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曹丕在朝议上听从王朗的建议(伺机而动),而拒绝刘晔的建议(趁机伐吴),这肯定是战略失误。这一点,从史书上曹丕的行为上应该很容易看出来:如果刘晔的建议不可行,为何曹丕会在九月份宣布三路伐吴?

——曹丕在最好的时机不出兵,偏偏等孙权的危机过去了,再向孙权发难,显然是错失良机后的补救行为。

王朗的建议是「先坐山观虎斗,然后伺机而动」,从王朗的原话里,可以看出几点:

  1. 朝议之时,孙权尚未派出陆逊出征(至少是曹魏方还不知晓)。
  2. 魏军对外还是宣称「助吴」,显然曹魏还是亲近孙权一些。
  3. 王朗说雨水方盛,实际就是拖延时间的借口,刘备和孙权出兵都不会看天气的。

《三国志·王朗传》:(王朗:)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今权之师未动,则助吴之军无为先征。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

闰六月,夷陵之战。在胜负已分的情况下,曹丕也并未想著趁机伐吴,而是选择继续和孙权谈判。这一谈,时间就过去了两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孙权就是为了拖延时间,甚至答应在十二月交出质子,并让孙邵、张昭一同前来;而曹丕还是陷入盲目自信中,直到九月份,才终于醒悟:孙权就是个大骗子!

于是曹丕大怒,下诏痛斥孙权是个渣渣,并宣布三路伐吴。

《魏略》:(曹丕诏书):(孙权)又今与(浩)周书,请以十二月遣子,复欲遣孙长绪、张子布随子俱来,彼二人皆权股肱心腹也。

孙权的影帝风采一瞥

很多人谈《三国演义》时,总爱是说刘备是个「影帝」,说他靠装哭来骗取他人信任;其实那都是罗贯中给刘备塑造的艺术形象;而在《三国志》里,刘备哭泣的记载屈指可数,甚至曹操哭的次数记载都比刘备多。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在《魏略》中记载浩周故事时,说孙权为了骗取浩周信任,可是真有演技的。

当时曹丕派浩周担任使者之一,随使者团去加封孙权为吴王。在孙权私下请浩周吃饭时,浩周为了套近乎,便对孙权说:「我出发之前,陛下(曹丕)并不相信大王(孙权)您会遣子入侍,而我拿我一家上百口人的性命为你做担保!」孙权听罢,感动地说:「浩孔异,卿竟以举家百口性命来替我担保,我还能说什么呢?!」然后,孙权开始嘤嘤嘤……

《魏略》:(浩)周既致诏命,时与权私宴,谓权曰:「陛下未信王遣子入侍也,周以阖门百口明之。」权因字谓周曰:「浩孔异,卿乃以举家百口保我,我当何言邪?」遂流涕沾襟。

如果孙权只会嘤嘤嘤还不算,等孙权与浩周分别的时候,他还指天发誓(赌咒内容应该是:我食言就不得好死之类的吧)。

真不知道孙权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这么看也是很强了,在谶纬盛行的时代,他根本就不在乎上天会不会降下报应来。

哪吒版孙仲谋(大雾)

王朗的建议与曹丕的耳朵

再说回朝议的事,要我说,王朗的建议其实是个很中庸的建议,但是话中有三点要素让曹丕的耳朵感觉很舒服,一是助吴,二是天子天威,三是下雨不急。

虽然曹丕一开始不信任孙权是真心称蕃,但是经过浩周的担保(出发前拿全家性命担保),明显,曹丕动摇了。《魏略》上说「帝悦周言,以为有以知之」,这个事解读一下,就是:在浩周拿全家担保过后,曹丕就选择相信浩周的话,然后浩周见孙权回来,肯定又向曹丕汇报「孙权哭得稀里哗啦,又指天发誓」的事,于是曹丕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认为孙权是真心称蕃。

所以,王朗在建议里,坚持强调出兵也是「助吴」,实际就是摸曹丕的顺毛,让曹丕觉得舒服。

王朗撸曹子桓猫(大雾)

至于前面那句「天子之军,重于华岱,诚宜坐曜天威,不动若山」也是如此。

而「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这句,我在前面也说了没道理,总之是句非常没有战略眼光的话,把「兵贵神速」的军事理念踩在脚下了。要知道在整个战局中,魏军又不是主动挑战方,两个对手都相互动兵了,自己干嘛还要看天气行事?简直莫名其妙!

如果拿因为「王朗等魏廷群臣不是呆傻之徒」,所以得出「选择『坐山观虎斗』肯定有道理,是正确的」,这个逻辑是无法向曹操的在天之灵解释的。

想想多年前,许攸向曹操建议奇袭乌巢,还有曹操远征乌桓,都是曹操选择听从少数人的意见做出的抉择,虽然以身犯险,但终究还是赢了,从此奠定了魏国基业。何况刘晔的建议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曹丕之所以拒绝刘晔的建议,根本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

在《刘晔传》记载了三段故事,从刘备出兵到夷陵之战,刘晔的预测全部准确;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前两个故事中,其他大臣的意见都跟刘晔相反!一个「众议咸云 」,一个「朝臣皆贺」,可见群臣都乐于「撸子桓猫」。

到黄初五年(224)曹丕伐吴时,刘晔又再一次站在群臣的对立面:群臣说:「陛下亲征,孙权震怖,一定会亲自来,毕竟要给陛下面子」,哎~结果呢?孙权根本没把曹丕亲征当回事,让曹丕白白看了几天江畔风景,悻悻而归。说到底,这并不是王朗这帮人见识高低的问题,而是曹子桓喜欢被撸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黄初六年(225),曹丕生平最后一次南征,又一次临江而返,还说出「固天所以隔南北也」这种丧气的话来。

《吴录》: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归。

嗟乎!曹丕想起几年前自己拒绝刘晔的建议,心知怪不了别人,毕竟朝堂之上,凡事是自己做主,于是一句话又把责任推给上天了。


不能算特别大的失误,因为真正的失误在后头——先给孙权封吴王,然后在夷陵之后去打孙权。

这才是真吃饱饭没事做送人头。

魏略曰: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他爹曹操的做法才是比较明智的,不理不睬就可以了。

孙权这事,你搭理他你就输了,你不同意他搞不好就和刘备讲和了,你同意他称臣你就不能随便去抽他,名不正言不顺。扔在一边不回复看他自己怎办才是正道。

贾诩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文帝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

甲鱼老兄说的很明白了,你不听那就没办法了。

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

刘晔不管之前联合刘备的推论对不对,但是曹丕伐吴,我军必败,人家是说中的。


是。

曹魏内部对于这次两弱相争的机遇把握有过两派不同的声音。

一派是支持用兵,另一派则是反对用兵。

其中又分为三种不同意见

贾诩认为先操心好自己的事情,好好发育,到最后水到渠成了直接高屋建瓴之势碾压就完了,需要时间,急不得。

显然这体现出了贾诩一贯高瞻远瞩的眼光,他的建议的层次是最高的。也只有他毒辣的看出了【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并断言【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与赤壁之战前夕对曹操的谏言一样的高深莫测,当然曹子桓咸有父风,并未听取。

刘晔【独】认为可以搞事情,并且积极而细致地给出了一套操作意见和方案,阐述的也有理有据,可行性是非常高的,手把手的教曹丕如果搞事应该如何搞事,但是……曹子桓先生的想法我们是捉摸不透的,他本来是想搞事的,贾诩反对「忠言逆耳」不愿意听也就算了,刘晔的支持意见显然也被无视了,甚至于还玩了波封孙权为吴王的反向操作,事后一意孤行的搞事失败之后还腆著脸皮甩锅埋怨刘晔【不可但知其情而已】,一点人主该有的器量都没有。

王朗则给出了一个投其所好的投机派的主意,黄桑我是支持你搞事情的,但是现在我不支持,我们先隔岸观火等他俩掐的两败俱伤了再下场卞庄刺虎岂不妙哉?曹丕听的眉飞色舞,挑著眉毛表示我悟了,爱卿甚妙啊!有一说一,王朗的计策虽然投机,但常理说来也确实挺高明的,除非发生意料之外的容错率……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种容错率摁四被陆逊做到了,曹丕后来偷鸡失败也就意料之中了,当然曹丕是没有对王朗像刘晔那样刻薄过的。

首先必须承认,贾诩、刘晔、王朗的意见都有可取之处,都是可行的,但确切来说曹丕并没有忠实的听取或遵从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的意见在走,失误的点也都莫名其妙,那自然就是决策失误了。

如果说该打,刘晔的建议算中了魏伐吴蜀必不救,事实也确实如此,刘备哪怕是仅以身免了,仍然要对陆逊嘴炮叫嚣【吾将复东】,将军以为如何?也算中了攻其核心地带的成功率高的现实,东线的曹休大败吕范所部,但由于恰恰东线的部署非主力方向,因而战果有限无法扩大。西线曹真张郃等部的战果也是喜人的,证明了此战如果正确操作,是可以打的,也是可以有较大收益的,但观察曹丕的部署和做法,不像是按照刘晔当初建议的那套方案在走的。

而贾诩也所料不错,彼时的曹魏群臣确实没有人是刘备——诸葛亮和孙权——陆逊这对君臣组合的对手,与其轻易徒劳无功的尝试,不如耐心发展,借助强大的国力基础碾压,这也是极为稳妥和高明的建议。

至于王朗,虽说很投机看起来很鸡贼,作为参考跟刘晔的建议合起来看,也是一个可以跟著沾光的好建议。

也就是说,这场仗无论打与不打,本来都不算错,曹魏的智囊无论就哪个方向都给出了相当靠谱的建议。

问题,是出在眼高手低的决策者曹丕身上的。

详情分析可移步鄙人旧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410835


是失误,但不是低级失误。

思路没问题,时机没有拿捏精准罢了。

孙权称臣装孙子,哭天抹泪,指天立誓,还保证要送质子,如此种种,曹丕真的受用吗?孙权真的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曹丕的「怜悯」吗?

都不是小孩子,玩什么「过家家」?哪个军阀会被另一个军阀「感动」?他俩谁要是认了真,就不配在三国这个乱世善终。

曹丕确实是在孙权误导下判断失误了,推后了行动的日期。原因是,孙权这些不顾尊严的示弱行为让魏国君臣高估了这场战争中蜀汉的优势、低估了东吴的优势,恐怕吴军在对峙中不能充分消耗蜀军,让刘备摘了荆州、甚至江东的桃子。

而这,恰恰是孙权想要的结果。对曹丕来讲,他做推迟行动这个决策所依据的原则应该是∶被孙权欺骗的代价可以承受,让刘备做大的后果绝不可接受!

我们还可以延伸一下,孙权背盟取荆州从长远看是失误吗?窃以为非。

对孙权集团而言,刘备集团和曹魏集团对他而言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对他们采取联合或敌对的政策完全依据二者对自己的威胁指数的大小而定。

因为刘备集团占尽上游之利,所以孙权集团在计算威胁指数时给前者的权数略高。当此刘备集团跨据荆益、龙骧虎视之际,其对孙权集团的威胁指数已经严重超越警戒值。孙权集团必须采取行动自救了。

刘备在「道义」上靠得住吗?虽然没有借整个荆州,但至少南郡是借了,而且确实不想还;说什么刘璋是亲戚,还不是手到擒来。明明是和孙权一样的人,孙权敢信?

诸葛亮「隆中对」不知有无实施细则,就现在能看到的文本而言,问题最大的地方就是有点儿把孙权作「自守贼」看了∶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

国险民附不可图,完全没有分析孙权的扩张野心。

但后来主政时诸葛亮算看明白了。试看《绝盟好议》∶

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若大军致讨,彼高当分裂其地以为后规,下当略民广境,示武于内,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权僭之罪,未宜明也。

——《蜀志本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为什么诸葛亮与孙权讲和,孙权答应那么爽快?真的只是因为对诸葛亮印象好?或者真的只是因为邓芝口才好?起作用的还是威胁指数。仅保一州的蜀汉政权在孙权眼里变成了他北伐的「辅助」——「可以为援不可图」,就像诸葛亮曾经看待孙权的那样,而且他也知道诸葛亮知道他是这样想的,双方才得以达成长期默契。你看在蜀汉被孙吴捅过刀子后诸葛亮还敢断言「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就可以知道他已经把东吴的套路摸清了。

东吴曾在南中搞小动作,但并不足以撼动蜀汉政权,实力不足之故也;但这些削弱蜀汉的举动却很可能造成魏军乘隙入川。这时,孙吴选择联合蜀汉的逻辑正与当初曹魏选择暂缓攻吴的逻辑相似∶汉取凉州无妨,魏据梁益不可!


孙权不傻,他在吕蒙夺荆州、斩关羽之后就已经做好了同时应对曹操、刘备的双重压力。说蜀汉方面不会报仇那是胡说,人宁可过度谨慎也不要过度乐观。曹魏的那群官员估计是为了帮曹丕上台,过惯了粉饰太平的日子,除了侍中刘晔以外一致认可刘备不会出兵。

刘晔对小国心态和刘备的心理把握得特别准:小国不怕战争,大国怕;尤其是已经进入成熟发展体系的大国特别怕战争。

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与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这段话放在今天也是一样,比如北韩对美;鑫儿一句话,我们要对美开战。北韩全民皆兵,谁敢反对?美国总统说我们要对北韩发动战争,众议院先跳出来反对:你是不是想给共和党的军火商解决销路问题?你们是不是准备贪污?你们考虑过战争爆发会给国家带来多大损失吗?请参议院通过我们的《关于唐纳德总统涉嫌贪污……议案》。明天WSJ发布新闻:总统决定以牺牲美国军人的生命的方式赢得政绩,遭众议院围攻。全国舆论哗然,白宫门口「反战」、「保卫人权」游行。

这仗还有的打吗?所以现在美国对外战争必须向精准打击转向,用无人机就能斩首苏莱曼尼,何必兴师动众?

但是放在古代,没有那么先进的武器技术,打仗就是人、物资,一大堆后勤保障往上堆。曹魏刚刚改朝换代,国内局势还不稳定,此时出兵正好可以转嫁国内矛盾,这是政治条件;

曹魏和蜀汉、东吴政权并立,曹魏坐拥天下九州,人口、土地、政治体系统统优于蜀、吴,说是三分天下,魏有其二。而且吴、蜀此时的交恶程度,曹魏一旦出兵,吴蜀肯定是各自回防,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湘水分界前的状态,赤壁同心破曹的局面不可能再次出现。即便刘备想联合东吴,东吴也未必会答应。此时的东吴政权已经吞并了荆州五个半郡:长沙、桂阳、零陵、南郡、武陵和江夏南江夏南,曹魏控扼南阳、襄阳、南乡三郡再加江夏北。关羽兵败被杀是公元219年冬,而刘备伐吴是221年7月,还没有能力巩固荆州了。加上吕蒙是以诈取荆州,虽然进城之后类似的政治作秀还是做了一把,但是【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如果此时曹丕按照之后的部署出兵,荆州人心未附,江东如果想用荆州作为一线来对抗魏、蜀两路大军,必败无疑。

曹魏的失误在于先和东吴联盟,坐视蜀汉、东吴互掐不管;等到战局打完了才想到另开一局,这是纯粹作死。经历了夷陵之战的吴军并不疲惫,因为陆逊的坚守不战,东吴军队和蜀军正面大规模交锋记录不多,并不是一支疲军。虽然立刻应付下一场战争有些吃力,但是在成功进行荆州保卫战之后,荆州已经人心归附,而且不希望再打仗了。此时曹魏进兵,是迫使荆州人心主动依附江东。

吴书曰:诸将并欲迎击备,逊以为不可,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具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靡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

至于曹丕自己设想的不攻吴而攻蜀更是扯淡,被刘晔直接驳了。曹丕可能此时想的是先太太平平做一段时间的皇帝,看看局势发展再说。虽然孙权一再上表暗示曹丕发兵,但是曹丕始终不答应。

《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埽扑,以克捷为效。」帝报曰:「昔隗嚻之弊,祸发栒邑,子阳之禽,变起扞关,将军其亢厉威武,勉蹈奇功,以称吾意。

但是曹丕对东吴战局一直很关心,而且他的军事素养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他准确地看出了刘备战线拖太长的问题,不过为什么他此时不再决定出兵,主要是已经来不及了。没等他的大军感到长江北岸,刘备估计已经败亡白帝城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