺的时候,因为患者体位移动,而没穿刺到肿瘤组织,如果送检的时候,送检的样本,没有癌细胞就怎么也测不到了。当然如果使用血液样本检测,这种情况就更加常见了。血液里肿瘤基因碎片比较少,容易出现假阴性。
  3. 基因检测的误差,比如设备,或者样本邮寄的时候出现的问题等等。

肺腺癌的基因突变和频率

上面这个图是欧美的人的,不过可以参考,我们看出有很多比例是未知基因突变。所以测基因数量多一些,其实就是来找到这些基因,好做一个对照。因为使用一个组织样本,如果病理检查有癌细胞,检查了几十个基因,几百个基因,就一定能找到什么基因驱动了癌症的发生。有靶向就靶向,没有靶向也就不浪费时间和机会。


癌症很复杂,基因检测只能找到部分致病的原因,所以癌症是基因病严格来讲是不准确的,或者是被夸的了的。

基因检测主要从dna的维度检测基因的突变。医院的很多检测是从蛋白水平进行的检测。不仅仅有基因组学,还有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各组学的维度是不同的。DNA只是其中一个维度。

基因变异的类型也是多样的,有些变异类型目前的测序技术或者生信演算法是分析不出来的,比如长缺失,融合,拷贝数变异等。有些基因的甲基化也会诱发肿瘤。

首次检测查不到,二次检测查到,这个原因可能很多。两次检测的基因检测套餐可能本来就不一样,两次检测样本的质量也不一样,两次检测的取样部位也不一样,两次检测之间进行的治疗也会影响肿瘤的变化,肿瘤在时刻变化著,体细胞突变随著肿瘤的进展或者缩小也是在变化的,同一个患者肿瘤的不同阶段的突变负荷也会存在差异。通常早期的肿瘤突变负荷,也就是突变的多少会少一些,如果用几百个基因的大panel检测,经常遇到阴性结果。不同癌种的突变负荷也有差异,有些癌种突变负荷相对更高,有些比较低。还有一种是检测公司的检测质量问题,检测污染等。

原因还有很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非泛泛而谈。不要妄加揣测,增加心理负担,隔行如隔山,我说了这么多原因,你大概只能知道原因很多,还是不能判断可能的原因,患者或者医生很难去判断,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癌症的发生绝大部分就是由于DNA层面发生了变异(少部分是由于表观层面的改变,如甲基化异常),导致正常细胞转变为了癌细胞,如异常增值等。

目前商业的肿瘤基因检测,都是基于panel测序的,就是测基因组的部分区域,而不是基因组的全部区域。panel的好处是用有限的金钱获取最大的价值,拿最常见的肺癌举个例子,目前肺癌患者确诊后,首先需要做基因检测,看看是否有靶向药物可以使用。目前肺癌的靶向药是相对比较多的,但也就针对最常见的几种突变。

除了panel覆盖的区域,其他区域的突变也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形成,但问题是即使panel覆盖了这些区域,且这些区域检测到了突变,目前也没有可以使用的靶向药。这些突变对患者是没有临床价值的,当然对搞研究是有用的,积累起大量数据就能发现一些问题。

回到肿瘤基因检测这个问题,目前肿瘤基因检测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看有没有合适的靶向药可以使用,所以如果这个基因检测产品已经覆盖了该癌种所有可用的靶向药物,且没有检测出来临床有用的变异,那么可以考虑免疫治疗,这时候TMB MSI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最后,建议做肿瘤基因检测时,选择行业的大公司,如华大,燃石,世和,泛生子等。


一种可能是你找的检测公司做的测序深度不够,覆盖不足,另外也可能是你选择的检测套餐检测基因数量太少。另外也有可能是你本身的致病突变很少见,最后一种就是检测出突变,但是解读报告的人水平太次,没有提示你是致病突变


一般检测的是特定的基因突变,与是否对某些靶向药物敏感有关,所以没有发现并不罕见。


你可以去咨询专业的机构或者健康管理公司,他们对这个要比医生了解,像我知道的意滋尔健康科技就对这方面很专业,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