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听完有感而发抒发点个人情感,这就很好了。

音乐本身怎么样,这个问题只能让真正懂行的专业人士来回答。而且有时候有些回答会让人有一种:「怎么会这样?」的感觉。

以歌曲为例,很多人听歌曲,听的是歌词和曲调。特别是音乐软体,歌词都能给出来。绝大多数人觉得词写得好,音乐曲调好听,这就是一首好歌曲了。但是在真正讲究的专业人士看来,可能这首歌写得很糟糕,音乐和语言韵律对不上,个别字分配的旋律音不对,容易造成歧义。这些东西,就不是普通人可以评价的了,这跟受教育程度没关系,别说就受过普及型音乐教育的普通老百姓,就是找个学钢琴小提琴的专业人士,他们也未必能找出这些问题。这就是隔行如隔山。


谢邀,钱锺书写了《围城》 大火,后来很多人想采访他,他却说 :「现在,许多青年读者看了我的小说《围城》,一定要看一看我是什么模样的。其实,你吃了鸡蛋,何必一定要看鸡呢?」

钱也不是不想人看鸡,只是怕大多人是叶公好龙罢了。

像下面这样谈音乐本身的书籍,普通欣赏者看不懂也没必要看懂。

听众听音乐获得审美享受就可以了,谈音乐本身是搞音乐的人做的事。我们会用应用软体即可,评论代码是少数专业人士干的,你评论代码普通用户不看。


普通听众本来就没有专业知识来直接讨论音乐,但这不妨碍他们感受到音乐后去表达体会。这是这个问题的一个层次。

另一个层次也值得思考,「主流「音乐文化真的是关于音乐本身的吗?或者说音乐本身在主流音乐中是最核心的要素吗?

因为你问的是「大多数」评论,所以只和主流音乐有关。但主流音乐内部和外部都有很多相对小众的人和圈子,他们中绝不乏对音乐本身充满兴趣与真知灼见者。


因为国人的受过的音乐教育平均水准几乎为0,想从音乐本身谈起都不知道从何下嘴。

很多人连节拍都数不准,什么大调小调?滚好吧。

别不信,很多人听歌,听的是歌词。有不少歌本身乏善可陈但是很多歌迷喜欢,八成都是因为歌词写得好——比如王菲的《红豆》,当年发行的时候专业的评论都嫌平淡,简直白开水,但歌迷就是喜欢,吹啊?

摇滚乐迷也是一种奇葩。摇滚乐迷可能多多少少学过点音乐,知道的稍微多一点,但是又特别容易陷入半桶水乱晃的境地,为了商业和艺术吵得不可开交,仿佛商业和艺术不共戴天,对自己所支持的乐队、作品的了解更多是关于「历史、社会和音乐发展」等背景故事,说起来感动得鼻子都酸,最典型的莫过于《斯卡布罗集市》和《寂静之声》,谈起故事来头头是道,音乐呢?能不顿挫唱完整首歌的都已经是个中翘楚。

去简单对比一下各种乐器的普及程度就知道,中国人对音乐的消费是真的低。比如说钢琴,谁要是说自己会弹钢琴,十有八九别人就会问他考了多少级,为什么关心这个,因为大家都没更好的办法去判断他的钢琴水准是高是低…

所以音乐软体里面的评论?能好好说「情绪」和「感受」已经是平均水准的上限了。


也有关系,大多数乐评都是在评歌词。

歌词是歌曲的半壁江山,也是最没有理解障碍的一半。并且每首歌的歌名就是歌词的点题,这让歌词的意蕴比曲调更加明显。加之歌词本身就是文字,乐评只是用另一种文字表述来阐释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歌曲的曲调其实没什么必要去评价,大谈作曲法对普通用户而言毫无意义,而对专业人士来说又简单得不值一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