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對於成熟的指數來說,以市盈率為依據進行投資有利於克服恐懼與貪婪,長期來看是很具有可行性的。但要注意的是,這個市盈率區間估值策略適合成熟的寬基指數,不適合個股,也不適合變動劇烈的不成熟指數。

具體的,小生有兩篇文章已經分析過了:

投資倉位管理:從兩個區間策略基金說開去?

mp.weixin.qq.com圖標滬深300區間估值投資回測與實操?

mp.weixin.qq.com圖標

如果對理財感興趣的話大家也可以看看我的這篇問答,有6K的小夥伴贊同,21K的小夥伴收藏喲,當然疏漏之處還請各位讀者朋友、方家前輩批評指正。

每個月有5000元結餘,買基金定投好還是扔餘額寶??

www.zhihu.com圖標書中自有黃金屋?

mp.weixin.qq.com圖標滬深300指數投資工具怎麼選??

mp.weixin.qq.com圖標熊市中的心態管理 amp;基金投資實踐文字整理?

mp.weixin.qq.com圖標閑置資金20w存銀行定期還是餘額寶呢??

www.zhihu.com圖標


蟹妖!(謝邀!)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又花了好幾個小時悶頭敲代碼,再這樣下去都要不美膩了!

這類問題還是數據說話吧。

為了讓整個策略看上去儘可能科學一點,我把時間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5.01.01~2013.12.31,用來計算滬深300指數的PE值

第二階段:2014.01.01~2019.03.22,用來根據滬深300指數的PE值進行買入和賣出的操作(即回測)

首先獲取滬深300指數在第一階段的日頻PE值,計算出中位數。(也可以不這麼做,在此只是想以簡單的模型說明問題。)

接下來獲取第二階段滬深300指數的日收盤價和PE值,開始做策略回測。買賣價格均以收盤價執行。

PE值達到比中位數低30%的位置,就買入;PE值達到比中位數低20%的位置,就賣出。(這樣設置僅為簡化模型,提供一個思路。)

也就是說:買入點=Median*(1-0.3),賣出點=Median*(1-0.2)

最後結果如何呢?此處省略代碼100行。從2014年初至今,累計收益率高達99.33%。Python作圖如下:

PE策略累計收益率

大家可以看到,策略累計收益率基本是呈現階梯式上升。由於買賣條件比較保守,可操作空間不太大,相當多的時間都是空倉狀態。大家如果感興趣,此情況是可以改進的。

這個簡單模型的Benchmark是什麼呢?其實可以是很多。但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和buy-and-hold策略做比較。也就是說,如果單純在起始點買入滬深300指數,一直持有到回測時間段最後一個交易日,會比PE策略好嗎?

PE策略和買入-持有策略對比

事實證明,PE策略還是比簡單的買入-持有策略優異,呈現收益高、波動小的特徵。下表的幾個指標更清晰地展示的策略表現(又省略代碼100行)。

PE策略業績指標

如此簡單的一個PE策略,從2014年初至今,年化收益率輕鬆達到14.13%,夏普比率高達0.96,接近1了;-13.78%的最大回撤對穩健、積極和激進型投資者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按照我們PE策略的思路,如果不想花太多心思在選股上,可以考慮盯住指數的PE,擇時買賣指數型基金。

醉翁之意不在酒,最後還是想提醒大家,這個策略的關鍵並不是買入和賣出,而是如何衡量PE的高低。我用的方法很簡單,以中位數為標準適度上下浮動作為買賣的信號,但在現實世界,你並不知道未來的PE會有多大,模式不停變幻,原本設置好的浮動範圍可能對未來是不適用的(比如賣出點設置在Median*(1+50%),在回測時間段中就不存在這樣的PE,導致買入後根本沒有賣出的信號)。所以,這個問題就轉化為如何預測PE了。

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從歷史數據來看,在PE百分位跌至過去十年中的百分之四十以下開始定投(下跌多投),在達到百分之六十之後拋出,可以實現盈利。

但是要注意長期投資,從流量資金或存量資金抽出不影響家庭現金流使用的量,否則容易半途而廢。

希望對你有幫助。


當然可以,這就是value strategy的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幾十年前可以賺不少,但是現在已經被研究的很透徹了所以變成beta了--意味著你僅僅是承受了更多某種系統性風險而已。

PE高叫做growth,就是成長股,市場看好它的未來價值。即使現在的盈利少,但是未來會更高。

PE低叫做value,就是價值股,這種一般都是可以帶來穩定現金流的成熟公司。 換句話說也沒有太大增長的動力了。

平常來說,價值股會有更好的表現。他的這種穩定,每股帶高利潤,相對來說更受投資者歡迎。

但是在市場大幅波動的情況下,買價值股賣成長股是不划算的。甚至可以導致巨幅虧損。

比如在市場狂牛的情況下,成長股會被更加高估,這時候策略就要虧錢了。

再比如在市場大幅上下波動的時候,所謂的PE值根本不穩定,可能在V字形的低谷和高峯所定義的成長股和價值股,也就是你買和賣的股票,會反過來。(其實這種時候也可以看出來金融危機快要降臨了)

總體來說,長期來看,平均而言,這個策略是可行的(當然實操可以加入更多的指標,限定更多的情形,混合進其他的因子)。但是近年因為知道這種策略的人太多,也有大量的錢湧入市場做這種策略(這種ETF都應該很多了),導致策略已經非常overcrowded,不建議靠這個賺錢。


理論上可以,特別是你在後面加一個條件就是以滬深300為標的。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的話,不好說。

為什麼?!

首先如果是集中投資,也就是買入一家公司或者一個股而言的話,你低pe去買入,高pe賣出,這種難度非常的大。因為現在看起來是一個相對比較低的pe,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能隨著業績的下滑,過去低的pe,會變成現在的高的pe。

而如果是以分散投資而言,特別是滬深300,因為滬深300的成分股大部分是比較成熟的公司,業績一下相對而言是比較穩定,以一個低預期去買入,等到高預期上漲而賣出,是獲利的一個比較穩妥的做法。即使裡面有的公司,因為業績的下滑導致看起來低的pe變成高pe,但是整體影響不大。

所以說你提的這種做法還是可取的,應該叫戴維斯的單擊吧,其實它是一種雙擊,因為伴隨著業績的提升的話,它是雙重的上漲。享受了估值的上漲和業績的上漲,乘數的關係,這就叫戴維斯雙擊。


這麼簡單,好多人都發達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