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業革命發生在中國,但是中國不向外擴張,中國是否可以完成工業化?


工業革命不可能發生在中國,提這概念的人根本不懂工業革命的難度,那絕對不是某個民族的文化或文明想不到的事,那是運營一家工廠的成本何等之高。在人世間,你不可能假設在外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會有一幫人不顧一切的虧著血本硬撐一家工廠。

這個外部條件就是規模化的需求形成的規模化的市場,沒這個不會有人去做工業的,這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還是。

如果不靠殖民,靠國內市場,那就必須做基礎設施建設,打通國內市場。這本身是筆巨額資金,放在這世界上哪個國家做都不容易。此外中國三級台地地形,世界上最複雜的地質環境,讓這麼大規模的建設不光開銷巨大,而且技術難度極高。以人類工程技術發展的歷程來看,也就今天具備條件來做,所以中國能夠工業化也就今天有這可能性。


什麼程度的「工業化」?如果是一個省的「工業化」,則完全可以做到,就像法國的「大巴黎」,就是讓全法國的資源,來拱一個「偉大的首都」。但是,如果這種事發生在中國,我想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各省獨立,畢竟誰都不想被剝削,而中國又幅員遼闊。

同時,這種「工業化」是不太可能進步的,也就是一開始怎麼樣,以後就怎麼樣,只有量變,沒有質變,就像明朝的佛郎機,從一百斤發展到一千斤,但就是沒有變成紅衣大炮。

工業化是一定要擴張的,因為工業化的本質,就是用工業品剝削農業品,用更高級的工業品剝削低級工業品的過程,是一個將各種資源集中在某個地區,某一群人的過程,如果進行不擴張的工業革命,可以看一下70時年代的中國,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那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工業化中國,全國的農業大量恢復和發展,恢復了從元朝就衰敗的河北平原,開墾了東北的黑土地和新疆的綠洲,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城市欣欣向榮,農民不說很幸福,至少也吃得上飯……但也就這樣了,甚至因為缺少交流,整個國力對比,還逐漸下滑,畢竟那個時候,新的科技起來了……時代變了,同志。

而之後的幾十年,我們國家是怎麼進行工業化的?

八十年代,我們吃的是歐美不要的技術和市場,以及過去受到壓抑的需求;

九十年代,我們吃的是中東、東歐和南歐地區的紡織業,南亞、東南亞、以及四小龍地區的各種諸如玩具製造等小商品,所用的生產資源,是蘇聯解體後釋放的;

兩千年的第一個十年,我們吃的是南歐的傢具製造、西歐和日本的家電製造,還有各種不算複雜的化工提煉和電子設備;

到了這個十年,我們已經吃到了德國的工程設備,日本和韓國的船舶和汽車,美國的電子設備,以及網路市場,事實上到現在為止,能在信息革命和美國競爭的,無論是軟硬體,就只有中國了。

而隨著中國的工業化,世界出現了怎麼樣的改變?

南美過去還能自行生產工業品,現在居然連國旗都要從中國進口;地中海地區的紡織業、傢具製造,被中國的東莞、溫州、義烏徹底摧毀;東南亞原本在日本第二的時代,做著各種承接和加工,現在卻成了為中國出產橡膠、棕油和大米的土地;而日本、德國、韓國等國,抱著僅有的工業優勢,警惕著注視著北京;法國依舊高傲,印度依舊不爽,老牌的英國,在日漸在世界變換的大潮中左右搖擺;非洲是幸福的,儘管依舊承受被剝削的命運,但是總算出現了得到一絲施捨的可能;

至於美國,這個偉大的帝國,正準備著捍衛帝國的最後掙扎,儘管在他身邊,還有一個承受著各種為了幾塊錢,出賣了斯拉夫高傲的小兄弟們,怒目而視的俄羅斯。

這幾十年的工業化,對中國而言是是幸福的,哪怕是在最偏遠山村的農民,也能享受到這次工業化帶來的好處,廉價的鍋碗瓢盆,看著電視,吃著用化肥催生出大米,在他們村外,是一條條新建的水泥路和高壓線,而在世界的其它地方,卻是工業逐漸流失,淪為破產、失業、資源外流,商品傾銷的土地,畢竟……世界不需要七十億工人,三億就夠了。


您問的是不是不對外擴張的情況下怎麼獲得啟動工業化的原始積累?

先簡單說一下幾個主要工業國獲取原始積累的方法:

一、對外擴張或者戰爭以獲取原始積累的國家

1、美國:分割或者繼承了一部分英國的原始積累,加上奪取了美洲原住民的土地。

2、西歐工業國:殖民擴張,傾銷毒品,人口販賣,圈地等;二次大戰後是作為對抗蘇聯獲取美國的一部分重工轉移。

3、日本:和西歐工業國類似,吸中國的血;可能還加上沒收地方豪強的土地和財產;二次大戰後是 作為美國的前進基地獲得重工業。

二、基本沒有對外擴張獲取原始積累的國家:

1、中國:通過城鄉二元結構剝削農村,出兵朝得到蘇聯的工業轉移。

2、蘇聯:剝削集體農莊,剝削集中營的免費勞動力,剝削某些邊緣加盟國。

三、北歐諸國:

這個不能很確定,可能是因為地廣人稀,資源大量出口,有錢以後引進西歐技術。

所以答案基本是可以,但是只有中國和少數幾個擁有大量人口和土地的國家可以做到,但是也要滿足很多條件和付出很大代價。

方法就是剝削自己的農村賺取剪刀差以獲取原始積累。

中國和蘇聯在工業化的進程中都是這樣做的。

小國基本上從過去到未來都沒有進入工業化的機會,一是沒有力量對外擴張奪取利益以完成原始積累,二是沒有大規模的農村人口供剝削以完成原始積累。現在很多非工業國餓不死人是因為經濟全球化成為工業國的一個零件或者生產線,一旦局勢波動,非工業國很難在維持現代化生活水平的基礎上保證不餓死人。


工業革命是啥, 就是國家. 由農業生產為主,變成工業生產為主.

這有兩點--生產力--生產關係.

在矛盾關係中,新事物取代舊事物.

1舊事物弱小

2新事物可以存活(體系的內因),並且長大(良好的外部條件)

結果: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需要農業生產力--生產關係弱.

同時需要一個,必然的內在條件. 使得必須體系必須進行(改變)工業化--比如大瘟疫使得勞動力價格高.

良好的外在條件---使得工業化的體系可以長大.--比如良好的運河-海運. 周邊廣大的市場. 適當的技術能力.

中國等於是一個, 小世界. 類似於復活節島. 自己在某一階段發展到極限.耗盡資源.

以至於生態位上長不出新東西.

所以現實中不可能.

結論:中國若是提前幾百年搞出工業革命. 恐怕是人類的劫難.

托克維爾的分析. 就預測美俄要興起---這是必然事件, 隨著技術擴散.工業人口多的必然勝利--英法--美蘇--中印.

英法國殖民體系崩潰就是由於此.

那假如中國先搞出一個殖民體系呢.誰還來依靠體量碾壓中國呢.--生產體系不進行革新--社會關係也就不會進行革新.

那能搞出一個千秋萬代的漢族殖民帝國--大部分非漢族人類可能會被像動物一樣奴役幾千年.


生產力相對過剩之後必然要找到一個宣洩途徑,不向外擴張,那就沒有工業革命的後續動力,只對內輸出過剩生產力,結果是要麼工業革命顛覆社會經濟和國家行政運轉體系,要麼國家使用行政手段壓制工業革命,造成技術更新停滯。兩者都會激化國內矛盾,造成社會經濟秩序混亂。

究竟中國靠自身市場能不能完成工業化,要看你所謂的完成,其標準是什麼?


謝邀。。。

1、以現代中國的疆域來說,確實可以支撐起相當大的市場。如果是工業革命這樣早期的工業發展,理論上當然是沒有問題。某種意義上,日本就可以說是靠吸中國的血(市場),勉強擠進了列強的行列。

2、問題是古代中國的經濟本身就非常發達,財富和資源的分配已經有了固定的模式——某一項技術革新或進步(工業革命的必然表現)會砸掉多少人的飯碗?那麼就必然會受到多大的反彈。為什麼要叫「工業革命」?革命從來都不是請客吃飯,對吧?

3、因此,你的問題類似於「一個擁有百萬畝(或者更多)土地的大地主,如果不要任何貸款,賣掉全部土地去建鍊鋼廠,能不能成功?」——理論上是可以成功的。但是,這個大地主不是被雷打中腦門,或者乾脆被某個熱血青年魂穿,即便他威權極大無需考慮親人手下和其他地主的反對,你覺得他會有可能或動機做這樣的嘗試么?


做夢。

沒有市場,沒有原料,沒有硬通貨,本土地主農民都是逆天級的強大,不等你發展起來就得被直接打爆

光工業化初期的讓農民破產趕他們進廠就夠爆發幾十次全國性超大規模農民起義了,更不要講地主階級也不是吃素的,從明末撕到建國,地主階級強行續了快四百年,就憑你剛起步的那點老闆也想打得過?


可以,少數的省剝削其他省就好。

但是為啥不擴張呢?


工業革命如果,如果是明末的格局,沒有傳統儒家束縛的清朝反而能先工業革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